《背影》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

“她曾经是,雨季中忧郁的少女,撒哈拉沙漠里快乐的小妇人,然后又成为一个守望在台湾岛上的忧伤寡妇。她爱流浪,爱沙漠,爱美丽和浪漫,爱那个平原大野的男人。经历了四十八年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轰轰烈烈,生死歌哭,在离千万爱她的人而去之前,她说:‘我已经度过了异常丰富的一生。” 忧郁的少女、快乐的小妇人、忧伤寡妇,仅仅三个短语就完整概括了三毛的一生。使我对三毛充满了好奇。

从三毛所写的文章中可以发现她的另一面:真诚、率直、活泼、开朗、可爱、自然、勇敢地追求自己喜欢的读书写作事业。《背影》的代序标题就是逃学为读书。从文章中,我个人认为,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就像书中三毛写道:“一个艺术家,为什么会为了爱画、爱音乐甘愿终生潦倒”。 她爱书,爱文学,所以她就用一生的付出来实践她的诺言,一系列如《背影》的作品就是她爱书的见证。她爱书就如别人爱画一般,她把书当成一幅画、一首曲子来鉴赏,来品味。可以设想。

三毛是理想主义者,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美好的爱情事业,但正因为有所追求,所以感觉累。如果能够释怀,能够超脱,怎么会累呢?谁都想自己的生命会开出瑰丽的花,三毛是,我也是。三毛的失落,也是我的失落。都知道世间的爱情事业钱财,无不是镜花水月,但都幻想着自己那一份是真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所以我唯有伴着清风,

对着冷月,想一切不愿意舍弃的事,拾起那在梦中的背影,尽情地,尽情地分享夜的静谧。

以后要好好读读三毛的其它文章,去享受三毛带给我的虚幻的理想世界。

 

第二篇:读书有感——朱自清《背影》要被删除

读书有感——凭啥要将《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

哈尔滨市盲聋哑学校 李国辉 2011-1-20

读书几十年,对于朱自清先生我是尊敬的,我喜欢他《荷塘月色》的清幽雅致,更喜欢他的《背影》表现出的浓浓的父子之情。

最近看了两篇文字,最先是看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渲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十几岁的孩子影响不好”而被人建议从课本去掉。后又看到丁启阵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中,赞成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从中学课本中删掉。很感惊诧和无奈。

丁先生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某些观念是不健康的,他的文风是孱弱病态的,近乎于无病呻吟,如此而已。自己在论述《背影》能成为曾被推崇的文章时例举了三个原因。第三条是:符合中国人的病态审美理论。除此之外,乏善可陈。还有,丁先生博客中说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欢娱,在官纳妾、气死母亲、害苦儿子,朱父实在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的男人。专门写这么一个不堪男人的一篇文章......”再有一点,为了证明其观点的正确,丁先生拿20xx年武汉某晚报披露的一项对中学生的民意测验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得分很低,中学生因为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而不喜欢《背影》来为自己建议删除《背影》作势。

记得前几年于丹论语传遍神州大地之时,十个博士联名抵制“将老祖宗的东西让所有人都熟悉”的于丹。当时就想,中国文人怎么就不干正事,看到别人出名,或者妄图自己出名,就弄出些稀奇古怪的论调。实在是“迂”。

而今,丁先生等人又来拿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的《背影》说事,我觉得丁先生是当代中举前的“范进”,令人同情之余忍不住如厕作呕。对于丁先生的几点宏论,本博主有话要说。

一、什么叫喜欢《背影》就是“中国人的病态审美理论”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是中国人在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是思想与行动的美的提炼。分辨是非善恶,是中国人的本能。怎么喜欢《背影》就是“病态的审美”了。这么说,难道中国人就你丁先生不病态?

二、“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欢娱,在官纳妾、气死母亲、害苦儿子,朱父实在是一个不忠不孝不慈的男人。”

在官纳妾,是时代的病态,而非个人的病因。如果说纳妾是不忠,那么中国人喜欢李师师、李清照、梁红玉、杜十娘等人可真就是病态的审美了。我们喜欢背影,不是因为文中的人是谁,而是因为文中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至于气死母亲,害苦儿子之罪名,谁又亲眼看来,眼见都不一定属实,何况我们几十年后的人道听途说了。

三、中学生因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而不喜欢《背影》

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孩子现今应该就是丁先生文中的中学生吧。且不说现在孩子的操行如何,单单就中国成为小皇帝、小公主的第一批独生子女,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能够有大爱。“违反交通规则”实在不算什么理由。再有父亲的“形象又很不潇洒”的论调更是令人心寒!难道非得要高大英俊的父亲才值得歌颂和纪念吗?学生有这样的思想,作为教育者或者有责任感的文人,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想却被丁先生拿来做自己反对《背影》的佐证。咱不想骂人,可是很想说:丁先生之流实在是鲁迅先生文中自责时的描述:“皮袍下乍出的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