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章读后感

《中庸》第二十章读后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看古文,很自然回去找翻译,结果发现这段文字翻译千迥万殊,好吧,那我妄不如按自己的意思去理解。

“达道”指的是最高的道义,而这些道义或说道理体现在古代社会中有五种人际关系,我们用三种最重要的德行去实现它们。现代社会中也是大概相似的吧,而智、仁、勇概括得很好,可以想见具备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只是说完整,没有说完美,现代人若有残缺,大概是在仁、勇两方面。这三者很重要的是能实践中统一起来,缺损了便无了意义。

这里两个“一也”表现的是目标的一致性,个人条件不同、心态不同,但最终目标相同,结果就会相同,似乎有些唯心,但现实中很多事情做不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守不住目标。 “力行近乎仁”这话很有意思,“仁”不是仁爱吗?这是心态,跟做有什么关系?其实有大大的关系。许多人看上去很善良,似乎是天生的,本来就如此,那么这种善良是值得商榷的,是危险而善变的。就像你同情别人的痛苦,但你若未曾经历过类似的痛苦,你的同情就是虚妄的。富人中慈善家很多,这并不是说富人更有爱心,要知道真正懂得穷人的永远是穷人的孩子。也就是说我所理解的“力行”是两层意思:一是经历,一是实践。

我不得不说我很赞同这短文,“知耻近乎勇”,这似乎是最该给现代人讲的,要说他们不勇敢,处处怯懦妥协,就要指明出他们不知耻。这是真的,你问一个人,勇敢不勇敢,似乎好判断,问他什么是廉耻,似乎已无太明确的标准。“笑贫不笑娼”的小三、“我爸是XX。。。”、学术造假、学者官本位。。。随便举一下,我们谈论这些的时候,已经很少拿出“耻”这个武器了,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太考虑它了。那这样的人民还能勇敢吗?为了勇敢,正义便没了气力。。。再往后也就该完蛋了,不是吗?

最后一句跟我最近想的很想,简言之,无数个个人素质的提升,才可能达成社会的进步,于是我们发现,社会的更替是一代一代进行,有的,自习观察会出现像国家领导人一样的待机关系。那我觉得70后这批,身上留存着计划时代烙印,看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人,待到五六十岁掌权时,是会给社会带来变革的。大概还有一二十年。

 

第二篇:《中庸》读后感

中庸

我选读的《中庸》是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中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习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习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 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诚是什么?诚的意思与慎独相近,是一种精诚的精神状态。书中认为,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他人的天性,万物的天性,最终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人要是能够达到“诚”的境界,就能“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制定天下纲纪,确立天下的根本。儒家重诚,认为“不诚无物”。根据《中庸》,“诚”被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书中,“诚”有7种解释:1.诚者,天之道。2.诚之者,人之道也。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4.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7.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实际上是天道与人道共通的一种精神。诚就是“道”,做到了诚,就是掌握了遵行本性的方法,就是“率性之谓道”了。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这不正是遵循了事物的本性吗?所以,我觉得中庸与中和,以及“诚”一样,都是为了遵循事物本性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怎样治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主张“德政”,认为“为政在人”,而获取人才的途径还是要落实到修身养性的方法上来。

讨论:1.中庸与仁爱,诚的的关系。孔子的这些君子必为的道德品质,是紧紧镶嵌在一起的。是一个原,说不清谁是第一位的。比如孔子注重自身修养,但是怎么修养呢,修养当然要“孝”,要“仁爱”,要“诚”,要“中庸”,可是怎么样才能具备这些呢,在这里,孔子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论了,为了具备这些品质,“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就要努力成为“君子”,而君子的表现就是“坦荡荡”,就是恪守“中庸”。

2.中庸与国民性格。在哲学层面上,中庸主张“过犹不及”,主张适度。这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它要求人们时时刻刻要注意“反省”,“反求诸己”,不怨天尤人。换句话说,就是时时刻刻同自己做斗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人们不断用中庸所维护的那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八面玲珑,明哲保身,毫无个性可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