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

世皆谓中庸乃中国人之民族性格,起于孔孟而盛于朱子。吾由是观之,未必然也,倡导之强与根植于实际生活之民族性格当不可同日而语也,此亦现象与本质之异也。由是叹国民不明理慎察以辨是非也,叹民智之未开以其思想之僵硬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鲁迅之论中庸曰:“然则圣人何以大呼?中庸??以世人皆不中庸所致。人必有所缺,才念其所需。争取婚姻自由之穷青年养不起老婆,才觉得女子自食其力说之合理,才向男女平等论者点头。”我们平时,是决不会想起诚信精神之重要,一旦受到欺骗之害,方称诚信之精神难得之可贵,倘有谁听了这些议论之后,便贸贸然决定这议论者是道德家,可就失之毫里,谬之千里了。由此观之,吾国人称中庸之道,源自吾中华民族精神独缺此德矣。

中庸之思想者,达于至善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倡导中庸思想之流派者,儒家不首屈一指乎?而自汉武以来,独尊儒术,罢黩百家,倘中庸乃儒家思想之核心,何至于其无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量,而尊儒家之学术之极,卑杂家思想之甚矣。古之如此,今之亦然。新文化运动提出非“扫荡三纲,荡涤五伦”而不能“挹自由之空气,振独立之精神,拔奴隶之恶根,救民众之悲运”。

此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导致中国文化之断层,西学渐进而未能改善国人之思想,国人文化归属感之丧失引起人民信仰的灭失。中国自由精神而未曾吸收而忠孝仁义之精神废矣,中国之农村,有几何耆老备受尊重耶?更有甚者,因争利之心甚强而置老人病痛之苦于不顾,与昔日相比,老人地位变化不啻天壤之别。试看中国今日之天下,正不知几人有德,几人有义!

吾闻之,疾箭不可以回头,未曾有精确之目的而无的放矢,力度愈强则破坏愈大也。吾国民缺乏自醒,自立、反思以理性辨别是非之精神,而独有破坏而无建设之能力。中国人之尊中庸,常务其虚而失之于实。以其论人,则世无善恶;以其观物,则无美丑;以其评事,则无是非;是以秦皇为残暴无道之昏君,其功业也无足道也;汉武乃雄才大略,建立伟业,其穷兵黩武,亲信奸佞则无人说也!泱泱二十四史,记录万世君王将相岂是中庸之笔哉?

呜呼!其道之不传也久矣,更见世风亲西学而疏传统,厚西语而薄国语,不亦悲乎!?

14机械设计1班吴健民

日期:2015.11.1

 

第二篇:《中庸》读后感

中庸

我选读的《中庸》是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中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习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习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常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张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然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很多。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种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称赞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 是指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赞述先人的业绩。

诚是什么?诚的意思与慎独相近,是一种精诚的精神状态。书中认为,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他人的天性,万物的天性,最终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人要是能够达到“诚”的境界,就能“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最真诚的人,才能制定天下纲纪,确立天下的根本。儒家重诚,认为“不诚无物”。根据《中庸》,“诚”被分为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书中,“诚”有7种解释:1.诚者,天之道。2.诚之者,人之道也。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4.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7.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实际上是天道与人道共通的一种精神。诚就是“道”,做到了诚,就是掌握了遵行本性的方法,就是“率性之谓道”了。而“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这不正是遵循了事物的本性吗?所以,我觉得中庸与中和,以及“诚”一样,都是为了遵循事物本性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怎样治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孔子主张“德政”,认为“为政在人”,而获取人才的途径还是要落实到修身养性的方法上来。

讨论:1.中庸与仁爱,诚的的关系。孔子的这些君子必为的道德品质,是紧紧镶嵌在一起的。是一个原,说不清谁是第一位的。比如孔子注重自身修养,但是怎么修养呢,修养当然要“孝”,要“仁爱”,要“诚”,要“中庸”,可是怎么样才能具备这些呢,在这里,孔子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论了,为了具备这些品质,“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就要努力成为“君子”,而君子的表现就是“坦荡荡”,就是恪守“中庸”。

2.中庸与国民性格。在哲学层面上,中庸主张“过犹不及”,主张适度。这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它要求人们时时刻刻要注意“反省”,“反求诸己”,不怨天尤人。换句话说,就是时时刻刻同自己做斗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人们不断用中庸所维护的那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八面玲珑,明哲保身,毫无个性可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