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随笔《一树一菩提 一花一世界》有感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姜文亚

这篇文章,讲的是华老师观摩李烈校长的一堂课后的所思所想,内容我读了很多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感触颇深。在华老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同时,我也反思自己的教学,对比自己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和高效的关键。李烈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场比赛和一些不漏痕迹的陷阱,正因为这样扣人心弦的学习情境,激起了学生争先恐后的热情,产生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而回想起自己的教学,对于巩固练习的设计重视不够,尤其是对于较有难度的题,总是抱着“怕学生不会、怕学生乱说”的心态,教师语言很多而且大部分是无效的,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老师很累,学生的学习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去改进教学情境设计和多去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其中包括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节课,李烈老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结果,让学生明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真是难能可贵,教会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竞争,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教者可谓用心良苦。在教学中,我也越来越觉得评价的重要性,比如在讲角的分类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周角?”课前我思考了很久都找不到很好的生活实例,而在课堂上却给了我很大的意外,有个学生回答“棒棒糖”,我听过后非常高兴,评价说“你真聪明,老师都想不到的,你却能想到,真了不起”,正因为这句话,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棉花糖、钟表一天会出现24次周角”等答案,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碰撞起来,答案也越来越精彩。还有一次,在学会画角之后,我问“谁能用语言总结一下怎样画角?”一个学习很差的女生竟然举起手回答,答案虽然不准确,但却说出了画角的步骤,我给予了肯定。让学生明白,不一定只有成绩好才是好学生,只要有进步,即使一点点都会让老师喜欢,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只要后进生举手发言,我都不会放过提问,并且给予好的评价,使孩子有想要进步的欲望,但是关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存在很大的缺陷,还需待加强。

第三,小组合作的必要性。教学中,李烈老师利用美丽的陷阱引导学生合作发展,不仅使学生解决了问题,还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使我想到实习的时候讲了一节关于口算乘法的公开课,在拓展练习的环节遇到了难题,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解决,当时心里很急,就直接把答案说了出来,课后同事告诉我,“以后如果再遇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开始小组合作,你别害怕,大胆抛给学生,相信学生,即使学生说不出来,你可以下去巡视的过程中,稍微进行提醒,这样的效果会好很多”这一番话使我受益匪浅,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小组合作的好处,后来咱们学校有好几次对于小组合作的问题进行探讨,我也深受启发,于是在课堂上,我也慢慢的运用起来,而且每次的效果很好,使我体会到“小组合作是课堂的灵魂”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总之,回味智者的课与思,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觉得差距真是无法用一个“大”字表达,还需很多很多的进步。华老师形容李烈老师的课堂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李烈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1

2

 

第二篇: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王尔德曾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是一个西方人对禅意的理解. 花作为一个纯粹的实体,本身无任何含义,这就是它的空之所在,所以他能被人赋予一个世界的含义;同理,树因其空而见菩提。空才能容纳物件;我看,宇宙亦因其空才会包罗万有。世间万物,本因"空"而见其"大"。所以要将自己置空方能容纳他人他事. "空"非"虚",尽管人们喜欢将"空"与"虚"连用。"空"是实在的,你能说宇宙虚无、众生虚无、人心虚无吗?据说人 后都要到一个叫做"忘川"的地方,在那里灵魂将生前所有记忆全部洗去,然后进入一个新的身体。但失去记忆总是不情愿的啊,所以当那个新身体出世以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为自己的记忆失去而哭泣。人心本来就是空的,我们把它装满,然后再把它掏空,再装满,再掏空…… 口鼻被塞满了会觉得闷,心若被塞满了则了无生义。人说"人心无限"那是因为它空。若心中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或被压抑的情绪搞得漆黑一片还有什么"无限"可言?窗外风起,树枝迎风起舞,那正是它的菩提所在. 我心荡漾,不过是因为心中尚有荡漾的余地。心中有"空",心中欲有"空",便有无限空间任思想驰骋,任躁动的心安定,任所有的仇恨、嫉妒、厌烦、不满在这永不穷尽的"空"中尽显其渺小。 花中有空,方能容下一世界.树亦有空,方可为禅意无穷之菩提;人心亦有空,所以志存高远,所以面对惊涛骇浪亦可镇静自若,身受伤害嘲讽也能坦然面对。 人活着都有不同的理想,也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观,我们没办法去左右别人的思想,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的一生过好,至于怎么过,以及你想给别人带来些什么,是你自己的事。这是我对这句话理解.明白了么?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