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

每读《传习录》,与每天的工作学习结合比对,进而反省自身心性,偶有所得,感慨良多。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时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原来阳明先生的弟子陆澄遇到的问题与我一样,纵有千般想法,百样主意,却常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便偏离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永远没有付诸行动。先生教诲:常称为思想巨人行动矮子的原因,是因为只知道冥想,只知道发呆,却没有把功夫放在克制自己的私欲上,这私欲是懒惰!是患得患失!是畏惧困难!如果这样,必然一事无成。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人,必须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成长,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心性的修习,并不能只是静养空谈,而应该用具体的事情来磨练自己,这样才能拥有独立坚韧的心性。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很好体现了。如果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把去做具体事物,当成磨砺自己心性的磨刀石,那么在做具体事情的时候,便能很好地投入,很好地克服自己的懒惰等私欲了。我们要到达的境界是“静亦定,动亦定”,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都能一以贯之。

先生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式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磨练自己的心性,探寻世间大道,没必要一定是静养,没必要一定安安静静地躲在屋子里做学问。应该不论是在思考的时候,还是在具体的行动中,都磨练自己的心性,探究世间的大道。如果常常静养发呆思考,而没有行动,不仅难以成长,反而容易陷入“喜静厌动”的圈子里,反而容易有潜伏的毛病在心里。只要遵循天理,内心便能宁静,否则,就算内心宁静了,未必能遵循天理。这就是动亦循理,静亦循理啊。肥胖就是“喜静厌动”落下的毛病。读《传习录》还是能坚定减肥决心的,真是世间大道总相通啊!世间的大道理,总是相通的。我们老大常说:“做得不好,就是因为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做好。”简单但是深刻,他没读《传习录》,但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重温王门四句教“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功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功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著,恐于功夫上又发病。”

真正有狼性的业务员,会将自己的志向与欲望融入自己的血液,刻入自己的骨髓,日私夜想对金钱的渴望,对目标的渴求,以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心生痛楚,而感到耻辱。 读这一段,似乎有所悟,其实,拥有“持志心痛”这样的素质,只不过是业务人员的基本素养罢了。真正的业务高手,能真正做到大而化之,随时察觉客户需求,及时调配周围的资源,促使订单的成交,自己在哪儿,其实倒不重要了。业绩还可以,骨子里一股拼搏的劲儿,但团队精神差,只想着单兵作战,从头到尾把一个客户拿下,这样的发展,迟早遇到瓶颈,不要把自己的宝贵的志向和拼搏,反成为自己前进的拖累。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每天总是忙,总是事多,的确是“有事固忙,无事亦忙。”那些老掉牙的管理培训里,所谓的把事情分为重要的紧急的之类的四个象限统筹安排之类的,真正完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岂是那么容易?能够真正分清,哪些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吗?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重要但不紧急”和“紧急但不重要”之间又忙碌又纠结。关键,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关键是没有“主宰”,“主宰”不仅是对事务重要性的判断,更是对整个未来发展的清晰认定。若主宰清晰,便可知,哪些忙碌是达成目标的必要途径,自然能够有的放矢,从容应对了。 只是,能参透这“主宰”又需要多深的修习和功夫啊。

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的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

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有所作为,企业对人才的运用,应该最大释放人才的长处。即便有时因人定岗,也未尝不可。人才之所以能将拥有特定的才能充分施展,一定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本心,施展才华时顺畅无碍。 但,大道总相通,真正参透人性参透天理的人,就不在乎基础的技艺了。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做的,真正洞悉人性的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恩,卖地板卖得好的人,卖整体家具一样能卖得好,卖整体家具能终结行业暴利的人,换个行业,一样成为“行业公敌”。

摘录: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此处说的是做学问的胸怀,世人哪怕有误解,对自己的理论有不同意见,完全应该报着一颗平和而积极的心去应对。把别人对自己的攻击,看成与自己的切磋磨砺,反而有助于自己学问的精进。 最近工作,也常遇到这类问题,自己在做的工作,以及提出的方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对别人提出的意见,第一个反应,便是辩解,便是维护固有的东西。这样的状态,往往使工作固步自封。对待别人的攻击和批评的态度,不仅是心态问题,更是胸怀的问题!阳明先生的这句话,理解起来有浅有深,往浅了理解,是心态问题,往深了理解,是胸怀问题。若只说是心态问题,便是对别人的批评,保持谦恭谨慎的态度,虚心接受,对自己的工作时时进行修正补缺。若能意识到是胸怀问题,便不止是谦恭谨慎这么简单了。为什么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短处的攻击呢?那是因为心中有着更高远的目标。在这个高远的目标面前,一切皆可让路,更何况一些可怜的虚荣。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凡是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不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攻击,都应先行接受,当成磨刀石,对自己的心性进行磨砺,以期得到成长。因此,在别人的批评攻击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反省,我的身上的确是有这样的问题的,这些批评和攻击对我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啊!于是,别人的攻击和批评便成了最好的老师。这样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又怎么会厌恶抵触呢? 于是,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攻击,便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了。恩,这是胸怀的问题啊!

近期工作反思,想得很多,做得不够。想得太多了,想着一开始做,就要直接做得很周全,便觉得困难重重,倒反而畏首畏尾了。 这项工作本来属于我比较了解的,且一直关注,却行动迟缓,缺乏实际行动。近期牛刀小试,便有效果反馈。归根结底,还是认识上不够到位。我还是把知与行,分作了两样,总想着完成了比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积累,再进行行动,却没认识到,知与行本是一体。只有在行动中摸索成长,才能完善认知,只有在行动中积累经验后才能进一步指导行动。看来,《传习录》真不是读出来的,而是在“知”与“行”中逐渐融入自己的心性的。

近来,隐约感觉有一股动力,这股动力督促我反思自身,认知自己的心性,这股动力督促我即刻行动,投入实践,我想,这股动力,多多少少,就是我的“至良知”吧。这股力量是《传习录》给我的,也许从这个层面看,称《传习录》是终极励志书,也不为过。我能够越发感受到心学与佛家禅宗的区别了,虽然心学与禅宗都是以自我本心的认知为主体,以修行者的领悟为成长之路,但,心学与佛释有着本质区别,心学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修习落于最细微的实践行动之处 ,而穷究自己的本心,也便是天地间的大道天理。也许,心学与禅宗的终极大道是相通的,比如有多少高僧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是我辈凡俗,常常为佛家的一些慧心顿悟的细枝末节而蒙蔽。与此相比,心学的研习,哪怕只是初窥门径,也对日常工作大有裨益啊!

 

第二篇:传习录读后感

知行合一

------《传习录》读后感

对《传习录》的了解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最初源于《明朝那些事儿》对王守仁的介绍,当年明月用易懂并略带诙谐的文字,描绘了一代巨儒王守仁的传奇一生,使我等对其人、其德、其功、其言、其行不胜感佩。由感佩而生好奇,由好奇而生探究之心,对各种传记胡乱翻阅一番,掩卷沉思,敬慕之情更甚,其经五溺、三变而不改圣贤之初衷,出入佛老而终归儒家,传经布道而不论贵贱贫富,学究天人亦能济世安民,真可谓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由敬慕而生学习之心,于是对记录其言行、反映其思想的《传习录》细读一番,亦生一番感慨。

还是先介绍一下王守仁先生吧,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别号阳明,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作为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遵循儒家创始人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王守仁亦未留下集中反

映其思想的专门著述,不过从其弟子记录的言行及其一些书信诗作中亦可反映,《传习录》就是这样的。该书主要记录了王守仁的语录及其论学书信等,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其讲学的语录,中卷主要是书信,下卷主要是在其去世后有陈九川、黄直等人提供并经钱德洪整理的经论,《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守仁的思想。主要是三点,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通读此书,感受最深的便是其中的“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这是一个困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问题,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等等议论纷纷。至宋明,作为官方认可的程朱理学,其认为知先行后的思想成为了主流。在此情况下,王守仁先生能够突破成见,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他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对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上也很有指导意义。

就生活上来说,我们常常会反省过去,常常会思考未来,然而对于反省和思考的结果,却常常由于懒惰甚至逃避而不去实践,这样我们总是按照思维惯性在重复走过去的路,重复过去的错误,生活陷入无穷无尽的悔恨之中,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迈出“行”的那一步。记得一个笑话,一个人陷入穷困潦倒之中,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认为买彩票中大奖是最快捷的事情了,于是天天去教堂祈祷彩票能够中大奖,上帝却替他暗自着急“你倒是去买彩票去啊”。就工作上来说,理论学习很重要,但抛开实践,理论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我们在提升自身能力时,不仅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加强实践的锻炼,在实践中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积累处理现场的经验,只有这样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