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旅读后感

死亡之旅读后感 一、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对死亡之旅项目的起因给出了崭新的理由,深刻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并系统地讨论了项目参与者所面临的所有关键问题:政治、人员、过程、项目管理,以及工具,为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南。本书不但有助于快速识别死亡之旅项目,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自己从中生还的概率。无论是开发人员、项目领导、直线商务经理还是CxO,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现实而适用的解决方案。本书的主角并不是在“教科书一样规范的”模范公司中那样组织完美的项目。它所描述的正是你在自己公司中所面临的项目。但通过本书,你不仅会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残酷现实,还将会学会如何应付它们。

二、个人读书点评、读后感 成功无须赘述,但我们必须明了自己的失败、挫折和疑问。人们很容易忘记以往的困境、错误开端和痛苦摸索。我们总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一往无前的决心,而把当前的困境归咎于这种决心的消逝和减弱。

——Eric Hoffer

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因此才决定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内容。但通过阅读才明白这是一本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书,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告诉你理想世界里的做事方法——理智的人们会针对项目的预算、进度和资源做出冷静和明智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之中,而且事实往往恰恰相反:虽然有些人毫无理智,所做的决定一点都不冷静和明智,但为了工作或项目我们也不得不同他们打交道。换句话说,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本书如此命名有一个巨大的优点:无须对它进行任何解释。因为每当向工作在一线的人提起这个名称时,他们都会带着会心的微笑说:“噢,没错,你一定是在说我的项目。”现在,它既有可能是你的项目,也很可能是你和其他任何人的项目——我们都正在或即将为各种死亡之旅项目工作,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就以下问题扪心自问(尽管你往往在项目结束时才会这么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陷于这样的项目之中?”第1章中首先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作者根据自己作为咨询顾问研究和观察了大量此类项目的经验,但是假设你无法避免参与这种项目,比如,由于没有其他工作可做,或者由于和雇主之间存在着某种形式的“金手铐”关系,而使你无法离开,此时你就面临下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挺过这个项目并且无损自己的健康、理智和尊严?”如果你是乐天派,或许你还会考虑如何克服自己所面临的障碍,并以低于预算的成本准时完成项目。但如果你已经历过大量这种类型的项目,你可能已经很清楚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能够挺过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作者在软件业30多年的工作中,发现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对死亡之旅项目的反应非常有趣。软件业的部分人员(特别是在硅谷)把这类项目美化成对勇气的测试,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赤足攀登珠穆朗玛峰。只要技术像一生中所经历的那样不断迅速变化,这种有趣的观点可能就会永久存在。我们的软件业还并不成熟,每年都有新的“珠穆朗玛峰”出现,而同时也会有一批充满自信的新程序员被说服,相信自己能够赤足一直攀上顶峰。然而,软件业另一部分人员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死亡之旅项目是令人困窘的失败。在各种各样的统计中,人们满眼都是进度延期、预算超支、充斥着错误的软件、不满的用户和完全失败的项目。而咨询顾问、权威和方法学家们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诉我们导致这种恶果的原因包括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工具或项目管理技术。换句话说,出现死亡之旅项目完全是因为我们愚不可及或者缺乏能力。 如果你同业界中久经沙场的老手交谈,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嗨,我并不是傻瓜!我当然也想用正确的方法、工具和管理技术,但我的上级经理和最终用户不允许我这样做。这个项目的进度如此荒谬完全是因为从一开始它就是被强加给我们的,而那时我们连项目要干什么都根本不知道!”结论:出现死亡之旅类型项目是因为资深管理层都是不择手段的混蛋,而用户们不但幼稚可笑而且不切实际。

三、读书心得

毫无疑问,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资深管理层确实沉迷于荒谬可笑的政治游戏,而最终用户们也确实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我深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快速变更、新生代对老一代的意见常常不尊重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为什么要尊重老一

代的意见呢?毕竟现在这一代主要使用面向Java的编程技术,而我们这一代的编程经验却仅仅来自于30年前的自动编码器与汇编语言。对今天的商业用户而言,即便考虑到前辈们要求使用基于主机、字符界面、具备傻终端接口的在线系统,这对搞清楚自己应该使用哪种基于Web的应用又有什么作用? 无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什么,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清醒的结论:死亡之旅项目的产生非常正常,根本不是意外情况。我认为如今的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十分聪明,而且非常乐于用理智的方式来管理项目,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如今的商业用户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上一代更加精通计算机,而且他们对软件开发人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按时交付成果的期望也更加现实。即使这样,也不能让这两类聪明人停止启动新的死亡之旅项目——因为商务压力和新技术要求不断启动新的此类项目。也许商务经理很清楚新系统的开发至少需要12个月,但他们仍然会向你强调:如果在6个月内不能交付新系统,竞争对手就会用他们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抢走全部市场份额。与此类似,也许技术人员非常清楚采用新技术(例如因特网)的风险很大,但他们还是会告诉你:如果这种技术最终获得成功,你就能获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值得冒险的。 换一个角度来说,根据Standish的行业问卷结果,以及由测量权威

Capers Jones,Howard Rubin和Larry Putnam等人所收集的统计数据,项目不但平均落后进度6~12个月,而且平均超出预算达50%~100%。虽然情况根据项目大小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严酷的现实往往是项目情况会导致项目经理及其技术人员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出现的行为。如果项目一开始便伴随着很多高风险因素,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加班现象,人员也很可能会在项目结束前身心俱疲。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死亡之旅项目不可避免,你怎样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应如何做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你应该在哪些方面准备好妥协?一旦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应该准备好在何时辞职?本书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的理解和研究都给与了我无限的认同感。以上这些问题不但涉及负责项目的经理,与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系统文档等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息息相关。

如果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几乎可以肯定在被分配的进度和预算之内,你将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或特性。你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冷酷的决定——确定哪些特性需要放弃,以及哪些特性需要集中资

源予以保证。实际上,由于一些琐碎的特性永远都不会用到,因此最好让它们自己消亡。其他特性虽然重要,但实现起来却相对简单,例如它们就是用户所提供类库或者你当前所用CASE工具的副产品。根据“分类”在医学上的寓意,这些特性是否能够得以幸存完全取决于自身。死亡之旅项目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项目团队对系统关键特性的定位能力——因为如果缺乏充足的资源和精力投入,这些关键特性必将消亡。

当然,要想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幸存下来,仅仅靠分类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注意人件、“过程”、工具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同时,作者也鼓励我们不断收集来自实际项目团队的意见,这些项目团队往往会针对最佳实践、最坏实践和“酒醉测试器”问题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

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和日益激烈,几乎每一位软件从业人员都面临着残酷条件下的死亡之旅。虽然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采用各种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质量保证体系来提升项目绩效,但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往往不得不接受通常情况下被视为不切实际的条件:人手短缺、资源匮乏、资金不足、工期奇紧。这时,项目经理仅仅利用软件项目管理的常规方法已经不能再保证项目的成功。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经理,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我想《死亡之旅》恰恰为此时的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以预计,每个项目最终都将具有死亡之旅的特点。如何让死亡之旅项目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必将是每个项目人员都将面临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对于初涉这个领域的人员,还是对于那些“饱经摧残”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相信,本书不但是对我国的软件行业项目管理的一大贡献,而且对各行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的提升也将有极大帮助。

无论我们将来毕业后会面临什么,决定怎么做,我们都希望在下一个死亡之旅项目中能有好运。而且,请记住Samuel Beckett的话:

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但这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虽然又失败了,但情况却好多了。

 

第二篇:死亡圣器读后感

这是我第二次为一本书写读后感了,虽然文笔不佳,但我还是决定写一下我的感想,为我最喜欢的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可以说,哈利波特七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最精彩的一部,故事内容紧张刺激,高潮迭起,将前六部中一些起眼或不起眼的内容完美的串联了起来,有很多很多让人跌破眼镜的情节。新增的一些内容(例如:死亡圣器和邓布利多的家事)有些突然,因为先前没有任何铺垫,不过倒也算是情理之中,只是意料之外而已。我觉得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结尾,太过仓促了,很多地方没有得到解释,得到解释的地方又显得有些牵强,作者没有把结局写的太过详细,却在一些座谈会上就一些故事情节给出了很多合理的解释,我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因为并不是所有哈迷都有机会看见她给出的答案啊,写进书里不是更完美?(不过也有可能是作者希望给她接下来要创作的《哈利波特百科全书》留下些看点吧!)

我觉得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包含了冒险、悬疑、探索和揭密等几大特点,和前几部相比,本书更是将这些特点无限放大、深入,非常引人入胜。在故事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往激烈的大战都是留在最后的,可是本书中几乎大多数章幅都有精彩的战斗场面,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影响到最后那场人、巨人、兽类和小精灵的颠峰性大决战的精彩程度。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本书在情感方面也比较细致,亲情、友情、爱情,让人们在惊险刺激的情节中也能感到情感所带来的温暖! 据说《哈利波特》第七部的电影版将会被拍成上、下两部,我觉得这

个决定完全是正确的!前几部电影被删减的地方多的惨不忍睹,但却不影响故事的整体结构,但哈七不同,无论删减哪一段都会给整个故事带来损失和缺憾,影响故事情节的完整。

在人物方面,我觉得哈七中的哈利波特比前面任何一部都更符合“救世英雄”这个称号。在该系列的前几部中,哈利在多数时候都是被动的,魔法石、密室都似乎是一种无意间的奇遇,后面的则是不可避免的遭遇,哈利一直在摸索中前行,而在摸索中赫敏和罗恩也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很多时候,哈利的死里逃生是前人的铺垫(譬如他的母亲莉莉)和身边人的帮助(譬如邓布利多、罗恩和赫敏等等),当然了,哈利是个非常勇敢和聪明的男孩,在关键时刻敢于以死相拼,这点也是不可否认的,所以绝不像伏地魔所说的那样:哈利能一次次逃脱完全是因为侥幸还有伏地魔自身的失误。

在哈七中,失去了最值得依赖的邓布利多,而哈利又必须完成那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寻找并摧毁伏地魔的魂器,更艰难的是,这件事不能告诉除罗恩和赫敏以外的人,哈利只能和自己的两个朋友开始这次危险重重的探索之旅。没有了长辈们的引导,哈利表现的独立、顽强、勇敢,有时候聪明程度和分析能力甚至在赫敏之上(我觉得有些突然,不过哈利经历的比赫敏多,倒也算说的过去)。从哈利和两个伙伴踏上寻找魂器道路的那刻开始,哈利化被动为主动,转守为攻,虽然期间也有过迷茫,但多数时候都是很坚定和理智的。在很多时候哈利担当的是赫敏和罗恩的领头及向导,每做出一个决定也比以前果断和明智的多了。尤其是最后,当哈利知道自己是第七个魂器的时候,虽然

也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不舍,但为了不让更多的人为自己而死,他义无返顾的选择了牺牲自己,那种毅力,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实在值得崇敬!我觉得这才是伏地魔的对手、劲敌,是预言中所提到的那个拥有强大力量的男孩,是名副其实的“救世英雄”。

伏地魔的死绝对是意料之中的,作者为这个可怕、可狠、可悲的人画上了一个可喜的句号,死亡无疑是伏地魔唯一也是最好的归宿,可他失败的诸多因素却让人觉得很悲哀。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综观伏地魔的一生,没出生就被父亲遗弃,出生后仅一小时候,心如死灰的母亲又去世了,他从没有得到或给予过爱,因此也就不相信爱的力量了。在势力最鼎盛的时候相信了一个只听了一半的预言便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个七月末出生的孩子将成为他的最大威胁,因此他必须杀死他——哈利波特,在预言没有实现以前。然而,母爱的力量是伏地魔始料未及的,那个古老的保护符咒使他被自己的咒语反弹击中,并使自己的一片灵魂飞溅到了哈利体内,从此他们之间便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使预言得到应验的推动者恰恰是伏地魔自己?因果循环,他害怕死亡,但死亡却成为了他致命的弱点。

哈七里的伏地魔变得不再神秘,他所有致命的弱点都显露无疑,他太自负了,除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高贵的纯血统,他几乎不把任何东西放在眼里,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有一半他鄙视并痛恨的麻瓜血统。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自己似乎不再有别的什么,一切美好、正义

的词汇在他眼里都是极其渺小的。这样的他怎么可能会把巫师界最最卑微的家养小精灵放在眼里呢?然而,也正因如此,伏地魔才会对它们的魔法不屑一顾,从而失去一个魂器;失去一个像斯内普这样的仆人事实上是伏地魔最大的损失,可这又能怪的了谁呢?伏地魔并不认为爱情能抵的过自己在斯内普心目中的地位,他没有顾虑斯内普的感受,残忍的杀害了莉莉,也因此失去了一个忠心的仆人,多了一个潜伏在自己身边的背叛者,从而一步步走入邓布利多设计的陷阱。过于自信的伏地魔到了最后才知道了这一切,然而那已为时过晚,那时的他已经是众叛亲离。因此他的失败是顺理成章的,这点很重要,不然一个法力无边的黑魔王被一个十七岁的男孩打败就不真实了,即便是那男孩拥有死亡圣器。作者罗琳笔下的伏地魔为我们生动的诠释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咎由自取!

在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中,有一个人物相信是最让人震撼和感动的,那就是“混血王子”斯内普,这个从第一部开始就不讨人喜欢的人物,一个刻薄、残忍、冷酷,处处和哈利过不去的男巫,内心深出居然一直保留着一份无私的爱(对莉莉个人而言,这种爱就是无私的),他从十岁开始暗恋哈利的母亲。按说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在一起的,因为当时的莉莉并不讨厌他,可斯内普还是受了纯血统巫师家庭的影响,崇拜黑魔王,一心想成为食死徒,因此错失良缘。不过令人感动的是,斯内普并没有因为莉莉嫁给了别人而放弃对她的爱,还为了保护她背叛了伏地魔,遗憾的是莉莉最终还是死了。斯内普终于看清了伏地魔,于是做了“双重间谍”,当然这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莉莉用

自己的生命捍卫下来的儿子。我觉得邓布利多对他有些残忍,把一切吃力不讨好的活就交给了他,斯内普的任务是痛苦的,然而没有人能理解,不能告诉任何人,他只能自己默默承受!他的死过于悲惨了,尤其是他在弥留之既把自己的记忆留给了哈利,并最后看看哈利那双绿色的、和他妈妈一模一样眼睛,真的让人有种特别惋惜的感觉(讨厌过这个人物的人也许会有些后悔)!

哈七中,一些有关于邓布利多的“爆料”无疑是本书中的亮点之一。这个魔法界最具威信的巫师,竟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家庭,并被魔法界里有名的“娱记”丽塔挖掘到了,在被大肆渲染后公布于世,这给原本洁白无暇的老校长蒙上了一层既神秘又污浊的面纱。可以理解哈利知道这些之后的心情,他那么崇敬自己的校长,同时又无法回避丽塔的一些质疑。我想不光是哈利会有猜忌,就连身为读者的我们也被那些所谓的“真相”给弄的不知所以了。所幸的是,事情并不像丽塔描写的那样糟糕,邓布利多年少时的一些错误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不可原谅,而他自己却为他所犯的错误几乎内疚了一生。

我觉得罗琳所描写的丽塔·斯基特这个人物太真实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记者真是不少见,我们在谴责他们的职业道德的同时又总是被他们笔下的爆料迷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本书中有两个人物总是时不时的给我带来一些惊喜,第一个要数罗恩,他终于走出了哈利的光环(他一直这么认为,我觉得不是),他克服了自己的小心眼,当然了,我认为他的小心眼是源于不自信,因为从小就不被重视,后来又和魔法界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成为了好朋

友,确实会很有压力,但是他能顽强的抵制住魂器的控制和挑唆,勇于承认及挽回错误,在关键的时候救了哈利的命,真的是另人无比的佩服!除了勇敢,罗恩的头脑也机灵了不少,总是能想出一些连赫敏也感到意外的好主意,为对抗伏地魔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可能平时给他表现的机会太少了,其实他是一个很有潜能的人,缺的就是被重视和机会)!最重要的是对哈利的友谊和对赫敏的爱战胜了一切。 第二个人物我本来是想选赫敏来着,可是我不得不承认,纳威给我的惊喜更大些。回想起第一部的时候,那个有着严重“症健忘”的胖男孩,在最后一部的表现简直令人吃惊,勇敢、机敏、不畏牺牲,在遭受了诸多的折磨之后仍然坚守着“邓布利多军”。当然了,这也是必然的,他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勇敢、执着的个性!就是有一点我想错了,我以为哈七里,纳威会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因为他也是七月末出生的孩子),不过看样子,他除了消灭了最后一个魂器外,并没有跟哈利和伏地魔的故事扯上什么关系。

赫敏给我的感觉有时候近乎完美,在本书中,她不但更加完美,还真实了不少。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充满智慧,就连在被最可怕的咒语折磨的时候也能编出一个绝妙的谎言。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始终大无畏的陪伴在哈利左右,很了不起!除了过人的聪明外,她也有脆弱,固执的时候,不过我倒觉得这让赫敏这个人物显得更真实了。

就是对一些其他人物的描写不够具体,结局(也就是十九年后)没有提到的人太多了(有些人物是很有必要提到的),尤其是没有提到我最喜欢的人物卢娜后来的归属问题,遗憾那!!!

总的来说,结局还不错,不算太悲(虽然死了很多我非常喜欢的人物),我觉得作者罗琳还是有所顾及的,毕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还是以儿童魔幻小说著称的,所以不能写的太悲惨。不过我觉得,从哈二开始,这部小说就不止适合儿童看了,尤其是从整个故事大体上看,就更不适合被说成是儿童小说了(给我这个二十几岁的哈迷一个不那么幼稚的理由,嘿嘿)。我现在无比的敬佩J.K.罗琳,虽然我已经佩服了三年了,但现在是有增无减,她居然能把一个魔法世界写的如此完整,人物、动物、植物(当然其中也包括妖精和精灵)写的如此鲜活,我甚至觉得,所谓的魔法世界就是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浓缩,其中包含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能把现实、幻想、艺术、还有一些西方的神话这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界的一个重大突破。

因为是最后一部,所以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最后不舍的感觉异常浓烈,相比之下,曾经的翘首盼望要幸福的多。不过任何一个故事都会迎来它的结局,这样也好!其实我还有很多想要表达的,只是语言匮乏了,不过我会一直珍藏这部系列小说并记得它曾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