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说,一个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身体与心灵中保持自我。这句话用来形容影片《死亡实验》最恰当不过。

原本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因为一个实验而结缘,又因为一场分组而结仇。在这个实验里,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狱警有权管教犯人。若是所有人都坚持下来,则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奖金。

如果说,既然选择接受严苛的挑战就必须要服从游戏规则,那么显然这些以下犯上“犯人”是不合格的;如果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加入游戏,就意味着必须接受惨绝人寰的欺凌与虐待,那么这场试验就势必要接受道德的批判。

然而,就像这场实验的创始人津巴多自己所说的一样,斯坦福监狱实验传递的信息,其实只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而已。只是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一点。

金钱与权利,是人世间最美丽而又最危险的两朵罂粟花。而当普通人被赋予权利与金钱的诱惑,若是一不小心在其中迷失了自我,犯下的,便是最可怖而又最无可挽回的过错。

从开始时的嘻嘻哈哈,到后来的客气维持,再到最后的权力滥用,似乎每一步都走得那么顺其自然。或者说,这场实验金钱的开头其实就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尾。当监狱与金钱联系在一起,即便再恐怖人们都想去尝试。

要怪就怪人性本贪。

而作为一个人,我并没有立场去评判谁对谁错。因为无论我置身于“狱警”与“囚犯”中的哪一方,我都不能保证我不会做出同他们一样的事。

就像津巴多自己说的那样,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恶,并不是少数坏苹果犯下的,相反,而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极端行径。

最后,我想用纪伯伦的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文章:

我曾经七次鄙视我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如果说人性的弱点我们终究无法克服,那么请你竭尽全力。悬崖勒马、亡羊补牢,至少别让自己永远鄙视自己。

 

第二篇: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

王雁胜 201130361126

《死亡实验》 观后感

去年看的美国版的《死亡实验》,至今仍记得看完之后心灵通透的感觉,仿佛看淡了一切。

这部电影是以19xx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拍摄的。这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模拟实验大体内容如下: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地下室建造了一座模拟监狱,通过广告以每天15美元报酬招聘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以问卷和面试选出24名最成熟、情绪最稳定且反社会倾向最低的应征者。

24名面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个人,充当监狱警卫,另外18名第二组,充当囚犯。研究的一切处理都与真实监狱一样。实验开始时,“囚犯”被响着警笛的警车从家里带走,经搜身、换号衣、喷防虱液、戴镣铐等手续后投进监狱。警卫发制服、警哨、警棍等用品,8小时轮班维护监狱秩序。结果,原计划两周的实验到第六天就不得不终止。

影片集中体现了权力是导致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囚犯们并不打算惹事,却一直被沉溺于权力的狱警欺凌。虽然影片依然表现了囚犯们的反抗以及监狱暴动,但是在象征实验结束的红灯和警报声出现后,实验室的大门打开,所有人都找回了理智,从他们这7天里一直在扮演的实验角色中解脱出来。

这部电影在心理学方面的体现了角色理论学说 。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角色扮演中的直接情感体验,所

扮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终能被“固定”在人们心理结构中,使其性格发生实质性变化。电影中的狱警之所以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狱警的角色扮演改变了他的心理结构。 角色理论家认为,就像演员在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一样,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行为是整个行为系统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成员,社会环境和其周围人群与其发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外显的和内隐的、真实的和想象的联系,会在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各个层次上发生相互作用。而且,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个人自身的个性是特定的,人最终做出行为,是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还有权利带来的人性的暴露。进去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公民,进监狱后分为狱警和囚犯,狱警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囚犯,可以轻而易举直接对囚犯进行欺辱,狱警这样的权利给了他们暴露人性的舞台。

这是一部拷问内心的电影。当实验结束,所有人从所扮演的角色中出来,恢复理智的那一刻,都变得沉默了。观看到这里,我亦想起生活中一些蝇营狗苟、鸡毛蒜皮的小事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感情,我们不能把利益和权利看的太重了,不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要被角色的利益所诱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