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概论

? 作业:

? 任选一篇鲁迅的作品阅读,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下节课交;

? 要求:A4纸,500字以上,打印稿或手写稿;右上角:姓名、班级、序列号,用胶水

粘;

第三讲 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下)

? 回顾

? 一、鲁迅创作的基本精神旨向(总主题) :

? 对中国封建文化的整体性批判;(“祥林嫂之死”

? 二、鲁迅小说的独特魅力:

? 思想的骨骼,思想美(深度,广度);

? 具体呈现:

? 1)情感的多层次性、复杂性;(《颓败线的颤动》、《伤逝》;)

?

?

?

?

? (2)复调性: 1、什么是复调性? 小说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 。 不同的声音,并非来自两个不同的对立着的人物。 指的是包含在作品的基调或总体倾向之中。

? 一般作家:和谐之美;

? 鲁迅:对立、质疑、撕裂;紧张感;

? 2、原因:

? 鲁迅思想矛盾的结果。(呈现;结论)

? 3、《孤独者》

? 1)知识分子系列;农民系列

? 2) 故事梗概:

? 魏连殳,一个接受过五四民主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看不惯形形色色的封建习俗,

断然不肯与社会同流合污,孤独的保持着自己人生信仰。

? 但却不免于发生了生存危机,最后在绝望中反抗,悄然死去的故事。

? 2)主人公“魏连殳”、叙述者“我”与鲁迅的关系;

? 1、魏连殳的形象:

? “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

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

? “那是写我自己的。”

? “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学堂去教历史。”

? 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

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

? 2、叙述者“我” :

? 笔名;经历(教书;学潮)

? “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学潮的嫌疑。”

? 3、结论:

? 魏连殳与叙述者“我”实际上都指向鲁迅,或者说也是鲁迅的一部分。

? 借助我和魏连殳两个人的生存境遇思考的是鲁迅这一类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生

存状况的问题。

1

? 4、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人的本性恶与善)

?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他似乎也觉得我有些不耐烦了,有一天特地

乘机对我说。

? “那也不尽然。”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

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 ?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

里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

? 含义:

? 人性本来是善的,还是恶的,来论辩人类有无希望;

? 魏连殳;我

? 第二次对话:孤独

? “连殳”,我很悲凉,却强装着微笑,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得人间太

坏……。”

? 他冷冷的笑了一笑。

? “我的话还没有完哩。你对于我们,偶尔来访问你们的我们,也以为闲着无事,所

以来你这里,将你当做消遣的资料罢?”

? “并不。但有时也这样想。或者寻些谈资。”

? “那你可错误了。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

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叹惜着说。

? “也许如此罢。但是,你说:那丝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

如,我的祖母就是。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然而这也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豫先一起哭过了……。 ……”

? 含义:人的孤独处境是怎么造成的;

? 我(我“造”,自我调整);

? 魏连殳(它“造”;继承;命运)

? 第三次谈话:人为什么而活

? 魏连殳的请求:“我还得活几天”;

? 我的追问,“为什么活着”;

? 魏连殳:

?

?

?

? 1、为理想和信仰活着; 视为异端,被嘲笑,被冷落,被剥夺生存权; 2、为亲人、爱人、孩子、朋友而活; 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灭亡是不愿意的。你看,有

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这么大。

? 3、为“敌人”而活;

? 你可知道魏大人自从交运之后,人就和先前两样了,脸也抬高起来,气昂

昂的。对人也不再先前那么迂。

? 你知道,他先前不是像一个哑子,见我是叫老太太的么?后来就叫 老家伙 。

唉唉,真是有趣。……

? 他也真是一走红运,就与众不同,我们就常常这样说笑。

? 要是你早来一个月,还赶得上看这里的热闹,三日两头的猜拳行令,说的说,

笑的笑,唱的唱,做诗的做诗,打牌的打牌……。

2

? 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近来可也两样了,能说能

闹,我们的大良们也很喜欢和他玩,……他也用种种方法逗着玩;

? 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哈哈,真是过得

热闹。

? 结果:

? “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 魏连殳之“死”

? 他吐过几回血,但似乎也没有看医生;后来躺倒了;死去的前三天,就哑了喉咙,

说不出一句话。

? 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

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 “为了生存和报复起见,我便什么都敢做”

? ——《两地书》

? 复调的意义:

? 更深的层面上实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在酒楼上》

? “我”:四处奔波,找不到精神归宿的人;

? “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

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 吕维甫:

? 过去:敏捷精悍

? “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

时候。”

? 现在:颓唐衰瘦

? 迁葬、送剪绒花、教“子曰诗云”;

?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

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

飞得更远些么?”

? 人类的普遍的生存困境:

? 1、为了理想,四处漂泊,无所归依

? ——孤独寂寞,缺乏浓浓的人情味;

?

?

?

? 2、沉溺或者屈就于现实,坚实,安定,人情味 ——精神上的平庸,昏昏噩噩 如何寻找理想和现实比较佳的结合点? 引申:究竟该怎样活?

? 赵玲:

? 19xx年出生,重庆人。

? 本科毕业自华东师范大学。

03保送北师大历史系研究生。曾任北师大“农民之子”协会会长。北师大农民之子,农村发展促进

会;

? “那时我读安妮宝贝。我和身边所有的大学生一样,迷惘、困惑、没有方向。所有

的人都为考研、出国、进外企而拼命奋斗。

3

? 望着上海阴雨连绵的阴霾天空,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那样的环境里,金钱是成

功唯一的标准。

? 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安妮宝贝笔下的小资,但我的生命却定会因此而缺失什么……繁

华炫丽终究不属于我。”

?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孩子。当人们在大谈特谈与国际接轨时,又怎么

可以和国内脱轨呢?在中国骄傲的走向世界的时候,怎么可以将我们广大的农村丢弃呢?不能忘了,踩在脚下的黄土地,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 “我总是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明天一定会更好,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精神的

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 《野草》导论

? 1、一个美丽的“谜”;

?

?

?

? (24,形式幽深,深邃的哲学思想); 2、孙玉石的《野草》研究; 在一座山上 有你的家 几百万年前的老杉树

? 长有绿的歌 流向你的心

? 你的心里 没有一丝白发

? 把远方的那块古老的土地

? 放在你的心上耕耘

?

?

?

? 盼绿叶 哪怕是真的一片绿叶 在悠久的荒凉上发芽 你爱的是更远的一丛野草 没有柔和的月色

? 没有香 没有花

? 明天清晨唱给你的一曲歌里

? 没有一丝白发

? “盼绿叶,在悠久的荒凉上发芽”

? 概括了鲁迅《野草》全部的生命哲学

?

?

?

? 一、“独语体”散文 什么“独语体”散文?(与“闲话风”散文) 自言自语,是不需要听众的,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自说自话。 排除了外界的干扰,才能逼视自己灵魂的深处,采能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

觉。

? 包括直觉,情绪,心理,潜意识,进行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哲理思考。

? “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

? 二 、为什么要写野草?(24,2,1927)

? 《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

壕的伙伴,还是会这样的变化。

? 并且落得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

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 4

本谓之《野草》。

? ————《华盖集·〈自选集〉》自序

? 三 《野草》的总体情况

? 1、“杂”;(总体形式上)

? 我的失恋

? ——拟古的新打油诗

? 我的所爱在山腰;

? 想去寻她山太高,

? 低头无法泪沾袍。

? 爱人赠我百蝶巾;

? 回她什么:猫头鹰。

? 从此翻脸不理我,

?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 ……

? 我的所爱在豪家;

? 想去寻她兮没汽车,

? 摇头无法泪如麻。

? 爱人赠我玫瑰花;

? 回她什么:赤练蛇。

? 从此翻脸不理我,

?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 “是看见当时?阿呀啊育,我要死了? 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作一首?由她去罢?收场

的东西,开开玩笑。”

? 错位;幽默的讽刺;《故事新编》;

? 雪

?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

的皮肤。

?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

有冷绿的杂草。

?

?

?

?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好的故事》

? 过客

?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 客——我不知道。从我还记得的时候起,我就这么走。

? 翁——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

? 客——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

有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会转去。

? 象征:鲁迅本人的写照 ;鲁迅的人生哲学 ;

? 狗的驳诘

?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5

?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 “吠!住口!你这势力的狗!”

? “嘻嘻!”它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

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 我逃走了。

? “且慢!我们再谈谈……”它在后面大声挽留.

?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 短小精悍,对人的讽刺犀利和深刻;

? 2、美学成就:

? 运用特别的形式,塑造独特的意象,营造出了神秘、幽深、奇崛之美;

? 1)特别的形式:我梦见……

?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野的野外,地狱的旁边。 ——《失掉的

好地狱》

? 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死后》

?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立论》 ? 叙述上自由;美学上奇绝、神秘;

? 2)意象之奇、美;

?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

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 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映在冰的四壁,而

且互相反映,化成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 《腊叶》、《颓败线的颤动》、《秋夜》;

? 3)种种意象折射出鲁迅的生存哲学——

? 反抗绝望;

? (绝望:——生存困境;

? 《死火》:在“冻灭”与“燃烧死掉”;

? 《影的告别》:“我不过一个影,要告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

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 《颓败线的颤动》:祝福,诅咒;爱,复仇;

? 态度:反抗

? “那我就不如烧完。”——《死火》

?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影的告别》 ? 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

《颓败线的颤动》

? 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过客》 ? 原因: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希望》

? 《故事新编》

? 1、对《故事新编》的关注;

? 2、讲的是什么?

6

? 故事: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里的部分记载,这实际上表现了古

代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理解,一种想象。(后弈射日,女娲补天)

? 所谓“新编”,就是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重新编写、改写。

? 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

? 3、关注点:

? “神”到“人”的遭遇;

? 4《奔月》

?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淮南子·览冥训》

?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又

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 “对。太太。我也这样想。明天我想起得早些。倘若你醒得早,那就叫醒我。我准?

?

?

? 备再远走五十里,看看可有些獐子兔子。……但是,怕也难。 神性——凡人性; 趣味性:人物新旧文化内涵的冲突; 鲁迅与诺贝尔奖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 19xx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

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

? 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

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

? 静农兄弟:

?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

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

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

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 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

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 观看影片《伤逝》

? 1、你认为影片《伤逝》的改编有没有把握住小说原著的精髓?影片对小说主人公

的塑造怎样?

? 2、影片有意刻画了一个涓生推狗——阿随下土坑的细节,你觉得突出这个细节好

不好?

7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