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小说》有感

读《鲁迅小说》有感

读完《鲁迅小说》,至今还意犹未尽,这本书有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怀旧》四个小说集,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通俗易懂,语句精炼,极富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愤怒而又带有鼓劲的语气,激励着当时沉睡的中国人。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明了鲁迅先生急切地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振我中华雄威! 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如《故乡》、《药》、《祝福》、《肥皂》和《孔乙己》等等。

当我读完鲁迅先生的《鲁迅小说》这本书的时候,更增添了我对鲁迅先生深层次的了解和崇敬。透过《鲁迅小说》里所有文章内容的背后,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和文章的真正内涵。一口气读完它方知:鲁迅先生的《呐喊》,旨在感召当时的中国人民能够迅速觉醒过来,为一个全新的中国而抗争。鲁迅先生的《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篇》, “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其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有《补天》、《奔月》,属于传说题材的有《理水》、《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我最喜欢读鲁迅的《彷徨》这一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

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他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

 

第二篇:我与动物——鲁迅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读后感

我与动物

——鲁迅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读后感

文/扬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欣赏》选修课的学习将要告一段落了。想想当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文学课作为选修,也是希望在人忙事多的大学生活里找到清静的一隅,能静下心来好好地翻翻爱书,再细细地品读雀跃在某个时代舞台上的某个灵魂。既能在文学海洋中遨游,又能为学分的修满做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还是选择了鲁迅的作品作为自己课程论文的题材,兴许仍是出于对这个复杂的文人的好奇。从小到大不断地或被迫或自觉地接触他的文字,从很肤浅的认识到朦朦胧胧的思想体悟到有点可以理解他文字深刻的力量,不敢说现在已经“很懂”鲁迅了,只是觉得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学形象,不仅仅只是一个单薄的人物。这个形象很丰满,很多面,有时读到他描写童年少年时期的文章,像《兔和猫》、《社戏》等,很有趣味,好像见到一个翩翩少年的影子,让人想跟着他回到那个时代融入当时的乐趣中,尽管创作时他已经人到中年。虽然他大部分的作品总是给人艰深晦涩之感,却还是拥有许多忠实粉丝——尤其是80后一代。

记得有过这样的说法:我们读大学就像读鲁迅的著作,大一时“呐喊”,大二时“狂人日记”,大三“彷徨”,大四“朝花夕拾”。如今的我正处于极其想呐喊的状态——正如诗人爱罗先珂“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却不知有没有鲁迅般的挚友闲庭信笔字字珠玑替我分担这分“寂寞”。尽管写的是对友人的怀念和表达自己与友人同类的“寞然”,《鸭的喜剧》却让人感到丝丝生机。写小鸭的成长就像在写友人心境的变化,写小鸭的声声欢叫就像在写友人的对生命的怜爱,写鸭的喜剧就像在写友人的喜剧。从对缅甸虫鸣的想念到买来蝌蚪仔再迎来鸭子的欢声笑语,爱罗先珂于小动物的喜爱表露了人性的真纯,他的形象渐渐丰满,除了感受到他爱心之余,也让人感受到“冬末夏初”的丝丝生机。与此同时,栩栩如生的描写如“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也使人如沐春风,心境好转。最后,“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了。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又有那么一丝惆怅,余音绕梁。

热爱生命之人对生命总也处处留心。《兔和猫》里描写的少年的“我”以及“三太太”、母亲等众人对小兔的喜爱和对黑猫的猜疑、“深恨”,又是从另一个笔调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对新生命无端夭折的哀伤跃然纸上。害于黑猫的小兔、膏于鹰吻的鸽子、被马车轧死的小狗、咬于蝇虎的苍蝇??也许在学过生物链的我们看来,不过是很自然的“吃”与“被吃”的物竞天择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有利于维持生态的平衡。可是谁又曾为这平衡的牺牲者认真悼念过?人类就堂而皇之地认为这种牺牲是应该的吧?在《阿凡达》这个虚构的世界中,却诠释了人类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感恩、珍惜,里面的“阿凡达”对于索取大自然的任何一样东西,包括最关键的生命,都怀有虔诚乃至神圣的态度,认为是自己“欠”了大自然的。年少的“我”也不禁“打抱不平”,“造物太胡闹,我不能不反抗他了,虽然也许是倒是帮他的忙??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氰酸钾”的心态确实有那么些许顽皮,却也从反面看出“我”的思考:既然造物者最终要让生命死,又何必让它生呢?是出于玩弄?抑或是就是要让人“感觉凄凉”,因为“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其实我更喜爱这篇文章里对小兔子活泼形象的描写,生的喜悦总是让人最想往的。不知怎么的就写到了关于生命的思考,但也算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忽然记起小时后养过的金鱼,因为总不会养,后来竟然不愿养了,不愿意小鱼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死去,辜负了对生命的承诺。舍得让生命自由才是对它最大的喜爱吧,我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