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有一种影片叫纪录片,它用自然的光束、虚化的镜头、真实的场景,再现了我们都曾经拥有过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有一个地方叫幼儿园,它是我们最初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独立的开端,那里充满了最真实的泪与笑、最放肆的吵与闹、最纯净的歌声与舞蹈。

有一群人叫小孩儿,他们和她们都是曾经的我们,仅仅是十几年的光阴啊,我们羡慕而爱怜地称他们“小朋友”,他们天真而尊敬地喊我们“哥哥姐姐”甚至“叔叔阿姨”。

儿童眼里的儿童,是同学,是朋友,也可能是打闹嬉戏的小冤家。中年眼里的儿童,是顽皮的小家伙,是可爱的小宝贝,也可能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老年眼里的儿童,是希望,是遥远的回忆和下一世的未来。而青年眼里的儿童,是难以言说的过去和现在,是最尴尬的怀念和祭奠。

我相信,看过张以庆导演执导的纪录片《幼儿园》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震撼,由此引发出每个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张以庆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导演对自己作品的解释。

作为读者的我,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幼儿园里的孩子快乐吗?

影片是在哭声中开始,在集体的沉默中结束,贯穿中间的有哭有笑、有打有闹、有失望有委屈、有高兴有兴奋,有依恋也有不舍。这多像我们人生的轨迹啊,欢乐有时,痛苦有时,最终归于静寂。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似乎对于过去的都怀有深深的留恋,觉得最初的总是最好的,于是童年是最美好的,顺理成章地“不想长大”。殊不知,人的一生,每一个阶段、每一段历程,都会有属于这一段的幸运与无奈。年龄小不一定思考的就少,个头小不一定内心世界就小,经历少不一定懂得的就少,他们的痛苦也许并不比我们少啊。

很多镜头在我脑海中重现,一开头就是孩子们被爸妈送进幼儿园时嚎啕的哭喊声——“老师别抢我”。吃饭时眼泪鼻涕口水一起流,“飞流直下三千尺”。两个小男孩打架,一个粗暴地打伤了另一个,打肿了脸,流了鼻血。还有一个小孩被逼着喝药,苦得一直撅嘴,老师说“对着电视喝就不苦了”。老师给孩子们洗澡、打针时,都有人在哇哇大哭。其中印象最深刻,最震撼人心的是陈志鹏没有等到妈妈时那种无助、绝望而委屈的眼神,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当年妈妈离开我去城里打工时那个悲苦的离别场景。

一个8岁小孩的个性签名就是“当繁华落尽,剩下的是满地忧伤”,很

多大人看了都嗤之以鼻,觉得现在的小孩“无病呻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熟”,却很少有人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想,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忧伤”,忧伤不只是大人的事。

是的,我们应该承认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基本上都能实现温饱,至于那些“富二代”的就更不用说了。孩子们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玩具,却没有兄弟姐妹;孩子们可以去游乐场嬉闹、在电脑前玩游戏,却失去了在田野里奔跑的自由;孩子们可以在保姆的细心照料下成长,却与父母日渐生疏。全托式的幼儿园似乎弥补了很多不足,孩子们有了很多的伙伴,有了学习与玩乐的场所,有了老师的教育,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却弥补不了骨肉亲情的缺失,也使得孩子们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不利于独特个性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我们都曾经是儿童,我们都有过儿童的“忧伤”,但当我们渐渐长大,却已经被社会洪流中所谓的更深沉更复杂的“痛苦”所腐蚀了,觉得儿童的忧伤不值一提。我们忙碌于自己的烦恼,忽视儿童的烦恼,甚至认为儿童就是我们最大的烦恼,焦躁地对待渴望得到理解的孩子。如此这样,怎能不让儿童更忧伤?要知道,小孩子的事,从来都不是小事!

当然,有人说,要对孩子从小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与生存能力。个人觉得,溺爱是一种极端,挫折教育又是一种极端。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各种训练、经受各种考验,缺少爱的温暖,那他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孤僻、恐惧的性格。如果一个人在生命最初的时候都不能享受一点快乐的话,那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时候能真正快乐呢?“怜子如何不丈夫”,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一份理解吧。

也许很多人都从影片中看到了现在的孩子对社会上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大,似乎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很坏的事情,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从小树立起来的,所以,一旦孩子知道了某件事情并且能够辨别是非,对于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有帮助的。既然社会已经是这样了,我们不能再把孩子置于童话世界里,可以适当讲解一些现实性的知识,等到将来他们自己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当然,这个“适当”的度还是要好好拿捏的。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对于幼儿园还是比较憧憬的,至于幼儿园是不是儿童的乐园我就没办法下结论了。张以庆导演心中理想的幼儿园是这样的:“宁静,没有压抑,很释放;需要时有人帮助;自由,宽松,温暖,有机会去做梦。”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幼儿园,也希望家长、老师和社会都能致力于儿童的发展,不只是要还给儿童以童年,还要还给他们一个健康、有益、欢乐的童年。

导言

如果我们还能从这部片子里面获得信息,如果片子开首的题记还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我们就有必要通过这部片子透视一点什么。藉此机会我想我可以使用类似《小王子》的序言的写法记下这样的话:“请原谅我把这篇文章送给了一位大人,这是因为这位大人什么都懂,甚至包括孩子的事。如果这样还不能获得谅解的话,我便把赠言改为?致我们大家的童年时代?。”

1.1 信任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从此离开家庭,接触了更多的人,初次接触到了外界社会。孩子们一开始大呼小叫,发现自己的世界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哭泣便成为唯一发泄的方法。他对老师这样喊着:“老师别抢我!”此时爸爸妈妈的离开使他的心理偎依失去了对象,看着一堆小朋友如同大敌当前,害怕是这时候的主要情绪,他“自觉”要尽快找到可供偎依的对象,老师的一句“把老师当妈妈”和其对大人的服从感(非信赖感)让他对这个面前的大人产生了初步的朦胧信任。而这种信任因是后天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信赖对象——所以它并不能等同于爸爸妈妈的信赖关系。《幼》片中小班的一个小朋友第一次自己吃饭泼了一身都是,坐在凳子上表情发怔,鼓起极大的勇气怯生生哝道“老师,泼了。”初步的信任和面对陌生人和环境的害怕形成矛盾,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1.2 社交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别的小朋友和自己一样也是同样的“人”,他通常把别人当作和手上的玩具一样的看待。上面的观点出自朱光潜的《变态心理学》或者《文艺心理学》,本文并非以考证为主,所以引文并不十分考究。在《幼》片中孩子们直表出的潜意识的冷漠让我们感到吃惊,当小朋友因他的欺负而哇哇大哭的时候他会摆摆手说“吵死人了。”别人在他面前兴高采烈讲事情的时候他会二话不说转身走开。最不可思议的是片中有这样的毋宁说搞笑的镜头:一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张桌子上,对面的小朋友说“我不要你坐我对面,看着烦人!”说着还表情狠狠而诡异地征求别的小朋友意见:“看着都烦,是吧?”其夸张的表演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幼儿园里经常有小朋友欺负别的小朋友,没有理由上来就是拳脚,老师看见了训斥道:“没有理由打人你是神经病!”然后以送其回小班为话柄威胁。当然孩子中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在这段故事的最后,影片拍摄了孩子上音乐课的场景:“伸出小指头,拉拉勾,我们又是好朋友呀……”

1.3 玩耍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中随处是玩耍的孩子,不管是吃饭洗澡看电视,到处总有孩子玩耍的理由。整部影片的选题注定了“玩耍”作为关键词贯穿始终。孩子总是聪明的,他们也懂得玩耍是他们这个年龄迫切要做的事情,为此不肯放弃每一点时间。秋天的时候地上都是金黄的落叶,孩子举起来对着太阳研究百叶窗在上面透过的影子,户外活动的时候互相扬起落叶让它们飞舞在自己身边。有个口吃的孩子比较见解独到,告诉同伴户外活动最好玩,但不是每天都有,有户外活动的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可以玩好久,还可以紧玩紧玩紧玩……孩子的意识随着其不加掩饰的期望表现得相当淋漓。

1.4 回家

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盼望的是周末爸爸妈妈来接自己回家,每个孩子记得最牢的知识是在心中默念一周七天的名称,打从星期一开始掰着手指一直数到星期五。片中男孩子在起居室看见女孩子,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神神秘秘热情洋溢说“今天是星期四,明天就是星期五了!”另有一场景,男孩子对同桌的女孩子这样说“昨天是星期一,今天是星期二,后天是星期三……”女孩子生气打断“我会说,我会说!昨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二,后天是星期三,今天是星期四……”男孩子说“对的呀。”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忍俊不禁。电影中一个小男孩经常是周末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当大家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家去的时候,躁动不安和失望写在了他的脸上,他在空旷的活动室苦苦等待,孩子的时间总是比大人过得慢的,一分一秒都是那么漫长。当他回头看见妈妈终于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那一刻翻涌上的喜悦和委屈纯真美丽得无庸赘述。

1.5 访谈

片中各故事过渡之间经常插入对某个小朋友的访谈,这些小朋友有的多才多艺,两位数的心算能快速得出结果,会说“英语话”,知道日语里“爷爷”和“叔叔”是“一个词组里面的”,会流利快速说出“八啦百啦标啦兵啦奔啦北啦坡……”有的心里面有很多鬼主意,被问道你喜欢哪个女孩子啊这样的问题腼腆而笑,被问及是不是那个白白的那个?他脸红红地说“你知道怎么还问我呀?”有一个小朋友,被问道“警察是干什么的?”他思索说“交警可以收钱。”问“你看见交警收钱么?”他说“看见的,我干爹当交警,他收那个车子。”当然也有被灌输得稀里糊涂的孩子,被问及“你怎么长这么高呀?”他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孩子们在被问及关于“我爱你”的问题时表现一致暧昧,大多数孩子并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说“我爱你就是我想把你抱着”,“不好说”。问道“为什么不好说”的时候,孩子扭扭捏捏笑了,说道“这个恶心。”

2.1 纪录

影片记录的是幼儿园儿童的生活,从入园开始,以毕业结束,一般的拍摄手段是线性的发展,即瞄准某一个固定的群体跟踪他们幼儿园三年的生活。但是影片不是采取这样的手段,它分层次截取小班、中班、大班三个班级,同时将三个儿童生活的环境放在观众面前,每一个环境中着重拍摄有代表性的几个孩子,让观众看完片子对其中的某几个孩子印象相当深刻,这样远比泛泛讲述效果好,同时缩短了纪录片的拍摄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浓缩了拍摄灵感,在状态最佳的时候留下了最佳的制作效果。幼儿园的孩子,大班和小班孩子年龄相差两岁,但在3至6岁的年龄段,这两年的年龄差异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相当明显。影片在这三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截取幼儿园中的一个个最普通的生活片断,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发掘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个高度上有选择地筛选细节,使整部影片在质朴和充满趣味的同时给人扑面而来的生活真实感受,如其题记的那样“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2.2 感怀

看完这部片子,本想对其作出感性的评价,至今我仍然记得自己在幼儿园时的一些模糊片断,拼起来,似乎看见一个童年。但是我没有把过多的词汇放在定状补的琢磨上面,主谓宾写下的文字给人干净的印象,不是反朴的精干,却是相当的笨拙——看来我的确忘记了一段历史了。回忆在相当长的时间都是美好的东西,如同四季花圃,春夏秋冬争奇斗艳。回忆的美丽让你愿意相信自己真的经历了这许多的事情,努力回味,逶迤玩赏。没有人愿意记住丑陋的东西,在无法逃避地经历过之后总是带着恐惧的眼睛否认之前的发生。人生最好的记忆是这样的,你看得见它的开始,同样看得见它的未来,虽然中间难免会有一些丑陋的阻隔,不要无视和试图遗忘。当你试图遗忘丑陋的记忆的时候,这时便把现在正经历的历史和从前后无来者的美丽隔开了一堵高墙,你不敢回忆美丽正如你不敢回忆丑陋,因在时间的线性里那些美丽和如今的希望之间正是由丑陋连接。丑陋的回忆往往会教唆人们忘记自己的名字,很多人忘记了,再也不能找回之前自己的美丽,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来龙,失去了希望的去脉。最简单的道理总是在经历了许多之后才突然想起,自己摸摸脑袋,知道了再丑陋的东西不会完全充斥人的心,人心总有一处土壤是为美丽的种子留下的,童年的美丽被我们重重包裹,慢慢的遗忘在某个金属的角落,我们必须找到那处洞穴,把种子种植下去,在从前的美丽和如今应有的希望之间建立桥梁,跨越丑陋,于桥上俯身看见丑陋里潜藏的理性因素,用灰色在设计上的完美适应性搭配我们无垠的记忆,稳固心灵,构成我们中性而具有方向感的成熟颜色。

结语

看《幼儿园》到最后,我想起前一段时间获得机会旁听了旭日作文的授课,是小学生的兴趣辅导班。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的场景我多年没有见过了,回答对一道问题对于孩子来讲是可以高兴一整天的事情,回到家里也要向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过的孩子就像醍醐灌顶,每个问题都争先恐后回答,当老师不

往自己这边看的时候便着急跳脚。也许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点虚荣心,但是这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老师有的时候讲述唐诗有误,背过三百首的孩子便立刻喊出老师出错地方,丝毫不留情面。看完《幼儿园》这部影片我发现自己和幼儿园的老师已经算是同龄人了,这种同龄的关系使我注意到作为一个幼教老师其实相当的辛苦。孩子童年的记忆影响他的一生,作为老师责任重大。但是我更加注意到了孩子做事情往往认真,片子中一小朋友努力叠放椅子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我在旁听了旭日作文之后对朋友说,现在孩子们的优点真多,什么都懂,还敢于无视权威,追求真理。朋友当时说大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你说的夸张了。我现在经过反省,认为如斯,孩子们吸收知识和经验,最终会成长成为大人,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大人因为已经和那段记忆相隔许久,记忆难免出现已经打入潜意识里的隔断。如果那些彩虹样子的旋律正在心的土壤上空蠢蠢欲动,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部《幼儿园》,为我们的童年和希望之间架起桥梁。只要那里不是坚冰,那么美丽种子的力量至少足以温暖个人世界的土地。

 

第二篇: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大同,明天见!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在旋律悠扬的歌曲中,纪录片缓缓开始,幼儿园孩童的小小身影渐渐映入眼帘,他们的笑声、哭声、嬉闹声融入心底。我想,看过张以庆导演执导的这部《幼儿园》纪录片的人,一定都会觉得仿佛回忆了一遍自己的童年。而身为武汉本地人的我,听到小孩们偶尔飚出的武汉话,拼凑起儿时模糊的碎片,更是觉得里面的某个小朋友就是我。就像题记写的:“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张以庆导演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的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从此离开家庭,开始接触外界社会。这一切和他们原来的生活都大相径庭,每一寸土地都是未涉足的,每一缕阳光都是新鲜的,每一个人都是陌生的。离开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庇护,发泄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哭泣,那个小朋友第一天被爸爸妈妈送来幼儿园,他对老师哭喊着:“老师别抢我!”很多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吃饭时眼泪鼻涕口水一起流。两个男孩打架。一个小孩被逼着喝药,苦的一直撅嘴,老师对他说“对着电视喝就不苦了”。孩

子们排队洗澡、打针时,都有小孩在哇哇大哭。小男孩一遍又一遍穿不上自己的小衣服,没有帮助,又烦又燥,最后止不住的打喷嚏。最让我心痛、甚至留下眼泪的是陈志朋那小小的身影,一遍又一遍的前后张望妈妈的到来。他那无助、委屈、难过的眼神,让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以后我有了孩子,再忙也不会让他这样肝肠寸断的等我去接他,我一定早早等在门外接我的心肝小宝贝。

这部纪录片,其实是很多幼儿园的缩影。一个班那么多孩子,老师们很难真正关注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我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饭还是穿衣,甚至是摆放小凳子,孩子们缺失了大人的关爱。而在全托的幼儿园里,这样的情况更为严重。每当片中响起《茉莉花》的背景音乐时候,淡淡地忧伤都会爬上我的心头。孩子们真的适合在这么小的时候长时间的离开自己的父母吗?大班的一个孩子在被问起“你的爸爸妈妈都在忙些什么?”时说:“我妈妈忙着做美容,我的爸爸忙着和别人吃饭。”我想,工作是很重要,但是,钱真的比陪伴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吗?难道,大人们真的不能抽出一丁点儿时间来给孩子多一点的关爱吗?

在看世界杯比赛的时候,孩子们为中国队加油,但是有的孩子并不喜欢中国队。而老师在这个时候强加自己的情感于孩子,要孩子为中国队加油,不能在中国队输球的时候疯玩。在影片中,还有很多时候我都能看到这样的教育缩影。孩子们要爱国,但他们不一定非要爱一个不会踢球的中国队。老师们的集体教育,过多地统一化标准,让孩子们越来越早地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个性。一个小朋友被问为

什么能长这么高时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听到这个答案,我听到有同学在笑,而我的心很沉重。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就会讲如此公式化的话语?原来在幼儿园里,他就已经被教育要讲这样的话了吗?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的男朋友也陪我一起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他没有像我那样有淡淡忧郁淡淡心痛。他只觉得这些小朋友真可爱,童年的时光真美好。不过我仍然不觉得是我自己想太多了。我查了相关资料,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xx年至20xx年之间,距今10年,也许现在的幼儿园体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前不久网上爆出的豹纹女老师虐童案,让我触目惊心。本处在最纯真童年的可爱孩子们,却受到了这样的创伤,这将会在他的记忆中留下多么深刻的伤疤?

在这里我不太想扯出书本知识来分析孩子们的表现、批评老师们的行为。只想道出我最真实的感受。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集体的大窗口,如果在第一个窗口就灌输给了孩子们那么多的虚情假意、那么多的冷漠无视,我们祖国的花朵如何吸收阳光雨露如何茁壮成长?

孔子梦想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有一天,我们都会为人父母,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心肝宝贝。“人”字的支架就是相互支撑,如果独处于这个世界,我们会有多么的孤独,甚至都无法站立起来。孔子梦想了几千年都还在梦想大同,可见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许大同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不能太期待别人视我们的孩子如己出,只能先要求自己多给孩子关爱。让关爱融化在他们

幼小的生命里,伴着时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去装饰别人的生命。

英语教育1006班江瑶佳 20xx年5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