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设限》读后感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 《人生不设限》是一本励志书籍,与其他同类书一样,给人以热情、勇气、信念、坚持的力量。但你不得不为主人公折服,因为他所能做到的,甚至是健康人都不曾企及的,他以执着的梦想,不懈的努力创造着奇迹。

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除了躯干外唯一的工具就是只有两个脚趾的小左脚。可以想象生活对他而言是多么不公平啊!出生时,力克的父母都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妈妈甚至拒绝抱抱自己的孩子。这对任何人都是极大的打击和难以愈合的伤口。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放弃,慢慢开始接受和面对现实。

童年时期的力克可以说无忧无虑,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面对无数的挑战,而他都努力地克服了。长到了上学的年纪,力克陷入了困境,他一度因身体的缺陷和对生活的绝望动过轻生的念头。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这种愚蠢而不负责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给他安慰和帮助的父母,鼓励和支持他的家人,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他们。于是力克决定好好活下去。他开始在自己身上寻找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来提高信心。他试着交一些朋友,试着融入周围。虽然常常被同学排斥、嘲弄、或被称为?外星人?, 但他主动并真诚地和同学交谈,同学们逐渐了解了他,都和他成为了朋友。他从朋友那里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动力。最终力克战胜了困难成为了不起的人。如今力克〃胡哲不断拜访各地的学校、教会、贫民窟和监狱甚至垃圾城,与那里的人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散播希望与爱。告诉人们他的经验,提醒大家信念和行动的重要,鼓励他们要有信心。 力克〃胡哲的成功在于他对于人生的?不设限?,正常人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他们有健全的身体,无后顾之忧,所以人们就只把目光停留在哪些失去的东西或曾经的伤上,而没有真正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正常人就平凡地过了一生。他们错在了对人生的?设限?上。力克〃胡哲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被打垮,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他的一次特别的考验和计划,他与哪些?受限?的人生不同,他认为:?只要有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书分两个部分,共十八个章节,书中处处闪耀着作者不怕身障羁绊的宽广胸怀,不怕嘲笑讽刺的坚定信念,不怕苦难揶揄的快乐心态,不怕逆来顺受的乐观豁达;所以作者的路无限宽广,也无限的悠游自在;所以他能够看到正面,不因负面陷入苦痛;所以他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负责任的为自己的快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所以他能从容不迫悟尽人生,窥破世情。合上书本,作者力克〃胡哲的坚定、乐观、豁达历历在目,没手没脚,当然会造成许多的不方便,但是力克却能将缺少四肢的本能,化成意志和心智来克服困难,让他自己的天地处处不设限,自由自在的来去自如。这就是心态和决心的问题,力克?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他告诉我们,什么叫‘永不放弃’的精神。力克〃胡哲正是在磨难面前,坚定的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乐观,选择了坚定的面对、选择了积极向上的信念。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指引我们向前进。

人生之所以受到限制就在于将认识问题的视野和角度框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或许换个角度想想,挫折本身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新路。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化解苦难。肯定梦想,抓住梦想,才能创造出你所想要的生活;相反,将自己陷入到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对自身的盲目否定、消极处世只会令世界更糟。正如作者所言,?今天的障碍或许是明天的优势?,你所做的只是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前进。

 

第二篇:名师人生读后感

如何爱学生

——《名师人生》读后感

读了一位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故事,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的真谛。入职后的这半年里,面对着一群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孩子们,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习惯,我一直在不断的反思和自我批评中进步着。我自信一开始就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然而在爱学生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做着改变。

爱事业,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原动力,只有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但作为一名教师,爱的落脚点在哪儿呢?从上大学时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味的爱学生对学生是不是好呢?走上工作岗位后,我越来越感受到,爱的方式很重要。想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不仅要有真心,还必须方法得当。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称自己是长大的儿童,小学老师的生涯,让她幸福地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这让她更能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她的真心也更能被孩子所接受。孩子们在她眼里,是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人,因此她热爱自己的工作,爱孩子们,而这也给了她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年轻时,她很开心做孩子们的大姐姐,对孩子们的喜欢清清楚楚地摆在脸上。课上,想出各种方法吸引孩子们,使课堂生动有趣;课下,和他们一起玩儿游戏。在她眼里,孩子们的心灵是娇嫩的宝贝,是不能忽略、不能挫伤、不能压抑的。直到她年过花甲,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感觉世界是那么美好、新鲜,仿佛是第一次看到。

从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一颗教师的真心。教师的幸福莫过于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快乐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真心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自己所教的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取得进步。我认为教师应该是一名画家,充满信心,凭着爱心,耐心地把几十个品格各异的学生染上绚丽的色彩,融成一道可爱的风景线。

在有对学生的真心的前提下,要也时刻铭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包括教育上的和教学上的。学科的教学任务是教师的基本业务,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责任是传授知识。因为爱他们,更想把自己会的都交给他们,有了爱的原动力,努力精进教学业务就成了一位优秀老师长期的功课。

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坚持给学生求真、求实、讲究实效的课堂,不弄虚作假,不摆花架子。每上一堂课,课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熟悉教材,查阅资料,精心备课,不放过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不放弃一个学有困难的学生。

因为爱学生,所以要给他们最需要的,给他们知识和能力。刚工作时,我曾经一味的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因为我爱我的学生,希望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是快

乐的。然而,我竟然忽视了课堂的实效性,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于是,我在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上下起了功夫。

要实现课堂高效,只有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教的方面首先要重视备课,备课是教育观、教学观念的总体现,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重任,既要过学生关,又要过教材关。备课还是解决教师策划能力、学生认知水平与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教案、课后反思这几个环节都是不可少的,且都要用心完成。其次抓学生的作业和个别辅导,如果学生的知识点、思考问题的方法没有掌握,就要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予以补救。

在学的方面,我觉得充分利用导学案是个好方法,让自主学习成为多数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曾读到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结底都是自学”。我们必须设法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我们必须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学好。我们要做的是为学生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引发、支持、管理学生的学习。在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这种方法的优点体现得尤为明显。用导学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任务,并同时提供知识点帮助,可以让学生掌握得更加清晰、有条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我记忆非常深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目标,她告诫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分层指导。

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方式相辅相成,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自由但不散漫,课课紧扣教学目标,尝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整个课堂是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大胆了,学生积极了,学生主动了,学生有事做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主体位置保证了。高效课堂,每节课都应该是精品,每节课都要像打仗一样紧张。怎样才能构建这样的课堂?这是一个系统而繁复的问题。需用摸索、实践、总结、提升。

有些老师爱学生,是打从心眼儿里为他们着急,觉得为什么该学好的学不好,由此“因爱生恨”。我认为,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语文特级教师张化万说,“是他们成就了我”,是学生们让他把做教师当做快乐。他认为,一个教师优秀与否,不在于他的学生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怎样去应付和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和纠正错误。,是不是对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有足够的尊重。

原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有一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觉得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至少我们做教师的心理应该时刻装着这句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有意识地去构建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尊

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的越俎代庖。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要像保护珍贵瓷器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

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是一个有重量的话题。愿我们大家共同为学生撑起爱的天空,用“大爱”成就学生美好的明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