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鲜血梅花

内容简介

小说中的主人公阮海阔,父亲遭人杀害,母亲自杀。他负剑在江湖之中寻找两个能指示他的杀父仇人的智者,青云道长和白雨潇。然而是一种盲目的寻找。然后与两个不在目的之中的江湖中人胭脂女、黑针大侠相遇。胭脂女和黑针大侠都要他帮忙找人,一个是刘天,一个是李东。阮海阔为父报仇,走遍山山水水,无数次他都与知情人失之交臂,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错位使阮海阔的报仇之路变的十分漫长。他找到青云道长后,问清楚了刘天和李东的下落,告诉了胭脂女和黑针大侠。胭脂女和黑针大侠把他们杀了。之后终于找到了白雨潇而得知仇人的死讯时,他感到的是内心的混沌。原来命运就是如此的反复和无常,因果就是这样的循环,复仇这件事本身唯一的结局就是将复仇者自己拉入永劫不归的深渊。 前沿评论

“活着”,别无选择———重读《鲜血梅花》莫小英

( 盐城工学院研究生培养处,江苏盐城224051)

《鲜血梅花》叙述的不只是阮海阔的漫无目标的行程,它先知般预述了中国当下绝大多数人的生态。当西方的理性与非理性激烈斗争,作家们津津乐道于表现人的分裂时,东方人却还在为生存而作着艰苦的努力。长期的封建等级制、家长制,居以高位的上层统治者根本就无法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余华《活着》) 面对生活,他们除了活着,别无选择。是以,为了活着,福贵将女儿送给别人去养,许三观一次次地卖血,而宋钢只得离开心爱的妻子去海南推销丰乳膏。无所谓正义和道德,同虚构的武林一样,正义和道德是利用文化传统冠冕堂皇来遮掩其或名或利纷争的工具。即使在物质财富已经大大改善的今天,这样的无奈和辛酸并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今天,庞大的程式化教育造就了大量丧失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的个体,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个劳动力被关注,作为一种工具被使用。

重构现实的桥梁----浅析余华的鲜血梅花

文/李华婷

《鲜血梅花》以解构主义叙事手法颠覆了传统的武侠小说。从表面看,这是对武侠世界的逃离,实际上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还原。作者以阮海阔主体性的缺失来隐喻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缺乏精神主导的现代人只是一味遵循命运的安排,凭借本能去行动,传达了现代人的宿命意识及虚无主义观念。作品在解构主义叙事的表象后面,蕴含了现实的因素,可以看作是余华向世俗转型前的一种过渡。 在《鲜血梅花》中,对红色的渲染是对暴力的隐喻。文中多次出现“红日”、“红色火焰”等词语。梅花剑上的梅花变成斑斑锈迹再次证明了暴力的消亡和生存的缺憾。余华将暴力与血腥的场面描写转向幕后叙述,而不是台前表演,不再大张旗鼓地表现人性的残忍和暴力的血腥,与早期表现方式拉开了距离。

如果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被看作是他从“先锋”向“世俗”变化的开始,那么《鲜血梅花》则可以认为是变化的前兆、转型的过渡,是回归世俗、重构现实的必不可少的桥梁。

阅读心得

“一代宗师阮进武死于两名武林黑道人物之手,已是十五年前的依稀往事。

在阮进武之子阮海阔五岁的记忆里,天空飘满了血腥的树叶。”小说直入情节,没有多余的描述,短小的开头就把阮海阔复仇的起因说道明了。

小说对环境描写下了许多的笔墨。“那一日的黑夜寂静无声,她在一片月光照耀下昏睡不醒,那时候她的丈夫在屋外的野草丛里悄然死去了。”“阳光里闪烁的尸体”,“发黑的河流”这一系列的环境描写,作者想营造一种恐怖的令人窒息的气氛,在于制造一个恶劣的外部环境,体现的便是险恶的现实生活。小说将极少的笔墨放在人物塑造上,没有对主人公外貌等的细节描写,而是直接的情节描写,因为作者要突出的是故事本身,而不是人物精神。

阮海阔只身一人寻找仇人的部分读起来是一种荒凉的感觉,一个个的十字路口,一座座的矮房。泥土,黑夜,枯树叶子,荒凉一方面来自环境自身的凄凉,另一方面是阮海阔内心透出来的荒凉。以一种置身其中的感情去读这篇小说,能深深体会到阮海阔的这种迷茫,他以他的弱不禁风去寻找仇人,不知道仇人是谁,也找不到知道真相的智者,只是盲目地行走在没有断绝的旅途上,这本身也是一种荒凉。在读的过程中,我的心很纠结,一直质疑这一种盲目,结果是仇人被杀,这应该说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阮海阔一直在寻觅,结果却是仇人死在别人的刀下,这是何等的无奈。小说直指的是现实,在现实很多人,有着阮海阔的悲哀。杀父之仇未报,就好像心里的一块石头悬在那里。于是人们开始为了心中的一个目标与使命奔波,即使自己渺小却还奔波,盲目的前行,最后所有落空。现实就是如此,很多人都在重复着盲目,最后得到的仅仅是无奈。若是仇人未死,阮进武应该面临更尴尬的境地,弱不禁风的他靠什么复仇?这时候更是无奈。就如同现实中的很多人,奔波了,却总不能看清自己的现状,明明没有条件改变事实,却坚持硬碰硬拼尽自己的微薄,最终未能改变现实。

有人寻找生路,有人寻求公正,然而在这种阮海阔式的盲从与荒凉下行走,品味内心的孤独,茫然,麻木,以弱小的身躯与现实斗争,最后倒在终点的临界,无奈与苦恼。余华想表现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存于世不得不面对的无奈与辛酸。虽是虚构的故事,却是现实的再现。

小说借用了武侠的载体,也颠覆了武侠小说的传统,写出了现实的冰冷,将这种不可触的刺骨寒冷刻画出来。却是每个盲目于“理想”与“目标”的人的心境的挖掘。

一地鸡毛

内容简介

小林是一个知识分子,帮老婆小李换单位送礼遭受冷遇。保姆做事不负责,经常和保姆吵架,最后将她辞退。小林的家里人经常来北京,到家里来吃饭,弄的小李不开心。在邻居印度人帮忙下孩子进了高级的幼儿园,结果得知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给印度女人的孩子陪读才帮忙。小李单位要开设一条班车,很开心,最后得知班车是为单位头头的小姨子开设的,小李感觉受辱了。生活压力下,小林放下面子为大学同学小李白卖鸭子赚外快。小林家买炭火送给老师。为批文的事,小林家收了瘸子一个微波炉。小林收到老师的儿子的信,得知老师死了。本书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在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从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

前沿评论

论《一地鸡毛》——刘震云小说中的“生存”与“本能” 宋剑华

但我们必须对《一地鸡毛》的创作意图,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态度:它并不是什么对“文明社会里全体现代人的真实写照”,(1)也不是揭示了现代知识精英“价值失落”后的“精神危机”;(2)《一地鸡毛》其实就是以“对现实进行锲而不舍地观察,认真的辑录事实”以求艺术再现的“真实性”,进而去深刻地阐释“人”受“环境”而非“意志”的抑制与支配,最终导致了在生存环境中迷失“自我”的荒谬地步。

“大热的天,哪有不馊的道理?”这是主人公小林在不经意之中,对忘记把豆腐放进冰箱里的自我解嘲。但是我们仔细去阅读作品文本的故事情节,便会发现“变馊”绝不仅是在专指一种“物质”现象,更是被作者转化成了一种“精神”现象——它深刻而逼真地反映出了现代知识精英,在生存环境中卑微而无奈的尴尬处境。

是零度写作还是潜流暗涌———从刘震云《一地鸡毛》看新写实小说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邹超才

《一地鸡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小人物———小林。小林夫妻本是大学毕业生, 青春年少时也曾激情澎湃、热力四射过, 但随着被分配到机关单位工作后, 在单位不断的琐碎小事和人事纠纷中, 在面临着各种家庭、生活问题后, 小林那曾经的活力已经完全被磨平, 成为和那自己曾经批判过、不屑过的同僚们同样的每天为鸡毛蒜皮生活小事上下跳跃左右奔波的人了, 曾经崇高的理想在每天无奈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消磨殆尽。

日常生活像一个不断机械运转的石磨一样, 完全消耗了小林的激情, 对小林来说, 他只有放弃自己曾经珍贵过的个性, 来迎合这种外在力量的规训, 以求得自认为的更好生存和更美满的家庭生活, 但这种影响在完全削弱了小林的个性之后, 却不可避免地会在小林身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那日常生活的琐屑、无聊和空虚, 只会把人变成像无知的低级动物蚂蚁一样, 完全成为一堆“黑压压无边无际”, 这里既形象地表明小林已经满意于自己的目前状况, 感觉“柔软而舒服”, 但在潜意识里却有一丝不甘和失落。但这种不甘和失落却再也不能唤起主人翁奋发向上、振奋精神、努力拼搏了, 他已经完全满足、陶醉于这种看似舒服实则麻木, 看似惬意实则平庸的生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小人物的悲哀。但若我们再向前一步, 深究一下这种悲哀产生的原因时, 我们不禁可以思索一些耐人寻味的答案。那就是我们都生活在其中难以避免的体制因素。正如某篇文章所分析的那样, 小林正是在由七组关系( 小林分别与老婆、保姆、邻里、水管工、老家、上司、老同学)架构的次政治体制中, “小林们”的生活激情才被一步步地磨平, 主体性才逐渐殒灭。

刘震云关注的更多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各种因素, 在这各种因素中, 他更多关注的是各种权力的、政治的、体制的等等外面因素, 而刘恒更多关注的是事件本身, 以及各色人等在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人性, 高尚的、卑劣的等等。 阅读心得

小说写的是知识分子市民化的生活。小林,小李,曾经怀过理想,做过奋斗的大学生,被现实生活磨平了棱角。与保姆吵架,送礼给单位头头,送礼给幼儿园老师,去买廉价的大白菜,偷水,挤公交,买豆腐,被生活的绳索搅乱了之前的一切理想,开始成为地道的小市民,懂得送礼贿赂,也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计较每一分钱,现实教会了他们一切生存之道。抛弃之前的理想,为衣食住行而烦恼。现实让他们忘记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老师最后的去世也唤不起小林的神经

了。

“小林又想,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小说以此结尾,小林已经完全沦为物质主义了。因为现实,小林夫妇不得不抛弃应有的原则生活,去迎合现实的趋势。 人在现实面前,就是蚂蚁,微不足道与无能为力。现实是荒诞的,灰暗的,带给人的便是无奈。崇高的理想在现实中也是不堪一击的。圆滑,世故,计较,成了现实中的家常。小林夫妇在不觉中卷入其中。但是没有自拔的必要,因为用伟大理想去抗争现实是无力的,在残酷灰暗的现实面前安于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象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虽是小林的醉酒之余,却是清醒至极。是生活教会了他这句话。“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拥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一觉醒来,已是天亮,小林摇头回忆梦境,梦境已是一片模糊。”满地的鸡毛,小林的生活一直在为鸡毛蒜皮的事困扰,当鸡毛落定,铺满身上,小林感到的是安逸,舒服。黑压压的人群,是一个个的小市民,像蚂蚁一般充斥着生活,与小林一同,便组成了生活本身。知识分子的面子,没有了。为了生存,人都会抛弃一切的价值观与尊严,直面现实,融入现实。

但小说本身并不是为了表现人的精神沦丧与麻木,也并不完全要突出现实的荒诞晦暗。应该是说明人与环境一种关系,人在现实环境下会改变自我的价值观,适应生活,融入现实。小说展现的正是人与现实这一种滑稽的关系。作者的意图是颠覆理想主义,伦理道德,在现实面前这一切都是虚无。作者通过《一地鸡毛》向人展示赤裸裸的现实,批判的是空无的理想主义,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与压抑,鼓舞人们直面现实。

 

第二篇:现当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

一、 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xx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xx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xx年至19xx年赴法国留学。19xx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19xx年至19xx年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曾获19xx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xx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xx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国院士称号、19xx年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19xx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这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

二、 内容梗概: 小说描述成都高家公馆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觉慧、觉民、觉新。故事发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高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钱家表姐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觉新的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就不同了,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觉新也跟他俩一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旧还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老大觉新在西蜀实业公司事务所上班,那是他父亲生前为他找好的位置。一日,觉慧和觉民跟往常一样,买了几本新书,来到觉新的办公室里,这时张太太和琴小姐来了。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她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消息,钱家大姨妈回省城来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婚后变得有点憔悴。这个梅表姐就是大哥觉新所挚爱的钱家表妹,而这时觉新正陪着张太太买衣料,他并没有听到这个消息。觉慧和觉民离开了觉新的事务所,觉民去了琴的家里,而觉慧在路上遇见同学张惠如,并从他口中了解到当兵的打了学生。觉慧义愤填膺地和一些学生们参加了向总督示威游行的队伍。祖父高老太爷很快知道了他游行的事,便让觉新把他囚禁在家里。旧历新年快来了,高公馆这个绅士家庭也忙着准备过新年。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自己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觉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集在一起,互相庆贺着吃年夜饭,高老太爷看见自己的子孙满堂,想着再过一两代,他们高家不知道会变成一个怎样繁盛的大家庭,心里非常地高兴。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慧责备觉新当初为什么不反抗,落到这地步,是罪有应得。觉新苦笑着说现实的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觉慧突然感觉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鸣凤是高公馆里的丫头,她既聪慧又漂亮,她很喜欢觉

慧。而觉慧只有在回到他那寂寞无聊的家里时,才会不为思念鸣凤而苦恼。丫头们传闻,冯乐山要讨姨太太,准备在大房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去。鸣凤向觉慧发誓她绝对不会跟别人。元宵节的夜晚,他们几个年轻人接到了消息,督军下令讨伐张军长,前线已经开火。仗终于打起来了,高公馆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绝望之中,此时琴也正在高家,她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呆在这里。她从前还相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女性,而这时她发现自己还是一个脆弱的女子,没有能力反抗,也只能等待别人来宰割。恐怖的时期终于过去了,和平的统治又恢复了。高公馆又热闹起来。觉民弟兄的几个同学创刊了《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的思想,批评和攻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至于觉民,他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对于《周报》并不像觉慧那样热心。琴因为她的好朋友倩如把长辫剪了,她也想这么做,但遭到母亲的反对,并要把她嫁出去。琴心里爱的是觉民,她伤心地哭了起来。就在琴伤心痛苦的晚上,鸣凤也同样伤心至极。原来高老太爷要她做冯老头子的姨太太,而且就在三天之后。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谁也违背不了,谁也反抗不了。她没有办法,觉慧是她惟一的希望了,而此时的觉慧正忙着写他的文章,无暇顾及鸣凤,待她要说时,觉民的到来使得她不得不走了。鸣凤彻底地绝望了,她记得她曾说过宁死也不会去,她带着对觉慧深深的爱和对这世上的不公平的恨跳进了湖里。鸣凤的死很快被这大公馆里的人忘记,而觉慧却不能忘,因为他的自私,他没有把他心爱的人留住。他这时才发现平常老是训斥大哥和觉民没有胆量,其实他自己跟他们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他对生活已厌倦了,他有了远离这个家庭的想法。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庆祝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觉民爱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为了反抗祖父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觉新在这时听到了梅小姐去世的消息。觉慧的五爸在外头讨了妓女做姨太,还打着老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为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走下坡路了,最后的结局是可以想得到的。他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梦彻底破灭了。临死前他把觉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觉慧的嫂嫂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但公馆的太太们却要她迁到城外生产。因为他们迷信什么“血光之灾”懦弱的觉新没有说一句反抗的话,忍受了一切,把瑞珏接到了城外。瑞珏几天后就生产了,她痛苦地为觉新生下了一个儿子,自己却死了。觉新没有能见她最后一面。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三.处理特别之处:

(1)、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2)、意蕴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及细腻的心理描写。

(3)、舒缓自然、生活化的结构:《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4)、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5)、典型化的赋予手法。

(6)、最主要的特色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人物大多性格鲜明,面目殊异。巴金描写人物特别注重人情美的描写。他在塑造人物时,一方面以人物美的外形来打动读者,另一方面以美的心灵来吸引读者。

四.令人深刻之处:

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小说中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的价值立场。

五.传达讯息:

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

六.评价: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看来,在于中国自身,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阻碍着中华民族走向强盛。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命运,必须与这个传统彻底决裂。而这种决裂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极力丑化才能实现。因此,在他们的笔下,传统成了罪魁、元凶、魔鬼、食人者。“启蒙思想家们几乎一开始就被安置在替辛亥革命补理论课,为民主共和制所象征的意识形态寻找价值合法性的角色位置上。”见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321页。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它必然会与新兴力量产生尖锐的对立和冲突。而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往往会转弯抹角地凝结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观念,意识形态中的对立观念又势必表现为作品形式结构上的特点。《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正是现实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矛盾的具象化,而小说中子一代的出走与封建家长的死亡、封建大家族的崩溃,正是对这一矛盾的想像态解决。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xx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七.观后感: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

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又回了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没得了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信。最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

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

八.收获:

阅读近现代的文章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历史唯物主义,在看到觉新的怯弱时我认为除了一味的指责外,也要站在那个时代的人物视角看待。此外考虑到当时的五四背景,体会到青年在思想解放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少年强中国强,不多增强自身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