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观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人生经历真是千奇百怪!人生旅途匆匆结束;至于人生目标,有的人自以为心里有数,其实人人都茫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不做深入的思考,只觉得人生在世应该为他人着想——首先,为周围的人着想,因为他们的笑容和安康决定着我们是否幸福;其次,要为许许多多和我们素昧平生的人着想,我们满怀侧影之心,把自己同他们的命运牢牢绑在了一起。每一天我都要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生存基础,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靠的是别人(包括作古之人劳动的结晶),于是,我必须倾心倾力,做出相等的贡献,以回报自己应该得到并且仍在得到的恩惠。我强烈地向往过简朴的生活,我经常不安地感到自己在超量地消耗同胞们的劳动成果。我认为不应该有等级差异,那是不合理的以强权为基础的划分。我坚信朴素、淳朴的生活有益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陶冶。

从哲学的意义讲,我根本不相信人的“自由”。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而且要适应内心的需要。叔本华说:“一个人能够在行为上随心所欲,但并非能心想事成。”他的话自从我年轻时就实实在在启发着我的智慧;生活中每逢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我自身的困难,还是他人的困难,这句话都给人以无尽的抚慰,成为永不枯竭的源泉,在滋润我们的“耐心”。这一意识仁慈地减轻了那压得人透不过气的责任感,使得我们不再用沉重的眼光看待自己以及他人,它有益于我们的人生观,尤其是给生活增加了本应该具有的“幽默”。

客观的说,询查一个人乃至所有人的生活的意义或目标,我一直都觉得是荒唐之举。然而,每个人却都是有理想的,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行为和人生观的取向。以这一点而言,我从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的目的——贪图享受的道德观,我称之为”猪圈理想“。健康的理想,即真、善、美,是我的指路明灯,时常赋予我勇气,以欢快的态度面对人生。如果不是和与我同心同德的人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在客观世界里永无休止地从事艺术和科学研究,生活是十分空虚的。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在我眼中如粪土一般。我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却无明确的意愿与其他人及团体直接接触,这两点形成了古怪的对比。实际上我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祖国、我的家、我的朋友,甚至不属于我的亲人;在他们面前,我总有一种生疏感,总想闭门索居——这种感觉一年比一年强烈。我非常清楚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及协调,却并不为之感到遗憾。毫无疑问,这样的人会失去他一部分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观点所左右,躲开诱惑,免得让内心失去平衡,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础上。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个人都受到尊重,同时不把任何人作为偶像崇拜。受到命运之神的嘲弄,我本人成了公众顶礼膜拜的承受者(这不是我的过错,也不是靠我的努力得来的)。其原因可能是:许多人无法企及却又渴望了解那种我竭尽绵薄之力靠不断奋斗而实现的理想。我非常清楚:为了实现一个团体的目标,得有一个人做决策和指挥,承担起责任。但不得胁迫被领导者,他们完全能够选择自己的领袖。强权的专制制度在我看来很快就会腐化堕落。

驾驭他人的英雄主义,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以及一切打着“爱国主义”旗帜的可恶闹剧——这一切都让我恨之入骨!战争在我看来无比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同流合污,染指于这种可恨的事情。我认为民众是明智的,相信要不是一些人为了谋求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学校及媒体有系统地蒙蔽了公众原本明亮的眼睛,战争的阴霾早已经散尽。

 

第二篇: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有感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名人有名人超凡的命运,有他极具个性的独特的世界观,而凡人却只有过着平淡生活的命运,似是“坐井观天”的世界观。但是,无论凡人,抑或是名人,只要是人,都只是在这个世上做个短暂的逗留,人在世所做所拥有的一切的一切都能从日常生活体现出来。一个人活着并非只是为自己而活;更重要地,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正如爱因斯坦在文中提到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全部的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紧密连续在一起。换句话说,人应该有两条命或有两次生命,一是为自己而活的命,一是为他人而活的命。人通常会较注意为自己而活的命,但一个自寻短见,被发现并获救的人呢?一个经历过由生而死,死而复生的人,相信最能体会到“人是为他人而生存的”。爱因斯坦相信简单纯朴的生活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这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和核心。人是为他人而活着的,也就是说,人和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我们的愿望和行动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吃农夫种的粮,穿裁缝、纺织工人做的衣服,住泥土工人辛苦搭建的房子...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以,人不能离开社会,离开他人而独自活着,人是为他人而存在的。爱因斯坦说,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到不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青年时代起对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生活困难时,使他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人必须有宽容的精神,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人才能和睦地相处,社会更趋于稳定。应尽量做自己想做的,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笑容待人。“应该尽量作自己想做的,不能要所想要的”是爱因斯坦基于社会群体意识的严格自律。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理想,它决定着自己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爱因斯坦从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他的道路是追求真、善、美,他觉得追求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是可鄙的。但是,他是他,也只是他,凡人成不了名人,命运是不同的,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社会进步上都是伟大的,但是他无法也不能改变大多人凡人追求财产、享乐的生活,而他追求的真、善、美,也得倚靠财产、享乐的生活,也必然会对财

产有所追求。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无财却也是万万不能的。无财便无食、无宿,他也无法向着他的理想而前进。他有高尚的理想,鄙视世俗的享受,但他还是得生活在世俗当中。他认为自己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自己的国家、家庭、朋友,甚至最接近的亲人;在这些关系面前,他总感觉有一定的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因为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敢于冲击各种陈旧的传统观念,不拘常规,走自己的路,是爱因斯坦治学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爱因斯坦终身的人格特征。他有高于常人的追求,并因此而坚持独立思考。我们亦应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做该做的,想做的,能独立思考的,能靠自己做的就能发挥自己的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生活。读书、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应有自己的主见,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有自信。此外,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还写了他的政治思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最真正可贵的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卓越的东西。他的政治上崇尚民主,在人格上追求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自由。他还高度评价人类对“奥秘”的勇于探索精神,坚守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可以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他身上得到真正的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