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

山东省潍坊三中 张明

教学背景及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示。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生活中所实有的更具代表性。因而能够让读者感到信服。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有效地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培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也受到一次洗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在“颁奖仪式——放飞心声——它山之石”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做一个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诚实正直的人,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突破方法: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身为鞋匠的儿子,他经历了世间冷暖,但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消磨他那柔软而敏感的心。他花费40年的时间用一个个优美且诗意的故事构筑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爱的童话世界,不仅对孩子,而且另大人深深着迷。在这个世界里,有欢乐,也有悲伤;有人生的奇遇,也有命运的捉弄。如今,整整两个世纪过去了,这个丑小鸭的童话世界被整个世界所接纳和崇拜。如果你是一位充满爱心和童心的人,在这个寒冷的日子,看到下面这些熟悉的场景和人物(播放《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的插图),心中是否也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皇帝的新装》。

二、检查预习

首先让我们检查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

1、把你“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注的音和黑板上同学写的作对照,看是否正确,同时划出易写错的字词。齐读,加深记忆。

2、虽然我们从小就接触了童话,读了不少的童话,但到底什么是童话?童话有什么特点呢?安徒生有哪些童话呢?同桌互相检查。

哪个小组能站起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背诵情况?小组展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安徒生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等。)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板书设计)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文中的线索,最好能小组合作设计出板书来。

小组内复述故事,互相补充,集思广益设计板书。小组代表发言。

师明确,并补充学生合作创作出来的板书。

四、品味语言,分析形象(颁奖仪式)

1、这些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推动情节一步步发展,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下面我们来个颁奖仪式,请同学们当颁奖嘉宾来致颁奖词,也就是你为什么把这个奖项颁给他,依据是什么呢?要声情并茂。

屏幕提示:

最可笑者:    ,依据(课文中哪个段落或语句):     ,属于    描写;

最可恨者:    ,依据(课文中哪个段落或语句):     ,属于    描写;

最可鄙者:    ,依据(课文中哪个段落或语句):     ,属于    描写;

最可爱者:    ,依据(课文中哪个段落或语句):     ,属于    描写。

小组合作讨论,展示。

师小结: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各种描写,人物形象才能刻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奖项各有归属,可是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一个人——安徒生,我们应该给作者安徒生颁个什么奖项呢?

生思考后回答。可能出现的答案:最会讽刺者。

教师引导找出文中的依据,提示学生思考童话定义,引出这些恰恰是想象和夸张的情节,体会它们的讽刺意义。师小结:作者通过这些想象和夸张的情节,无情的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大臣、官员、骗子的丑恶行径。

五、放飞心声

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但却又那么令人信服、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大胆想象和出色的夸张。读完《皇帝的新装》,你一定也有很多话想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飞你的心声。

提示:

1、添枝加叶  发挥你的想象才能,大胆的运用夸张情节,续写童话。“游行结束后……” (① 骗子的下场②小孩的命运③皇帝回宫后的生活④诚实的老大臣的抉择⑤其他人物等)

2、设身处地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3、回扣目标  学完课文后,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收获?

六、它山之石(拓展阅读)

我们都是读着童话长大的,安徒生、格林、郑渊洁……都是我们熟悉的童话作家。请你从读过的通话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七、学以致用(反馈练习)

《学案》1、2、3题,补充

4、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找出用夸张手法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八、布置作业

必做:1、《学案》课外阅读题《五毛钱的愿望》

选做:2、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下你的感受。(可填“皇帝”、“小孩”、“骗子”等)

     3、课外阅读安徒生的童话若干则,并选择其中之一,以《我读〈    〉》为题写下你的读后感受。

九、教师寄语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这个“天真的声音”在那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珍贵。真话实话随时有,最重要的是有敢说的人,作为一个真诚的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假恶丑,让真善美永驻心间!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附:板书设计(根据学生当堂所设计板书进行修订)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人性的弱点)

 

虚伪、自欺欺人:皇帝(否定)                    百姓(否—肯):胆小

                                                                      

骗子(肯/否):狡猾

 

虚伪、愚蠢:大臣们(否定)                       小孩(肯定):勇敢

无畏、诚实

或者:

教后反思

“老师,你开头讲的那个故事太感人了!”这节课结束了,我还没走出教室,就有学生跑来激动的对我这样说。回想这堂课,几个环节设计确实比较新颖独特。如刚开始的创设情境导入,自己说完这段话都被深深的吸引了,让我回忆起了儿时安徒生童话带给自己的美好和纯真,我想,学生们应该也一样吧,他们离这段记忆更短一些。听了太多《皇帝的新装》的公开课,已经没有什么创新,无非是复述情节、分析人物、体会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冗长无新意,这么有趣的童话怎么可以落入窠臼呢?所以“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抓住线索来复述,并小组合作设计板书,既有约束又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正所谓“收放自如”。接下来的“颁奖仪式”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他们从没有在课堂上经历过的尝试——声情并茂的致颁奖词,学生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奥斯卡颁奖典礼,有模有样的评析人物、找出文中的依据、指出用到的描写方式。我顺势做一个小结,接着顺藤摸瓜,“奖项各有归属,可是我们忘了最重要的一个人——安徒生,我们应该给作者安徒生颁个什么奖项呢?”学生,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最会讽刺者”,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出了文中想象和夸张的情节,说出了它们的讽刺意义。课文不必被分解的支离破碎,这个环节足以让学生们转动脑筋、大展拳脚、发散思维,既有读,又有思,还有品,更有演,在自主、互助、探究中,深入到了文本中。“放飞心声”这一环节又让学生们带着思考从文本中走了出来,锻炼了学生运用想象夸张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联系实际谈感受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一篇课文学完后自己总结归纳收获和启示的能力。“它山之石”这一环节正是“主题阅读”的体现,由1扩展到n,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有了丰富的积累,语文素养才会有所提高。当堂反馈练习以学案为主加以补充,学案主要针对基础性理解性知识进行检测,补充的第4题是一道能力提升性题目。层次性选择性作业,打破了作业的统一性,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但是,通过这堂课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欠缺恰如其分的点评,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提高,如多听老教师的课,多钻研业务书籍,多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提升。

 

第二篇: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

课题:皇帝的新装

重点

一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 童话的朗读

难点

1. 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 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 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

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 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 →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3.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4.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 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

五 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

一 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

1. 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2. 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

4. 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

5. 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6. 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 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8. 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 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表演《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四 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手段

朗读法、导读法。

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

教案点评:

一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

二 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三 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四 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

教案示例一

课题:皇帝的新装

重点

一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 童话的朗读

难点

1. 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 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 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

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 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 →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3.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4.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 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

五 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

一 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

1. 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2. 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

4. 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

5. 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6. 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 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8. 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 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表演《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四 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手段 朗读法、导读法。

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

教案点评:

一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

二 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三 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四 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

教案示例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字的音、形

稽 陛 衔 骇 钦差 御聘 勋 附和 爵

2.掌握词义

炫耀 滑稽 赏赐 陛下 头衔 御聘 呈报 精致 无双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3.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童话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人物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美和巧妙布局的构思美以及本文所倡导的人间真善美。

二.学法引导

1.反复朗读,领会主旨。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逐步了解人物个性,领悟

作品主旨。这中间,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不仅要认真解决“预习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而且还要去发现,去质疑作品中其他更小或更大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正确理解夸张,学会合理想象。在阅读中要理解哪些地方是夸张,哪些地方是想象,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并且可以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更丰富的属于自己的想象。如故事的结局、人物的下场、童话中人物与读者的对话,等等,都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用这种“想象法”来阅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可在学完课文时,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续写。

3.用速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认真体味本文的巧妙构思。围绕“骗”字设计情节是

本文的重要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紧扣主题分析理解内容。采用讲解讨论等办法解决。

难点

想象能力的训练。采用“添枝加叶”法进行补写、续写训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2.投影仪、作者作品介绍和生字生词制成胶片。

3.教学挂图或学生根据想象设计漫画。

4.《皇帝的新装》连环画或卡通画。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简介故事梗概,训练听读,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出几位同学自选文中最精彩的片断进行朗读比赛,其他同学按练习六进行评议。

3.讨论。采用前后相邻的四位同学一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推举代表进行课堂发言,训练分析理解能力。

4.“添技加叶”补续写练习,训练想象能力。

5.完成字词常识小测验,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第一课时

(-)导入

1.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不鲜见,请同学举个例子。(例如,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创作的、揭露19世纪初丹麦丑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2.了解作者

指导学生结合提示掌握要点。安徒生,丹麦人,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你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同情不幸的穷人,鞭挞统治阶级和剥削者的残暴、贪婪、虚伪、愚蠢,批判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是安徒生童话的主题。

3.关于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分析课文一、二部分。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范读①标出生宇同②了解内容,③理清结构层次及线索。

2.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简介故事,并概括一下本文主题。(不要求十分准确,深刻点到即可,教师简单肯定一下,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但要提示学生通过课文分析加深理解。)

3.标题的作用——线索 具体表现为爱新装一做新装一看新装一试新装一展新装。由此可以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引子(1)发展(2—22)高潮、结局(23-结尾)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第一部分

提问。正如中国的不少皇帝经常沉溺声色犬马一样,故事中的皇帝有什么特别的嗜好?(爱新装。)爱到什么积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生活中爱一种东西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不能。)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从哪些方面夸张?(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昏庸、荒唐、不称职等。)总结:这样的皇帝落入骗子的圈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事的开端、引子,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找出为下文埋伏笔的地方。(除非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2.讲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发展,从情节上看可以分为几层。(三或四层:骗子做新装,老大臣看新装,官员看新装,皇帝亲自看新装。)

首先让我们来看荒唐的骗局的制造者两个骗子的狡猾之处。他们为什么说能织出“最 美丽的布?”(因为皇帝喜欢,投皇帝所好。)为什么说做出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这 是骗子最狡猾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①愚蠢的皇帝肯定愿意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分辨是非, 以巩固统治。②所有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的愚蠢。真可谓一箭双雕。果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落入他的圈套,以下种种奇妙的想象都是由“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引出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关键的作用。) 看新装的三个场面,写法上同中有变,请学生细读体会以下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并明确答案

(1)老大臣、官员和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经历了惊、怕、赞的过程。)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写老大臣一再写眼睛睁得怎样大,写其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语言突出衰朽的特点,写官员没有动作描写,写其心理活运用不肯定的语气,突出其狡猾。写皇帝心理用了反问,既写其恐惧,又突出骄横。)为什么这样写?(年龄、身份、资历等不同,所以表现也有别。)

(2)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后面提到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讽刺。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欺骗皇帝——不诚实、不称职;他们为虎作怅 ——不善良;他们在皇帝面前奴颜婢膝——不高贵;他们的理智就是用来保全自己利益,又是多么自私。)

(3)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布,为什么嘴里却极力称赞并不存在的布,找出最能解释原因的心理描写并简单分析。

老大臣:“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官员:“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4)骗子在这场骗局中名利双收(得到很多生丝和金子,得到御聘织师的头衔,爵士的封号,只有为国立功的人才能得到的勋章。)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总结)作者不留痕迹,不露声色地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可笑,他们自以为聪明,口是心非,自欺欺人,原因就是一个“怕”字。怕丢了权势(皇位、官位),怕丢了性命,而这样做又恰恰表现了他们的愚蠢至极,虚荣透顶,骗子的骗术的得逞,又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本部分是故事的发展主体,集中揭露了皇帝、大臣的虚伪愚蠢。

(五)作业

1.整理字词。

2.准备片断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每组收几份,其他同学课下自己打分订正,课代表收起来,教师检查。)

1.生字注音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 钦差 御聘 勋 附和 爵士

2.解词

炫耀 滑稽

陛下 御聘

呈报 精致

无双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3.《皇帝的新装》作者 是 (国)人,世界著名 作家;作品还有 、 。

(二)明确目标

重点 1.高潮部分讲析;2.进行朗读比赛;3.想象能力训练。

难点作者为什么叫一个孩子说出真话,戳穿骗局。

(三)整体感知

速读第三部分,了解内容。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皇帝及其大臣的愚蠢、可笑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请一位有表演才能的同学上讲台表演一下,皇帝照镜子试新装的情景。(注意抓住关键动作、语言等)

2.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荒唐、可笑推向极致,最后干脆让皇帝脱光衣服当众出丑。至此,叫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使荒诞的场面更加具体、生动、鲜明,在学生情绪进入高潮时,提出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叫一个孩子说出真话?

三、简介童话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 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 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皇帝心里有些发抖,却摆出更加骄傲的神气,为什么?

讨论明确①只有未涉人世,纯洁天真的儿童,才能无忌地直言真实,说出真相,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心,也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

②皇帝的表现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恐慌。

总结:这篇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德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掏出来示众。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再欣赏一下文中的精彩片断。

全班分四小组,每小组选代表朗读自己选定的精彩片段,约3分钟,其他同学评析。教师总结,表扬优胜组。

4.想象能力训练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本文很好地运用了想象,同时也给我们留了很多想象空间。下面,就让我们运用想象,为故事“添枝加叶。”要求学生按教师的提示,任选两条,进行合理想象,并写成文字。(每段100字左右。)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 (想象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新装后,回到宫里 (想象一下,皇帝想什么,做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官中 (想象一下,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要求每位同学任选其中两题,发挥想象,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小组交流,并选出想象合理的当堂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扩展

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不但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而且也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途 径之一,万有引力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无一不是凭借想象,愿我们每人都生出一双想象的翅膀,把我们的世界创造得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进行想象练习,把课上练习第⑤条整理补充一下,使之成为一篇新童话。

2.课后由读《安徒生童话》,进一步体会其丰富的想象。

5分析皇帝在换上新装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教案示例三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学生比较熟悉,讲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

1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着重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

一、开始教学借助联想和想象的作品的教学单元,引出《皇帝的新装》。

二、简介作者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 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 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作出这 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确实看到了、穿上 了“新衣”。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丑态。

6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皇帝为什么在被揭穿他并没有穿衣服的时候, 有点儿“发抖”,但他却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态?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 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 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要维护自己的尊 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恐慌。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 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 的丑剧高潮中结束。表现了他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7小结皇帝的性格特点

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愚蠢可笑,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六、作业

第二课时

要点:分析其他人物性格特点。

一、复习:分别列举皇帝的可笑举止。

二、分析大臣们的言行,大臣们要不要在这场闹剧中负责任呢?他们是些怎么样的人?

1先去看布料的两位大臣,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这样描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老大臣看到骗子,“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他“把眼睛睁得特别 大”,“惊骇万分”;他虽然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称职”,但没敢说出“我什么东西也没有 看见”。这时,骗子请他走近一点,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这是先发制 人:花纹这么美丽,色彩这么漂亮,如果竟然看不见,那你真是愚蠢透顶,一点儿都不称职。这一 棒打出了老大臣的保官心理和严重顾虑。他经过考虑,决定“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骗 子却又问他:“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这又是趁势一击,逼着老大臣表示意见。这一击逼得 老大臣投降了。因为怕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了保住官位,他随骗子之声附和地说布料“美妙极 了”,“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并且注意地听着骗子对布料的色彩和花纹的描 述,“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他已经甘愿受骗,并且帮助骗子去骗皇 帝。骗子行骗也就进一步得逞。这位老大臣哪有一点儿诚实、理智、称职的味道?

2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着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着布料有什么异同?

另一位官员在老大臣看过并对皇帝赞美了布料以后,又被皇帝派去看布料。他的资格又比老大 臣浅。所以他在听着骗子描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布料上“美丽的花纹”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并 不愚蠢”,也产生了“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的想法,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不 同之处。这表明老大臣已经帮助了骗子行骗,他也只想保住官位,决心“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没有 看见布料。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相同之处。骗子行骗又进一步得逞。课文写另一位官员看布 料,写得远比老大臣看布料简单,又写出了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就避免了描写同一事物的雷 同。

3皇帝去看布料时两位大臣的反应是怎么样的?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为什么不敢说出事实真相,要“瞒”和“骗”?

这一回用不着骗子谎言赞美布料,两位看过布料的“诚实”的官员就自动代劳了。这两位根本 没有看见过布料的官员,“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就抢先对皇帝说:“陛下请看:多么美 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以表示自己看见了布料,替骗子效了劳。两个大臣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更怕丢了乌纱帽,都不敢

讲真话。可见,所谓称职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其实是最不称职和最不 诚实的人。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他们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跟随皇帝去看布料的全体随员呢?

全体随员虽然连一点布丝都没有看见,也都随声附和:“哎呀,真是美极了!”表明他们都看 见布料了,并且建议皇帝穿着这美丽的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所有随员都力图保 位,在空织布机前做着受骗、骗人的表演。 八、情节特点。

童话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两个骗子在 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布的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们手里托着并不 存在的后裙,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 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骗子怎样诓人,皇帝怎样 上当,群臣又怎样瞒骗,写得合情合理。“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我们在 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不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么?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 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诙谐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夸张中包含着合理性,是《皇帝的新 装》的情节特点,也是安徒生童话的情节特点。

九、语言特色。

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安徒生童话的语言通俗、流畅,保持着口语化的特色。故 事叙述就像技家常一样:“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 两个骗子……”安徒生重视提炼语言,所以他写的童话,语言既简洁又生动形象。例如描写皇帝在 镜子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大家赞美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资重 的衣服!”把皇帝和周围的人的神态夸张地描写得活灵活现,十分生动。

十、本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从中可以看出童话这种文学样式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丰富想象、大胆夸张。这也正是童话这种文学样式的艺术特点。童话,正是 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驰骋想象,大胆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 见态度、思想感情。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非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更有代表性 地反映现实生活,产生独特的艺术扭力。童话不但可以想象、夸张地叙写人间的故事,刻画人物的 形象,还可以拟人化地描写动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它们以人的生活经验和性格特点,通过 描写他们的思想行为,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这种童话, 就更充满丰富想象和大胆夸张了。 十一、想象训练:

1想象皇帝如何爱新装?给文章加个开头。

2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皇帝穿着新衣游行时装模作样的丑态。3想象皇帝在游行结束后会怎么 样?给文章加个结局。

也可布置成预习作业,指导学生猜读每一个新的情节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合起书自己先来 想象想象: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图到什么地步。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你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你想象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怎样表 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你想象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 会怎样表现。

读到“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怎样表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你想象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 样,结局怎么样。

想一想,读一读,体会体会安徒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多么精妙,自己哪些想象也很好。检查预习 时,可以让学生介绍些自己所想象的情节。

转自:中教网

5还有哪些地方写出这帮大臣们的虚伪丑态?

在皇帝穿新装时阿谀逢迎并装模作样地帮忙,展新装时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6小结大臣们的性格特点

虚伪透顶,愚蠢可笑,阿谀逢迎。

三、分析百姓:

1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 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 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 呀”,也都说了实话。

2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又敢说老实话?

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 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 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最终能把真话传播开来。表现了老百姓的胆小怕事。

3哪些地方写出百姓的胆小怕事?

从“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表明百姓的胆小怕事。

四、分析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真话?

因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无私无畏,所以敢于说真话。小孩的真话,像一把匕首,戳 穿了骗子、老大臣、官吏和皇帝自欺欺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是力量。

五、分析骗子为什么能得逞?

狡猾阴险,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用“箝口术”——谎称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 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把所有的人的口都封住了。

六、本文意图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理解童话的艺术特点。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 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无情地鞭挞了 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 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同时 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七、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 的、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 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 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现象。童话 家安徒生在这样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想象,展开大胆夸张,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 出这样的人物形象,皇帝有

贪婪、自私、虚荣、愚蠢的本性;官员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个个不愿说 实话,都爱说假话,献媚取宠;骗子的骗局设计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正因为这样,骗子手段高 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 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 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 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四、正字音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钦差qīn 更衣gēng (改换)

随声附和hè(“跟着唱”、“跟着说”)和好hé 自称chēng(“说”)相称chēn(“适 合”、“配得上) 圈定quān,(“画圆形”讲)猪圈juàn,(养猪的栅栏)

五、分析

(一)分角色朗读(或听朗读录音)。

根据“思考和练习三”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二)分析段落,概述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喜欢穿新衣服,(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2至4段)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5至22段)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23段至末尾)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三)口头复述故事。

要求:(1)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2)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3)口齿清 楚,声音响亮。

(四)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五)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 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 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 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六)分析皇帝是个怎么样的人?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用夸张手法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爱慕虚荣,奢靡无度,昏庸懒惰,荒废朝 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留下了有力的伏笔。他还喜欢“显耀一下他 的新装”,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预作了伏笔。

2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的话?

第二部分: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爱好新衣的特 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 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 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揭露了皇帝的愚 蠢、懒惰、虚荣心十足。 3 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新衣时,心里未免害 怕,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想,这样比 较稳妥。表现出他很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这布。这是由于“愚蠢”和“不称职”而产生的心虚。

4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 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 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 治,也只能这样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进一步揭 露了皇帝的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