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人生》有感

选择

——读路遥《人生》有感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

你会感叹人生难免有挫折还是惋惜道路弯曲的无奈?路遥切入实际,以情圈住了高加林,刘巧珍和黄亚萍。可世事多变,人生之路难免塌陷,一波三折。

高加林,一个有才气,有抱负的青年,从高中毕业到乡下教书。这个职业,他已经十分满足,每天都是如此。但是,好景不长,高三星顶替了他的位置。如今,他已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刘巧珍,大马河川最朴实最漂亮的姑娘,与他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纵使家人反对,他们也依旧潇洒。当机会再次降临到高加林的身上,他牢牢的抓住了。他成了县里的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光无比的人物!他是真心爱巧珍的,但光明的前途摆在眼前,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他的中学同学黄亚萍;他被迷惑了,他抛弃了巧珍,抛弃了一份最纯真的爱情!张克南,当他最爱的亚萍抛弃了他,他最信任的加林背叛了他,他还是依旧祝福他们。每天砍树发泄。张克南是一个好人,他没有想要报复。但是,他的母亲告发了高加林。最终,高加林回到了乡下。但是巧珍已经和爱他的马栓结婚了。老光棍德顺爷爷,也为高加林感到叹惋。“一块金子啊,就这样让你给丢了。”“什么金子?”“巧珍啊,这一块大大的金子啊!”“我的亲人啊!”

我佩服高加林的才华,我理解他的理想与追求,我明白他选择的爱情,我叹惋他的人生!回到土地,离开土地,最终又回到了土地,一波三折,但是他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与才能!爱情使他艰难的选择,为了自己的前途,他选择了黄亚萍。可他不知道背后还有一个深深爱着她的朴实的姑娘。刘巧珍,她为了高加林,她肯付出,她做了一切的一切。“巧珍,我们分手吧。”大马河川,那条木桥,在孤独地流泪,曾经,这条桥见证了加林与巧珍的爱情。今天,无情地看见了巧珍那真心的泪。大马河川,这片土地,从此也谱写了一篇新的文章!虚伪,迷惑,前途,利益,该如何抉择?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最终,高加林回来了,他失去的比得到的多了十倍百倍,马栓,巧珍,已经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他又得到了什么,是冷酷无情的克男母亲告发了他?不,不是。是他自己,改变了这一切。怨天尤人,不如想想自己。“加林啊,一块金子,一块大大的金子啊,就这样让你给丢了啊!”高加林扑到了德顺爷爷的怀里,十分懊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今,已和七八十年代不同,那时候的原则,现在还有吗?现在也依然抛却,那些干事,村书记,都遵守老规矩,现在呢?改革开放了,社会模样已然不同。正确地选择,不后悔,不改变,那种朴实无华的爱,温暖了世界。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如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曾见我后退一步?落子无悔,把握机会。人生之路,坎坷众多,只有选择好,你该走哪条路。那条路,也许会影响你的一生。人生苦短,道路漫长。平淡生活,平凡做人,平常做事,越久,越能品出那香醇的味道!

 

第二篇:人生——路遥赏析

《人生》赏析

杨孟强 20132810

高加林作为《人生》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复杂的矛盾和矛盾方面组成性格的当代农村青年的典型形象。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强、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负、自私的一面;既有乐观、倔强、由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观、懦弱、虚荣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黑格尔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高加林的性格就是这种复杂的矛盾和矛盾的诸方面组成的统一体,是独特的“这一个”。

他有知识,有才能,有理想,敢于向传统规范、习惯势力、不正之风挑战,比父辈和一般农村青年有更开阔的眼界,有更多的追求,有更大的抱负。他不甘贫穷守愚,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蓬勃的朝气,有一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高加林确实是个“能人”,是个生活的强者,只要社会对他加以正确的引导,他无疑会在“四化”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们也必须看到,高加林的反抗、追求和奋斗,超越了现实生活的可能,并带有个人的目的。她把爱情和职业连在一起,他的职业悲剧制约着他的爱情悲剧。他抛弃巧珍,从道德上他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他并没有找到人生的价值坐标。他是个生活的强者,也是个弱者、失败者。他性格上的优点又使他在某些情况下犯了错误。作者在赞美他的才能和奋斗精神的同时,又否定了他的不足之处。

路遥通过高加林的事业以及生活的起伏表现了当时中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

高加林出身于农村,这就注定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必定会横亘着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这就是中国式的“户籍制度”。农村户口,农民身份和城市户口,居民身份是壁垒分明,界限森严的。这正是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法律制度的必然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了高加林的悲剧: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但正如书中所述:“他虽然没有认真地在土地上劳动过,可他知道在这贫瘠的山区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而楚!他虽然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却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处拼命读书,就是不想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说法是奴隶)。”

也正是他一心想摆脱土地,成为一名非农民而“不择手段”,才导致他的爱情的悲剧。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一昧的摆脱土地最终只能收获悲剧。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引用柳青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当我们面临抉择时,不妨想想高加林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