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时就是给学生一种机会》读后感

《教育,有时就是给学生一种机会》读后感

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我惠说过: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教育中我们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罚;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训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输入正能量,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就会激发出学生巨大的潜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很有感触的读完这篇文章,同为教师,每天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沉稳、有的稚嫩、有的聪明、有的勤奋、有的顽皮、有的温顺……….曾听一位老教师说:“与学生斗智,其乐无穷”,这是怎样的境界,这里面也包含了对学生的爱。这些孩子们充实了我的教育时光,丰富了我的教育人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而文章中作者的亲身经历引起了我很深的感触。

故事一:高三化学复习课上,发现我最得意的学生不在做我布置的练习,责问,你怎么不做练习?他告诉我这些内容已经全会了,我便没有多说叙,约他课后到我的办公室谈一谈。他说课上复习的内容对他来说有些简单,于是我给了他另一本复习资料,允许他在我的课堂上可以有自己的“小动作”,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课外我给予他个别化的指导,无偿给他“开小灶”,最后他以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而另一个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上课居然睡着了,而且睡得满头大汗,我当时气不打一处来,成绩不好,上课还睡觉,难道不想学了?真想好好训斥一番,但是强压怒火约他到办公室来。原来他觉得课上复习的内容太难,有些接受不了,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睡着了,并不是成心想在课堂上睡觉。于是我与他约法三章,我允许你少做一些化学作业,课上也允许你少做一些习题,允许你上课自主掌握复习的尺度,但是你必须把课堂上复习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方法都掌握,上课不能睡觉。好吗?后来他果然不负我望,化学课上再也没有睡觉,而且还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

这两个例子,是作为教师最常见的,当学生调皮时,当学生不听话时,当学生挑衅你的权威时,我们会怎么做呢?最常见的恐怕是训斥与责罚吧。记得我刚工作时,眼里好像揉不尽半粒沙子,对学生的错误是不能容忍。学生上课玩游戏、学生上课睡觉、学生迟到早退,都会令我火冒三丈,有时会简单地问原因,有时

连问都不问,直接训斥甚至责罚,记忆最深刻的是在课堂上发现某个同学的显示器界面是游戏,当时立即火了,把那个学生叫了过来,一个劲的训斥,学生有些委屈的说:老师,游戏不是我拷进来的,是别人在课间时候在我机子拷的。可是当时我根本就听不进去,只想着他是在狡辩。这件事是让我最后悔的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这件事,时常问自己:如果当时我冷静一点,听听学生的意见,给学生一个机会,也许事情就会不同了。

“干一行,爱一行”,当教师越久,自己的心也会越平静,越能看到孩子们的存在。最近这两年,面对学生,最多的是微笑,也学会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站在不同的角度,你会发现原来孩子们是这么可爱,原来事情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带高一年级时,在某节课上,学生都在练习,我发现一个男同学正在玩游戏,我走到他后面,敲了敲他的头,以示警告。没想到他噌的一下站起来,质问我为什么要碰他的头,我向后退了两步,然后冷静的说:“你上课时为什么玩游戏?”并且要他跟我到教室外面去。因为我知道绝对不能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和他起冲突。到了外面,他冷静了很多,态度也缓和了一些,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平静地问他:“平时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就是这样的吗?你觉得你上课时玩游戏,老师要置之不理吗?”,他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并为自己的言行向我道歉,而且向我保证以后上课绝对不这样。在后来学习中,这位同学一直很听话,也很努力,最终通过了信息技术会考。真的,教育有时就是给学生一种机会,同时也是给自己一种机会。

故事二:我是她的班主任,她家境优裕,人很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功,喜欢看电视和小说,高考临近了也没有紧迫感,模拟考试的成绩自然很不理想?我找她谈话,她鼓足勇气告诉我想考取某电力大学。我暗自惊讶,一个女孩子将来想从事电力工作是我没想想到的,原来她不是没有理想,而是觉得这个目标太遥远,其他学校和专业又不太感兴趣,所以学习不投入。我随即告诉她这所大学最近几年在江苏的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情况,指出了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告知她现距离目标仅一步之遥,只要稍作努力,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期待她的成功,并将表示祝贺。说实话,以她当是模拟考的成绩,要想考取这所大学绝非易事,可就是这次在我看来很普通而且带有一个“欺骗性”的谈话,却给了她巨大的信心,改变了她的学习,改变了她的人生。

每一年高三毕业仪式场面是最令人感动与难过,抱头痛哭的不仅是孩子也有老师,高中三年,风刀霜剑严相逼,学生们苦,老师们更苦。每天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老师与孩子们的相处时间比家里人还多,看着他们成长,看着他们跌倒,再看着他们站起来。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也是最重要的,每一次谈话,每一次关注,每一句表扬,每一句批评,心灵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要认可学生,鼓励学生,多与孩子们谈心,即使他们的梦想再遥远,也要鼓励他们勇于追求,有梦想才有正能量。

教育,有时真的就是给学生一种机会。给学生倾诉心声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自主发展的机会、尝试成功的机会、反思改过的机会??教师要在给予学生机会的同时学会等待,这不仅是艺术,更是师爱。给予机会,学会等待,今天的幼苗必将长成参天大树,稚嫩的雏鹰总有一天会展翅飞翔。

 

第二篇: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陈飞

读了关文信先生编著的《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一书,颇有感触.。翻开书的第一页,七个大字映入眼帘:生命因此而精彩。这是本书的前言题目,也是主编关文信对问题学生教育价值的诠释。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书中认为,没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却不是真实的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每个班存在几个问题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以平和心去看待。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当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与呵护下,走出泥潭,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幸福感。一个教师的职业因此而精彩。

本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既有理论的指导和提升,又有实践的探索和总结,以叙事研究的思路整合理论与实践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每个问题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故事如歌,吟唱着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走过的岁月。在平凡的笔触中让人体会到深深的师生之情。是爱使教育得到了升华。我在阅读这些故事时,所收获的是一份感动,一份启迪。

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当然有出自内心的爱,有时也恨铁不成钢。正因为这样,所以有时学生犯了错,我会很生气,当场批评他。但是,过后一想,他们毕竟只是十岁的孩子。正像一位朋友说的,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实践证明:要和学生友好相处,就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训斥他,拿大人的思维衡量他。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犯了错允许改正,这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我们班本学期刚转入一名插班生,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更可气的是每次事端都有他的份,打架、捉鱼、摘橘子等等数不胜数,刚开始我很生气,联合家长一个劲儿地批评他,结果导致他家也不想回,书也不想读,后来我换了种方式,多发现他的优点,其实这学生爱劳动,肯帮助人,在我的适当表扬和鼓励下,他也变乖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一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出现,我们怎么处理的?无外乎个别谈话,抑或批评,抑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上去孩子悔改之心甚浓,可等你去批作业他仍然是个老样子,显然我们采取的教育行为治标不治本。怎么才能治本呢?本书中提出的教育策略“表扬激励正强化”、“视而不见也是爱”、“体验成功有动力”、“寻找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观点就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有位名人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要么腐烂,要么燃烧。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我觉得首先多与问题学生接触。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比如“你今天走路很有精神”、“你的衣着得体大方”等等,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

1、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

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

2、指派一个学生做他的伙伴。当忙不过来或不在教室时,教师指派同桌或邻桌的同学在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和他结成伙伴关系。这个伙伴应该是班级里比较成熟、责任心强的学生。这样他们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检讨不当行为,以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

其次时时提醒、暗示学生专心听课。问题学生中不少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一节课中很难自始至终地按教师要求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提醒或暗示他集中精力,把他的思维唤回到学习上来。其实,这并不难做到,教师或可以走到他的课桌边、或用眼睛盯着他、或在讲话时略作停顿,意在提醒他要认真听讲。另外,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确立一种暗示的信号,比如,教师可以挠挠头、拉拉耳朵、睁大眼睛或眨眨眼。当他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做这些动作,及时予以暗示。

最后寻求家长帮助。邀请家长到学校来,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告诉他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找到比较成功的教育策略,或者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应对有没有好的建议。与家长建立固定的沟通反馈渠道和时间,这样,教师可以每天或每周及时把学生的表现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也因此可以及时给教师提供有关孩子表现的信息。

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个难题。他们既要面向全班学生,又要时时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有时甚至苦口婆心、使尽浑身解数也收效甚微。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良知告诉我们,决不能漠视和舍弃问题学生,而应当千方百计地教育、转化他们,因为转化问题学生和教育优秀学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