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柴静-读书笔记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自身在央视工作十年历程的作品,里面记录了许多让她震撼的事件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她以记者和新闻人的身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各种重大事件背后的真实故事。

正如她书里所说“你关心新闻的什么?----我关心新闻里的人”,她积极地探讨着重大事件背后的人性问题。在甘肃武威双城镇的小学生连续服毒自杀事件中,媒体人、我们甚至是服毒孩子的父母们都以为孩子是受了邪教、受了坏人的欺骗才相继服毒,但是柴静她通过跟抢救成功的孩子们聊天谈心,发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他们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的坚持,他们会努力做到对朋友的承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去理解它,是人际交往的关键。比如某次你对你的朋友开了个玩笑,他十分生气,你心想他为什么这么小气呢,但实际上你不知道或许是你的玩笑触及到了他的底线,或许是他已经对你长期以来的玩笑忍无可忍,所以要感受和理解每个人的内心。

宽容是理解的前提,感受是理解的基础。书里有杀害丈夫的女囚犯,乍看之下觉得女囚犯是自作自受,但是跟着柴静的采访,我们看到女囚犯是在丈夫长期的残忍的家暴中别无选择地杀死了丈夫。当我们怀着宽容的心去看待这个事件时,我们看见在人在绝望时会做出的选择,我们可以看见在社会里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也许他们的行为我们难以接受,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是我们无法看到了,我们不能因此而谴责他们,也不能因为别人的信仰不同而歧视他们,正如书里的一句话“只有完人才能向罪人扔石头,然而完人是没有的”。

在书里,我看见了他人也看见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看见他人也看见自己。我们每天起床上班,在路上在教室里都看到别人的身影,在照镜子时我们看到自己。然而仅仅就是“看见”就足够了吗?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了题目的答案就掌握了课本的知识;我们只接受了零星的信息,不肯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就以为理解了新的东西。但这是不够的,怀着宽容之心去感受,理解,然后深入的了解探讨系统的学习,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第二篇:评柴静《看见》

出于对柴静姑娘的莫名其妙的喜欢和亲近感,一个不太爱买书的人,当机立断买了这本《看见》。开会的时候看了一半,讲台上的声音选择性地收进耳朵里,自己跟着书里的内容一会儿陪泪,一会儿赔笑。好久没这么酣畅淋淋地享受看一本书的过程了,可能也是自己太不求上进。

可能由于专业的原因,现在看书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在意语言,而不是只沉浸在故事里。柴静的文字简洁有力又非常传神,带着新闻专业的色彩,读起来像吃梨一样干净利落嘎嘣脆,吃完还有满口滋润的回味。她在书里说,本来想参考若干年前的日记,看后发现唤不回一点回忆,因为通篇都是“我我我”,就像很多小资的文艺青年一样,下笔就一脑袋扎进自己编织的五光十色的泡沫梦幻里,旁人如堕云雾,自己还为那点虚浮和忧郁美得不行。新闻要求的客观、精准,猜想柴静也是经历了很多打磨才有了这样的蜕变,说话都能点到为止,并且一语中的,不卖弄文采,不推销思想,也不低估读者的智商。

她说书中主要是记录多年采访生涯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新闻更是。人的内心是最不容易走进的,更何况要用镜头呈现出来。有个细节印象特别深,有一节讲到采访一个青少年盗窃团伙,他们大都是因为没有亲人而去在偷盗中寻找刺激和成就感。其中一个十来岁的孤儿独自生活,无人看管,一直流窜着生活。采访结束前,她给了小孩一百元,问知道阿姨为什么给你钱吗?孩子说,因为你可怜我。她说不是,因为你今天帮我拿器材,表现很好,这是你辛苦得来的酬劳。即使她说孩子可怜,谁会去责怪呢?可是她没有。稍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会怜悯弱者,能施以援手已属难能可贵,但面对弱者能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有几人可以做到呢?尤其是强弱极端分化的当下。

书中提到了很多不寻常的采访对象,有囚犯、吸毒女、抑郁症患者、盗窃惯犯的青少年,他们在各自的困境中挣扎,身上却背着同一个标签——异类。失去庇佑、缺乏尊重的生存状态会让人压抑、自闭,心中筑起高墙,连身边最亲的人都不一定了解他们的感受,何况是个萍水相逢的记者。但是柴静的独特就在于她总能找到打开那些弱者心门的钥匙,并且有很多人和她一直保持着多年的信任和联系。他们也是柴静个人魅力最好的见证。

新闻不像文学可以凭主观想象,它要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越接近事物原貌,镜头和讲述才会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书中有一条思想主线就在于对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强调。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很多非专业的人都知道。可反观身边的种种,不难发现践行之不易。网上随处可见各种新闻的铺天盖地的煽动和咆哮体。刺目的标题,劲爆的图片,愤怒的呵斥,满篇粗口和惊叹哈的跟帖…….媒体有呼唤正义的职责,但有时候会不知不觉就会在所谓正义的情绪中迷失。感触最深的就是药家鑫事件。当时最初出现的消息是富二代、军二代残忍杀害女工,几乎众口一词。最后揭示,药家鑫并不是什么二代,即使勉强说是,悲剧的原因也不能简单落脚于阶层的对立,富人的残暴,而是家庭教育这个更值得所有人警示的问题。深层的社会意义被阶层对立的刺痛式的怒吼遮盖了,悲剧不能带来应有的反省,这才是最大的危险。如果对事件的探究不能跨过情绪的门槛走到人的内心深处去洞察,那结论不仅没有意义,反而可能是误导。

书中有个贯穿始终的隐性的男一号,之前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陈虻,柴静提到他最多的告诫就是要有尊重事实的态度。细想想,也许不只是新闻人应该如此,我们普通人不也常因为一时意气而冲昏头脑吗?每个人都是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结点,每件事都是长长的因果链条中的一环,有时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因为人的“视力”和思维都是有限的,太容易被眼前一点表象所误,一叶障目。所以我最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如果说新闻贵在呈现真相的话,那媒体的职责应该是贵在启蒙。柴静解释“’看见”是,睁开双眼,挣脱蒙昧。这也是“启蒙”两个字的意义指向吧,它不只是告诉你看到了什么,

还会教你如何去看,去思考。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我想这个“淡漠”不是冷淡,而是学会用理性去观察和分析,去寻求解决之道。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不论是网上还是现实中,都会少一些暴戾之气。

这本书基本是以柴静印象最深刻的采访经历为篇章结构,很多故事都可以反映出她作为一个新闻人的独特视角和高明之处。周正龙真假虎的报道是最典型的,与其说是一个报道,不如说是一次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检验。她和同事们常提到新闻“落点”,这篇报道的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落点。书中提到的周正龙事件让人不得不惊叹柴静的深度报道和挖掘能力。就像她给本不看好这个选题的领导递交的策划案中写的那样,这件事不仅关乎真相以及调查的真实性,而是对各方科学态度的检验。一只假老虎闹成了“皇帝的新装”,各路人马各怀鬼胎,上演了一出比童话还热闹的大戏。引用一位外国学者评论中国人的话,罗马谚语说探求真理的人是幸福的,而在中国可能是最倒霉的。

这种管中窥豹而又高屋建瓴的报道,加上大量旁征博引的证据,作者的才华和洞见着实让人钦佩。看看现实中所见的官方的糊弄,学界的浮躁,民间的迷信,种种五花八门的骗局,歪门邪道的捷径,足见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国度中的各种奇葩。反观自身,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却经常下意识或者有意识尽管有时也无奈地充当着“骗子”的角色。

很多故事都给我留下了很强的冲击和印象,双城的少年自杀案,为征地问题探访专家时步步紧逼至对宪法的叩问,药家鑫事件中穿插的高晓松刑满后对狱中生活的讲述,等等。还有一些人物同样让人难忘,书中提到最多的,可称作央视新闻评论精神导师的陈忙,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和热情的作者的同行,被家暴后仍然劝孩子不要恨爸爸的李阳前期,为一块五毛钱跟铁路系统打官司争权益的郝劲松,无争无为而又无力的自由主义志愿者卢安克…….理解了柴静所说的是,是他们构成了我。一个记者的眼界和心胸需要多开阔,才能融化这么多故事和性格,而融化之后她的内心又该有多丰富、多饱满啊。

柴静还分享了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时而流露出内心潜藏着的文艺范儿青年的气息,越发觉得她这个人真实、可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