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柴静看见-

看不见的看见

——读《看见》有感

《看见》,简单的一词,不加修饰,这便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自传性作品的书名。但这样简单的一个词却又留下不少疑问:谁看见?看见了什么?怎么看见的?一切疑问的假设前提是看见,脑海里又冒出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人们习以为常的看见,就真的是看见了吗?也许看见根本不是看见。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的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这是柴静在《看见》序言中的一段话,简短却耐人寻味。我想《看见》一书便是看见了无意识思维,才会写道:“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来。”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也可视作柴静一场自我探索之旅。

这本书里她没有选择标志性的事情,只是讲述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十年里让她不断疑问、不断思索、不断成长的事实与因果。十年,她从一个文艺范的姑娘蜕变成知性具有人文关怀情怀的女记者,采访时由最初的凌厉到沉静,做新闻由锐气到宽厚,印象极深的是柴静面对老师陈虻批评她情绪化采访时,她带着情绪冲口而出“都像你那样,像你那样老于世故,”在以后的记者生涯中,她认识到“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书中后面写到,柴静在带一位新记者时,看到他文中“遵劲有力的大手”说道“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尤为可贵,我很难做到,面对新闻,我会习惯性同情弱者而忽略事情始末,自带感情先入为主的影响对事情的判断。柴静的记者身份让她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把握,通过这本书,我也了解到求真的不易,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但做到不让情绪左右自己理智的判断、不让感情影响对真实的追求,这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吧。

通过柴静的《看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许许多多的风雨,从令人胆颤的非典再到中国环境污染缩影山西,再到普通却牵动众人的新闻事件,药家鑫案、华南虎照片真假之争等等,这是一个国家的状态,正如这句话所说,想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报纸,新闻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的是什么,恰恰是这个国家的各种健康指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读《看见》,也有不同的看见,不知道柴静力求客观的记录,究竟让大家看见什么,我看见了各种不安下的希望,相信这个世界还会变好,相信这个社会还会变好,人还是需要力量的;我看见一个媒体人的良知与操守,她对人物的关怀是从心腹的石坡上流淌出来。对看见的理解,只是我个人的解读,或许柴静只是想隔着十年去看自己,展现生命中痛苦而又美好的十年。“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那么幸福,”也许正是如此。

 

第二篇:看见柴静

“看见”柴静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前段时间的一本畅销书,柴静的《看见》。

我想重点谈书中写到的一个跟我们比较有关系的人物:卢安克。

当我们听到媒体报道一位农村支教教师,特别是如果这个支教教师还是一个外国人,第一反应几乎是这个人肯定对当地基础教育做出了什么巨大的贡献,或者培养出了多少个牛人。但是卢安克却颠覆了大家对教育、对教师的传统认识,因为他更多的是教育的“失败者”。

他是德国人,来到中国广西,然后就停留了下来。他曾在当地一所县中学教英语,因为成绩全年级最差,所以这所学校不要他了。最后他来到当地农村的板烈小学,这所学校没有给他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也没有向他要教学成绩,于是他就这么留了下来。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这里讲一个细节。 柴静和卢安克第一次见面时,几个孩子靠在卢安克身上打来打去。柴静很受不了,很想去制止,告诉那些孩子说他会疼,会难受,不要这样子。而卢安克则是一副逆来顺受、顺其自然的样子。柴静说你不难受吗?你不想制止吗?卢安克说你理解了他们好了,理解了他们再去说和单纯一看到现象就去说,效果是不一样的。

卢安克带着柴静一起来到他的学生家里,天黑了,柴静要采访,要有好的灯光,她感觉到冷,于是那孩子给她劈柴,火烧起来了,镜头也就着火光摆了起来。柴静说我可以去看你的菜园吗?那孩子拒绝了她。后来这个孩子说你喜欢和我们一起玩吗?玩泥巴?柴静想当然地回答喜欢。孩子通过卢安克告诉柴静,现在我们就要去玩泥巴,你去吗?柴静一下子就愣在那里,她很犹豫。于是那个孩子就跑掉了。

后来卢安克对柴静说,因为那孩子发现你一进屋说冷是有目的的,是想要有个灯光好采访,而孩子以为你真冷,特别劈柴要为你取暖,结果发现你不真实,你是带有某种目的的,于是他不信任你。

而卢安克不是这样子的。

他的学生性情各异,但是他几乎没有任何要去改变学生的企图。他的理论是,

学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不要用另外的标准去要求他,如果要求他反而做不到,是不是要怪这个学生。而当你不带企图改变他们的目的去理解,走进他们的内心,也许理解了就慢慢地改变了。

原话是,如果自己作为教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现在的样子跟应该是什么样的相比较,这是教育上最大的矛盾。

他不想要任何束缚,很喜欢自由,觉得自己无欲无求,也无能无用,并享受这样的状态,能为他的状态找到很强大的理论支撑。他从德国来到中国,在广西从青年度到中年,一个人,仅有很少的物质支撑。他的存在状态很容易使人想起庄子或者老子,庄子说无用之为大用,一棵歪脖树因为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所以得以终老下来;老子说无为而治,一个国家不需要政府而能很好地运行才是真正地运行。

卢安克被报道出来以后,那些整天为了各种各样生存目的累死累活的人眼前一亮,世上竟然有这样超脱的高人!很多人给他写信,把他当成神人去膜拜,向他请教人生困惑、发财秘密,也有一批陌生姑娘等着和他结婚。

而卢安克觉得面对别人的请教他很无语,因为他帮不了任何人。

卢安克的存在让我们明白了人生还可以有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其实可能很多人都向往的自由却又没有办法放下肩上的责任心中的欲求去追逐的状态。他是我们生活的另一面,让我们可以在黑暗的夜里思考,为什么我要这样活着?

《看见》这本书差不多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以来在她的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我想把这本书和白岩松的一本书《幸福了吗》做一个比较。《幸福了吗》是白岩松继《痛并快乐着》写的他在央视的第二个十年。里面更多以冷静客观的笔调,以一个新闻记者和新闻评论人的身份去记录和评论,而《看见》的语言风格一看就是女性写的,比较细腻,但是深刻,给人感觉柴静是一个有韧劲有弹性的女子,不屈不挠地剥开层层迷雾让我们看到真相;从选材方面,白岩松更多的是宏观叙事,选取了很多经典事件来反映整个国家的发展轨迹,比如香港回归、美国“911”事件、北京奥运。而柴静除了叙述征地问题、非典和山西污染问题算是比较大的社会事件外,更多的则选取很多小人物、社会边缘人物来继续,比如几个相继服毒自杀的小学生,戒毒者被卖为妓女的、踩猫事件,家庭暴力,也许是因为这种走进小人物内心的采访更能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看

见》成了一本畅销书。

但是也有人批评,柴静没有站在一个新闻工作者客观真实的角度采访记录,而是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质疑她的采访是个人表演性采访。抛开这些质疑声不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地方能够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