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 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 ) ...

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C.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D.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乌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 , 。 , 。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

在不断逼近 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 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5.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6.古诗文默写填空。 (9分,每空1分。) (1)《论语》中“ , ”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2)黑云压城城欲摧, 。

(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指望痛打这厮一倾,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选:“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鲁达为什么“大踏步去了”?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2分) (2)请再写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原名______ ,冰心于l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 ______、 ________,

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 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冰心的诗中洋溢着_________ 的哲学。(5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9分)

(共15分) (1)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2)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3)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备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4)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5)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6)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7)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8)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9)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从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 ”。 (10)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11)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8.在(9)段末用杜甫的一个诗句补足,使语义连贯。(3分)

9、作者在文章中记述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10、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模拟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3分)

11、第(9)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3分)

12、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3分) (二)13.仿写句子(4分)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____ _ ;鲁智深美在它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B卷(共50分)

四,阅读(共44分)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 13~ 17题 (17分)

谈读书

①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本,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它面前真是沧海一栗。我们没有义务用宝贵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②读书要忌杂。( )是一流的好书,( )切忌杂乱无章地读。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③无数事实说明:读书不在多,而在于一个“精”字,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系统和计划,你的系统和计划有没有良好的逻辑联系。

④举例说,假如你读诗,在一段时间可以专门读一读唐诗,而在某段时间则可以专门读李白,在你精读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写点读后感,再看一看有关李白的评论文章,强迫

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

⑤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个星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沟通、彼此呼应。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

⑦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教授,都习惯于做读书卡片,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就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我们应该读他们的精髓和神韵,而不是把他们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⑧我们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观赏一朵美丽的花,她应该是生长在泥土中随风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读”到的、令人陶醉的应该是她整体的风韵或者一种神韵。如果将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们还会那么爱她么?这朵花还有什么观赏价值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读书不应该依赖做卡片。

14、第①段加点词“沧海一栗”中的错别字是。(3分) 15、请在第②段画线句的括号内填上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 (3分) ( )是一流的好书,( )切忌杂乱无章地读。

16、作者在第④中例举“如何读诗”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选择最合适的一项)(3分) A、切忌杂乱无章地读书。 B、好书需要形成系统。

C、读书不在多,在于一个“精”字。 D、读书要有存在良好逻辑联系的系统和计划。

17、作者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依次是:(4分) (1) (2) (3)

3

(4)

18、时下有人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贪图享受,厌学情绪严重,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4分) 。 (二)、古诗文阅读 (共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1题(9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3分) 20.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1.作者杜甫是( )朝的伟大的( )诗人。被称为“ ”(3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完成22—26题。(共18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2.甲文选自《 》,作者( ),后人称此作为“ , .”(3分)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3分)

A.今亡(逃跑)亦死 无论(不论)魏晋 ...

B.今或(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怜(爱戴)之 此中人语(说)云 ..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以数谏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然也 ..

25.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26.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陈胜吴广皆此当行,为屯长。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8.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①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②以“这不是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议论文观点鲜明,说理充分。

(1)【征集活动方案】下面是某班设计的几种方案,与红色主题无直接联系的一项是:(3分)

A.忆传统,继承先烈遗志 B.唱红歌,颂扬党的恩情

C.看展览,回顾光辉历程 D.赛篮球,增强师生体质 (2)【参观教育基地】学校拟组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请你推荐一个地方(本地 或外地均可),写出推荐理由。(3分)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5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6

泾川二中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二篇:江西省上高二中20xx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高二中200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邓琼

第I卷 (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趑趄/蹴鞠 掎角/跻身 嗾使/梭子 妃嫔媵嫱/得心应手 ........

B.绯红/蜚语 赍志/畸形 舞蹈/倒卖 过江之鲫/光风霁月 ........

C.邂逅/亵渎 祛除/胆怯 靓妆/踉跄 钟灵毓秀/大声呼吁 ........

D.囹圄/龃龉 绮丽/骐骥 薄荷/巨擘 相濡以沫/庸人孺子 ........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给你一条鱼,你吃光了没有了,给你一根鱼杆,你自个儿钓鱼去。

B.凭心而论,尽管他仍然有不少缺点,但毕竟进步不小。

C.梁实秋先生曾说过:“过去的文学家,靠了阿谀当道而青云直上跻身庙堂者比比皆是,而他们的作品之流芳百世者大概都是人世酸辛的写照。”

D.军需署委托土布工厂代为织布,但从中作弊,《商务日报》为之仗义直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本是个不稂不莠的俗人,那些深刻本就不该荒唐的施诸我身。折磨人的问题属于....

疯子与天才。

B.他不过是个黄口孺子,却能够将整本《论语》倒背如流,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

C.有人说,毕业就是一窗玻璃,我们要撞碎它,然后擦着锋利的碎片走过去,血肉模糊之后开始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为此,我们宵衣旰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没有硝烟的....

战役。

D.据台湾媒体消息,陈水扁于11月11日上午9时30分接受侦讯。他在特侦组门前发表讲话时姑妄言之,叫嚣“台湾独立万岁”。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的江西,在思想解放和战略运作方面诸多“亮点”,特别是形成了“南昌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和赣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检测的漏洞才是最可怕的“结石”。因此,必须从检测机制、手段、程序等诸多方面,一丝不苟地防止此类事件的不再发生。

C.这些壮丽非凡的景观,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所造成。

D.据美国保险公司初步估计,“古斯塔夫”飓风的破坏力要小于预期,因飓风损失所带来的保险索赔总额将达80亿美元,但实际的损失往往比电脑统计的数字更大。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从始至终,他都相信:教育是一种理想事业,理想有多大,平台就有多宽,理想的实现依靠什么?靠人。B.5月25日,吴作人的妻子萧淑芳、女婿及萧淑芳的关门弟子一致表示:1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鉴宝》节目中展示的“吴作人《牧牛图》”系赝品。

C.以前孩子问家长问题,家长答不出来,就说:“孩子,你还小,你不懂,以后上学

了,你就会知道了。”二十年后,我们常听到的是“妈妈,这个你不懂”。

D.您穿一件深红开口羊毛衫,显得那样爽朗、豪放、洒脱,精神极了。您问及我们家住哪里?姓什么?年龄多大?我当时激动得只知道点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城市文脉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城市文脉就是他的基因。城市的文脉,指的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显性形态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中最能代表城市文脉的就是建筑;隐性形态指的则是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作为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就在重申“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使提醒人们关注都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及对城市建筑人文价值的关怀。在城市中,建筑形式转化为一个地点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对事物的共同记忆,通过建筑语言的抽象化过程呈现出来,使记忆事件本身与都市建筑一起构成了场所精神,并成为都市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淀成为需要后人加以善待的历史文脉。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果对于城市的文脉没有能够合理的继承与发展,就会出现文脉的断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筑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失语”现象:忽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寻求彼此间的统一,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建筑设计缺乏创新精神和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精神的阐释。

基于此,建筑设计应从诸如“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走出来,去关注建筑在城市中设计开始的本源,去关注城市文脉,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寻找真正创意的、显现城市生命活力的建筑答案。有学者给出了具有一定代表的“好建筑”的六条标准: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这六条标准就是从建筑本身的要求角度间接反映“文脉”。

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本身也具有文脉,而它本身也是更大范围内的文脉的体现。城市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要使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我们看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正悄然逝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延续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6.下列关于“城市文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及不同时期留存的历史积淀,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并区别于其它城市。

B.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感,一个城市的建筑,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历史或表现城市文化角色。

C.城市景观、建筑形式甚至市民生活都与城市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

D.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好建筑”的这六条标准实际上就是城市文脉的内涵。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阿尔多罗西在提出“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提醒人们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予以关注。

B.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历史文化的阐释,使得建筑失去了文脉,无法成为城市的灵魂。

C.城市文脉的延续是必需和重要的,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D.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设计开始的本原,从“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摆脱出来。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文脉的传承并不是为了怀旧,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保护文脉更需要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环境。

B.建筑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是因为盲目追求外在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

C.高品位的城市环境应当具备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延续和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的人性化空间。

D.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却是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溪渔子传

方考孺

①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

“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叹息,仰天拊髀②,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溪渔子在淮上,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③,起舞为乐,欢声撼数十百家。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益,根据理道。..

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指笑之,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常曰:“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所贵乎学,将以辅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⑤,溪渔子即其人”。

注.①什伍:古时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②拊髀:抚摸大腿。③摄衣:提起衣裳。跣行:光着脚走路。④瞷:窥视。⑤奇:奇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脱略不拘,群儿嬉遨,辄处其上 脱:洒脱 .

B.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

④ 异:以??为异

C.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益,根据理道 ..

D.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折衷:取正,择其中 蹑:沿着 10.下列句中的“辞”字,与文中“弗辞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大礼不辞不让 D.归去来兮辞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溪渔子“脱略不拘”的一组是( ) ①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②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③皆自负高一世

④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

⑤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⑥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溪渔子小时候不拘于礼法,把群童管束得服服帖帖,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不安分读书而却学业超群,令老师都很吃惊。

B.溪渔子喜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经常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自我放纵,吟诗歌唱:浪迹江湖与侠士异人交往,或在海滨垂钓,或在市井游荡,放浪形骸,似狂非狂。

C.溪渔子遇到符合他心意的,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看他;否则,他就穿上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疑怪,他也不离开。

D.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上了千卷书,专心攻读。他写的文章奇伟雄健,但是以署自己的名字为耻辱。

第II卷 (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3分)

译文: 。

(2)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3分)

译文: 。

(3)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也。(4分)

译文: 。

14.阅读下面这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赏析。(3分)

答: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8分)

(1)青泥何盘盘, 。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翠峰如族。(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杜牧《阿房宫赋》)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内在生命的伟大

周国平

①小时候,也许我也曾经像那些顽童一样,尾随一个盲人,个瘸子,一个驼背,一个聋哑人,在他们的背后指指戳戳,嘲笑,起哄,甚至朝他们身上扔石子。如果我那样做过,现在我忏悔,请求他们的原谅。

②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多么无知,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③现在,我当然知道,无论是先天的残疾,还是后天的残疾,这厄运没有落到我的头上,只是侥幸罢了。遗传,胚胎期的小小意外,人生任何年龄都可能突发的病变,车祸,地震,不可预测的飞来横祸,种种造成了残疾的似乎偶然的灾难原是必然会发生的,无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被选中。

④被选中诚然是不幸,但是,暂时——或者,直到生命终结,那其实也是暂时——未被选中,又有什么可优越的?那个病灶长在他的眼睛里,不是长在我的眼睛里,他失明了,我仍能看见。那场地震发生在他的城市,不是发生在我的城市,他失去了双腿,我仍四肢齐全……我要为此感到骄傲吗?我多么浅薄啊!

⑤上帝掷骰子,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都同样地无助。阅历和思考使我懂得了谦卑,懂得了天下一切残疾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造化的恶作剧中,他们是我的替身,他们就是我,他们在替我受苦,他们受苦就是我受苦。

⑥我继续问自己:现在我不瞎不聋,肢体完整,就证明我不是残疾了吗?我双眼深度近视,摘了眼镜寸步难行,不敢独自上街。在运动场上,我跑不快,跳不高,看着那些矫健的身姿,心中只能羡慕。臵身于一帮能歌善舞的朋友中,我为我的身体的笨拙和歌喉的喑哑而自卑。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岂不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吗?

⑦事实上,残疾与健全的界限是十分相对的。从出生那一天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就已经注定要走向衰老,会不断地受到损坏。由于环境的限制和生活方式的片面,我们的许多身体机能没有得到开发,其中有一些很可能已经萎缩。严格地说,世上没有绝对健全的人。有形的残缺仅是残疾的一种,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人皆患着无形的残疾,只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了而已

⑧我不得不承认,如果人的生命仅是肉体,则生命本身就有着根本的缺陷,它注定会

在岁月的风雨中逐渐地或突然地缺损,使它的主人成为明显或不明显的残疾人。那么,生命抵御和战胜残疾的希望究竟何在?

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系列高贵的残疾人形象。在西方,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大作家赫尔博斯,全身瘫痪的大科学家霍金,当然,还有又瞎又聋又瘫的永恒的少女海伦 凯勒。在中国,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子,到瞎子阿炳,以及今天仍然坐着轮椅在文字之境中自由驰骋的史铁生。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是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

⑩诗人里尔克常常歌咏盲人。在他的笔下,盲人能穿越纯粹的空间,能听见从头发上流过的时间和在脆玻璃上玎玲作响的寂静。在热闹的世界上,盲人是安静的,而他的感觉是敏锐的,能以小小的波动把世界捉住。最后,面对死亡,盲人有权宣告:“那把眼睛如花朵般摘下的死亡,将无法企及我的双眸……”

是的,我也相信,盲人失去的只是肉体的眼睛,心灵的眼睛一定更加明亮,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事物,生活在一个更本质的世界里。

会使人看不见那个更高的世界。貌似健全的躯体往往充满虚假的自信,踌躇满志地要在外部世界里闯荡,寻求欲望和野心的最大满足。相反,身体的残疾虽然是限制,同时也是一种敞开。看不见有形的事物了,却可能因此看见了无形的事物。不能在人的国度里行走了,却可能因此行走在神的国度里。残疾提....

供了一个机会,使人比较容易觉悟到外在生命的不可靠,从而更加关注内在生命,致力于灵魂的锻炼和精神的创造。

由此可见,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命的质量肯定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肉体只是一个躯壳,是生命的载体,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但是,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我们更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就其本性来说,灵魂是一个单纯的整体,而不像肉体那样由许多局部的器官组成。外部的机械力量能够让人的肢体断裂,但不能切割下哪怕一小块人的灵魂。自然界的病菌能够损坏人的器官,但没有任何路径可以侵蚀人的灵魂。总之,一切能够致残肉体的因素,都不能致残我们的内在生命。正因为此,一个人无论躯体怎样残缺,仍可使自己的内在生命保持完好无损。

原来,上帝只在一个不太重要的领域里掷骰子,在现象世界播弄芸芸众生的命运。在本体世界,上帝是公平的,人人都被赋予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灵魂,一个永远不会残缺的内在生命。同样,在现象世界,我们的肉体受千百种外部因素的支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人。可是,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尊严的方式活着。

16.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中文中的具体含义。(6分)

(1)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 ..

答:“忏悔”: 。

(2)感官是通往这个世界的门户,同时也是一种遮蔽。 ..

答:“遮蔽”: 。

(3)身体的残疾虽然是限制,同时也是一种敞开。 ..

答:“敝开”: 。

17.请从结构的角度,说明第⑧段对于全文的作用,并作简要分析。(5分)

18.作者认为,如果身为健全人就要鄙视残疾人,是非常愚蠢与浅薄的。请联系全文,分点说明作者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6分)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在第①段里,作者在回忆儿时往事时,连续使用了“也许”“如果”一类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这是因为时间久远,他实在无法把所有的细节都记清楚。

B.第⑩段中的引语“那把眼睛如花朵般摘下的死亡,将无法企及我的双眸??”使用了非常生动而别致的比喻来赞扬盲人敏锐的感觉和顽强的精神创造力。

C.文章中两次提及的“上帝掷骰子”,实际上指的就是生活中的偶然性。作者认为,这种偶然性会改变人现实的生存状况,却未必能改变人的内在生命。

D.作者在第段文章中说及的“人的国度”,也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亦即段中所说的“本体世界”。

E.这篇文章立足于平凡的现实生活,又对生活现象作了深刻的透视与反思。文章情理交融,既能给人深深的启迪,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六、语言表达题(9分)

20.请你分别以一名艺术工作者和普通群众的身份,对下面这则材料发表议论,要求观点得当,符合人物身份特点。(5分)

据11月2日《新京报》报道,深圳市即将出台高雅艺术票价补贴政策,今后,每场高雅艺术演出将保证将一定比例的低价票出售给普通市民,满足市民欣赏高雅艺术的需要,。深圳市文化局局长日前透露,深圳市将对市民观看高雅艺术节目进行补贴,保证20%门票不超过100元,10%的门票甚至不超过50元。

艺术工作者:

普通群众:

21.苏轼、关汉卿、鲁讯、徐志摩、舒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或诗人,请你仿照例句,为其中一位写一段话,表现他们在文学上的重要成就和意义。要求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字数不少于40字。(4分)

示例:汤显祖

一部《牡丹亭》,一首青春的歌吹,一曲真情的颂歌。你彰显人性,反对束缚,你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美的守护神!

所选人物:

七、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方哲人奥古斯丁说:人们赞美山岳的崇高,大海的波涛,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身置于脑后??

请以“发现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13.(10分) (1)(3分)

(2)(3分)

(3)(4分)

14.(1)(3分)

(2)(3分)

15.(8分)

(1) ,

(2)

江西省上高二中20xx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 16、(6分)

(1) (2)

江西省上高二中20xx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3) 17、(5分)

18、(6分)

19、(4分)( )( ) 20、(5分)

艺术工作者:

普通群众:

21、(4分)

22、作文(60分)

江西省上高二中20xx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高二中20xx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第七次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B 2、C 3、A

4、D(A项“在思想解放和战略运作方面诸多‘亮点’”成分残缺,应该在“诸多‘亮点’”之前加上“呈现出”之类的词语,或者说“‘亮点’多多”,“形成了??重大战略举措”也不搭配;B项“防止此类事件的不再发生”,不合逻辑,据句意,应该是“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C项“景观??是由于??所造成”,句式杂糅)

5、C(A项中逗号应为句号,或分号。B项中《鉴宝》节目的书名号应为引号。D项中“家在哪里”,“姓什么”和“年龄多大”后的问号应分别为逗号。)

6.D(以偏概全。六条标准“是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角度间接反映‘文脉’”不是城市文脉的内涵

7.D(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重申‘场所精神’概念”,而不是“提出”。B曲解原文,“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而不是建筑是城市的灵魂;C“无法避免”违背文意。

8.B(强设因果。“忽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寻求彼此间的统一,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是建筑失语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9、D 蹑:意为跟着

10、A (动词,辞别、离开。B 动词,计较。C 道歉。 D古代的一种文体) 11、B ②老师的评价;③描述的是另外两个人;⑤说的是张毂。 12、B 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吟诗歌唱的是林右和张毂,不是溪渔子。 13、(1)可是上学不长时间,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敬畏他。

(2)这两个人知道溪渔子不是一般人物,就和他交谈,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为惊奇。 (3)认识溪渔子的人,听他言论的高妙,更加怀疑他,但最终没有谁能够猜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14.(8分)(1)(3分)“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 (2)(3分)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

江西省上高二中20xx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惆之情(2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分)

15.(5分)(1)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 千里澄江似练

(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樯橹灰飞烟灭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该空不计分)

16、(6分)(1)因儿时可能玩过捉弄残疾人的恶作剧(1)以及曾长时间地怀有对残疾人的愚蠢的优越感(1分)而后悔。

(2)身体貌似健全的人往往充满虚假的自信。(1分)并愚蠢地寻求欲望和野心的满足。(1分)

(3)身体的残疾往往使人对生命的感觉更加敏锐,(1分),使他心灵的眼睛更加明亮。(1分)

17、(5分)第⑧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段。(1分)一方面,它紧承上文,收束关于人的肉体生命的健全与残损的议论;(2分)另一方面,它通过设问,引出下文关于人的内在生命的讨论(或,引出下文关于“高贵的残疾人形象”的描述与议论),从而揭示并深化文章的主题。(2分)

18、(6分)作者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有:①每个人都可能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变成残疾人,残疾人是在代替健全人受苦,他们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②残疾与健全的界限是十分相对的,人人皆患有无形的残疾,都时时面临衰老与残损的威胁。③许多高贵的残疾人内在生命更加强健,比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拥有更加完整而健康的生命。(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19、(4分)A、D(项,作者连续使用“也许”“结果”等词语,不是因为时间久远无法记清楚细节,而为为了与下文相互呼应,给下文留出行文的余地。D项,与“人的国度”相对应的应是“现象世界”而非“本体世界”)

20.(5分)参考示例:

艺术工作者:高雅艺术以低价的方式走向民间,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这对提高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平,普及高雅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普通群众:我们可以用优惠的价格看到高雅的艺术,这是政府为我们做的一件大好事,我们真心欢迎政府出台这样的惠民政策。(观点得当计1分,阐述合理计1分;符合人物身份特点计一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21.(4分)参考示例:鲁迅:一部《阿Q正传》,一曲灵魂的哀歌,一段混乱的岁月。你反思人性,重塑国魂,你是世所公认的杰出的文化巨匠,思想的火炬手!(内容符合要求,3分;有一定的文采,2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小时候洒脱而不拘礼法,和一群儿童玩耍,经常占上风,他把大家编成队列,命令“到左边”。大家就跑到左边;说“到右边”,就转到右边,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的父亲向来敦厚老实,经常管束责备他。送进学校让他读书,他却经常逃学,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和同学们呆在一起。可是上学不长时间,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敬畏他。他的老师也认为他是个奇才,夸奖说:“你和我们不一样啊。”

溪渔子自己也认为才志出众,曾经在江淮一带往来,结交一些侠客和非同一般的人物;谈论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每当遇上合乎他心志的,徘徊叹息,仰天拊髀,像一心想跟随古人学习似的。期间他和天台的林右、张毂最要好。林右也是一位豪侠。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张毂作出疯狂的样子饮酒,吟诗歌唱。这两个人都自认为才志超人,把同辈人看成孩童。溪渔子在江淮,有一次到海滨垂钓,看见这两个人蹲坐着大笑。这两个人知道溪渔子不是一般人物,就和他交谈,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为惊奇。于是把他带到旅馆,拿出酒来一起痛饮,并拿着衣服光着脚,起舞作乐,欢乐的声音震动多户人家。他们分析质疑古今的各种事情,调节过头的和不够充分的言论,依据事实理顺道理。了解的人,知道他们并不是狂妄的人;有些不了解的人,都窥视并用手指着嘲笑,认为他们真是疯子;也有一些人怀疑他们是神仙。溪渔子对这些全都充耳不闻,遇到符合他心意的,就穿着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

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看他;否则,就穿上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驱赶他,他也不离开。

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一千多卷书,专心读书。他写的文章奇伟雄健,但是以自己的署名为耻辱。他经常说:“汉代没有儒家学者,只有贾谊、诸葛亮罢了。唐朝的陆贽大致有些学识,但是还不能够近于王道。做学问可贵的是能够用来辅助人们了解还有认识到东西,不这样,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处?”认识溪渔子的人,听他言论的高妙,更加怀疑他,但最终没有谁能够猜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说:“金陵有个隐者五显微仲,喜好奇行。溪渔子就是那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