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这本书是张文质先生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先生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

张文质先生写道: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园,哪里有尊严哪里就是归宿,哪里有鼓励,哪里就有起点。如果学校让孩子们时时感到爱、尊重和鼓励,那么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在这个家里,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人生的道理。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学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造成“错案”,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是急躁地打断作一番暗示,还是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也许你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可以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 ,我们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 。张文质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同时能够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我们教师就拥有这样的位置,我们依然要珍视内心的声音,依然要对自己有一个期待,让自己过的更好,让孩子们过的更好。

 

第二篇:《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

——《和优秀的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三坊 三组 杨柳雪镇实验小学 李小惠

夏季悄悄来临,向晚的微风吹来,小区里开始寂静下来。年轻的妈妈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一对对夫妇相伴而行,好一首美妙的小夜曲。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旁边,我停下了脚步。只见年轻的妈妈放开学步的孩子,在几步之遥处停下来,拍着双手,面带微笑望着颤巍巍的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面露惧色,双腿发颤,双手打开,试着迈开脚步,却又难以挪动。年轻的妈妈没有上去搀扶,依然在原处微笑着、等待着、鼓励着孩子勇敢尝试。孩子几次努力之后,终于大胆地挪动脚步,扑向妈妈的怀抱。年轻的妈妈一下把孩子搂进怀里,在孩子粉嫩的脸蛋上留下一个甜甜的吻,尽情地享受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迈开第一个脚步的时候,成长就开始了,教育也就开始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孩子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教育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却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今天,我写下这

个发生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微不足道的故事,希望对我们做教师的有一点启发与思考,希望我们能用最大的耐心去呵护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我现在担任四一班的班主任,因为学校合并的原因,班上新来了七个同学,其中有个文静、内向、不善言辞的小女孩儿叫李雯惠。这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只是课堂上不太积极回答问题,似乎不太敢说话,平时也不爱说话。有一次,我们临时调了一节微机课,几位同学和她都没有带鞋套。于是,我就让他们到邻班去借。有好多同学都借到了,而她却站在原地不动。我说:“李雯惠,你怎么不去借鞋套呢?”我等着她开口,但她如同一尊泥塑的雕像一动也不动,面红耳赤,嘴巴紧闭,额头渗着汗珠,眼圈红红的。我本想批他一顿,可当我看见她此时慢腾腾地挪动身子,弓着背,低着头,好像刚做了错事被批评一样。她已经“痛苦”(恐惧的样子)地极想退出大家的视线。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说:“咱让别的同学帮帮你,好吧!”她点了点头。后来,我悄悄地问了她,她说:“我在那个班里没有好朋友!”听了她的话,我这才恍然大悟:对一个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来说,向他人借鞋套或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慢慢来吧!否则,会把孩子吓着的!教育就是一种慢的艺术,让我来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吧!后来,在课堂上,在班级活动中,我常常鼓励她,只要她在课堂上举手,我就叫她回答问题。与此同时,

我和其他老师约定,上课不再逼她说话,对她多关注,多鼓励。我从李肖萌同学入手(她是班里上课最积极回答问题,最擅长交际又有领导力的同学),我让李肖萌同学跟她同位,课下带着她和别的同学玩。渐渐地,我发现课上李雯惠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她和大家一起蹦蹦跳跳地做游戏。为了培养班中孩子们在众人面前大大方方发言的能力,我经常搞一些活动,给孩子们录像。我发现李雯惠同学虽然有些腼腆,但她非常喜欢上镜头。于是,我就特地给她录制了一段,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表现得比其他孩子还要大方。看到李雯惠的成长变化,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静听花开的声音——看着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过了两个学期,李雯惠的学习成绩和其它方面表现得都越来越棒了!只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偶尔会脸红,声音小一点,其它都挺好。

蝴蝶破茧而出需要经过痛苦的挣扎,好心的人拿起剪子把茧剪破,蝴蝶却会因此丧了性命。蝴蝶只有经历过痛苦的挣扎,把翅膀练强壮,再破茧而出才能飞起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它需要经过阵痛,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我们做教师的要学会等待,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