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经典》读后感

读《百家经典》有感

什么事经典?何为经典?这个寒假从阅读这本《百家经典》开始,我进行了阅读经典计划。在这部《百家经典》中我有了很深的感受。经典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具有工人的权威性的著作和文献。同时它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走向事实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教材。因此,在这部《百家经典》中,不仅可以提高我的修养、陶冶情操,有利于走向事实,认识真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过浏览目录我选择了几篇比较感兴趣的文章和人物系列来阅读。感悟颇深??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想而知《史记》在史传文学上有多高的地位在史传文学上有多高的地位。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更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更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 司马迁的著述,除《史记》外,还有著名的《报任安书》一文。 《报任安书》让我感受到了司马迁那傲然不羁的风采,他正直不阿,光明磊落、、、、意志坚强且富有感情。这些点点滴滴的人格魅力让我对的他的作品爱不释手。其实早在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中我就已经深刻的接触过《报任安书》了,但当时只是被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那悲愤情感的文辞所打动。同时被司马迁的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的人格和实录精神所感染。直到今天再次重读《报任安书》我终于通过这篇天下奇文走近了司马迁,走入了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天汉二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以对李陵的深刻了解,私下认为李陵投降委实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汉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毫无顾忌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殊不知这极大地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有口难辩,就这样得了罪,被打入地牢。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转变。在生死面前,司马迁没有畏惧过。选择死是一种解脱。但为了《史记》,他选择了“痛下蚕室”这需要更大的勇气。他在天汉三年下

百家经典读后感

百家经典读后感

百家经典读后感

“蚕尽的哀怨之情。

人死亦不足惜,担忧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之说。我认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他对现实悲苦的书法,是对好友无言的呐喊,是对生命境界的更高追求。司马迁是一个伟人,不是单单一个史官,他有着执着的信念与追求。

从古至今但凡事有遗留的著作,都是被后人所品读的。历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都通过笔尖留下了一章章警示训!除了中国的伟人司马迁,我还对一位西方的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有深深的感悟。

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使他成为历史人物的,不仅是他所领导和献身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一定意义上是他那篇极具震憾力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篇短文以它的磅礴大气、理性精神和豪迈情怀,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健全的灵魂以及这个灵魂所独有的巨大魅力。

理想主义与激情是相互依傍的两种精神品格。支撑马丁·路德·金这种博大感情的正是一种博大的理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4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度里??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

共谒。”对于常人来讲,理想、信念也许不是一种太紧要的东西。大不了就是过一种庸庸碌碌的小百姓日子。但是对于巨人来讲,这就不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了。他之所以成为巨人,之所以让人景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他有着不平凡的理想,他人格上的光芒和魅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他的理想之光。人的生命向来就存在于双重意义之上:以人体组织为载体的物质意义和以感情思想为标志的精神意义。而精神生命的支柱就是理想信念。马丁·路德·金是黑人的楷模,用实际行动,倡导维权意识的提高。

不论是司马迁还是路德金,都有共同点。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懂得该去怎样完成。我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精神。

《百家经典》这是一部将中国“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传统美德与世界的“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完美的结合,给予我们当代大学生培养人格,综合素质一把关键的钥匙!我不仅从当中看到了从古至今名人的杰作,懂得了他们所表达的理想与道理,而且还知道,有目标有理想的重要性。

姓名:张媞

专业: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学号:120160119

 

第二篇:读百家经典有感

读《百家经典选读》有感

书中的前言说,阅读经典有利于发扬优良传统,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众所周知,历史名人和经典名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所以从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诸子百家到孙中山、鲁迅,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共 产 党人,他们的学说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理念与做人做事的依据,可以说是立身行世之本、安身立命之道、治国安邦之策、民族团结之魂。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黑格尔说中国无哲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是对的,“先定义,再使用”可能是中国人最缺乏根基的习惯之一。比如说儒学大师朱熹讨论先有理还是先有气的句子:“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搭挂处。”,读来就让人寻思,能不能先定义一下什么是“理”什么是“气”?(quote自刘瑜)当代中国人在讨论社会改良方案的时候也常常忽视了同样的问题。我发现现今追求自由的中国人和拒绝自由的中国人,都仅仅在以个人对自由的感性认识为基础追求或者拒绝自由。不仅仅是自由主义者和反自由主义者之间互相不能承认对方的观点,他们各自的内部成员常常也自相矛盾,以至于到了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主义的地步。忽视定义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坏处是:每个人都仅仅依赖于私自的看法自说自话,有效的沟通变得遥遥无期。概念上的混淆让我们不能发现一个能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顶多达成不互相捣乱的协议;常常是这样的结果:方案被不了了之或者被强制执行——前者拒绝了可能的裨益,后者则助长了权力的滥用。

亚当·斯密《国富论》,老子曾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一种放任无为的政治,最好的政府(统治者)应是一个无为的政府,老百姓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好政府是很少发号施令的,但又能“功成事遂”。

今天说的并不是老子,而是有经济学之父誉称的亚当﹒斯密,他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茅于轼先生曾举《镜花园》里君子国里的故事加以说明人的利己行为,小说第十一回里描写了君子国里一名隶卒买物的情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的精华在于其分权思想,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热无数次提起。这个思想不是孟德斯鸠的首创,但经他的丰富与拓展后,

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他成为旧时代的罪人,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他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法,司法应该各司其职;他认为小国家比较适合共和,中等国家比较适合君主立宪,而大的国家则比较倾向专制了。在这一点上,很多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又会说三道四,孟德斯鸠死于1755年,那是后法国还没革命,美国还没成立,世上的大国,比如俄罗斯、印度、中国,甚至法兰西都是专制的,你不能要求孟德斯鸠考虑到他死后的世界。 而且的确,孟德斯鸠是位贵族,而且是一位蛮富有的贵族,但就像“诗歌是贵族的艺术”一样,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出身让他才有机会丰富自己的才识,成为难得的大家。相反,要像后来的雅各宾派的雅克一样,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写出什么东西。而且,贵族的出身并不能代表其思想就有所谓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仔细看看《论法的精神》,我们会发现她依然有着很浓厚的现实意义。 学无涯,生有涯。只有学习才能减少无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