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并成为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阿德勒一生精力充沛,努力工作,勤于著述,发表论文、出版著作300余种,他的作品大都通俗易懂,简明生动,这也是我选择读他的书的原因。 《自卑与超越》与《理解人性》和《生活的科学》两本书一样,都是阿德勒最为畅销的作品。它一出版就受到好评,例如刊登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指出:“这本书和《理解人性》一样浅显易懂,笔法通俗,语言简洁。人类生活在意义的国度里,生活的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个人作为团体的一分子,对人类幸福做出贡献。生活是富于创造性的过程,假使我们每个人都以合作的方式面对生活,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永无止境。生活真正的意义在于,接纳并分享他人的活动,善于合作、甘于奉献,恰当使用”追求优越“的心理动力以补偿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虽然阿德勒一是我们熟知的最优秀的心理学家,但是他没有用学术的语言描写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和之前的作品一样依旧朗朗上口。“

《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后期作品,比较系统地体现了某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尽管这是一本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来阐明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极大的实践价值。

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即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起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等主题。他围绕这些主题着重阐述了自卑感的

形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以取得成就。

接下来,我会具体针对一些章节里面的内容,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我们总是通过自身赋予现实的意义来体验现实。我们所体验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经过解释的现实。因此,推断起来便很自然,这种意义或多或少未经修饰、不完整,甚至永远不正确。意义的国度就是错误的天地。」

想起以前有段时间自己一直在找寻生活的意义,急切的想要给自己的生活树立一个高大而正确的标杆,激励自己引导自己不断向前,而阿德勒却说“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赋予生活的意义。也许每一种意义或多或少都包含一个错误。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是的,整个世界包括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我们都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所以,难免要有局限性,甚至可以说,所有人自发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会绝对的正确。所以在正确率达不到100%的三观的影响下,我们找寻到的生活的意义也绝不会的准确,那么,也就无所谓纠结这个了,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对别人的生活有所贡献,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一部分愿望就可以了。

第二章 心理和身体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指向获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是所有生活中的困难都被克服,我们最终在周围整个环境中表现出安全和胜利的姿态。」

安全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人有八个重要的安全

感,包括:

(1)情感的安全感,(2)身体的安全感,(3)社会关系的安全感。(4)法律的安全感,(5)收入的安全感,(6)福利的安全感,(7)房子的安全感,(8)生活环境的安全感。由此可见,人可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安全感,同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安全感,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时不时的会突然缺乏安全感会变得焦虑也是正常的事情,就像那句话说:人生本就是痛苦多于快乐,感到痛苦时正常的事情,而感到快乐你应该在珍惜的同时懂得感恩。以前的我会纠结于自己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有好多事要担心,但是后来我就发现不开心是常态,不要想着怎样才能变开心,不开心才是正常的,开心则是惊喜,是可遇不可求的。

既然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与获得安全感,那么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多的关注了自身的发展,减少了对他人的兴趣,更甚者,会有一些极端人士不惜通过掠夺他人的东西来增加自身的安全感,所以,这一人类本能也更需要我们去规范和正确引导。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当个体对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的准备或者应对,且他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就出现了。」

自卑感就某种程度而言普遍存在与我们身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没有一点缺点或是弱点,也不可能一生都不犯一点错误,所以我们人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而人与人的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摆脱自卑。有的人像鸵鸟,只会回避问题,回避让自己自卑、不舒服的事情或地方,然后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躲起来;而有的人则会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善提高自己,从而克

服了某些弱点,或是学会了这项技能,从而摆脱了自卑。当然,前者的处理方式会让他一直停滞不前,会使他变得越来越自卑,而后者则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自信。

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共性,比如很多人喜欢被表扬,就是因为表扬能使他们获得优越感,对优越感的追求隐藏在每个人的创造背后,它是对我们文化有所贡献的源泉。我们要通过利人的方式而不是错误的方式去追求优越感。

第六章 家庭影响

这一章中说到,每当研究成年人时,就会发现童年早期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会持续一生。家庭中的位置在生活风格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孩子对婚姻和异性同伴的最初印象来自父母的婚姻生活。不美满婚姻中的儿童,除非他们的最初印象被纠正过来,否则就会在悲观的婚姻观念下成长。

所以,父母在对孩子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你们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们种下了一生都不会幸福的种子。

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也解答了我心里对人生对意义的困惑。让我受益颇多。

 

第二篇:《自卑与超越》——人生的意义

工作以后,我经常陷入迷惑,纠结于自己与自己较劲,迷惑于自己与群体的关联,彷徨于现在与未来,读研之前,曾暗下决心,一定熟读些理论经典,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认真思考出个人信仰及理论,将其深刻筑牢以作为日后腾飞起点。最近十天读了阿德勒博士所著的个体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自卑与超越》,研读两遍,裨益颇大,可用其理论将个体意识及行为进行整合。现总结如下:

一个人生活着,必然要有其目标及意义。而这些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有着极其深刻的体验,在刚进入部队后,我因为不适应快速紧张的生活,迷惑于未来。经常面对黑龙江水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一直也没有梳理出答案,而后因不想让父母和女友失望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工作。记得看过《读者》的一篇文章,毕淑敏写的, 讲的是在一次给大学生所做的讲座上,一个学生递上纸条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毕淑敏回答的令人拍案叫绝:她说她经过在白皑皑的雪山多年的思考,人生本是没有意义的,但 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

我对毕淑敏老师的思考非常折服,但我们如何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呢?每个人都是在做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在做事中同时体现他对各个事物的解读,集合起来,也就形成对人生意义的实际回答。而这些事情是什么呢?根据阿德勒博士的结论:每个人的生命线有三个重要的联系,我们的现实就是这三个联系所组成的,生活中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归纳在这三个联系之下,这些问题总是不停地缠绕着人类,人不得不被迫回答这些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便显出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次的感受。

这三个联系分别是是:一、人与职业的联系;二、人与社会的联系;三、人与异性的联系。此外根据本人长时间的思考和体验,我再加上一个联系,那就是自己与自己的联系。

一、人与职业的联系。我想这个回答,而且作为第一个令人很是惊讶。阿德勒博士是这样阐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地球这个贫瘠的星球上的,如何发展我们的身心及头脑以保证人类的未来得以延续,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而且我们必须拿出毅力来确定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个职位,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并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让自己面对的细小的人类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并力争得到发扬,努力让人类文明继续延续,使地球更适合人类生存。当我们在发生人与职业的联系时,就体现出一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我在连队的的实际工作时,就发现这一现象:有些战士肯于吃苦,肯为连队做贡献,而有些人更喜欢的是别人围绕他转,事事更想着自己的小算盘。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从属感和工作兴趣,认为不能从建设连队中获得自身利益,他们的兴趣只停留在自己身上,通过偷懒抑或自娱,获得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是的,每个人都想使自己变得更重要,但是如果他不能领会人类的重要性是依照对别人生活所做的贡献而定的话,那么他必将会走上错误之途。

二、人与社会的联系。人是社会动物,我想每个人都是清楚这一结论的。我们并非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必然要和他人发生关系。在工作中,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我们无法面对整个挑战,需要和他人联系在一起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人与社会的联系有很多,我想主要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人与世界、人与国家、人与家庭、人与同伴。这些联系表现在认得政治与宗教信仰,以及人与家庭,同伴的紧密程度,同时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可以说,人无时不刻在和社会发生联系,在联系的过程中,体现出人对如何面对社会的这一人生难题的解读。

三、人与异性的联系。人类有两种性别,为延续生命,人与异性不能不发生联系,爱情与婚姻即属于这种联系,它们都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分先,它表现在心心相印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中。在德国的某一个地区,有一种古老的风俗来试验对未婚夫妻是否适合于一

起过婚姻生活。结婚典礼前,新郎与新娘被带到事先安置好的一颗砍到的大树,他们要用一把两端都有把手的锯子,将这棵树的躯干锯为两段。由这个试验,可以看出他们两人愿意和对方合作的程度有多大,如果他们无法协调合作,他们彼此为对方掣肘,那终将是失败的婚姻,如果一人想居功,什么事情自己来,那么他们的工作将会事倍功半。由此可见,人在面对异性的联系时,同样表现出来对人生意义的解读,特别是针对爱情与婚姻这一重要生活使命的解读。

四、自己与自己的联系。这个联系实际上是现实中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的联系,以及与失去自我意识时自己的联系。 在我个人生活工作中,我亦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而且其形态主要受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每个人同样有失去自我意识的自己,也就是动物化的自己。现实当中的人,往往生活在这两个自己中间。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是受尼克松总统所著《领袖们》所描写的戴高乐先生所给我的灵感。他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伟大,更因为他心中有个当领袖的目标,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训练成一个领袖。从他的名言中就可以窥视这一思想: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立意要成为伟人!现实中的人都非常渴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但动物化的自己也同时把我们向下拉扯,在如此纠结中,就体现出人对生活意义的解读,尤其是人应该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一人生课题的解读。

五、结论。以上我们讨论了个人在生活中的所有联系,人与职业、人与社会、人与异性、自己与自己这四大联系,我认为以上四大联系组成了我们整个生活,生活中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四个联系之下。在回答这些联系的过程中,也就体现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解读。举个例来说,假如有个人,他的爱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对自己的职业工作也不尽心竭力,他的朋友很少,同时他觉得接触社会是件痛苦的事情,他距离理想中的自己很遥远,那么他一定活得将很痛苦。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爱情生活非常甜蜜而融洽,他的工作种有着可喜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交际面很广,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必然感到生活是属于创造性的历程,他一定会感到生活很快乐,他的人生过得很有意义,他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下篇文章中,我将会依据阿德勒先生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思考,阐述人应该如何面对这四大联系,生活的意义表现出的具体形态是什么,较好的生活意义有哪些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