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读书笔记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读书笔记

一、选择读这本书的目的

《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这本书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该书作者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有助于我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同时由于这本书是结合了哲学的相关知识,也有利于我加深对相关哲学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我选择了这本书。

二、这本书的梗概

该书分为六个部分:

(一)绪论

这部分作者首先回顾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而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为什么要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

(二)作者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

这部分作者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和价值进行了反思: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思

1.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迷失

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迷失与主体迷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争论中的迷失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中的迷失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了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主体的迷失。

1.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追问

作者在这一章节中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称谓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1.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判定

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概念出发判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主体:国家等群体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主体;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主体。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之思

2.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争论

作者首先阐述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争论背后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思想政

治教育客体的迷惑,进而作者列述了当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评述。

2.2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作者首先阐述了哲学意义上的客体,进而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什么和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2.3从客体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之运行

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读懂教育对象、广撒网和分层次。

3.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思

3.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争

作者分别阐述了学界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争论。

3.2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动因:政治社会化的需求与期待

作者把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动因归结于个人政治社会化的需求和阶级、国家和社会对个人政治社会化的期待。

3.3历史演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性展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主要是工具性和阶级性。

3.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分析

作者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和目的性本质,最后阐述了工具性与目的性的一体性。

4.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之思

4.1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作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性与实践或合于个体政治社会化需要,或合于群体统治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展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因素对于主体发展需要的一种积极意义。

4.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

作者首先阐述了学界关于价值、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类的争论。接着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进行了深层的探究,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问题,进而明确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清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矛盾,并最终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4.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者首先在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三大类途径:一是灌输、接收和交流;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依靠现代教育和传播技术。

4.4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作者首先阐述了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然后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三)个案分析:大学神思想政治教育

1.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剖析

作者针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出现了的一些思想倾向:诱惑加大,追求思想的多变化;喜欢反思,追求思想的新异化;躲避“崇高”,追求思想的“大众化”;深陷网络,追求人生的虚拟化;认知失衡,追求生活的私欲化。

2.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培养

作者认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前提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社会各界清楚地认识与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大学生培养的关系。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着力点

作者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认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好五方面的工作:经由知识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实现制度规范与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走细节化之路;善于利用鲜活的素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该书试图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从解析与反思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哲学的思维角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本质、价值的特性,进而力图科学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要视图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以有效破解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四、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是关于对提高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融政治工具性于社会服务性,挖掘隐性教育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为阶级服务,从政治话角度“建设人”的根本属性,也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工具性。这种政治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努力以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方式向民众进行教育和灌输,促使全体成员形成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的特性,以达到对意识形态的绝地控制和领导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政权的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在于对社会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和促进,主要体现在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

当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更多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工具性,特别是它对国家、政党、社会的作用,而将个人放置于集体的掩盖下,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人性的影响,个人地位、个人利益以及个人需要往往被漠视或处于第二位。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句话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的原则之一,就是必须抓住人作为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包括人的价值、利益和需要等。显然,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未能很好的遵循这个原则,那必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必然难于引起大学生的认同和共鸣,更别说深入人心。此外,我们国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显性教育远大于隐性教育,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或抵触,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

因此,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融政治工具性于社会服务性,更多突出个人的发展需要与价值,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新途径。具体来说,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工具性转变为一种国家“软实力”

这种“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它是依靠某种思想、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制度的设置来说服大众同意和相信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他们产生预期的行为。这种“软权力”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导向力来左右民众的认识,它对民众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对抗性的。然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国家政治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以及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为基础。只有很好的解决了当前理论宣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这种“软实力”才能真正的确立和发挥作用。

2.突出个人,重视个人

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处处体现个人的价值与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作为一个衡量人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生存与发展质量的一个尺度。要实现这种转化,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关怀,重视人的精神内部生活对外部世界的适应、补充和调节。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

3.大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新途径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隐性教育的效果往往要好于显性教育,起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期阶段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当大力挖掘隐性教育的新途径,更多注重隐性教育。例如,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政治理论课之外的课堂当中,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合力缺失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各按各的模式运行,缺乏一致性,而且在学校教育内部各个部门、各个讲授课堂也缺乏一致性,没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这就必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因此,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一个整体联动机制,进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具体应当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整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资源,形成一个有机联合的整体

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应当积极相应学校教育的需求,在一个总的规范和要求内,对大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积极联动,这不仅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范围,而且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动,更利于学校对大学生个体特点的全面把握。家庭作为大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因此家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应当经济的参与到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中去。

2.学校教育内部各部门,也应当整合成为有机联合的整体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当中,学校的各个部门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教育的合力,学校对大学生施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其他教学课堂、学校管理部门、学校环境所抵消或削弱。因此,学校的各个部门应当树立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各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协调与联动机制,整合全部教育资源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

务。

(三)加强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足造成的。理论研究的不足致使人们对一些问题长期停留在浅层的争论中,这必然对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原理和方法论的研究推向深层次,建立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需要其它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我们应当以正在大力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契机,建设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四)与时俱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上层建筑被经济基础所决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或迟或早的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发展作出相应的改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具体来说,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

1.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指的是能够传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和控制和具备能够联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一种形式的某种物质或物质形体。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非常广泛,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多媒体教案、会议、讲座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载体,如微博、手机微信等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有意识的把这些新出现的载体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存在方式方法落后的问题,这必定不可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目的。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做到贴近时代、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专门从事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专家和学者等,二是主要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到位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需要;是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以更好提高他们把握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能力。

(五)求真务实,消除形式主义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式主义的现象还在比较大范围内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在口头上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极高的地位,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都声称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生命线”的重要位置,不仅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主张讲其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甚至将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然而,表面看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具体落实起来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任由这种形式主义长期存在下去,必然会不断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必须坚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各种形式主义。同时还应当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按要求的开展。

 

第二篇: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由于对西方艺术了解不多,很多细节具体事实并不能很好记住,所以有关例证的那三编印象不深,倒是第一编和第五编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些。首先是第一编,主要论述艺术品的本质。对此,丹纳的出发点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因此他从艺术品追溯到艺术家的风格,再到艺术流派。而艺术流派的形成无疑来自于它所属的风俗习惯、时代精神。而对可以被称为时代精神的事物,丹纳也做了解释,即“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要了解艺术品、艺术家、一群艺术家(艺术流派),就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不但这个或那个大师的生平,便是每个大的艺术宗派的历史,也证明模仿活生生的模型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 因此丹纳举出很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模仿的重要性,甚至在这一节结尾得出“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 的结论。

然而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发问,艺术确实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但艺术也有颠覆生活超越时代的可能,比如卡夫卡的小说,梵高的绘画,都是不符合、或者说超越、颠覆它们所属时代的大多数人思想情感的趋向的。那么绝对模仿是不是艺术的目的呢?我提出了与丹纳接下来提及的同样的质疑,“倘是这样,那么绝对正确的模仿必定产生最美的作品。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丹纳依旧是举出丰富而有力的例子来论证,进而说明艺术的目的应当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因此,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某些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要担负这个任务,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着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分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由此,丹纳最终对艺术品的目的得出了完善的结论:“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的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

接下来,丹纳要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从前文就可以看出,他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他的结论主要来源于两种证据:以经验为证,以推理为证。他在第一编的篇末引用的歌德的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观点:“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 因此,由这种观点出发,丹纳开始分别讲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他细致而生动讲述,正如他自己所说,将它们看作显著的例子,“使我能够在你们面前应用这条规律,证实这条规律。”这个规律便是“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符合”。 然而对于丹纳所举例子的论述,傅雷先生在译者序中的一段话很客观的点出了他的局限所在:“……他虽则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没有直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艺术哲学》尽管材料如此丰富,论证如此详尽,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古代的希腊,中世纪的欧洲,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十六世纪的佛兰德斯,十七世纪的荷兰,上层建筑与社会基础的关系在这部书里没有说明。作者所提到的繁荣与衰落只描绘了社会的表面现象,他还认为这些现象只是政治、法律、宗教和民族性的混合产物;他完全没有认识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漫长的三编“显著的例子”之后,丹纳继续阐释他的美学,谈及“艺术的理想”。首先说明,什么是艺术的理想。前文已经提过,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

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由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可见艺术家根据他的观念把事物加以改变而再现出来,事物就从现实的变为理想。“他体会到并区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有系统的更动各个部分原有的关系,使特征更显著更居于主要地位,这就是艺术按照自己的观念改变事物。” 然而,什么是好的艺术品,怎样给艺术分等级,评价它们的价值?这就涉及到对艺术的判断标准问题。丹纳在这一编的第二节中作出了如此论述:“……后世所下的最后判断,可以用判断的过程证明判断的可靠。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建议更接近事实。然后开启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以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而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么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 这段论述,初看貌似很有道理,但细一思考,从我个人角度看来,便有了些许质疑:首先,从“与艺术家同时的人”来说,他们共处一个时代,按照丹纳前文的观点,他们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都是民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共同促成的。那么同一时代的人必定有相近的价值观,同一时代的作品思想也大致有相通之处。这其中拥有不同思维,乃至颠覆当时时代潮流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在“互相冲突”之中很难得到中和,大部分时候的结果是被“多数”所湮灭(好比政治上的“多数人的暴政”),一个时代的趣味缺陷在这个时代中未必能够“加以补足”,各种各样的成见相互冲突的结果也未必是“平衡”,但的确,无可置否的是,强烈的少数观点会对主流声音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引发更多的人思考,对“开启另一个时代”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从“每个时代”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这却是无可厚非,但是“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这个判决也未必是可靠的。因为,这个“几百年”到底是几个百年呢?到底要过确切的多少时间,确切的几番修正,得到结论才能被认为是定论呢?我们今年可能看到某些艺术品、艺术家已得到了定论,但谁能保证我们今天的结论不会被后人修正、乃至颠覆呢?这样的例子不必多举——我们对于前人的结论修正的还不够多吗?如果认为我们今天的一切都还不是定论,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定论呢?还是沿用丹纳的观点,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民俗习惯都有与前代大相径庭的地方,,每个时代人的价值观也会有诸多差异,那么审美眼光和评判标准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也许下一个百年就是丑的,这是很正常的。那么如此推断,便陷入了无穷,即我们的结论下一代能够修正、推翻,那下一代还能被下下一代修正,那么下下一代也可以继续被修正被推翻……无穷无尽,永远没有定论,永远。

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就不该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对丹纳来说,他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即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这条件是什么呢?丹纳也清晰的列出:“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继而丹纳论述了“特征的重要程度”,用以说明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然后论及“特征的有益程度”,仍然同上文论述的部分相当,先从精神生活,再提文学作品,继而是肉体生活,最后是造型艺术。得出的结论便是:要在自然界中观察特征的重要与益处,得到现实与艺术的高度协调。本书到此已近尾声,但丹纳显然不甘心于此,最后的部分又说到“效果集中的程度”:“特征本身已经考察过了,现在要考察特征移植到艺术品中以后的情形。特征不但需要具备最大的价值,还得在艺术品中尽可能的支配一切。唯有这样,特征才能完全放出光彩,轮廓完全突出;也唯有这样,特征在艺术品中才比实物更显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作品的各个部分通力合

作,表现特征。” 因此,丹纳在此提出“集中的程度决定作品的地位;所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在以上两个尺度 之外还有第三个尺度。” 接下来,便又是一番精神生活、文学、人体、造型艺术的举例,并且最后还是通过举例证明了上述规律 决定了艺术史上的各个阶段,由此说明这个规则的普遍性,至此,全书结束。

正如丹纳在序文中所说:“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们这些有益的东西,他的目的达到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所作的研究局限所在。傅雷先生对此作了比较辩证且全面的分析:“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抛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和变格都解释清楚,决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的,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但丹纳至少已经走了第一步,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做了第一个实验,使后人知道将来的工作应当从哪几点上着手,他的经验有哪些部分可以接受,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

参考资料:

丹纳. 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