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物理学-读后感

大三的量子力学让我认识到物理学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感到一阵阵头痛,但是,也让我看到了,但是整本书让我学会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对于量子力学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兴趣,这本《上帝掷骰子吗》可以算一本比较高端的科普读物,由作者在论坛的帖子集结而成,我很同意在本书的“序一”中清华的刘兵对此书的总体评价――“努力言说不可言说之事”。是的,量子物理作为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理论科学,其涉及到微观世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很直接的联系,不像经典物理那样,一个万有引力用苹果的故事就可以说清楚大概,你怎样让人想象人们肉眼无法看清的世界或是肉眼无法企及的宇宙呢?所以作者确实在啃一块硬骨头,但是他很难得的做的不错,这本书应该来说对于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都可以读懂大部分内容,就如我这样的读者。虽然到后面那带有“唯心”色彩的人择理论,带有科幻色彩的平行宇宙理论让我无比惊讶,那超弦理论让我很难理解,但是大体上我还是了解了理论物理从建立至今的过程,同时伴随书中量子物理领域的每一个突破,我的大脑也会随之一阵兴奋。正如副标题所说,这是一本量子物理的“史话”,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讲述的是一门科学的历史,又因为不是“历史”而是“史话”,所以,作者可以作些发挥,叙

事不必过分严谨,这样的角度令作者言说这“不可言说之事”显得倒也颇为应手。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这本书。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科学历史,看的出作者对量子物理由衷的热爱,同时对这门科学的评价非常高。另外,作者也显然有很广的阅读面,所以在写作时可以天南地北,信手拈来,充分利用其他领域的素材阐述科学。作者对那些在量子物理界光耀千秋的科学家的崇敬溢于言表,而且对量子物理界的每一个突破都有着由衷的激动,这让他有时候会抒情过度,很多诗话的抒情让人读着有些别扭。不过他很成功的一点就是在描写诸多科学家时,不是简单讲述他们的贡献而将其符号化,而是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些人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如爱打赌的霍金,晚年倔强的爱因斯坦,宽厚的玻尔等等,而同时他抓住科学界的一切可以发挥出趣味性的地方发挥,如“薛定谔的猫”,“量子自杀”等等。总之,作者尽可能用“与时俱进”的言说方式来向大家讲述一段大大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该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更大的作用还是在于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公众认识到这些往往在幕后推动人类前进的科学英雄。这些科学精英们本着探索的精神深入到更神奇的领域去探索宇宙运转的规律,他们最初的动机或许就是求知,自己也没有想到量子物理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就如当初很多科学家探索电的奥秘,却没有想到电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理应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他们并不需要摇滚歌星般的疯狂崇拜,他们只希望得到大众的认同,更希望

大众更多的支持科学的事业,让科学的火种绵延不绝。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成功科普读物的一些特点,他的作者无疑首先应该了解阐述的科学领域,但是不需要一定精通,就如教师在课堂讲课更关键的是他的表达能力。作者应该有更广泛的兴趣,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从更丰富的角度以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科学的普及。这本书成功的向大家讲述了量子物理的一段历史,或许并不完全准确,但是我们毕竟可以知道这门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毕竟了解了很多基本的量子物理理论,我们毕竟了解了大批伟

大的科学家的事迹。对于一本科普读物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量子力学史话》读后感 物理 2009-10-04 09:52:51 阅读19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一直觉得中国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热情上是做的不够的,这不光是在课堂上做的不够,在科普读物上恐怕也很欠缺。

曾经满怀热情地读了老霍的那些书。宇宙学,恩,是很玄妙,可惜我什么也不懂,我的兴趣也没有因此而增加几分,反倒怵了。很难想象老霍的书是怎么在西方世界迷倒众生的,大概是两边的教育大不相同,科学素养也颇有差距吧。总之在物理学上最让我振奋的一次,还是停留在我们初中老师对我的灌输上。

直到读了《量子史话》,才突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啊!原来科普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网络语言怎么了?吸引人的就是好语言。夸张怎么了?有了戏剧性才能有趣味性。很佩服曹天元,他是怎么让一部令人畏惧的科学史,摇身一变成为一部风云际会、跌宕起伏的大片的? 在这样的大片里,科学家们堪比三国英雄,或魔兽里的角色,各个性格鲜明突出,功绩显赫。而历史事件被矛盾冲突所凸显,让科学的魅力展露无遗。更可贵的是,这里面所蕴含的量子论基本观点也能以极其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读了这本《史话》,真的可以让人从心底涌起一股投身科学,勇往直前的动力。这,才是科普!

We hold this truth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forces were created equal.

我们有一个梦想,去揭示宇宙的终极奥秘,去理解,去创造,去写许许多多让中国小孩们感兴趣,愿意读的科普!

 

第二篇:偃师虹桥外国语学校韩耀东读《物理智慧树》有感

读书有感

韩耀东

近来,我读了一本书,书名为《物理智慧树》。刚开始看时,我以为这类书不过是教材的翻版,所以持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想法很简单,流滥一下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知道自己的看法错了,这本书的编排不同于教材,它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参照《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根据现实需要,选择了最实用、最有趣味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电学、磁学、声学、光学等,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认识结构等特点,按照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解决的原则去巩固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探究和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立足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注重巩固知识点,以学生为中心”是这本书体现的最大特色。

教学实践中,我深知学生学习的两大拦路虎是缺乏兴趣,缺乏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学习中缺乏主动性。

这本书打破了沉闷、乏味、被动的学习方式,知识上由易到难、遁序渐进,又编排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来增加兴趣。

看书,反思我的教学生活,在看书,在反思,对比,推敲,反复思考,我觉得豁然开朗,教学中的疑点有些想通了。

我们常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儿,听讲不专心,抱怨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如玩游戏大。

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太简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好的图画应是五彩斑斓,好的风景应是错落有致,好的剧情应有矛盾冲突,好的课堂呢?不应该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只有一个模板。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全体学都动起来,给课堂注入活力,活力的源头就是时刻让学生保持兴趣。

如果我们是园丁,我们的园林中不会有一个品种,管理的方法应因品种生活习惯不同而有区别;如果我们是厨师,会因为不同人对酸、甜、苦、辣、咸、淡的味觉喜好而调制出适合个人口味的食品。因为我们是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培养出各类人才。其实,在这方面我校的许多教师在积极的做,而且大多老师已经做的很多很好。

读书学习,使自己的课堂精彩,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读书学习、使自己知识丰富,弥补不足。前一段日子,我一方面进行着教育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另一方面读书,感觉充实而有意义,紧张的生活,使人忘却烦恼、心境开阔,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