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崔家崖小学20xx年

教师读书工程个人读书心得

祁英香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这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每位教师阅读一本书,我从网上选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没想到却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感动了。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有已为人父人母的过来人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一个个曾经或正在困扰着众多教师的教育话题的思考与讨论,更有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为我们指点迷津……就是这样一本书《赏识你的学生》,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教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它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我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它让我反思,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看到你比以前更加努力了",就是摸摸孩子的头、整理一下孩子的红领巾,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通过不断地赏识,让学生明确的感受到老师的爱。

(一)爱学生,就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孩子就是因为他的年龄小,什么都不懂,所以社会才设立了学校这个机构,家长才会把孩子送到老师面前,面对孩子稚嫩的眼神,稚气的笑容,作为教师更要拿出更多的耐心来面对孩子们无意识的错误,有时候孩子们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可气又可笑,这时候我们更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原谅孩子的无知,努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教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明辨是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让我们用大海一般的胸怀,宽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成长。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任教三十年我很清楚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及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

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我认为首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爱均等地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接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优秀生,我们要在赏识他的同时,婉转地指出他还需改进的地方,让其好上更好,而对于后进者,我们要放大他身上的一个优点,让他觉得自己不补比他人差,让他们有自信地面对任何挑战,直至成功,然后,我们还要耐心地、不间断地对孩子们进行赏识教育,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行得,是能够成功的。让他们都能拥有尊严和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

(三)爱学生,就要点滴细节

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学生的每一点滴变化,都是各方面的力量斗争的结果。但在这当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要老师爱学生,心中装着孩子,而且认为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要深深懂得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哪怕是举手投足、眼神微笑,对于学生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这才是心灵的对话。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超越。通过赞赏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让学生在爱中健康成长。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赏识与爱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李 华

 

第二篇:赏识你的学生

赏 识 你 的 学 生

我把这次的交流看作是一种对话、聊天、谈话。既然是谈话就得选择一个谈话的话题,我选的话题是“赏识你的学生”。所谓“赏识”,就是看惯、看顺、看好,含有尊重、重视、赞赏、欣赏的成分。

为了准备本次交流,我翻阅了九九八十一本书;参照了九九八十一种材料;查找了九九八十一个网站,现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乱扯一气。倘若我讲的不好,请各位老师见谅。希望大家能赏识我努力的过程,因为我尽力了,因为过程比结果来得重要些。

今天,我将从四个部分展开探讨:1、现在的学生怎么啦?2、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人才观。3、面对“难教”的学生老师怎么办?4、课堂上怎样赏识你的学生?

一、现在的学生怎么啦?

1、心理承受能力低、耐挫力差。2、个性强,个个任性,惟我独尊,对老师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充耳不闻。3熊猫级的保护,皇帝级的尊贵4、犯错误后努力寻找借口,推卸责任。5、似懂非懂的早熟,思想开放,接触面广6、暴力、孤僻、以自我为中心,7、“绵羊”少了,“老虎”多了。8、听话的少了,不听话的多了。一句话:现在的学生确实难教!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的说教已显得苍白无力。以至于许多老师颇有感慨地发出:下辈子打死也不当教师啦!但我要说现在的学生不象我们以前那么“傻”了 。现在不是挺流行一句话:“老实往往是笨的代名词.”学生的知识面广了,不象以前那样单纯了,这正说明社会在进步呢,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了。有的老师会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能这样子呢?但是,我们为何不问:“学生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现在“皮”的学生是多了。你知道吗?小布什小的时候很调皮,把他们州的议长家的玻璃打碎了。.普京小时侯特“皮”。

任性的孩子往往是有个性、有主见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往往缺少创新意识。

学生真的是“十恶不赦”“不可饶恕”的吗?

当年差点被开除的我质问:教师您公正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你放弃一个学生,就全班而言是几十分之一,就全校而言更是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你的放弃的却是百分之百啊!

所谓失败就是放弃。————马云

“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我把一切交给您了。拜托了!”

“当我们把孩子交出去的时候,真是一种赌博啊。”

“但愿老师和同学都能善待他。”

孩子的心声

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的努力。

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

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但只有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的意见。 老师,我很自卑,请您不要给我难堪。

全国优秀教师黄静华的座右铭: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二、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人才观

1、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如:语言、逻辑、音乐、空间、人际、动觉、自我认知和自然观察智能。以此来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加德纳

“我们这里每块肉都是好肉。”——屠夫

从卖服装的和卖菜的那里学点智慧。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20xx年小布什签署的法案。

世上没有坏孩子。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老师的权威性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常常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

一位名家讲过这样一句话:“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

2、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天堂

他的父亲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达尔文)

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识字,老师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爱因斯坦)

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罗丹)

今天不行不说明明天不行,这项不行不说明样样不行.

“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 ————教育家陶行知

3、孩子也是人

孩子是人,他具有人的所有特性。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是活生生的人,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蕴含潜力的人。

流鼻涕的小女生成了白衣天使(海水不可斗量)

正因为孩子是人,所以会犯错。允许孩子犯错.完美的人世间不存在.(恨铁不成钢) 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儿童是犯错误最多的时期。与成年人的明知故犯不同,儿童犯错误往往是出于好奇或无知,有些时候也与控制不住自己有关。在有明确纪律的情况下,儿童犯了错误常常惊慌失措,以为老师从此不再喜欢自己了,以为同学们不会原谅自己等等,从而后悔莫及,一心想逃避责任。总之,儿童看问题具有放大性和夸张性,与成年人一般会降低自己的责任不同,儿童往往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对待儿童的错误,轻易的采取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理想效果,因为您没有给他希望而使其绝望。一般优秀的教师会发现,儿童犯错误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既然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教育,自然应选择最佳手段,争取最佳效果。许多优秀教师在处理儿童错误时,首先给儿童以申诉权,让他从容地讲明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其次,帮助儿童认清错误的性质及危害。这个过程有时会创造奇迹。由于老师的智慧点拨,儿童不但心灵净化了,整个认识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也可以说真正长大了。在如此变化的前提下,教师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有些优秀教师则仍不肯轻易处罚孩子,他们棋高一筹,宽容了孩子的错误,提出今后的希望。必要的时候,优秀教师甚至为孩子的错误保守秘密,以免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在这种情况下,犯错误的孩子会像枯死的小苗儿又复苏过来,他们会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因此可以说,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当然,儿童中也有沾染劣迹的学生,似乎不如一般学生那么单纯,是否应该一律采取宽容的态度呢?优秀教师不会机械行事,该惩罚时一定要惩罚,惩罚毕竟也是一种教育。但是,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尚未成熟更未独立的人,不可用药太重,而应善待孩子。

淘气是聪明的表现,好动说明精力充沛,好斗的孩子自尊心强。

三、面对“难教”的学生老师怎么办?

孔子:因材施教

马克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刻舟求剑)

江泽民:与时俱进

胡锦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突破自己、改变自己。

看惯学生的一切,好好品读“学生”这部书。

大海的胸怀、上帝的情怀

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

你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书的老师”这句话反感吗?

赏识教育策略

赏识你的学生要从“心”开始。老师从内心深处发出的赏识,他看孩子的眼神就会变了,他看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甚至孩子的所有缺点看成一个个可爱的花苞,孩子没法不飞,他们心灵有家。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切实。把握好“五要”:(1)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制约和扶助。(2)要关心他结交的朋友,优化教育环境。(3)要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4)要以科学的观念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5)要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赏识学生的聪明不如赏识学生的努力

3、赏识学生的结果不如赏识学生的过程

专找学生的优点。坚信学生“行”。 不要吝啬你的“赏识”。 家校同步,父母参与赏识教育。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名家的智慧

魏书生:你,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能考8分,那是天才呀!你有很好的天赋啦!(赏识孩子,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霍懋征:一、用其所长;二、助其困;三、励其志。(走进孩子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19xx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学校本来希望她留校,但她再三要求去当小学老师。在那个“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年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小学教师工作,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许多人不能理解。但因她特别喜欢孩子,知道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她愿意去做打基础的工作。于是,学校分配她到北师大二附小(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口气干了60年! 19xx年,全国第一批特级教师中便有霍懋征。周恩来称她“国宝”。19xx年被誉“中国当代教育家”。教育界有“南斯北霍”(“南斯”,即南京师范附小教师斯霞)之称。她说:“孩子只有内向外向之别,没有先进后进之分。小学阶段谁也看不到学生的未来。小学教师带的就是6至12岁的孩子,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塑他的未来。小学6年,教师塑造的是成人的雏形,雏形的成败全凭老师一颗心。”霍懋征眼里,没有好孩子、坏孩子。先进生、后进生之分,只有内向外向之别,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她说,好坏先进后进是大人主观分类,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教师没本事才划分学生三六九等,甚至辱骂体罚。有时,霍懋征被闹生气得话到嗓子眼,此时,她强制自己喝水、看东西、出门吸气、按摩胸口,提醒自己“教师不能说伤害学生的话”。如讨厌、走开、笨蛋、懒猪、叫你家长来、中午别吃饭??平静后,她让无知的孩子有知。 现在,实验二小李烈校长采取以爱

育爱的双主体办学模式,要求教师蹲下跟孩子讲话50年代,霍懋征便自觉意识到蹲下的必要:“教师、学生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对等了,心灵自然对等。”这一身体语言对霍懋征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她举例,眼见老师一个电话叫来家长,老师坐着训;站立着的家长。一坐一站,平等从何谈起。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学生的八字方针:“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何永山当年是全校有名的淘气鬼,留过两次级,家长管不了他,很难教育。只要他在班上,老师就无法上课;外宾来校参观,得把他藏起来,以免他到处乱窜;哪个班的老师都不敢要他。学校万般无奈,决定送到他去工读学校。

她听说后立刻去找校长,要求把何永山放到我班里。校长回答:“不行,不能让这么调皮的孩子毁了你们先进集体的荣誉。”她对校长说:“把他交给我吧,相信我能把他教育好。” 她把何永山领进班前,先统一全班的认识,然后“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不提他过去的事,不揭他的短处。

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何永山进班后,她苦思冥想,寻找工作的突破点。我发现他比别的学生大两岁,个子高,有力气。她对他说:“咱们班卫生责任区的清扫小组由5个人组成,我和你,还有另外三个同学,请你当组长。”孩子看到老师让他负责,非常高兴,每天都认真打扫。一天,何永山扛来一把长把儿扫帚,他看出我腰有毛病,就特意给我准备了一把不用弯腰的扫帚。她非常感动:谁说他是个坏孩子?明明是个聪明、细心而又热心的孩子嘛。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

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从事小学教师工作60年,她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

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只要孩子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陶行知的四颗糖果的故事。老师不是不可以批评学生,但千万不能把批评跟讽刺、侮辱画等号。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陶行知看到一名男生拿起砖头要砸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男生到他的办公室。等他来到办公室,那名男生已经到了。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马上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来。老师接着又说:“据我了解,你要打的同学在这之前欺负了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随即掏出第三块糖奖励他。这时男生哭了:“老师,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拿砖头砸他啊。”老师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知错,再奖励你一次。我的糖送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由这个故事我感到,原来竟可以用赞美来批评教育学生。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看来此言不虚。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坏牌不一定会输,好牌不一定会赢。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欠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学生。

不怨天忧人 应自找原因

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每位父母都是出色的教育家。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许多老师和家长却一味指责,很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最差的学生自卑。

赏识雨露*自然篇

1、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2、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早日成长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了。

3、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教师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4、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好时,许多教师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5、 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化时,教师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6、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师。

7、 农民种庄稼,光爱不行,只有懂,才有好收成;教师教育孩子,仅有爱也不够,只有懂,孩子才有美好的明天。

8、 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最好的学生自卑。农民最关心的是禾苗是否舒展,老师为何不关注童心是否欢畅?!

坏牌不一定会输,好牌不一定会赢。

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欠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学生。

叙说真实的故事

厉声训斥与和风细雨 (北风与南风)

我的学生,被我打进监狱 (我的责任)

不喜欢呆在教室里的“小皇帝”(办法与困难)

小聪明换来可爱小女生的拥抱(赏识的魅力)

深入了解学生

?“一个只是在讲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而不了解儿童,就不可能成为教育者。对这样的人来讲,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都是不可捉摸的。教师的一座讲台有时会成为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苏霍姆林斯基

加强家校联系

不要指望学生家长跟你一样的有智慧。

重要的是互相交通与协商。

重提家访,并把“家访”两个字放大。

家访的技巧:我悄悄地告诉你:你的孩子绝顶聪明。我敢用性命给你保证,如他稍加努力,以后绝对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真诚、绝密)

赏识雨露*人生篇 (学会了赏识也就学会了感恩)

1、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

2、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仅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更是让自己快乐,因为你心中充满光明;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仅给别人带来痛苦,更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为你心中一片阴暗。

3、 赏识 让生命大放光彩: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显示自己的微笑;

我们无法影响他人,但可以充实自己;

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但可以善待今天;

你无法样样顺利,却可以无怨无悔。

4、 学会选择的本质就是寻找光明——凡事发生,往好处想,形成良性思维习惯,使你终身受益。

5、 每个健康的手指仿佛都是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反过来,每个受伤的手指仿佛都是一个自己痛苦并带给别人痛苦的人。

“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呢?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去考重高。”“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看人家学生怎么怎么好,你们以后怎么办?”“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这么懒啊!你又骂人了,没事做啊!”等等,不一而足。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尽管你天天在关注这些孩子,也没少费口舌,用心也良苦,可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你备加反感,甚至对你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师生关系越来越僵,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烦恼。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然而,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来看学生,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再真心实意地给予赏识,那么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美国的教育家格林·奥马尔指出:“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将赏识当成一种生命需要,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人性需求层次的原则的。”据哈佛大学超人研究所研究得出:孩子是否成才,关键在于激励!只要激励和赏识得法,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孩子需要赏识但也要有限度。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换句话说,“赏识”其实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如果对赏识缺乏必要的控制,无限度地对孩子一切方面“赏识”,孩子的心理感觉与孩子的现实便可能出现很大的差距。这时,孩子便可能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梦,而不愿去面对现实。这还不单单是我们常说的“被表扬冲昏了头脑”, 赏识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孩子的手段,它之所以有效,一个重要的心理前提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讨大人欢喜,每个孩子都信任大人的权威;而这又埋下了一种危机:如果一味用赏识满足孩子,并让孩子一味期待大人的赏识,最后可能导致一种“赏识依赖症”。 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赏识”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它的确可以让人精神一振,力量倍增,但如果使用不当,它对身体的健康也是有害的。一位教育专家这样提醒:“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赏识,就会演变为一种“精神鸦片”,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远提供给孩子“赏识”这种鸦片的。”

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赏识要有度,批评要有方。赏识为主,批评为辅。 赏识教育不杜绝批评,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把批评变得委婉一些、策略一些、容易接受一些。

关爱不等于溺爱,批评不等于斥骂,处罚不等于体罚

教育其实就是干预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这种干预的作用从何而来?既需赏识、激励,也需要正面批评以帮助孩子端正前进的方向。

赏识教育”很流行,以至于有些老师谈“惩”色变。但是,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的,这时再一味地“赏识”就不行了,必须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不能跟别人一样参加课外活动,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做了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就应该及时做一件好事来补偿,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当然要承担后果,等等。只有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尽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才能让他明辨是非。而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有利于责任感的培养。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的性格而合适操作。例: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就行了,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潜能。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要策略地运用赏识教育而不是滥用赏识教育,否则,很可能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却是苦果。

赏识带来学生的自信。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偿甜头”的教育。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便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拿破仑的士兵即使是最后一名,也相信自己是当将军的料,所以他的军队能勇往直前,征服欧洲大陆。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尽管,自信对于成功有决定意义,但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因此,优秀教师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生源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成功者的喜悦。”

面对难教的学生教师该怎么办?

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研究发现,老师的态度与独生子女的人格需要密切相关:第一,老师对独生子女鼓励越多,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越强烈;第二,老师对独生子女鼓励越多,独生子女越自信;反之,老师对独生子女鼓励越少,独生子女越自卑。可以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然而,我们在调查中遗憾地发现,仅有三分之一(33.3%)的孩子能够经常从老师那里获得肯定和鼓励,近三分之一(21.4%)的孩子难以得到这种肯定和鼓励,还有45.3%的孩子处于两者之间。应当承认,这一组数据预示着孩子健康成长中存在不可忽视的危机。那么,老师为什么不肯对21.4%的孩子露出笑脸呢?公平一点讲,绝大部分老师是恨那些孩子不争气,学习成绩差或者不遵守纪律等等。数据显示,学习成绩优秀和当干部的学生最容易得到老师的鼓励。由此可以说,老师对学生是否采取鼓励的态度主要

受观念的影响,即对“优生”鼓励,对“差生”冷漠。实际上,如果我们客观而全面地看问题,会发现“差生”的称谓是极不准确的,学习成绩差等于一切都差吗?某门或几门成绩差等于学习都差吗?如果不是什么都差,怎么可以叫“差生”呢?所以,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应力求避免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而且要取消“差生”这种称谓。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歧视一部分学生,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最终会导致“社会排斥”。柳斌认为,6岁——15岁就确定一个学生是可以培养或不可以培养,是“差生”或“优生”,为时过早。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里,世上没有坏孩子,自然不会有“差生”。也许,优秀教师还会更欣赏那些活泼好动童言无忌的学生,认为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他(她)怎么会吝啬自己的鼓励呢?

学生干部实行轮换制。有人曾对148名全国杰出青年的童年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中74.33%的人当过学生干部。那么,当学生干部与成材有什么关系呢?也许可以这样推论:成材是一种社会承认。学校是代表国家与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传播社会规范与文化知识,而学生干部往往会更自觉地接受这些社会规范与文化知识。所以,他们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较强,成材率也比较高。从这一角度看,当学生干部对人的成材有积极意义。当学生被推选为一名干部时,这位学生实际上就获得了充分发挥自己某种潜能的机会。可是,由于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地方,学生干部只是少数人担任,有些还几乎是“终身制”,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失去了这个宝贵的机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发现,50.7%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重要的人”,而认为自己在班里“非常重要”的人只有

6.7%。从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出发,从更有利于孩子成材的目的出发,我建议教师朋友给孩子们以帮助,全面彻底地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干部都放弃“终身制”的念头。这样,对于孩子们的进步,对于民族的未来,都会有诸多益处。

赏识的魅力。赏识的魅力真是无穷,赏识能够使人成功,赏识也能使我们成功。赏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音乐。“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学生第一千次摔倒了,做教师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现则是积极的配合。

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捡回教育宝藏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日日赞叹生命、孩子天天快乐成长的教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