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著读后感

地理名著读后感

班级:13级地理2班

姓名:胡勇忠

学号:20132100255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水经注》原有40卷,宋初已缺5卷,后人将其所余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由于迭经传抄翻刻,错简夺伪十分严重,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订正了经注混淆500余处,使经注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有的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和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为今后研究利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就力之所及,搜集了有关

水道的记载和他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所注,对《水经》中的记载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叙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旧闻都可以得到考证。单以兵要地理资料一项而言,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例都生动地说明了熟谙地理,利用地形,争夺桥梁、险道、仓储的重要性。《水经注》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确详细的地图。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437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著。《水经注》共40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40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30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20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注》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水经注》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坡湖、堤、塘、堰、堨、覩、墱*、坨、水门、石逗等。还记有大批屯田、耕作制度等资料。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所记矿物有金属

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能源矿物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兵要地理方面,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役都生动说明了利用地形的重要性。

《水经注》除了丰富的地理内容外,还有许多学科方面的材料。诸如书中所记各类地名约在2万处上下,其中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余处,各种陵墓260余处,寺院26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可见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汉族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水经注》对于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

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本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中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水经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写,还被作为文学作品受到后人高度评价。如描写三峡景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江水注》这段文字首先描写了三峡两岸连山、遮天蔽日的雄伟形势,然后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峡中四季景色的变幻,给人以奇异多变之感。全文情景交融,绘声绘色,语言清丽,描写细腻,使人对三峡奇景悠然神往。另外,《河水注》中对黄河龙门的一段描写,也十分雄浑壮观,其中“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几句,把奔腾咆哮的河水,写得惊心动魄,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滱水注》中对阳城渚的描写,表现了幽静恬淡之美。

郦道元的《水经注》,语言简洁,间有俪词骈句,往往“片语只字”,便“妙绝古今”。清人刘熙载尝说郦道元的山水文字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先导”

 

第二篇:地理感想

地理感想

—ZXM

地理常识作为人类的基本常识,你,应当掌握。

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的地理很好,若是按照百分制来算的话,我一般来说都可以得九十多。

可是到了高中,一碰上地理我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渐进崩溃,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每次上完地理课,我都把地理课老师骂了上万遍,并且扬言要在下节课干掉他,以除后患。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情况,我给自己的解释是:当时年纪太小,高中地理需要理解的部分较多,因脑袋尚未完全开发,故而听来吃力。现在想来颇为好笑,倒也有几分道理。

正如我对初中生活记忆模糊一样,我对初中所学地理知识更是毫无印象,而高中地理对于我来说基本相当于没学,所以我现在的地理

地理感想

知识差到你难以想象,比方说我连七大洲四大洋叫什么都说不出来,

1

更别提具体位置了。呵呵,怎么样,弱爆了吧! 可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我,你不知天文,不晓地理,不查时事,不观走向,势必所学无用。故而重拾地理,从零开始。 好在身边多是文科高手,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如大旱逢甘霖呀,慢慢的也开始渐入佳境了。

地理是越学越有意思,越看越有越感觉——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呀,渐渐地竟爱上了地理。与此同时,学地理的时候,你不必刻意把某些东西记到,因为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量很是充足,你所要做的就是:在记住地理最基本常识的同时,印象各地特色,领略世界风采!

如果是这样学地理,也就不是很吃力了,而是乐在其中,其乐融融,呵呵,难道不是吗?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