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之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经也拜读过。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的师范生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场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心求教于年长者。对于教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而杨校长给我们这次机会,学习这些文章,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鼓励。我们从书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长的良苦用心。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但是现在,我主要想对陶行知先生关于“师范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

是的,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学会改变,在学校里面一直学习的,就是怎样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先生”。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杨校长就经常跟我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于顺华老师那样,他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于老师一组,他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他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个暑假,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学做一个人

初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很有意思,做一个人很难吗?为什么还要学做呢?待满怀好奇往下看时,却再也没有“有意思”的感觉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在问自己:你是一个整个的人吗?说句实在话,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我确信自己在做人上,没有问题。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整个的人呢?陶先生认为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八十岁的老翁。

 (二) 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一个健康的身体,算是有吧。当然,我认为身体健康还得是心情舒畅,有一个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也就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这话说得太好了,只要我们保持年轻的心态,无论多少年龄,都会充满活力。

要有独立的思想。我想有独立的思想,但你让吗?你能允许我对你的安排提说明我自己的看法吗?我想上级最烦的应该是有独立思想的下属了,时不时地对下达的命令问几个为什么的人能不惹人烦吗?想到学期开始,让学生们写新学期的新打算,有同学写到:一定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中学。这在我看来,没有什么,这只表达了孩子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想要好好学习不好吗?想要考个好中学不对吗?结果就这一条,让人家好一顿的说。为什么?人家说,现在都素质教育了,为什么学生还要这样写?这个班的老师是怎么给学生讲素质教育的?是呀是呀,人家上面说要素质教育,你却在这里让学生们考个好中学,到底想干什么?于是,学校里的大大小小的领导有机会都会到班上看看后面黑板报上学生们写的“新学期的新打算”;于是,大大小小的领导都劝我把学生写的那一句改了,至于改成什么自己看着办。我为什么要改呢?那不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吗?小学毕业了,不是还有一个民校要考吗?为什么不能这样说呢?素质教育不是不让学生们学习了,也不是不考试了,那为什么不允许孩子们那样说呢?因为一直想不通, 1

所以那句话也就一直放在那里没有改,是的,我等待着他们下一次的到来,如果学校没让出第二期板报的话。 这只是千千万万个例子当中的一个。领导们仔细想想,你会允许你的老师们有独立的思想吗?老师们想想,你会允许你的学生们有独立的思想吗?话好说,事难办呀。

要有独立的职业。当教师这么多看,算是有独立的职业吧。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我想,我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三种要素,独缺了中间一项,为什么会独缺这一项呢?我想领导们都应该知道答案,嘿嘿!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什么事,等领导安排了再说,领导怎样安排,我便怎样去做,一定不会犯错误。

三种要素细数下来,我还真不能算是整个的人,缺了什么呢?应该是思想罢。

“真”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场桥中心小学 郭克胜

既没有深奥的理论,亦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蕴涵着教育的真谛,这是我读《陶行知教育文集》的最深感受。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是他,开辟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先河,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进一大步。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还认真做了笔记,做到了学有所得。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9xx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会是呢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副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副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那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人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近,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理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总是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调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2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么样。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事实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序。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此。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功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升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习《陶行知文集》有感(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记得在师范读书时听到这句话,知道了陶行知的名字,8年前的暑假,我来到了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由于分管陶研工作,零零碎碎对陶行知有了一些了解。后来,还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做“小学课堂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学习了有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有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放假前,收到徐州市陶研会关于举办第一期陶著读书班的通知,要求自学规定的篇目并将学习心得、论文或疑义写成文章,采用交流、讨论、小结的方式学习。其实,办公室的书架上厚厚的那本《陶行知教育文集》已经摆放多年,今年的暑假下定决心细细研读。虽然感觉对先生知之不多,虽然感觉自己才疏学浅,但仍愿心怀敬畏之心随着一行行文字,去追寻先生的人生轨迹。

今年的夏天并不炎热,宁静的午后,平心静气地打开共984页的《文集》。翻看目录后发现《文集》按四个时期共收录陶行知论著226篇,共70多万字,汇集了陶行知教育论著中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书后还附录了陶行知生平表。

为了细读,我改掉了以前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般快速阅读的习惯,每篇文章至少读两遍,有些段落用笔圈划,有些语句大声朗读。

感谢先生的高论,感谢先生的妙语,先生的朴实严谨、正直洒脱令人如沐春风??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四)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

鹿文亭

新的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的确很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3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二

张玉春 发表于 2008-1-25 10:23:00

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师范的校训,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刚开始提出时叫“教学合一”,经过 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才调整为“教学做合一”。并把“做”放在突出的地位,作为教学的中心。“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有了“做”,先生与学生的界限就不那么严格了,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样东西——实践、经验以及由此构成的生活。 所以,陶先生又说:“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是以做为中心。”

4

为了强调“做”的重要,他还把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见解。他反对“坐而言”,主张“起而行”。他认为,亲知、闻知、说知等三种知识中,“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而“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

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他还以形象的比喻强调了“行”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并说“行动的教育,要从小的时候就干起,要解放小孩子的自由,让他做有思想的活动,开展他们的天才。”

可现在的孩子哪还有做的机会,他们在家中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事,孩子们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什么家务活,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一切生活都有家长代替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逐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也使孩子失去学会动手能力的机会,在生活中学习的机会,现在的中学生只会泡方便面,不会下面条,更别说做饭菜了。别说学生,就是刚毕业的老师也是这样的,前几年我校一年轻老师下面条,从地里拔了几棵青菜,不摘菜根,也不洗洗,直接放锅里。别的老师问他怎么不洗洗,她竟然感到很惊讶“还要洗洗?”。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

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需要提倡,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学习。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壮校附小 覃丽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己12年的教学生涯中,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才真正体会到“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重要性,自己也恪守做人诚信的原则,努力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教育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教师所做的事情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有一些“磨叽”。但就是教师细心完成的每件小事,才让学生从小到大形成了一个健康的人格。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由此我想到三点:

1、教育孩子有责任心。首先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自懂事起,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游戏、交往、学习,到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床铺,力争让他们自己主动完成。其次,教育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正视自己。其三,对待学习,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地去玩成,做到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孩子有了责任心,才能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才能自尊、自爱、自强。

2、教育孩子善待他人。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敬,首先就要承认与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尤其是在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时,要让他们冷静地去分析问题。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就要主动地认识不足,走出总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的误区。

3、教育孩子勇敢做人。人生总是要面对很多困难、很多挫折的,教育孩子勇敢做人是其成长的需要。勇敢做人的第一个层面是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并且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把握做事的具体步骤,最终体验成功的快乐。

走近陶行知,就是走近一种精神,走进一种文化,他让我们凝聚成一个团队,共同去追求。他感召着我们去献身教育事业,他引领着我们去学真知、求真理、做真人;他教育我们爱满天下、服务社会;他指导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学习陶行知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对其思想理念的了解之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沿着陶行知的理想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目标,以“行知行”的方法去学习和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暑假这段时间,我有幸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了解了陶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 5

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现在,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一、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就在生活之中,学生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多学习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思想意识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用它去指导自己,从而去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从《陶行知教育名篇》里,我几乎找不出那种旁征博引、注文繁密、格式谨严的纯粹的学术论文,而只是看到这样的篇什:长短不一,或泼墨如雨有万言之多,或惜墨若金有百字之少;文体很杂,有报刊文章、现场演讲、日常通信,也有带韵的诗歌、抒情的散文;材料鲜活,多半是大胆的想法、现身的说法和具体的做法,很少往故纸堆里钻,几乎也不拾取自己老师杜威的牙慧;语言朴实,有严密的推理但很少拿名词术语显示高深莫测,通俗的打比方有之,大俗的顺口溜亦有之。这些篇什,倘使放在现在,是很难发表的,它们简直就是笔记本上的发言提纲、挂在墙上的教育计划、置于案头的工作总结等等。然而,惟其如此,陶行知先生的“东西”才显示出真正的价值。

因为他大搞特搞的是“生活教育”,所以他的眼光总是往生活的地底下看,然后让自己的文字一如生活本身——顺生活之需要而自然挥洒,便有篇幅之短长;随生活之场合而开口动笔,便有文体之多变;依生活之脉络而观察、思考,便有材料之活水;据生活之俗尚而演说、作文,便有语言之本色。一言以蔽之,陶行知的所有文字,都来自生活,都是为他的“生活教育”服务的。

仔细阅读,反复阅读,我发现:393页,每一页都写满了两个字——“生活”;30万字,本质上只有一个词语——“生活”;77篇文章,实际上只做了一篇大文章——“生活”。可以说,“生活”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词典里最核心的词条,其他词条都是由这一词条衍射、演绎出来的。下面我就将这些词条的谱系整理一下,看看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是如何体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

三、经验

经验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故强调经验,正是强调实践,而实践是生活的本质属性。因此,经验就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一个逻辑起点。他说:“我们个人受到周围的影响,常常有变化,或是变好,或是变坏。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教育》,第7页)他在谈“新教育的方法”时,提醒人们要“依据经验”:“各种知识有可以从书上求的,不妨从书上得来;有不可以从书上求的,那应该从别处去得他了。”(同上,第8页)这“别处”就是指经验。

在谈文字知识的真伪时,他拿“经验”作为衡量的标尺:“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知识。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就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知识”阶级》,第125页)比较起来,我们当今在追求文字知识时,往往忽视经验,即使知道课本上的注释和教材上的说法明明是错的,但仍然迁就于这种错误,因为课本和教材是考试命题时惟一的权威依据。

6

如今的新课程改革,已把“经验”纳入了课程体系之中,倡导经验性课程。这是喜人的景象,然而我们似乎还停留在纸上谈“经验”的水平。如果不在生活中谈“经验”,不让教育与生活接轨,那么实施经验性课程只会成为漂亮的口号。

四、做、行、行动

陶行知早年提倡“教学合一”,几年之后他把这一提法又调整为“教学做合一”,而且把“做”放在突出的位置。他说:“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合一》,第133页)有了“做”,先生与学生的界限就不那么严格了,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样东西——实践、经验以及由此构成的生活。 所以,他又说:“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是以做为中心。”(《答朱端琰之问》,第148页)

为了说明问题,他还借鉴并扬弃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提出“行是知之始”的新见解。他认为,亲知、闻知、说知等三种知识中,“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行是知之始》,第109页),而“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同上,第110页)。他反对“坐而言”,主张“起而行”(《教育的新生》,第223页)。为了强调 “行”在求知中的关键作用,他还把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实际上,这里书面意义上的“行”就是上面所说的口语意义上的“做”。

“行”这一个字,后来在许多场合又通俗地表述为“行动”一词。他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创新教育》,第208页)在谈“书本的真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时,他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生活教育之特质》,第239页)在谈“追求真理”时,他这样生动地阐述:“真理离开行动好比是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指。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这种真理不是坐在沙发上衔着雪茄烟所能喷得出来的。行动的真理必须在真理的行动中才能追求得到。”(《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第252页)他还以比喻的形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教育的新生》,第224页)

总之,“做”、“行”、“行动”等概念属于同一谱系,它们以丰富的词汇指向“生活”,反复演绎着“生活教育”理论。 顺便反思一下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宏观上看,我们的教育有多少机会真正地走向生活呢?课本知识、课堂知识、反复练习的知识,有没有跟“行动”相结合呢?从中观上看,我们的校园有自身沸腾的生活吗?是不是“静止”太多了,而“行动”太少了?从微观上看,我们的课堂,除了教与学,有多少环节是在“做”中教、“做”中学的呢?

如今,在新一波的新课程改革中,活动性课程已经写进了“标准”之中。课程的“活动性”,无疑就包含在陶行知所强调的“做”、“行”、“行动”之中。但愿,陶行知的理想在今天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五、社会、空间

在中国,校园很容易沦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往往有自己的“法律”,为了获得抽象的知识和分数,人们随意占用副科,动辄取消活动课,任意延长在校时间,公然在假日补课。为保证这一切都能够顺利实施、完满实现,人们使用铁碗手段,用高大的围墙、坚固的铁门和严厉的门卫把一个完整的空间切成两块:有限和无限。前者是学校,后者是社会。这样的现象,早在在上个世纪初就被陶行知洞彻了。

他批评传统教育者“为教育而办教育,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是造了一道高墙”(《教育的新生》,第222页)。他在描述“新学校”时说:“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所以要使学校成为一个小共和国,须把社会上一切的事,拣选他主要的,一件一件的举行起来??我们学校的弊病,不但在与社会相隔绝,而且学校里面,全以教员做主,并不使学生参与。”(《新教育》,第9-10页)他认为“学校不是道士塔,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要有化社会的能力,先要情愿社会化”(《我之学校观》,第71页)。后来,他把“学校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即学校”理论,并称“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教育的新生》,第223页)。

对于有限的学校来说,“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广阔的空间,所以陶行知在很多文章里又从空间的意义上来谈论社会。他在很多文章里,反复呼吁人们给孩子“解放空间”:“不要把学生关在笼中,在民主教育中的学校应当大得多,要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他们的世界。空间放大了,才能各学所需;扩大了空间,才能各教所知;扩大了空间,才能各尽所能。”(《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第316页)“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的儿童教育》,第325页)“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民主教育》,第336页)

社会也好,空间也好,都是生活的基本表现形式,它们充分揭示了生活的外延。所以,我认为,“社会”和“空间”这 7

两个概念,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六、时间、现在

社会与学校之间横亘着一堵高高的围墙,于是陶行知号召人们把这堵围墙“拆去”、“与社会沟通”(《创造的教育》,第214页)。然而,空间往往又是跟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当围墙使空间变得窄小之时,学生拥抱生活的时间也就变得极其可怜。时间有限,学生所接触、体验的生活面也就变得有限;时间失去了,生活也就会从学生身边失去了。且看陶行知是如何从时间的角度来谈“生活教育”的。

他指出:“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把路旁风景赶掉了,把一路应该做的有意义的事赶掉了。”(《创造的儿童教育》,第326页)为此,他专门把“解放时间”列入“六大解放”之中,他说:“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第317页)他要求人们“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有空玩玩??”(《民主教育》,第336页)

解放时间,实质上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生活的“现在进行时”,而不是一味地钻进属于“过去完成时”的课本——一种广义上的故纸堆。因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提倡面向现在或今日,他说:“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国民教育,拿来引导他们,造就他们,使他们晓得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共和的国民,适合于现在的世界??我们所研究的新教育,不应该犯这个毛病,一定要合于现在所需要的。”(《新教育》,第6页)他还说:“我希望乡村教师,要办今日之学校,不要办明日之学校。办今日之学校,使小学生过今日之生活,受今日之教育。”(《生活即教育》,第159页)

陶行知的办学理念,对我们当下的教育不无启发:教育不全是为了“明天”,还应该让学生好好地享受过程,享受“现在进行时”,使他们能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发现和探究“现在”的问题。

七、真

提到陶行知的名言,也许要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最出名了。在这里,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他都要求他们达到一个基本要求“真”。那么,“真”与他的“生活教育”观有什么关联呢?

在陶行知看来,“真”具有特殊意义,与他“生活教育”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经验有关,是对生活经验的尊重和模仿。他专门写了一篇长文,谈知识的真伪:“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知识。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知识”阶级》,第125页)当今的应试教育,把知识和知识量化后的分数当作了学习的惟一目标,使知识失去了它所依附的“经验”,失去了生活这“第一手”资源,于是也就失去了哲学(本质)意义上的“真”。失“真”的教育,是充满功利的教育,是凭借教和学的手段疯狂地获取各自功名利益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正是陶行知所深恶痛绝的。

惟其“真”,才有他的“生活教育”。一个失“真”的时代,是不可能如火如荼地搞“生活教育”的,人们只会以获取高学历和各种精美的证书为荣。可以说,当今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真”的生活和生活的“真”。

八、国难、大众、平民、民主

拆分来看,“生活”是经验,是行动(做、行),是社会(空间),是现在(时间),是真;而整合起来看,“生活”就是在现在的社会中采取行动、积累经验、获取真的知识。在陶行知看来,在采取行动、积累经验、获取真的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洞见“现在的社会”(即现状)如何。在时间(现在)与空间(社会)的二维坐标上,陶行知准确地为自己的“生活教育”找到了位置:国家之多难和民生之多艰——这就是他所洞见的二十世纪的中国。

过去我曾经想不通,为什么陶行知作为一个杜威的高足,作为一个“海归”,作为一个教育大师,没有选择著名高校或贵族学校去治学问,而偏偏抉择了“边疆尘”(《第一流的教育家》,第5页)——偏远的农村(如苏皖一带),偏僻的校园(如晓庄、育才),偏盲的人群(如农家子弟、女孩子)。现在,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陶行知总是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时空的二维坐标——二十世纪的中国上。他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能够拥有为之“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第25页)而激动不已。

他在谈教育时,常常不忘提及“国难”。他说:“现在是教育与国难赛跑。我们必须叫教育追上国难,把它解决掉。(《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第247页)”“为教育而教育,不许行动的教育,乃是加重国难的教育,而不是解决国难的教育。”(同上,第249页)甚至有两篇文章,直接以“国难”为题,如《国难与教育》、《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

正因为他敢于直面“国家之多难”,所以他选择了国家最需要他工作的“边疆尘”。他在首次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新教育”时,这样分析道:“我们现在处于二十世纪新之中,应该造成一个新国家,这新国家就是富而强的共和国??所以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国民教育。”(《新教育》,第6页)这样的“国民教育”,主要是大众教育,特别是平民教育。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中,谈大众教育、平民教育的文章是最多的,其中有的还以此为题,如《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平民教育概论》。陶行知教育思想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高度重视大众教育、平民教育。

8

他誓言要把大众、平民从艰难困苦的处境中解救出来,使他们能够当家作主。他想通过民主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他在后期,提得最多的就是民主教育。单纯从题目来看,就有《民主的儿童节》、《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民主》、《民主教育》、《民主教育之普及》等五篇文章谈这一话题。

总之,由于他对“现在的社会”有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所以他的演说与作文中都不断地出现“国难”、“大众”、“平民”、“民主”等现实性很强的词语。正是这些词语,构成了他“生活教育”的丰富内涵。他“生活教育”的落脚点,也正在于此。

九、生活

前面所述说的一系列概念,其实都是围绕着“生活”二字来的,并与“生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谱系。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生活”一词都是《陶行知教育名篇》中最频繁的概念。惟其频繁,所以无需赘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针对的虽然是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或许“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也过于理想化,但他所倡导的办学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如今应试主义愈演愈烈,如果我们真的想扭转这种不良的倾向,惟一的出路就是冲破分数至上的藩篱,让教育与生活同行。事实上,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把“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提了出来,但愿我们在努力“面向生活”的过程中,能够从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2008-02-15 14:00:37)

标签:杂谈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 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还认真做了笔记,做到学有所得。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一、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什么是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

2、“教学做合一”。陶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作为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陈腐观念,不能把教学生书本知识作为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在进步,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的,运用现代教学武器,改变过去那种光靠老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

3、“创造的教育”。这与素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出一辙,教师们不能教死书,死教书,,学生们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创造,要在用脑的同时,要用手去实验,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陶先生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从小时候就干起。不要束缚他们,使他们回复行动的本能,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去寻找知识,解决困难,来完成中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创造。

二、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的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内部动力所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愿望。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以及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把学习同现代化建设、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9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牢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才教给了学生学习的“金钥匙”。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会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论创造教育(二)

今天,当我们感受到“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重提“知识创新”的重要之时,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很自然地萦绕耳际,当我们重温他的谆谆教诲时,我们仍会从这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也是先知者的卓见中深受教益,他,就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要建设发挥创造力的环境。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

陶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受教育者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创立的育才学校,无论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还是他所开辟的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他为育才学校写的校歌巾,要学生“静观大千世界,啄开未知之门,飞人神秘之宇宙,找出真理之夜明珠”,热情讴歌“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美的创造”!他激情澎湃地呼吁,要使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者创造之路迈进”!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认为,迷信,成见,曲解,都像裹头布一样,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而这种束缚创造力的“裹头布”,“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人都裹成一个三寸金头不可。如果中华民族不想以三寸金头出现于国际舞台,唱三花脸,就要把裹头布一起解开,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

提高师德修养 严谨笃学育人 ——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 最近,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活动,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们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特别是《我们的信条》一篇,对作为乡村教师的我们来说,更是值得学习和实践。陶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一个二十年代的教育工作者就如此一心为着农民群众,确实令我们当代青年乡村教师汗颜。 学习陶行知先生一心为农民群众,一心振兴农村教育的思想,这与当前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它要求我们在履行一个人民教师职责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提高自已的师德修养,严谨治学,认真教书育人,为农村、为农民实现小康作出不懈努力。一、树立正确的师德修养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已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年来的教书生涯中,在师德修养方面,我一直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个农村教师必须树立的师德观。我觉得,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体现在教师的育人方而。也就是说,教师要围绕“教学生如何做人”为中心,注重为人师表,重视言传身教。在教育学生时,注重教会农村孩子如何做人,学会关心人,学会生活,促进他们的德行现代化,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竞争与合作精神,艰苦创业与自尊自强精神。 二、坚持做到“人师”与“经师”合

一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将教师概括为“人师与经师的合一”。人师即为人之师,教人为人之道。而只有真才实学之师才能成为授人之道的“经师”。现在的乡村学校中,有极少数老师存在治学不严的问题。倡导严谨的学风,是教师应有的一种治学态度。真正的学者应是用心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在工作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做 10

事,堂堂正正做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使学生努力做一个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中,我感到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很难,难在教师自己的人生观层次要比较高,特别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好学生做一个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任更重,压力更大。 三、严谨治学不断强化自身师德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而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作论文,搞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等。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我觉得,一个优秀乡村教师,只有不断地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有渊博的学识,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道授业。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提高师德修养,强化自身师德素质,有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的过程。我觉得,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这是师德建设最基本的层次,是师德修养的低层次,也是每一位称职教师必须达到的境界。而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合作创新是师德建设的高层次。在目前,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要根据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营造好学上进、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风气和氛围,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一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深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倘使个个乡村教师的心都经过了农民甘苦化,我深信他们必定能够叫中国个个乡村变为天堂,变做乐园。”在我们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共同努 力下终将变成现实。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二实验净月分校校长 孙淑华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启发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陶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认真地向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学习。

近阶段,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对陶行知新生有了更深刻的解读。他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孤独地在喧嚣的人群中坚守,不求任何回报。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教育历程,何尝不是这样?“不为钱所动”,这是我多年坚守的原则。但我真的一无所获吗?看着满庭芬芳的奇葩,看着日渐腾飞中的学校,我告诉自己:你收获很大!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他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杜威。回国后,他满腔热诚地推行杜威的教育思想,结果四处碰壁。严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清醒地认识到,杜威的教育思想不适合中国国情,要想改革中国的旧教育,就必须从中国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于是,他根据中国的现实,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等原理“翻了半个筋斗”,将其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我们平时总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班会课上的说教,课后的个别谈话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传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错。可看了陶先生的文章后再看我们今天的教育,才知道远远背离了先生的期望。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更不是在生活中学习。孩子们有的成天埋于书堆,成了纯粹的“书呆子”,“蛀书虫”;而有的学生成天无所事事,成了课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虫;更有一些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他们又精力过剩,于是这些学生就成了不安分子,成了老师成天“挂念”的学生。陶行知说:“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就不能让学生有犯错误的机会,得让他们有事做。”如果一个学生不爱学习,那他不犯点错误才真是一个实足的呆子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走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兴趣,让他们感到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

陶先生说:“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师生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产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办学校要从厨房、餐厅办起。”试想有多少学校师生是在一起生活的?吃住在一起?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我校做得较好,让老师和学生在一个食堂就餐,吃同样的饭菜;还让部分老师搬进学生宿舍。我们要努力营造出健康的生活,因为健康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

11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爱满天下。” 师德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至为重要的一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这是师德的至高点,真正像陶先生那样拥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的教育就是无往而不胜的。 当然,教师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当因种种原因而心情索然时,也会有一丝倦怠,当问题学生错误一犯再犯时,难免情绪会有些波动。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偏偏在你强调之后闯红灯,恰恰在关键时刻捅娄子,错误常犯、是非不断。坦白的说当我遇到这样的孩子,我有时也会克制不住自己对他们发脾气,但冷静下来我又会觉得很内疚,也许他们有很多缺点,也许他们是一犯再犯,但这好比人伤风感冒,得了可以治好,好了还会再得,反复感冒,说明人身体抵抗力差。一个孩子反复出错,只是说明他自制力差,需要的决不是粗暴的对待,而是更大的关怀和更大的耐心。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敞开爱的大门,接纳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健康成长的幼苗,还是不幸被虫害咬伤的花草,用爱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用爱融化孩子心灵上的坚冰。

陶行知说:“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是啊,热爱教育,首先要对孩子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今学生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和成就感,这种兴奋感和成就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我愿意用一生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更不是在生活中学习。孩子们有的成天埋于书堆,成了纯粹的“书呆子”“蛀书虫”;而有的学生成天无所事事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听天书,于是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虫;更有一些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他们又精力过剩,于是这些学生就成了不安分分子,成了老师成天“挂念”的学生。陶行知说:“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就不能让学生有犯错误的机会,得让他们有事做。”如果一个学生不爱学习,那他不犯点错误才真是一个实足的呆子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走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兴趣,让他们感到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 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

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们的收获颇丰,特别是《我们的信条》一篇,感触很深。

一、树立正确的师德修养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已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师德修养方面,我一直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师德观。我觉得,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体现在教师的育人方而。也就是说,教师要围绕“教学生如何做人”为中心,注重为人师表,重视言传身教。在教育学生时,注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学会关心人,学会生活,促进他们的德行现代化,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竞争与合作精神,艰苦创业与自尊自强精神非常重要。

二、坚持做到“人师”与“经师”合一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将教师概括为“人师与经师的合一”。人师即为人之师,教人为人之道。而只有真才实学之师才能成 12

为授人之道的“经师”。现在的学校中,有极少数老师存在治学不严的问题。倡导严谨的学风,是教师应有的一种治学态度。真正的学者应是用心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使学生努力做一个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中,我感到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很难,难在教师自己的人生观层次要比较高,特别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好学生做一个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任更重,压力更大。

三、严谨治学不断强化自身师德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而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作论文,搞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等。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我觉得,一名优秀教师,只有不断地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有渊博的学识,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道授业。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提高师德修养,强化自身师德素质,有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的过程。我觉得,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这是师德建设最基本的层次,是师德修养的低层次,也是每一位称职教师必须达到的境界。而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合作创新是师德建设的高层次。师德修养要根据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营造好学上进、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风气和氛围,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一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它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下面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 13

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启发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陶子”,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认真地向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学习。

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知道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深有体会: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孩子们成天埋于书堆里,以高分遮面。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14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一)

有人说,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在中国就不配做教师。的确如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熠熠生辉,值得每一位教师去用心学习,认实践。

陶行知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即从“喂养”式转为“觅食”式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生学”。

“学生怎样学就怎样做”,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差异,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陶先生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的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给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陶先生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可知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二)

陶行知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他提倡: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的确,当我们教师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时,会觉得他们整天只会调皮捣蛋,不肯好好听话;觉得他们好不开窍,反复讲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没有一个能让自己感到满意......

其实,诚如陶先生所说,这些问题都是出在我们教师身上。如果孩子不调皮,那还叫孩子吗?对孩子来说,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每位老师说的要点都要牢牢记住,再加上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儿想玩想吃想偷懒,那一些孩子在学习上有所亏欠就不奇怪了。

反观教师自己呢,整天都是与自己的专业打交道,那点学问早就滚瓜烂熟了,要孩子与自己的资历与学问划等号,对孩子来说当然很不公平。试想,孩子眼中的世界哪可能和教师的一样呢?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

陶先生又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可是有多少教师真正见过这种奇迹?有多少教师能真正跟学生交朋友?虽然在课堂上,我们和学生平等地对话;虽然我们总是微笑着和学生交谈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虽然我们也和学生一起跳绳,做游戏;但是,却始终没能和学生做真心朋友。原因何在?只因为我们没有变成一个小孩子,没有变成“内外如一的小孩子”。

就让我们放下教师的架子,忘记自己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等到我们重新生为一

个小孩《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这个假期,学校要求我们每位师范专业学生都阅读一本经典教育类的书籍。虽说已经是快大三的学生了,对于自己即将从事的教师行业也是有所了解。不过讲到教育类书籍的话倒还真是没读过几本。趁着这次的机会,我便翻阅了些资料,得知了这本《陶行知文集》。

讲到陶行知先生,应该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国为工农服务的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倡导并实施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抗战教育等。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作 15

为后辈的我们应该继承并将这种教育思想发扬。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今的教师要做是不仅仅是学生的导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学生的亲人。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现今依旧会有抱着书本死读书的学生,这是一种极其不科学且没有实质效果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在这一点上的预见。学生读书是为了丰富自身的学识,掌握技能,而不仅仅是去应付一个考试这么简单的。

学科专业知识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建立关心国家社会情况的意识,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而非夸夸其谈。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于“因材施教”这个观点,陶行知先生也有所提及。对于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其相同的教育方式,那得到的结果便是没有创造性能力的学生的出现,都是大批大批的普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从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给其不同的学习要求,更能发现学生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还指出,教师的责任不是在于教学,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让学生不但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学会探究解决新的问题,学会思维方式,学会发现创新。

在现在这个发达的年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对于当今的教育学来说,依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对于我们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更好的从经典书籍中习得教学的经验,成为有创新教育精神的新一代教师而不停努力。

子,我们定会发现,自己的学生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啦!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