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实,他把愤怒藏得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也许鲁迅先生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对一个人用了相当多的笔墨,那便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她是个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的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阿长”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读者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阿长”知道“我”喜欢《山海经》,跑了许多路,帮“我”买来了《山海经》。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还有几个人物,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极深的。一位是范爱农先生,鲁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后,范爱农竟满不在乎。鲁迅对他的看法几乎是渐渐改变的,直至范爱农就义,鲁迅开始变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致远中学初一:Salvador

 

第二篇:读后感

(二)我喜欢的中国作家,除去朱自清三毛,就是鲁迅先生了。这本书当年出版时拟订的名字是《旧事重提》,想来是鲁迅先生嫌题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在此书中,当然也有鲁迅先生一贯的讽刺辛辣,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这故事,当时,中国在邻邦日本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没有来由地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让我想起在郁达夫先生的《沉沦》中,那个在心中默默呼唤着“祖国啊,你怎么不快点强大起来,你的儿女在这里受苦那!”的留日少年。这种国人,希望祖国强大而不去努力,只是无助地祈祷,让人不仅怜悯他。但是那些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为何意,作者在此则中更着力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人”的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事实上,鲁迅先生留日学医的目的,也是如此),在此,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先生写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

其次,《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原本培养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图》,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使其觉得“白发的祖母,是和我不两立的人”!呜呼,封建礼教毒害少年,何其之深!

《二十四孝图》,和《风筝》(《呐喊》鲁迅)所想表达的实际大同小异,这可以说是旧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这难道不是中国的弱点所在吗!

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以笔作枪,字字掷地有声,这本《朝花夕拾,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子,但丝毫不改其风貌,对于作品中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我看过后犹触目惊心,一面庆幸自己出生在了祖国富强的年代,一面又下定决心,尽我所能不让悲剧重演。 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从《朝花夕拾》中,我惊见自己的影子,那么单薄,那么坚定的影子!

鲁迅先生,中国正在崛起!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辉煌与他的外貌永远不能比较,在战争年代,拿破仑矮小的身材可算是二等残废,但是他却没有放弃,他由一个小小的炮兵成为了将军,成为了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认定了我是生活的主角,抱着这个信念戴上了权力的桂冠。

很多人在生活中毫不起眼,但总有些人是主角。当人们在仰起头羡慕主角时,是否想过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马云,阿里巴巴的老总。现在上网的网民几乎没有人没有见过阿里巴巴这些字眼。在这个网络闻名的网站,主角马云其貌不扬,但他是主角是个事实。谁又可曾知道,他曾经只是一个卑微的工人,但他拥有成为主角的信念。

也许你的生活是一部很长的电影,放映了好几年,票还在自己手中。每次与别人表演时,总羡慕主角,可是当自己用手中的票去观看自已的电影时,突然发现:“我也是生活的主角。”当你忘记自己而做别人电影里的配角时,你也是主角。

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是主角的那一刻,同时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在此浮出水面。向自己的主角位置奔跑,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角。

还在抱怨活在主角的光辉下的人们啊!只要你向外迈出一步,仰着头向天大喊“我也是生活的主角!”找回自己的指南针向目的地行进,演着自己的电影。总有一天,你就是生活的主角。

也许你不是拿破仑,也许你是是马云。但你是你自己,拥有独特的魅力。做一个靠自己发光的星星,你的光芒将无人可及。

夜幕降临,在黄昏下独自演着电影,既使没有人鼓掌,跳着自己的舞蹈,旋转着,旋转着?带着微笑迎接电影的最后一刻??

2总是认为我是一片绿叶,永远只能衬托美丽的花朵;总是认为我是一朵白云,永远只能点缀湛蓝的天空。

可是,没有我的衬托,花朵会孤独,没有我的点缀,天空会单调。每一格人都站在一个舞台上,每一格人都会站在最中央,然后,有一个穿透一切的呐喊:“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空气里洋洋洒洒的是细碎的疲倦,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挎着肩膀,低着头,嘴里呢喃着什么,冷漠的脸,冰冷的眼。匆匆的脚步不断地擦肩而过,整个人如融入刚劲水泥里一般冰冷。于是我翘起嘴角,给每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一个微笑,一顺间,我敢到血液沸腾,心在燃烧,一个个陌生人汇报给我一个个微笑。一瞬间,仿佛人与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就被一格又善的微笑所代替,一瞬间,我感到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似水的流年,历史的书本翻了一页又一页,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闯入了我的世界。孔子,李白,李清照,成吉思汗,鲁迅,戴望舒,郑愁予??他们都是历史的主角,都当过生活的主角。逝者如斯精神永在,我没有那些名人那么伟大,我的精神道德,品质也远不及他们高尚,但我却有无法抵达的年少,我也还是生活的主角。

人生都如划过夜空的流星,辉煌与黯淡,都同样的精采,是星辰就不用羡慕皎洁的明月,因为自己有片璀璨的星空;是小鸟就不用竞艳于孔雀的华丽开屏,因为自己的歌喉同样婉转动听;是小花就不用嫉妒牡丹的艳丽外表,因为自己的芳香同样沁人心脾。

我在班里并不起眼,但同学都对我很好,我在亲戚中并不多才多艺,讨人喜欢,可大家都很爱我。因为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我会做好我自己,因为我也是生活的主角,在虚空中狂奔,在寂寞中追逐。在这繁华的都市中唱响属于自己的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