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简介及读后感——张萍萍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黄沙漫天的大漠里,一个倔强的女子,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她叫自己三毛。

作者简介: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19xx年出生于重庆,5岁时随父母迁居台湾。19xx年,走进撒哈拉沙漠,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十月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中国饭店》。19xx年,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五月出版《撒哈拉的故事》。19xx年,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荷西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三毛回到台湾。

内容简介:《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三毛用自述的形式,讲述了她在撒哈拉沙漠零碎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记录了她与丈夫荷西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以及沙漠中新奇的风土人情。

三毛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助那些沙漠中的居民,开办了课堂教他们读书写字,为他们治病施药,她用指甲油为邻居补牙,把下了蛊术的物品当成宝贝随身携带,最后得了一场重病??那一串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好比颜料,给沙漠孤寂的天空渲染了颜色。三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描绘着一幅充溢着浪漫和温情的异域风情画卷。 推荐理由:三毛的文字,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人的内心充满温馨的感觉。过于华丽的文字总是给人一种冠冕堂皇的感觉,华而不实,而三毛总是用最平淡的文字掀起读者心中的波澜。

读着《撒哈拉的故事》,仿佛感觉到她就坐在对面,一张圆桌两杯咖啡,就像久别的朋友在向你讲述着她旅途中的故事。这本书中记录着太多我们所不能想象的沙漠风土人情,也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在沙漠中积极乐观的生活。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生活态度,让她不管面对多么危险的境况和艰难的生活,都能够那样的乐观和从容。

片段鉴赏: 邻居姑卡十岁,她快要出嫁了,在出嫁前半个月,她的大腿内长了一个红色的疖子,初看时只有一个铜板那么大,没有脓,摸上去很硬,表皮因为肿的缘故都鼓得发亮了,淋巴腺也肿出两个核子来。第二天再去看她,她腿上的疖子已经肿得如桃核一般大了,这个女孩子痛得躺在地上的破席上呻吟,“不行,得看医生啦!”我对她母亲说。“这个地方不能给医生看,她又快要出嫁了。”她母亲很坚决的回答我。我只有连续给她用消炎药膏,同时给她服消炎的特效药。这样拖了三四天,一点也没有好,我又问她父亲:“给医生看看好吗?”回答也是:“不行,不行。”

我一想,家中还有一点黄豆,没办法了,请非洲人试试中国药方吧。于是我回家去磨豆子。荷西看见我在厨房,便探头进来问:“是做吃的吗?”我回答他:“做中药,给姑卡去涂。”他呆呆的看了一下,又问:“怎么用豆子呢?”“中国药书上看来的老法子。”他听我说后很不赞成的样子说:“这些女人不看医生,居然相信你,你自己不要走火入魔了。”我将黄豆捣成的浆糊倒在小碗内,一面说:“我是非洲巫医。”一面往姑卡家走去。那一日我将黄豆糊擦在姑卡红肿

的地方,上面缠上纱布,第二日去看疖子发软了,我再换黄豆涂上,第三日有黄色的脓在皮肤下露出来,第四日下午流出大量的脓水,然后出了一点血,我替她涂上药水,没几日完全好了。荷西下班时我很得意的告诉他:“医好了。”“是黄豆医的吗?”“是。”“你们中国人真是神秘。”他不解的摇摇头。

读后感:还记得两年前的现在,我站在公交站台上,看着脚前的行囊,车水马龙的城市,自信的我认为自己属于这个繁华的都市,而她也同样会属于我。

参加工作后的我,不停的努力着。时间飞弛而过,阳光的温度降的不知不觉,清风已化的凌烈而冰冷。工作地点、职责的变换,我感觉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越是害怕出错,就越紧张,反而也越是容易出错,烦躁,不被理解等等问题的出现,压力就像水银,灌入我的身体,异常的沉重。想想刚毕业时的梦想,感觉它越来越远或者说是梦想抛得我越来越远,紧攥的手慢慢松开,放弃吗?

无意间翻开同事桌上的《撒哈拉的故事》,他说这本书很有趣,借我看看,可能对我的状态有所帮助。

以前常常听人说起三毛,听说她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那么的随性和洒脱。

如今第一次翻开她的书,看着她对沙漠生活这个梦想的执着,看着她的乐观和善良,看着她与荷西动荡政局下完全脱离现实束缚的爱情,满是感动。

我们不能够想象一个现代人,在贫瘠的沙漠中怎样去生活,一定

充满着困难和危险,就像鲁滨逊那样的艰辛。然而我错了,在那个荒僻落后的地方,她却从未对生活失去希望,整本书中没有出现一个孤单、无助的字眼,她是一个真正享受自由并承受得起孤独的行者,不知道是什么样了不起的信念支撑着她,让她为梦想这样的付出。首先她教会了我热爱生活。

三毛曾经在一首歌里写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梦想每个人都有,只是当梦想照进现实,谁还能鼓起勇气坚持。三毛选择了继续。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紧攥的手慢慢松开,放弃吗?不。 合上书页,加卷着大漠中的黄沙,一起放进抽屉。

湖南真是个多雨的天气,不知不觉中这周的第二场雨停了。 雨过天晴之后,我站在阳台上眺望着天边的彩虹,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美丽,一如我所期待的祥和与幸福。

我决定,将那层薄薄的灰尘擦拭,将梦想继续。

我翻开厚厚的日记本,在扉页写下:无数的顺逆境中是这样的坚持,让我们拥有了勇气与信心,纵使只做道旁的一株小草也同样期待着破土而出的美丽!

六分公司 张萍萍

20xx年9月

 

第二篇: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免费)

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早就听父亲讲过张海迪姐姐的故事,今天阅读完《张海迪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真正明白了“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含义。

张海迪五岁时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里自学完中学课程。十五岁,便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地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的英语小说,还当过无线修理工。《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讲述的就是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从非凡和毅力学习和工作,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看到这位与疾病顽强搏斗的身残志坚的女性,我不由得想起街头乞讨为生的健壮的青年,想起整日麻将虚度光阴的人们。他们有着健康的体魄,却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勤劳勇敢的志向。平时,有些人总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作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张海迪相比,这些借口是多么微不足道呀!

遇到困难不退缩,这就是张海迪。做困难面前的强者,这是张海迪给我的启示。这本书真是影响我一生的书,我将以海迪精神为目标,勇敢向前,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