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耐心仔细阅读了路遥先生的这部反映建国初期社会状况的著作——《平凡的世界》. 读完路遥先生的这一著作后我的心如同书名一样平静又平凡地接受了平淡的结局.但是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却隐藏着一些不平凡的东西.当生命的搏斗命运的抗争精神的洗礼社会的变迁爱情的萌动等等诸多人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种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全文所以说这部书对人物描写的造诣之高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并且贯穿人生的哲理于其中发人深省.所有的人物都处于一个社会的变局之中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步情节的发展.老实善良的少安终于不再局限于背向蓝天面对黄土的以农为本的生活开砖窑、包砖厂谋求新的致富之道;热情洋溢的少平终于背乡离井以矿山为归宿.都是人生旅途上开始迈出了新的一步他们不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身上不可能没有旧的传统但他们能够冲破旧有的樊篱选择应走的道路求得自身价值的确立. 这既是对历史性变化的追踪也是当代青年选择人生道路的情绪体验.要说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人物的塑造无庸质疑绝对是大众认可不过在细品这部书后我发现路遥先生原来还在书中加入了不少的浪漫主义元素这在孙少平在失去了田晓霞后精神迷离而遇见外星人以致于出现第三类接触这一场景的充分体现了出来.孙少平含混不清心智丧乱.凭借自己的一点阅读与外星人交谈当然内容的确是太“内性化”了.竟能使外乡人使用黄原方言进行沟通尚且不说路遥先 1

生用笔之高光这一点便可看出孙少平用情之深人物性格一览无余.希望得到满足还有比这种手法更无奈又更好的吗?

这部书还有一大看点便是它的时代性.从建国初期直至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后来无一不体现了社会鲜明的时代感.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把孙少安拥上了可以施展本领的舞台.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矛盾他的内心里又布满着起伏不已的冲撞这种冲撞打破了他艰苦创业的稳定心态和持重而行的品格使他在时代转变中走上了重新选择的新路. 孙少平在变革的时代中经受着诸种社会冲突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复冲突而且通过每一次冲击迫使他进行着不断的思考.这思考中溶入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也渗透着他对自身价值的估价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在复杂时世中不随波逐流、不寄人篱下、不甘平庸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追求.从中流露出深沉、深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书都是读书人写的所以读书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影子或者写成怀才不遇或者写成大器晚成或者写成心远世事的高人隐士.这其实只是读书人的理想或者说是一厢情愿而其实这些都是不真实的都只是阿Q式的自欺.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扎实、踏实、现实、真实真正读书人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有既定目标、正确方法、坚定信仰与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些才是我所认为平凡世界里平凡人真正实践经历的社会生活否则只会被这生活吞没自失其身.

2

平凡的世界内容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xx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xx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xx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 辑.19xx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xx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xx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19xx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3

 

第二篇:读《平凡的世界》的感受

大 学 语 文 课 程 论 文

社会发展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号:1011524048 姓名:王会芹 任课教师:孙先科、申欣欣成绩:———— 20xx年6月10日

读《平凡的世界》的感受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曾经读了三遍,第一遍是一字一句的朗读的,之后的两次都是快速的翻看,唤起第一遍阅读时的记忆。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次读时大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是总体来看这本书,每次感受却是一样的。而且这种感受也是我最重要的感受,是喜爱这本书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最重要的感受,就是对“平凡”二字的感受。我想,路遥先生在世界前面加上一个“平凡的”作定语,作为此书的题目,就足以说明重要性了。这个题目非常好,有种洗尽铅华、回首往事的味道,让我的心不再浮躁,而是静静地体会书中的故事,故事中的道理,道理中的逻辑。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片段要数在第三部第十八章中对王世才的四的记述与追祭了:

“王世才却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不久,青草会覆盖他的坟头,这个普通的人的名字也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只是他近二十年间的劳作所创造的财富,依然在这个世界之上无形的存在着;他挖出的煤所变成的力量永远不会在活人的世界里消失。”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建造出的。伟人常常用纪念碑或纪念堂的形式来使自己流芳百世。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形的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自身。是的,生活之路长青!”

“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够做的铭文。”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像王世才一样的死去,只是或长青、或短命、或意外而死、或自然死亡,或在煤井、或在大厦中或在家中、活在医院中。无论如何,幸运的来到这个世界中的我们,总会不幸地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平凡的世界中每一个平凡的人改变不了的宿命。幸运的伴着哭声降临,不幸的伴着哭声离去。来时也哭,去时也哭,这似乎以成为我们地球人的风俗习惯了。但是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的意义,绝不是来时激动欢欣的哭音与去时悲伤痛苦的泣声。应当是我们在这个平凡世界中的欢声笑语;应当是我们在这个平凡世界中的铿锵有力的奋斗声;应当是我们在这个平凡世界中劳动时威武雄壮的呐喊声。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而且必须消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淡忘掉,唯有劳动不能。在这个世界中劳动的功用不会消失,只会伴随着它所产生的历量一代又一代地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虽然劳动者的名声不能远扬,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劳动奉献却能久传,这个世界也因他们的劳动而久存。

那些所谓希望纪念碑或者纪念堂来使自己万古流芳的伟人们,与无数付出血汗劳动却不求声誉的普通劳动者所铸就的无名纪念碑比起来,变得无比渺小、无限低微,甚至可憎可恶可恨。平凡的世界是平凡的,世界上的每个人也是平凡的,这这是最起码的认知。世界上每个人的区别在于对这个世界的劳动贡献的有大有小,收到的待遇有好有坏。之所以说世界是平凡的而不是平

等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奉献和所受待遇并不是一致的,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然而我们依旧得承认世界是平凡的,因为没有什人或事物是特殊的,都相似的活在这个“平凡里。定睛凝思,方制世事扰扰不离其宗,万物皆以极为特殊,终究归于平凡。转念想国人对名利尤其看重,不惜挥金土、撒玉珠,以扬名,然终究归于巷湾星际、浩瀚银河。相反,如果惜用金玉,多多行善事倘或被世人所熟知,进传记、入剧本而扬名于世,载誉而归。“平凡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不可急功近利,不能野心恶起。

通过反复阅读,感悟这本书,我对“平凡”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它对我思想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深刻,好书真让人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多少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人或事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伟大的普通劳动者都仅仅只是用“平凡”来形容,那么其余的什么才能配上“伟大”二字呢?爱情是一种感情,一种最为纯洁无暇的感情,才能得此称谓。虽然普通劳动者全体是伟大的,但是组成这一“伟大”的个体都太过渺小,而且这些个体都只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做事,并非是无私奉献的,但与名利者相比,还是高尚的。因此,我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还不是普通劳动者,应该是爱情,圣洁的爱情,就像少平与晚霞的爱情。一个身为省报记者,一个却是挖煤工人;一个是高尚的女儿,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富裕,一个贫穷;但是这些天壤之别并没有阻断他们,位居高位者不傲慢,畏惧地位者不自卑,仅仅因

为彼此爱慕,仅仅因为彼此倾心,勇敢的相拥在山巅,自豪的傲视百态人间,这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爱情,最无私的爱恋。

虽然众多评论者都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赞美劳动者,但我认为他最成功的在于它赞美的是“平凡”的劳动者伟大的爱情,看似平淡无奇,也许他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唯美浪漫、感人至深;也许他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轰轰烈烈、凄惨唏嘘;也许的也许,但是,他却是最伟大的,正是在于它的平淡,在于它的平凡。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凄美哀怨,更多的正是平凡、平淡。正是这平淡的爱情,让两个相爱的人相依相偎、倾心相谈。除了爱情,很难再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是两个地位悬殊却彼此相爱的人在一起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