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师:我们聊聊一位已经98岁高龄的老人,板书名字,请生读。他学贯中西,潜心研究东方文化,写作一生,共写了1200万字的学术专著和文学散文。在20xx年曾被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

生:季羡林

师(板书:季羡林):季羡林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哪些信息?(6岁离开父母到济南的叔叔家,34年作为北京大学交换生离开祖国到德国的哥廷根留学,却因战乱被阻留在异国他乡11年。46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一生起起伏伏。学过有关他的《小苗和大树》,他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一、 直接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就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怀念母亲》,请生一起读题。

生:怀念母亲

师:一种深深地思念之情,再读题。

生:怀念母亲

师:母亲,季羡林说:“我的一生有两个母亲。”通过预习你知道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

生:一个是生我的母亲,还有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师板书: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师(出示第一段):一起读

二、 初读感知

师:自由读课文,读准音,读通文。想想:主要写了什么?

师: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朦胧、薄暗、引用、思潮起伏、可见一斑、频来入梦)

师:谁来读第一行,对“bó ”薄暗,是昏暗的意思,常用在书面语。“频”是什么意思?屡次,连续几次。连续点头叫作?

生:频频点头

师:那“频来入梦”就是?

生:经常在梦中出现。

生:常常到梦中来。

师:我们理解了“频”字,就懂得了“频来入梦”,有些词语我们抓住重点字,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词的意思。

师:谁来读第二行?

师: “可见一斑” 能用“斑”组词吗?

生:斑点

生:花斑

生:斑纹

师:(出示斑:花纹或斑点。)这就是“斑”的意思。“可见一斑”来自典故。我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看见豹子身上的一个花纹就能推测出整个豹子的样子,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也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既是 1

近义词,也常连用。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词语。

师:初读后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离开母亲,季羡林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生:作者离开祖国后非常怀念祖国母亲和身生母亲。

师:我们可以抓住重点句概括,也可以用补充题目概括内容。

三、思母之悔

师:默读课文,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怀念? 师:分享收获

生: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出示句子):齐读,读到些什么?哪里读到的?

生:离开了母亲,作者十分难过,“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师:“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用一个词就是?

生:寝食不安

生:寝食难安

师: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寝食不安”呢?

生:因为季羡林的母亲弃养。

师:什么是弃养?(出示理解)

师:在这14年里我也只回去了两次,是这“生离死别”让我“食不下咽、睡不安寝”,谁来读?

师:寝食不安,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仿佛看到了?

生:想到了小时候,母亲不辞辛苦抚养我长大。

生:想到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母亲无私的付出。

生:想到临别时,母亲湿润的眼眶。

师:我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奉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但是没等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我失去母爱,也失去奉养她的机会,我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起齐读。

师:刚才我们读着词语和想像中读到了伤感和怀念,我们还从哪里读到了这样的思?

生:从“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读到作者当时已经非常痛苦,没有了母亲仿佛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师:感情至深,请你读

生:从“数十年如一日。”我发现每一天都非常痛苦。

师:感情之长,请你读

生:读到“终天之恨”,我发现作者把未能报答母亲的恩情看做此身无法弥补的遗憾,他恨自己没有早日发现。

师:请你读

生:从“频来入梦”中,我读到了母亲虽然离开我,却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母亲一直在我的心头。

师:一起读句子。

师: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对生身母亲的怀念?

生: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 2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师(出示文中句子):谁来读读

师:我看到房东太太什么样的神情真想哭?

生:看到她期盼的神情时,我想哭,看到她失望的样子时,我也想哭。 师:是啊,从她的神情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母亲?

生:关心孩子的母亲

生:慈爱的母亲

生:期盼孩子回家的母亲

生:一心为子女的母亲

师(出示):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啊!”一样的 ,一样的 ,一样的 。

生: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思念自己的孩子。 生:一样想念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把爱都给了自己的孩子。

师:他的母亲就是这样,所以他真想哭。一起读句子。

师(出示: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告诉我:“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听到这里他真想哭,再次齐读句子。 师(出示):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师:从季羡林的内心独白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想回报自己的母亲,可是母亲却不在了。

生: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在母亲的身边。

师:爱之深,思之深,悔之深。文中“报终天之恨,灵魂不全的人”这些就是在写这个念吗?

师:子欲养而亲不待,一起读。

师:对母亲的怀念,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数十年如一日。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

四、 念国之情

师: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细细地读一读季老的其它几段日记。画画圈圈,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生:(日记片段)

生:(日记片段

……

师: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生离”。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出示):自由读

师:谁来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到了怀念的味道,是怎样的呢?

生:酸酸的,甜甜的

生:浓浓的

师:为什么酸酸的?为什么浓浓的?甜甜的?

3

生:甜的是一种盼望、酸的是一种思念。

生:一种美好的回忆是甜甜的,惦记的滋味是酸的。

师:想母亲,又想祖国的一切,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一起读。

师: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这思念多么酸涩,那游子的爱国之心就有多浓烈!一起读。

生:还从“糊”字感受到了,这么多的滋味让季羡林无法忍受。

师:一个“糊”字,就让我们记住了作者心中所想。虽然模模糊糊,心里却清清楚楚的是对祖国的怀念。

师:想家乡的亲人,想祖国,想家,想得百感交集。再读读日记,还想得怎样? 生:想得难以忍受。

生:想得无法入睡。

师:动情地读一读日记中的片段吧。这就是作者的情,板书:情。作者对祖国相同的思念,深深的怀念啊!

师:再读读几则日记,静静思考。看到什么让作者有这样的情?还有呢? 生:一个人的夜里的孤独。

生:黄昏散步时……

生:一阵风吹过也让作者想到祖国。

师:思念是一种果实,甜中带酸,盛产在夜里。是不开灯的黄昏,是那一阵路过窗外的风,还有那似曾相识的房东太太。(板书:触景生情。)

师:我们来读读这样的景,这样的情。(男生女生,一生全部,齐读,师生)

《怀念母亲》课后反思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 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纵观整堂课,我想主要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没有做好。在精读课文时,我采用了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由面过渡到点这是正确的。但是学生找出体会最深刻的语句后,我在引导学生读时,却不够深入,如:学生找的这句话“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问学生:“作者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生略思:“作者想说,妈妈你回来吧!”如果当时,我借着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悲痛的语气再读这句话,全体学生再齐读,肯定会深受感染,课堂氛围也会更好。通过这点,我想: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有效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深入引导、朗读、体会是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之一。再者,抓住重点语句精读文章时,学生找了很多自己认为感动的句子,我不分重点平均用力,结果既浪费时间,又感受不深。我想一篇文章两三处深入体会挖掘即可。

不同感情基调的文章教师在讲课时,应用不同的语气、语调、不同的表情,这也有利于让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显而易见,《怀念母亲》文章,应 4

该说非常到位。这篇文章,教师应带着忧伤、深沉的语气去读文章、讲文章,让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文章,齐读课题——

2、复习:

①首先来复习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看屏幕,一起读读: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

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已有了初步了解,课文以怀念母亲为题,写了哪两个母亲?(板书: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他对这两个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板书: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3、引入: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非常扎实,这节课我们就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研读课文,并在研读过程中用心体会作者对两位母亲的崇高敬意与真挚爱慕。

二、整体读文,初步体会

1、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课文

2、你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按顺序往后读,大家边听边初步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

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1、提出学习要求:

一边读一边把文中描写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爱慕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体会,体会深刻的在空白处简单做做批注,如果有问题在旁边做出标记。

2、读完的同学快到小组里去,把你读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提出来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把体会深刻的地方跟他们交流。

四、集体汇报交流

(一)、体味对生母的情感

着重引导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5

1、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学生初读谈自己的理解,谈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②问题设计:母亲去世,作者为什么会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再读读这一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联系上文:“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只活了四十多岁。”体会作者心中的伤心难过。

感情朗读

联系下文:“我真想随母亲与地下??数十年如一日。” 问题设计:你知道作者有什么愿望吗?

补充资料: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指导朗读:而今母亲去世了,即使他大学毕业,即使他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此时此刻,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难过、伤心吗?是什么?(遗憾、悔恨、自责)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读读。

2、下文中还有你关注的句子吗?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理解后感情朗读“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语调低沉;二、语速缓慢)

感情朗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爱慕,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再读读这部分。

3、“看到她的神情,我想着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作者为什么真想哭?再快速浏览这则日记,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感情朗读:刚才我们体会到作者伤心母亲去世了,而今他成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更加真挚,更加深厚,所以他连用两个感叹号,来表达心中喷涌的情感。大家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把握,指名读,齐读。

4、在文中还有一句话也写出了作者对生身母亲的这种深厚情感,知道是哪句吗?读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读到这,老师不由得想到了王维的两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国他乡,季老怀念的还仅仅是自己的生母吗?还有谁——(祖国母亲)

(二)、体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1、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画出的描写对祖国母亲爱慕与敬意的词句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他对祖国母亲的魂牵梦绕?指名读

①理解“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这句也出现了一个“频来入梦”你是怎么理解的?

问题设计:祖国母亲为什么也会一次又一次走进作者的梦中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日记。

②在日记里找到了哪些关键句,哪个小组接着来汇报。

Ⅰ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浓浓地糊在心头。

6

在这段的学习中,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吗?

预设:作者为什么而凄凉,为什么这凄凉又是甜蜜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吗?

师小结指导朗读:作者运用凄凉与甜蜜这一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的词语巧妙的将自己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与想起亲人的甜蜜进行了对比,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的非常充分。因此读这句时要注意前半句“酸酸的、有点凄凉”与“甜蜜的、浓浓的”语气上的区分。指名读

Ⅱ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不能忍耐。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思念)这种思念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你积累的诗句来形容吗?

指导朗读:艾青曾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借用一下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学们,这种深沉、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怎样通过读传达出来呢?练习读一读 指名读

Ⅲ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

③通过刚才学习,联系上文和下文,你能回答为什么祖国母亲也会频来入梦吗?

2、引读

师:旅居海外的日子,作者的心中不断涌现着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着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这份情感在作者的心头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因地域的距离而变得更加强烈了,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再深情地朗读他的日记,再一次走进老人浓浓的思念——生:11月16日日记

师: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生:11月20日日记

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轻轻地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生:11月28日日记

(三)体会《寻梦》的情感

过渡:为了更好的表达对两位母亲的敬意与爱慕,作者除了引用日记外,还引用了他的散文《寻梦》的开篇、结尾,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文字,用心去体会、感悟。(分男女生读)

①这样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结合搜集的资料谈)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过渡: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许多许多,母亲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内容,快速读读课文做后一段。

说说从这一段中的哪个词、哪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感情朗读

五、体会文章写法

1、浏览课文开篇、结尾

2、你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首尾照应的。

3、小结:像这样首尾照应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六、总结延伸

7

这篇课文首尾照应使每一个读此文的人都能深切的意识到作者在欧洲的十一年是对母亲思念异常强烈的十一年,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化为一体,成为支撑他在国外漫长岁月中的巨大精神力量。课后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愿意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同学,可以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

板书设计:

生身母亲

崇高的敬意 怀念母亲

真挚的爱慕 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第二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敬意和爱慕”,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依据课标要求、课程特点、学情,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之中,感受作者对祖国、对母亲的深挚的思念之情。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

2、品词析句法:在阅读教学中围绕语言点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结合,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

8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生活在妈妈的怀抱、幸福的家园之中,可你知道,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青年时期即失去母亲,之后出国留学。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季羡林先生,感受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出发,易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同时,也为学生朗读文本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2、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怀念的“母亲”,一个是生身之母, 一个是祖国母亲。)

设计意图: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朗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

(三) 细读文本、品词析句

首先感悟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感情,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重点理解一个“寝不安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如今母亲逝世,报恩已永无机会,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并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辗转反侧中所回想到的画面,将作者因无法尽孝而心存愧疚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接着转入对祖国母亲的思念,这部分让学生抓住难理解的语句。“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首先引导学生要明确“频来如梦”的意思,再谈祖国母亲频来如梦的原因,然后想像作者会梦到什么,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不变的深情。紧扣文本,出示“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唤起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在作者记忆深处的母亲的身影,从而体会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和思念的情感。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选择了“寝不安席”和“频来如梦”两个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力争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整合,同时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体验。”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够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以,我在教学中还采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结合,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学习写法,首尾呼应

学生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认识两个母亲身份不同,对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变的,从而呼应文章开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交流写法特点。

9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做到在习作中会灵活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齐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并结合实际,让学生畅谈在共和国60岁华诞来临之际,最想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由读到悟到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历练语言、宣泄情感的时空,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五、说板书

6、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

设计意图 :

板书是整节课的眼睛。本节课我设计的板书做到了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怀念母亲》教学案例

对课文的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对课文分析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师:自由朗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

师:不仅吃不下饭,还“寝不安席”,你知道“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

师: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的离去,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生: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

生:我觉得还有一点,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

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

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

生: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

生: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

……

出示资料:

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 10

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孩子。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

生: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因为作者觉得只有拥有母爱,自己的灵魂才是完全的。

生:失去了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快乐。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

出示资料: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因为无法迎养母亲而更加感到遗憾。

生:我明白了文中提到的“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句话,我想这个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

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这段话。

教学论文

培养写作兴趣 提高作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正确引导,树立责任心和责任感

有些学生认为写文章是作家的事,自己不想当作家、就可以不要学习写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了解作文,通过实例说明作文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要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写作,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能够流传下来吗?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如果没有文字的说明能够推广和应用吗?使学生认识到写文章不仅是我们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从而树立起学习写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二、“通阻开源”,逐步克服畏难心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产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 11

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参加这些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让他们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这样贴近他们生活,他们就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逐步消除畏惧情绪。

三、分层要求,树立信心,培养作文兴趣

1、先降低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先求“通”,再求“好”逐步提高。在作文指导时,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先考虑“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在语言表达上,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习惯,写了一个句子就问一问自己:这个句子“通”吗?在写得“通”的基础上,再逐步要求写得“好”。

2、“成功是成功之母”。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未尝试成功的喜悦,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信心,永远得不到成功。因此要经常表扬、鼓励学生,特别要鼓励程度较差的学生。要树立他们进步的信心,把他们的习作作为黑板报的稿件刊登,或推荐到红领巾广播站播诵等形式,让学生有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信心,激励学生继续走向成功。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