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读后感

《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读后感

王玲

很久没有这么倾情地读的一本书,很幸福!《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摘录如下:

一、幸福是什么

是的,向着幸福的方向奔跑吧!就像所有人一样,我也在追赶幸福,可是幸福正在身后追赶着我们。——布莱希特

?

?

? 每个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幸福 幸福:比满足和舒适更多一个 美国专门从事幸福感研究的心理学家将“主观上的舒适”细分为三个要素:生存所需要的满足感;时常感受到积极情绪;能够化解消极情绪,特别是抑郁、偏执和恐惧

?

?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抑郁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和培养关系:保持积极的错觉;共同的兴趣和世界观;一起活动和富于想象力的行为;互相倾听;珍视对方并心存感激

? 涌流产生幸福。在涌流中,人完全被他所从事的活动占据,但却始终掌握着整个过程,当事人不是被强迫集中精力的,而是不知不觉第与行为融为一体

? 幸福的意义

不要忘记,幸福并不是取决于你是谁或者你拥有什么,二取决于你在想什么。——戴尔.卡耐基

? 幸福公式:幸福=幸福标准值+生活状况+活动范围

50% 10-15%

“接受他本来的样子”,这句话不仅是爱的要义,也是幸福的真谛。

二、情感进化论:培养独一无二的快乐和幸福

通往幸福的大门时从内向外打开的,它对那些试图撞开它的人牢牢地关闭着。相反,如果想进去,人们就必须后退一步——索伦.克尔凯郭尔

? 与生俱来的情感:兴趣/好奇心;快乐/幸福;惊喜;愤怒;忧伤;恶心;恐惧;轻视;羞愧

我是我应该成为的我,埃瑞克.埃里克森的理论,要让孩子幸福,父母必须完成以下几个阶段的培养任务: ?

1.婴儿时期:我是备受宠爱的

2.婴幼儿期:我做我想做的

3.小学阶段:相信我能做到

4.青春期:我就是我

5.成人:亲密-繁殖-结合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快乐越来越少

认为自己的童年过得非常幸福的比例(调查对象为萨尔兹堡的1319名小学生):9岁,7人;10岁,70人;11岁,51人;12岁,49人;13岁,36人。

? 当我与极富智慧的朋友聊天室,他们让我觉得幸福只是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美梦。当我与一个园丁或一个孩子聊天室,他们让我发觉幸福其实很简单。——伯特兰.罗素

1239个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幸福感1非常不幸福——5非常幸福

运动时(4.08);在城里(3.92);玩电脑/游戏机(3.92);实施自己的兴趣爱好(3.75);在学校(3.35);在教堂(3.02);一个人的时候(2.89);帮忙做家务时(2.75);看牙医时(1.78);生病时(1.57)。

? 孩子自己描述的幸福:家庭;在家里帮忙并受到表扬时所获得的幸福;家庭集体活动带来的幸福;祖父母的宽容;家庭成员是自己的偶像;友谊促进幸福(世间没有哪一种感觉会比被人需要更令人幸福——潘霍华);同伴;体育运动使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音乐;幸福是和小动物在一起;精神层面的幸福感;

三、如何教孩子获取幸福

? 孩子的三种基本权利:展现自我的权利;享受今天的权利;决定自己生命终结的权利

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呢?倡导纪律?制定规则?或者严格训练?还是简单一点:用友好的微笑,以保证孩子们感觉舒适,感觉受到重视。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 ?

? 儿童早期的幸福养成教育:

1.充满期望的基本教育理念:无条件的爱;信任孩子;放弃完美主义;不要指责孩子;

从现在开始,忘记下面几种说法:你还小,不能做这些;你肯定做不成这些事儿;你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

2.亲近自然,孩子的各种感官变得更为敏锐

3.丰富多彩的活动

4.我们能谈谈吗

5.感谢叶能带来幸福感

6.小仪式:立规矩,不越界

7.规则很重要

8.幸福来自于香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

学龄儿童的幸福优先学

 

第二篇:《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读后感

不要让孩子们“被幸福”

——《那些让孩子们感到幸福的事儿》读后感

何谓幸福?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是精神上的愉悦?想必每个人会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是,面对孩子,幸福则有了统一的答案。“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则没有不希望自己孩子幸福的双亲。而就在父母和老师们这样的殷切期盼中,许多孩子们被剥夺了属于自己世界的幸福,代之以成人世界的幸福观所注满。于是,孩子们往往因我们的爱而“被幸福”。

幸福是有距离的。不要忽视了成人世界中那些被复杂了的价值观,不要冠冕堂皇地对孩子们说“学习这个特长是为了你的将来能有大出息”,不要再责怪孩子们好奇于地上的一草一木,他们的幸福往往是简单而直接的:是家长和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是雨后树叶落下的一串雨滴;抑或是池塘边的一块泥巴。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一连串复杂的公式计算,他们的幸福感获得得就会更加简单。当我们还在为了自己的远大目标执着奋进时,孩子们的幸福就是“吊在他们眼前的胡萝卜”,是那样实实在在而可触可及的。

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经常不完成作业,课堂纪律也不太好。但是有一次他的作文写得挺有进步,我隐约知道他在自己的学习资料中奉行了“拿来主义”,但还是在班级作文讲评课上第一个读了他的文章。事后,他的家长兴奋地给我电话说孩子回到家中得意洋洋,宣称那才是他自己的真实水平。听完家长的话,我不禁失笑,多么单纯而可爱的孩子,可也正是因为他们是这样的孩子,他一下子就获得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幸福。而在这之后的作文课,我很少再见到他那紧皱着的小眉头,他总是迈着骄傲的步伐把作文拎到我的讲桌前,那情形不像是一个等待批阅作文的学生,倒像是一个交付了约稿的大作家,而我也会十分配合地做出惊讶的表情,看着他带着满足的笑容昂首挺胸地走回座位。不过,那有什么不好?我们两个人都乐在其中。专家们说:“乐观的人更幸福,幸福的人更乐观。幸福与行为相互促进。”我想即是如此吧!

幸福需要理解。去教训学生,则不若去读懂学生。当我还在滔滔不绝地对学生讲述一些所谓的大道理时,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厌倦。于是,当我们班获得了荣誉时,我不再一味地说我们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让他们尽情释放一下获得

的喜悦,然后说“咱们来畅想下一周的此时此刻吧!我们会不会还是在欢呼呢?还是因为一些失误而沮丧呢?”学生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丰富了。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而他们没有因为我那些老套的词语变得麻木。我想他们应该懂得自己去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荣誉了。

幸福需要我们俯下身来,与孩子们一同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