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非常道》读后感:读《俞敏洪》,品人生。

《俞敏洪非常道》读后感:读《俞敏洪》,品人生。

《俞敏洪非常道》读后感:读《俞敏洪》,品人生。

可能是缘于我的孤陋寡闻,或是不会追星,新东方这个教育机构很早就知道,但不知道她的创始人是俞敏洪。在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节目中看到了俞敏洪老师对新东方的阐述,才让我对俞老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来在县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俞敏洪非常道》的书,马上就迫不及待地抽了出来,细细品读了三个星期,才算是对老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他伟大的成功之后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也懂得了前行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但正如破茧成蝶,不挣扎一番怎么能蜕变?

本书一共有五章:化腐朽为神奇——人要在磨炼中成长;大树,还是小草——志向是不能抛弃的行囊;第一万零一次爬起——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人活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一辈子的事——永葆年轻的梦想。

与其说这本书是励志的,不如说俞老师本身就是励志的代言——他高考三次,决不放弃;他断后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他生于平凡之家,也能创造上市的价值;他诚实正直才会引来几大股东,把新东方做大做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人们阐释:只要心存梦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低也能换来自己的人生有别人不可比拟的精彩,最高的限度更难以想象,说不定下一个别人眼中的神话就是你!

在俞老师的理念中,失败与成功、痛苦与幸福并存。正是人们对待失败与痛苦方式不同才铸就了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悲欢离合,小人物有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我们对别人总是放大他们的幸福,而对自己却总是放大种种不如意,时间久了,挫败感就滋生在心里,哪里还有前行的勇气?

看看俞老师吧,一直在总结中前行——大学四年没谈恋爱,很是遗憾,可也悟出你越是在意自己的成败得失,越是不敢出手,越是浪费机会,越是没有所得。

看看俞老师吧,一直在取舍中纠缠,但终究没陷在取舍的泥潭中,他总在毅然的决断中给自己找到方向——就在考大学与尽早挣钱养家中纠缠,更渴望考大学走出家乡村庄,于是考了三次终于圆梦;在留在北大与自己创业之间徘徊,最终还中坚持心中的方向,从一人一桌张贴广告开始到现在的上市公司;在家族企业和股份制之间犹豫, 最终适应时代潮流,做出了明智选择,才有了今日万众瞩目的新东方??在我们外人看来是一次次的选择,但处在选择里面的俞老师当时是多么的艰难,其中滋味恐怕没人能体会。

看看俞老师吧,一直在跌倒爬起中前行。高考中的跌倒,不在乎,爬起来,继续走;由于学员暴满在大厅外给学生上课,被警察抓走;由于同行竞争,动用了武力,又被警察讯问;喝酒大醉后吵嚷再也不干了,泪流满面,酒醒后依然照旧;因为校外补课挣钱被北大贴出通告?? 所有这大大小小的困难,在现在看来如同是一块块砖垒起来,让走过它们的俞老师站得更高。所以,不要怕跌倒,更不要怕失败,跌倒让我们爬起来时更有力,失败让我们成功起来更有经验。

??

俞敏洪,一个长相不出众,身材不健壮的普通大众,普通的是外貌,不普通的内心——一个有目标,内心强大的人,到哪儿都是无往不胜的。

其实,想想我们芸芸众生,没有谁是生来的成功者,也没有谁是注定一无是处,关键就在我们自己,且记,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奋斗,奋斗了,无悔了,这就是幸福有味的人生。

读《俞敏洪》,品人生,都来品品别人的人生,也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

附书中妙语:

认命不是输命:“我们中国人讲认命,但是我的认命不是输命,不是说这辈子就算了,就放弃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命’一说?俞敏洪说:有,你生在平凡人家,他生在比尔.盖茨家,这就是命。俞敏洪出身平凡,他认命,但他却从未向命认过输,反而为自己的命注入了最大的可能。

从面粉到拉面:俞敏洪有一个“揉面定律”:适应环境就像往面粉中掺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揉,最后慢慢就变成了面团,再拍就不散了。继续揉的话它就变成了拉面,你可以拉,可以揉,可以变形,但它就是不断。俞敏洪向我们证明,成功、饱满、充满色彩的人生一定是揉出来的,是千锤百炼而来的。

摔倒后爬起来:大家看到今天的俞敏洪光鲜照人,一定觉得他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一定有什么独家秘方,但是他却明明白白地说:“我认为不是我把新东方做了多大,也不是我有多少钱,有多少朋友,而是有一种心态——过去摔倒千万次,但是我都能爬起来。”

技能优于财富:找工作是先拿到实实在在的薪水,还是先掌握一门傲人的手艺?选

项目是选赚钱的那一个,还是选自己喜好的那一个?当大家左右为难之时,俞敏洪说:“掌握一种生命的武器很重要。当你真正掌握一项本领,并且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本领时,你身外的财富就不再重要,因为你能累松地赚取回来,自然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绝望时,俞敏洪说,人需要磨炼才能成长;

平庸时,俞敏洪说,人有梦想终将辉煌!

 

第二篇:《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的《趣品人生》一书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是我读完书后的总体感觉。《于丹趣品人生》分为八大块,即一山一水一世界、茶之味(上)、茶之味(下)、酒之品(上)、酒之品(下)、琴之趣(上)、琴之趣(下)、感悟生活智慧。概括起来就是在说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书中,于丹教授传达给我们一个理念:用休闲的方式找回淡定幸福的自己,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

我为作者的渊博学识而折服,这书中于丹用了很多的故事来阐述心灵随想。如小故事:一差役押解一和尚,每天早上启程前差役必要清点一番:包袱,在;公文,在;和尚,在;自己—也在,这才放心上路。有天晚上,和尚趁差役熟睡,将他的头发剃光,把自己的僧袍给他换上,然后逃之夭夭。次日差役醒来,例行公事:包袱—在;公文—在;和尚呢?环顾四周无人,摸摸自己光溜溜的脑袋,看看身上的僧袍—和尚在!差役纳闷:那么我到哪儿去了呢?包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公文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职业,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忙碌的事务。于丹说:“当我们日复一日的忙碌着,过分关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就会越忙越忽略自己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自我却找不到了。”心理学上很是注重认识自我,在于丹的书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我最喜欢书中摘自《菜根谭》中一段话语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她说:“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份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两年前住在农校的旧宿舍里的生活。虽然那里的房子很破旧,条件也不好,但我还是很喜欢,喜欢那里的宁静,就像来到了世外桃源,与世无争。每天放学后,我一走进大门,就有一种全身放松的感觉,因为里面除了鸟声、泥土味、花草香,没有其他的杂音和味道。走到房间,打开电脑听听音乐,泡上一小杯茶,坐在阳台上,面朝大树,闻着茶香,很是惬意。虽然没有茶室的幽雅,但是这种生活是人人向往的,不是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教师育人,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为“教书育人”而努力。我是个喜欢简简单单的生活得人,也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迷失了自我,工作之余偶尔享受生命的真谛,体会生命中的一种闲适、从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