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的底色——读《红字》有感

“暗黑的底色,鲜红的A字”——读霍桑《红字》有感 总是很享受一口读完整本书的感觉,酣畅淋漓,从教授处借来此书,页数不多,本来想一下午读完,谁知一打开,断断续续读了几日晚上,书主要写得是在美国新英格兰的清教社会里,海斯特·白兰因与齐林沃斯的婚姻不和,只身来到新英格兰,后遇见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二人有了一段私情,并且有了一个女儿,珠尔。后被发现,被视为罪恶,白兰被戴上耻辱的标记——红字,故事就由此展开。

语言文字最能体现作者文学功底,整部书通读下来,不得不感叹霍桑乃语言的大师,因为很最大的感受就是语言含义十分丰富,作者并不是作为旁观者客观地描述一件事或一个现象,而是字里行间极具象征意义,经常让人分不清是现实世界还是想象空间,语言的多义性同时赋予了作品的多重寓意,充分显示了霍桑作品十足的浪漫色彩,就读者阅读接受来说,语言文字的调动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引导读者去挖掘文字背后的寓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必须调动自身的思想阅历去与作者文本对话,当然,早期美国这样时代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难度,但不影响我们对故事的理解。

其次,书中细节描写异常出彩,现实一瞬间之事在霍桑笔下却似乎觉得时间空间都被拉长,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很少见,极强的展现出作者的观察力以及对文字的控制力,其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可谓俯首即是,把握地十分的准确而细致,如海斯特·白兰审判时的痛苦,眼前景象的不断变换,颇有意识流的色彩;齐林沃斯发现牧师秘密的快感,丁梅斯代尔的痛苦,都在作者大段大段的心里描写下形象生动地显示出来,读起来可谓更需细细品味。细节描写如写齐林沃斯终于发现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秘密之时:

“片刻之后,医生转身离去,带着一种多么惊奇、喜悦和可怕的狂野的眼神!带着一种着魔似的狂喜,似乎这种表情只能通过眼睛才能传递,并通过他形体的丑陋才能迸发。他双手挥向天花板,脚跺在地上,似乎只有以这种夸张的动作才足以表现出这种情绪似的!此时若有人看见老罗杰·齐林沃斯这般欣喜若狂的样子,他便勿需再问。当一个高贵者的灵魂升天,进入魔鬼世界时,魔鬼该是作何表现的了。”

这段不仅用一连串的动作显示着齐林沃斯的狂喜,更是隐含着这位老者作为魔鬼,終於发现牧师高贵灵魂的虚伪欣喜若狂,将二者本质揭露出来。

还有则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说深入人心。按照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丁梅斯代尔可以说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清教氛围笼罩的新英格兰地区,他是一位年

轻前景光明的牧师,深受人们敬重,但与白兰的偷情让他内心再也无法宁静,陷入苦苦挣扎之中,一方面渴望继续为人所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内心无法原谅自己玷污了宗教的圣洁而内疚自责,甚至自我惩罚,在齐林沃斯的复仇阴谋的步步引领下,精神几近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我们看见了宗教与世俗的争斗,丁梅斯代尔始终妥协,乃至违心虚伪地一天天为别人布道传教,掩盖着胸口那个字,但是,最终欣慰的是,他终于还是能够站上邢台,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罪恶,虽然迟到了七年,但他放弃与白兰的约定,以死殉道,可谓悲壮!对他来说,对读者来说,这一结局,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再者,便是海斯特·白兰,可以说,这是一个痛苦但又活得坚强,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原则的女子。从上邢台始终不肯说出通奸者名字,便注定了此后生活的无尽痛苦,但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与小小的孩子珠尔,她离群索居,始终怀揣着“让别人去说,走自己的路”的信念,靠着自食其力,勤于助人,一步步的,将胸口的丑恶A字变成能干的A字,甚至成了别人眼中修女胸前挂的十字架,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这耻辱的红字已变成了荣耀的红字。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女人如此美丽,如此坚强!我想,她能如此坚强,一是为了珠尔,二是心中还有些对未来与牧师美好生活的憧憬,正是这二者支撑着她的心灵。然而,牧师却选择了以死亡这种方式来解脱,她是如此得痛苦与绝望:“我们不能相会了吗?”“我们不能在一起度过不朽的生命吗?一定可以,一定可以,我们已用这一切痛苦为彼此赎了罪!你能不能用临终的发亮的眼睛遥望着永恒,然后把你所见告诉我?”二者最终阴阳相隔,无爱的婚姻分割了相爱的有情人。

还有齐林沃斯,白兰原来的丈夫,一心想要复仇,一副道貌岸然阴险狡诈的丑恶嘴脸,无力吐槽,此不赘述,留待他人探讨吧。当然,还有珠尔,作为二人偷情的结晶,作者笔下却调皮美丽,也是光彩照人,有些精彩的人物刻画,可见作者之褒贬。

好吧,睡意袭来,欲见周公,此处停笔,文章本还有甚多可说,然本人浅薄,略谈一二,信笔所至,语焉不详,有待来者,敬请担待,晚安!

 

第二篇: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作者:陈优

最近,有幸读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所著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一文,除了向往那所爱意荡漾的校园外,也加深了我对事业的执著和对孩子们的挚爱。

思想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挑战。教师学科知识的基本储备、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把握,包括教师临场驾驭课堂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魅力等,都是思想背后所蕴含着的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要求。如果给李烈校长的“思想”再附加一点阐释的话,好教师的思想应当是灵动而生生不息的,也只有在这种灵动和生生不息中,他们的爱心才能结出智慧之果。

李烈校长认为,教学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这种负责要从教学设计开始。一是要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健康发展的需要,把课堂真正转变成为师生间、生生间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场所;二是要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对生命发展的挑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增强了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三是要关注发展,从生命终身发展所需来领会学科教学和价值。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发展的课堂必定是学生

想学、乐学、会学和愿意继续学的课堂。而现实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不是愈来愈多,而是愈来愈少。难怪华东师范大学周彬博士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责问:课堂是“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如果把课堂当作学校和教师的“功利场”,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渎职。因为它不关注学生生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关注学生生活,学生学习成了教师教学的附庸;不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俨然成为静止而僵化的模坯,任由教师打磨。此时此刻,我倒羡慕起李烈校长手下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我又为那些身处“功利场”中的孩子们忧思: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样的“功利场”,也来享受学习的快乐?

由于学生的天赋、生长环境和个人经历不同,因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李烈校长认为,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实际上是不承认学生的差异。事实上,有些孩子尽管很努力,但学习成绩却永远进不了优秀的行列,很可能还要排在后面。对这些孩子来讲,用同一评价标准衡量显然是不公正的,必然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照李校长的观念,反思我们的评价行为,我们恰恰漠视了学生的自尊心。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课堂(课后)练习、统一的考试检测、统一的评价标尺,老师是司令员,学生稍息、立正、看齐。难怪有学生破罐破摔,难怪有学生补来补去不

见起色,难怪有学生怕做作业不做作业,也难怪有学生对考试分数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这种失败缘于“大一统”的评价行为。李校长的课堂则充分尊重差异,在最基本知识的掌握上,有的学生“知其所以然”就行了,有的学生要有所创新,有的学生能模仿就可以了,每个孩子都能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成绩评价上,李校长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算成功,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评出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

如何为孩子创造无声而深刻的思考空间,李校长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四个注意点:一是话不能太多。时下的课堂恰恰是老师讲话太多,讲风太盛,抢占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时间要给够。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不让学生思考,既然让学生思考,就不要走形式,急于下结论。特别是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的今天,学生面对困惑,一时得不出结论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解决问题的主人,千万不能越俎代庖。三是拒绝无意识的干扰。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思考,但不断地唠叨“好好想一想”“认真琢磨琢磨”“看谁速度快”“看谁最正确最简便”??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破坏。四是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学贵有恒,更贵得法,要让孩子们的思考有根有据,有

条有理。

我们的课堂应当是思考的课堂,在思考中建构知识并形成探求未知的能力,营造无声而深刻的思考空间,会使课堂呈现一派动静和谐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步入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求知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