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有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这电影是我在高中时无聊看的,当时也没太多感触,因为从小到大看过太多的抗战片,日本人在我眼里一直是残暴阴险的形象,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好人也是有的。但知道这电影是张艺谋花费6亿拍的时候,又去重看了一遍,发现人物的刻画确实十分细腻,因此写下我的一些看法。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19xx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青楼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和心理变化。然而,教堂也不是绝对的安全,短暂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人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引走日本兵,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逼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最后,由她们13个青楼女子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描述各人物在战争时期的生存表现的剧情。第二次看时我仿佛真正置身于那19xx年动乱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我的心一下变得沉重起来,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真是目不忍视耳不忍闻啊。为那些日本人一直受的思想教育和绝对的服从而感到深深地悲哀,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反正看完后更加痛恨日本人了,这些狗日的上辈子一定没见过女人。

电影中的约翰、青楼女子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约翰似乎成为了救世主的形象,但在日本人野蛮残暴的行为面前也略显无力,拿出红十字会旗阻止日军暴行,这是约翰转变的开端。他虽想拯救学生们,但从效果看来甚至连“收效甚微”都算不上。诚然,作为一个救赎者形象,约翰同辛德勒、拉贝等相差很多。但在我看来:危难来临时最需要救赎的是自己,约翰的无力拯救不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是残酷的战争现实带给人巨大的无奈。接下来是青楼女子,她们身上良知的一面才正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返回妓院时遭遇日军,不甘凌辱最终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玉耳环返回妓院说明她爱慕虚荣,而在她将死时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助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又令人生敬。这些女人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她们只是简单的中国女人,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商女也知亡国恨!

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19xx年12月13日那个国难日。血淋淋的历史铭记在心,惠特林女士,一个善良有正义感的美国人,在亲历和目睹了地狱般的南京城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自杀。活人姑且做恶梦,宁可不活,禽兽的行径为人所不齿,但愿后代们都记住这段历史,南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只是这鲜血历史中小小的一段。现在虽是和平年代,但仍要勿忘国耻,关心国家大事,时常保持戒心,尤其是日本。古人有句话说的真地很好,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是需要居安思危。

 

第二篇: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带着悲愤的心情看完《金陵十三钗》,让我们了解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中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情节,而透过这段情节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日寇对我中国人民进行血腥,残忍杀害的暴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因为它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磨灭的印记。 —.用身体当做肉盾抵抗日寇追杀女学生的中国军官

坦克战车缓缓开来,前面是一群惊叫声连连的女学生。而墙体后边站着一群本可以安全撤离南京城的中国军官,’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日寇前进中的坦克,让女学生能够安全逃跑,即使是孤军奋战的李教官,也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最后全部牺牲了,但我们的脑海中永远也无法忘记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姿。

二.如狼似虎的日寇,衣冠楚楚的禽兽

南京城破了,到处都是血红遍然、尸横遍野的景象,秦淮河边、古城墙下,极目望去,除了尸体还是尸体,有小孩的、有妇女的、有青壮年的、还有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这就是那群没有人性、如狼似虎的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一群衣冠楚楚的禽兽,他们以让女学生去参加歌唱表演的名义掩盖人人皆知的罪恶企图,说思念家乡的那个日本军官,你可曾想过,假如你的国家受到这样的屠宰,你会觉醒吗?

三、大义救援的外国人约翰和有悲天悯人心肠的陈乔治

我无法想象一个只知道钱、酒和女色的外国人变成了令人敬畏的神父,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可爱与责任,与日本人周旋时的可爱和坚持不懈想保护女学生的那一份责任,最终他做到了,他把人性的善良发挥到了极致;一个被神父收养的中国男孩陈乔治,他甚至没有过哪怕一点点的父爱和母爱,但那颗小小的悲天悯人的心却是那么的纯洁,把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腥风血雨中让爱国主义情怀彻底升华的“秦淮河女人们”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手抬笔落得短短十四个字,就让“婊子无情”这样的观念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在这里,我得称赞一下这部戏的剧作家,给了我们一幅别样的心灵震撼图。混乱的大背景映衬着血腥的战争场面已然给予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可又是谁的双手颤抖着把镜头对准鲜为人知的一隅,让我们的心像是被灯花灼烫一般疼痛而炽热。

起初,这些女学生看不起这十四位衣着光鲜,举止轻佻,不知廉耻地抽烟媚笑、口吐荤话的“秦淮河女人们”,在她们眼中,这些女人是那么的低贱和不堪。然而,在生死关头, 1

这些平素光艳亮丽,风情万种的女人们却做了一件有情有义的事情,她们剪了齐耳的短发,穿着朴素的学生服,她们不想让这些豆蔻年华的妹妹们遭受凌辱,便毅然顶替她们去唱歌,当摔碎镜子的那一刻起,她们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只为让女生学生们替她们好好活下来。

靡靡之音早已被时光无情地冲散,她们的绣口吐出的是一个繁盛的金陵城,是埋葬所有风尘女子心中不为人知的呐喊声——在爱国主义面前我们也是有情有义的。

影片放完,我们没有了平时看电影时的娱乐欢笑,剩下的只有悲愤,我们只希望没有拍出结局的这一群爱国主义升华的“秦淮河女人们”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即使不幸,也让他们魂归乐土。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