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ida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 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长期以来的应试倾向已使学生形成一种保守心态,习惯于某种固定模式的学习,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积习已成常态。因此,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 1

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一) 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我们的初中生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很多题目都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是 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散步》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一个关于一家三代一起散步的故事;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尊老爱幼的故事;一个珍爱生命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 2

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二) 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

(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我根据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四种方法。

(1)发散创新。所谓发散创新,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产生合理性的联想,进而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思,成为他们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 3

头脑中原来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就会突然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会突然闪现出光彩,几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联系。如席慕容的《外婆和鞋》一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极平常的东西“鞋”,想到自己已经去世的外婆,从而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之情。这双“鞋”就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纽带。也就是说,作者由写“鞋”,进而联想到外婆对自己的无限关爱。在教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鞋”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学生一致回答是具体事物。我顺势点拨:具体事物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那么抽象事物就是——学生一致回答“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我又问:对一个人来说,哪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呢?学生略作思考后,总结出有:思想、情感、体验、心思、愿望、理想、意志、苦恼等。在此基础上我就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爸爸的??》,省略号上既可以填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要求学生自己把题目填完整,并写成记叙文。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很多学生都写出了情真意切的作文。

(2)求异创新。就是对同一事物选取不同的观察点,从而得出新鲜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比较、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摒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如在上完《马说》这一课后,我就引导学生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 4

伯乐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千里马自己。有的学生说:真正的千里马是不需要伯乐的。它应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把自己的一切建立在对伯乐的赏识上。还有的说:千里马很多,而伯乐不会很多,就是有伯乐赏识,他也只能发现其中的极少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因此,千里马被埋没的责任,应该由千里马自己承担??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这样的文章在我们的初中课本中很多,如《散步》等,上完这些课,我就出如下一些作文题让学生训练:《难忘的星期天》《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第一次学??》《不平常的日子》《特殊的礼物》等。另外,我国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运用逆传法写作的典范,我就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阅读,并写出读书心得。

(4)巧合创新。人们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当读到出乎意料的情节时,往往会激动地赞叹: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里的“巧”是指碰巧、凑巧、巧合、巧遇。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令人难忘的巧合情节。如《红楼梦》中,当贾宝玉与孽宝钗结婚之日,正是林黛玉离开人世之时。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 5

合理地创设“巧合”。

作文创新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想象,出奇制胜,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获得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教师指疑多,学生质疑少。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讲《小抄写员》时,我让学生大胆质疑,有学生说:“尽管这篇课文的课前提示中说叙利奥的父亲是一个关心、疼爱孩子的人,可是孩子连续为他抄了四个月的签条,他居然没有发现,他怎么会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6

而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风筝》是一种人性美,《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秒度时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二、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填鸭式”的教学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 7

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要考虑:

(一)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三、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后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幻灯机、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白菜豆腐总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 8

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四、完善教学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创新

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 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9

 

第二篇:教语文书 铸中华魂——谈初中课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语文书 铸中华魂——谈初中课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约百分之八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灸人口的名篇,具有 深刻鲜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我中华,振兴祖国”的自信力,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爱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 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语文教师要如何悉心地耕耘课文这片土壤,使学生既能从中受到艺术的熏染 ,又能得到理性的启迪?我认为:

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强烈的爱心。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这片园地。有了爱,才能悉 心地去播种美的种子。当我们试图把五千年古国的文明史、五千年英灵的报国情,汇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人 画面凸现在学生的眼前时,我们不禁惊叹历史与现实的丰厚与辉煌。课文《沁园春·雪》以非凡的气势展示了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抒发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壮志豪情;古诗《观沧海》描绘了“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的大海奇观,表达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气魄;散文《济南的冬天》恰似一幅淡雅 的水墨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口技》、《核舟记》、《中国石拱桥》体现了我国高超艺术的结晶;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地质之光》讴歌我国现代科学家对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谁是最可爱的人 》以珍贵的历史镜头向我们再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业绩;《周总理,你在哪里》,唱出了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 和深切怀念之情,还有《春》、《白杨礼赞》、《最后一次讲演》《、木兰诗》??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 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面对一叠民族精神的教科书,面对一群喝蜜糖水长大的少年,我们不 能不负有一种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愧为伟大的民族,这是我们应当引 以自豪的。21世纪诚然是当今青少年的世纪,但如果他们不了解祖国的昨天,不认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不 了解我国的特殊国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而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 的前途和命运,所以,造就他们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语文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的爱,将爱化作永恒的动力,才能 为这片“土壤”挥洒辛勤的汗水,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扎下根。

其次,语文教师要以情动情。一应以文中之情激学生之情,二应以自己真实感情激学生爱国之情。要如何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渗透爱国情感的教育?我想结合教学实践,仅选取课文的导入、朗读、设疑、讨论等几个课 堂教学片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教师,应该是导演,在拉开课堂一节新课的序幕时就要全身心投入,充分利用学生对新课的新异感,使其 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审视和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有合乎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情感,而 且还要善于流露情感以感染学生。《还乡梦》自序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抒情散文。我非常欣赏作品含蓄 优美的语言,真挚深沉的表达。作者发自心底的游子之情深深感动着我,以致予备课时感情不能自控,心头充 盈着一股激情,不由地写下了这样一则导语:“祖国,这是多么神圣的字眼!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光辉 灿烂的历史,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勤劳勇敢坚强的各民族人民。祖国,是养育中华儿女的母 亲,谁不爱母亲,谁不思念母亲?在海峡彼岸,日月一潭中华泪;在东邻岛国,樱花笑映中华血;南亚丛林里 的吴侬软语,北美唐人街的故里情深,极地珠峰凌冰探险的龙的传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谁的胸膛不跳动 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同学们,我手里这本《还乡梦》诗集沉甸甸的,系着游子的心。现在让我们走进还乡的 梦境,去追寻诗人的踪迹,去感受莘莘游子的乡情吧!”接着我翻开《还乡梦诗集》,为学生朗诵了其中的一 首《留住吧,留住》。学生屏息细听。当我读完:“留住吧,可爱的景物,留住!留住吧,那些地点和岁月, 留住吧!夏天的微风阵阵,你曾经在我的面颊上亲吻!留住吧,亲切的回忆!”这一节诗,让学生打开课本, 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很快就将学生的新异感引向对全篇课文的

整体感知,在学生“灵魂的深处”奏响了愿为“ 中华唱出我赞美的诗章”的序曲。

许多散文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很适宜于朗诵。“朗读”既可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又能给学生插上想 象的翅膀,造就良好的诗歌审美心境。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于人间仙境之中。《李默然朗诵艺术》录音盘录有这首诗的配乐朗诵,教学之前我已多次聆听,确有“耳醉其音”、“心同其 情”之感。教这一课时,我播放了李默然的录音朗诵。老艺术家时而深沉,时而明快,时而柔和,时而缓慢的 朗诵配以和谐的音乐感把师生带到一个梦幻的境界。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实践(教师范读,学生集体朗读, 单独朗读,分组朗读等),体会诗中描绘的形象,并在听、读的基础上就诗句的含意,各节的中心,精采的语 句等进行议论。诗人的感情激励着学生,使他们体会到,无数为祖国的解放南征北战的士兵,他们流血牺牲, 不正是为了让美丽的山水回到人民手中,不正是为了明天的山水更美丽!诗人表达了一个为祖国而战的士兵的 真挚感情,士兵一旦投入祖国山水的怀抱觉得自己会与美好的山水同在而永葆青春。这几句诗要求学生朗读时 带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从“桂林的山水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开始,到诗的结束,是主题的升华,由 具体的桂林山水而扩展到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在一片深情的读书声中,在眼前冉冉升起的意境中,学生不 仅看到大自然的美景,而且看到了新时代“祖国的笑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了实现 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明天,一代新人将如何“汗雨挥洒彩笔画”,这一严峻的课题令人深思,促人“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强烈愿望。

一组发人深思的提问设计,决非教师信手拈来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教师的爱心融入苦苦的艺术构思之后 而豁然开朗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曲脑力体操的优美旋律。学生陶醉于这种旋律而思考、回答、诘难,这对于 语文能力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升华,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七根火柴》是王愿坚写的一篇小说。课文以七根火 柴为线索贯穿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以小见大表现红军战士为革命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慨。无名战士 牺牲时,作者写卢进勇“眼睛模糊了”,远近的景物都看不清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 我用悲壮的语调读完这一段细节描写之后,问学生:“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争先 回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我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又故意不解地问:“同 学们,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看到无名战士指向正北方的手怎能又是‘清晰’的呢?”学生纷纷发表 己见。“追问”,按照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三级追问模式,让学生逐步逼近问题的核心。通过 辩论、归纳,学生理解了“模糊”与“清楚”看似矛盾却意义分明的原因,这时,我又出示了《长征示意图》 ,并穿插红军长征的几个真实故事。

教这一课的时候,看百部爱国书籍和影视正在进行,那些英雄形象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慨仍回荡在他们心胸 。我又“趁热打铁”,手指着印在示意图上终点的红旗说:“看吧,同学们!胜利的旗帜终于插在无名战士指 向的地方,它高高飘扬,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 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学生熟悉这首《英雄赞歌》,我引用歌词“设问”得心应手。在一阵 阵激越的齐答声中,无名战士的手仿佛在眼前不断拓展延伸,红红的火柴头燃起的火焰仿佛化作一面面鲜红的 旗帜。接着,我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已学过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再次启发学生领悟“八个大字”的深 情和份量,心灵的共鸣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不断推向高潮的课堂情境,将矗立于茫茫草地的烈士丰碑, 移植到学生的心田,并化作无穷的力量和深切的缅怀。 课文场景寓合的深意大多通过鲜明的形象来反映。从形象推敲入手,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主题的 探讨和领悟。初中学生因知识与能力水平所限,综合分析有一定困难,在课堂上让学生眼看、耳听、心思、口 述,巧妙地“引”,大胆地“放”,聚意点“睛”,可以发挥课文的教育功能和训练价值,落实教学目的。

爱国主题的课文不乏外国作品有,比如散文诗《海燕》、小说《生命的意义》、《最后一课》

等。尤其是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老师更要用心地教,以韩麦尔那种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美好感情,教师着力“移情”于学生之中,以情激情,叩击心弦,在学生心田弹奏爱国 主义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