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读后感

《孝经》与伦理

政治系 学号201040901037 张美晨

《孝经》以“孝”为中心,集中体现的是儒家的伦理思想。①它阐明“孝”的三级性。在开宗明义第一章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强调孝是人与生俱来的,起点是不伤害自身,再高一级是孝敬父母,最高级是忠君。②它阐明“孝”是君主治国的良方。在天子第二章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君主以孝治天下,以身作则,既是子民的榜样也是爱民之始,保证君主爱民如子,会更好治理国家;同时又会倡导良好的民风。。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③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承认孝是诸德之本。同时还对各个阶层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我认为,孝敬对于当时是较为细致的伦理规范,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不同的要求,实际是用一种大家公认的量尺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人们心理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以此来净化民风,便于统治。除此之外,对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约束调节作用,是社会机器运行良好。不可否认,古代君王或多或少采取了孝治天下,带来不同程度的成效。在当今

时代,我们也要倡导“孝”,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促进良好民风的形成,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对于现代道德的重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篇:孝经读后感

《孝经》读后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君,中于事亲,终于立身。”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体制怎样变幻,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孝道,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注定我们将来要承担这份责任。

孝是百善之首,读《孝经》,让我对孝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孝经》的前七章分别写明了不同人应该尽的孝道,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它告诉我们,身居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多行孝道,因为孝是人的本性,它是父母在富裕我们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这不需要刻意练习。如果一个人连这个天性都做不到,连自己的父母都能恶言相向,那么还能指望他去关心他人,心系百姓吗?

如《天子章》,这一章说明,天子是一国之君,他的地位居万民之首,他的思想行动时万民的表率。他若能实行孝道,对父母尽其爱敬之情,那么,全国人民就没有不效法去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的。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证明了德教感化之神速广大。

《孝经》后十一章写明了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依照孔子当时的法律,没有哪条罪比不孝更重的了。当然有罚必有奖,古时当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被推举为“孝廉”,说明孝作为百善之首的重要性。因为孝是各种善的开始,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那么他就会害怕因自己的恶行使父母蒙羞,那么他就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人,他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对自己父母的爱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百姓,也就能够对他的君主,对》他的长官忠心耿耿,这说明孝对于江山社稷是有很大裨益的。

又如《谏诤章》,此章之前,讲述的都是爱敬及爱亲之道理,对于规劝之道理,没有提到。本章谏诤之意有双重含义,一面是对于被谏诤的君父及朋友的一种警告说:接受谏诤,不但对于本身的过失有所改正,且对于天下国家将有重大的影响。使他知道警惕。一面是对谏诤者的臣子及友人的一种启示:即要事君尽忠,事父尽孝,对朋友尽信义,若见善不劝,见过不规,则陷君父朋友于不义,以至于遭受不测的后果,那尽忠信义,就都化归乌有了。

“二十四孝”也让我感触颇多,尤其是其中的“尝粪忧心”,过去医疗不发达,所以任何化验的工作都要亲自去做。现在我们可以借用高科技来化验,不用那样了。但是父母对于我们恩爱如山,我们欲报之情、欲报之恩,是永远没有没有办法报尽的。孝是天之经、地之义,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理所当然,是为人子女所必须要去做的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