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季氏篇》有感

《论语·季氏篇》中讲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的忠告,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这段话大体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梁代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说:“??君子自戒其事有三,故曰 有三戒也。云少之时云云者,一戒也。少谓三十以前也,尔时,血气犹自薄少,不可过欲,过欲则为自损,故戒之也。云及其壮云云者,二戒也。壮谓三十以上也,礼三十壮而为室,故不复戒色也。但年齿已壮,血气方刚,性力雄猛者,无所与让,好为斗争,故戒之也。云及其老云云者,三戒也。老谓年五十以上也,年五十始衰无复斗争之势,而戒之在得也。得,贪得也。老人好贪,故戒之也。”皇侃先解释三戒与人体之关系,后以春夏秋冬比附人性,解释人之所以养生之原因。宋代陈祥道《论语全解》中进一步说明“三戒”与养生的关系,但不免打上理学的时代色彩。他说:“血为荣而行于脉中,气为卫而行于脉外。行于脉中,阴也。行于脉外,阳也。寇莫大于阴阳,为阴阳所冦而无以胜之,则穷人欲而天理灭,岂善养生哉?此君子所以有三戒也。

戒的本义是警惕、防备外部敌人,后来字义引申,凡不利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孔子在

这一章里讲到的“戒”字,我以为是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亦作气血,至今仍在使用。古人认为血为阴,行乎脉之中,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暂息。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气血不乱。现代词典都把血气解释为:“精力”,我觉得要说恰当一些的话,解释为“体质和精力”更为妥当。

少之时,身体机能开始发展、逐步趋向成熟,然而这期间气还不固定、不旺盛。此时生理、心理恰恰又极易冲动,产生爱好美色的倾向。值此之时,加强教育引导,使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恋爱婚姻问题,切忌冲动放荡,以至于干出违礼败德、犯法乱纪的事情来。此为孔子所说一戒——戒色。

壮年之时,人的血气旺盛,这一年龄段更是人一生中的黄金年龄段。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正是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此时的人已是社会的人,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压力,所以要警惕不能凭着血气方刚一味地横闯,而应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进退有据,学会必要的隐忍、退让。“戒斗”是孔子所说二戒,指的是防止单纯地逞强、好胜、争斗,目标在养“和气”。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句,乃是孔子以为一个人到了年事高迈之时,体力、精神既已衰减,应当戒慎的则是意志颓堕,自我满足,苟安现状,不再要求进取。作为“君子”的老年人,于此必须警惕:对自己要自强不息;对社会,要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凡

事要尽心为之。“戒之在得”,也很符合孔子自己的为人,它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曾自我评论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之言惟有过来之人或老者方可与语,青壮者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少戒色”、“壮戒斗”之教诲很难为广大青壮年多接受并且践行。就一般世俗人情而言,凡人年少之时,多耽于声色犬马,而不知节制,虚度不少时光;年壮则好斗,心生种种魔障,上至政客官贵之争权夺位,下至贪夫妬妇之斗财争色,创业守成之际,得失倚伏,胶胶扰扰,必也与人斗智斗勇,且年壮者又多重然诺尚侠义,有一语一面而生死相以者,以致无往而非斗,斗之日益惨烈且伊于无底;年老则贪得,虽桑榆晚景,明知“人生不满百”,已是来日无多,犹“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既栈恋于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又竭其心力,耽于聚敛。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习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中年也要戒色、戒得,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而渡过相应的难关便具有了关键性的意义。通观孔子对三戒的论述,第一戒和第二戒都紧紧扣合年龄特征,针对性强,不空泛隔膜,不牵强附会。第三戒中对老年人的“戒得”一说往往不好理解,我觉得老年人戒之在得,这个问题蛮严重,不到这个年龄不知道。譬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曾经看到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不止钱这

一点要“戒之在得”,其他方面事情也如此。有一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其中描写一个做官的人做上了瘾,临死进入了弥留状态时,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在做官,还要过官瘾。于是两个副官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他听了过瘾才闭眼。以前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太挖苦人;等到年龄大了,就知道写得并不挖苦人,的确有许多这一类的人。看了这样的故事,才越发觉得“戒得”的休养太重要了,岂只是为名为利而已。人生能把这些道理看得开,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就蛮舒服,否则到了晚景,自己精神没有安排,是很痛苦的,所以孔子这个人生三戒很值得警惕。

其实,世界上任何成体系的思想在主张某种目标前进的同时,都有戒规、戒律。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普天之下的绝对真理,凡事过犹不及。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须作和不能做的事,而孔子的人生三戒很值得人警惕。

 

第二篇: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一本厚重而不厚实的泛着油墨气息的千古华章在眼前展开,翻开《论语》,零零星星的闪动着光辉,那是千年前岁月敲击的痕迹。遥想千年前战火纷飞的神州,他乘着木车在激荡的土地上一步步盖筑着儒家的理论,用言与行磊成屏障,以防止社会的混浊黑暗侵袭人民的心灵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仅二十篇便概括了春秋末年的那批孜孜学者的智慧,辛酸追求与理想。《论语》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我认为《论语》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育的道理,为政之理,礼的道理。

初读《论语》是小学。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学习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温故,才能提高成绩,这样“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愠不怒,安之若素,这也是一种修养。小学时就感受到了儒学大家的那种风范,安静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从此便在心中站了一个位子,在心灵深处为其辟开了一处桃源幽谷。

再读《论语》是高中时期,抛弃了小时的稚嫩与纯真,接触到了社会的阴影,阳光下的雨水,也开始感叹“举直错诸枉”与“举枉错诸直”的区别。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心中正气殷然,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开始幻想如孔子虽风雨侵袭,身影犹不倒,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时的孔子不再是谆谆教诲的教者、师者形象,而是忧国忧民抵挡战火为国奉献的爱国者形象

如今,初入大学,翻开《论语》,又是一番天地

《论语》几乎涉及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一切,大到国家兴衰,小到家内孝悌,从教育到治国,从人性到君子,无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辉,我感触颇多。“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论语》涵盖了待人处事接物的准则,学习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为政的方法,礼的道理。试问一下,这样的《论语》又怎会不受人喜爱呢?任岁月的风霜侵袭,他历久弥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读《论语》,我读到了做人的道理。

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认为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这种说法好像是不存与现实的,现世的人们尔虞我诈,把正直看成是讥讽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实不然,正直之人虽在现实少见,但古人也有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折腰之人”虽在一定的情况下占尽了便宜,但是究其结局,都只会是“自食其果”,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虽逞一时之乐,却丧失了整个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如此。“仁者先难后获”,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人后。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了.。《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见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对于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问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做人要仁德到现在也是适合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什么是孝?孔子在面临不同的人时的提问,回答也不同。“无违”、“父母惟其疾之忧”、“能养与敬”、“色难”(《为政》)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违背礼节,让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赡养父母,和颜悦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认为,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关心父母同时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关心也暗含了关心自己。中华民族向来重孝“百信孝为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现父母的身影,我可以这样说,也许我并不是个十分孝顺的女儿,但却不是一个不孝的孩子。也许我做得不够好到时我努力做好。

读《论语》,我读到了学习及教育的道理。

首先,我开始明确学习方面的道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要求学习是建立在爱好,以学为乐的基础上。只有以学为乐的人才是学者中的至尊,就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同时在学习态度上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不能感到满足,学习要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表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的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才能将学习进行的更深更透。然后是学习方法。孔子多次在与弟子交谈时提到学习方法,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同时孔子也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精益求精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对于现在的学生又是很适用的学习方法。太多的一知半解,太多的偏废,太多的不懂装懂,太多的“填鸭式”教学,让我们在学海里挣扎,寻不到真谛,找不回感觉,让学习成为恐怖的代名词。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已深深体会到那种错误的学习方法的漏洞,让人在一次次的考试与题海中对知识望而却步。最后《论语》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标。“非为个人的功名利禄,非为个人的身死荣辱”,“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习的目的在于对道义的追求。当然现今的我们可以不死板,不用像孔子那样执着于道义、真理。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也是应该有的。“学以致用”也是孔子提到的学习目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这句话表明了学习要应用于实践,否则即使是学富五车,也不过是赵括“纸上谈兵”。朱熹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谚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皆是要求知行合一,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求的真知。对我们说,更是如此,祖国正处于腾飞中,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生搬硬套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知识来服务于社会,是我们的一大任务。

再者我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即教书育人。而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只在履行前一个任务,忘却了“育人”,不成材要成人这句古语告诫我们:育人是在教书之上的。孔子在育人方面做得很好,在教授弟子读经的同时与弟子讨论“仁德”、“君子”、“为政”、“孝”的问题,也是间接的育人,把弟子塑造成有仁德能为政孝悌的君子。同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十分先进的,至今一直在沿用:“有教无类”打破了当时教育的贵贱,贤愚之分,将教育普及到民间;“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针对不同的情况与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也是现在的教育所欠缺的:大课堂教学,大锅饭教学忽略了各自的个性,将每个学生都打造成了模板学生,无棱无角,当然也无创新可言。孔子还重视诱导式教学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触类旁通,希望弟子能举一反三,在启发诱导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敢竭吾才,如有所立者卓尔”(《子罕》)。

读论语,我读到了为政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为政之人要用仁德;为政之法用道德用礼教来教化百姓,这样百姓安居乐业。为政的必须是君子,要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如:果断、达理、多艺,当然最重要的是仁德。只有仁德才能得天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德的君子,人民会信服;他们从政,自然安邦定国。再次为政不能贪图蝇小之利,眼前之利弃大局未来之长远利益于不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读及孔子的为政之道,我作为一名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自是深有体会。我的专业要求我们要有为政的准备,在论语中,为政之人要具备的思想及品格我自知没有达到。但作为一名公管人,我会用论语中的为政思想来要求自己。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也会以此作为我的最高目标。

当然,读及《论语》,我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森严的等级观,我也是不能赞同的。“八栯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克己复礼”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又何必执着于固有的辉煌,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呢?

读《论语》,有感动的、有佩服的、有向往的、有沮丧的;《论语》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它过去影响着我,现在影响着我,未来,它势必会影响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灯将始终照亮我的征途。

现在读《论语.》读出这般内容;也许当我再次拿起这沧桑画卷时,又会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说《论语》值得一生珍藏,一辈子去阅读。

参考内容:《论语》(远方出版社)

百度上的《论语》的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