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读后感

《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读后感

13级电商1班 梁小嵘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一书是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两位教授Randal E. Bryant和 David R. O’ Hallaron所共同编写的。本书通过一个程序员的视角来介绍计算机系统,讲述应用程序员如何能够利用系统知识来编写出更好的程序。该书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而不是从一般书籍所描述的从构建者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目的是解释所有计算机系统的本质概念,并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的。当然,他们也提及到阅读本书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和编程基础,否则,阅读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按照道理来讲,我们这些大一新生,刚刚接触程序设计,刚刚接触C语言,本来是不应该这么快就接触这么深层次的技术型书籍,但是,我还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勇气把这本书的第一章书看完了。

第一章书是《计算机系统漫游》。初看这个题目,我觉得没什么难度,估计就讲一下硬软件吧,然后略微讲一下操作系统。但是,我发现,我错了。先看一下原文:“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的,它们共同工作来运行应用程序。虽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但是系统内在的概念却没有改变。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相似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它们执行着相似的功能。一些程序员希望深入了解这些组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这些组件是如何影响程序

的正确性和性能的,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本书便是为这些读者而写的。”

“你将会学习一些实践技巧,比如如何避免由计算机表示数字的方式导致奇怪的数字错误。你将学会怎样通过一些聪明的小窍门来优化你的C代码,以充分利用现代处理器和存储器系统的设计。你将了解到编译器是如何实现过程调用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避免缓冲区溢出错误带来的安全漏洞,这些弱点会给网络和英特网软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你将学会如何识别和避免链接时那些令人讨厌的错误,它们困扰着普通程序员。你将学会如何编写自己的Unix外壳、自己的动态储存分配包,甚至是自己的Web服务器。你会认识到并发带来的希望和陷阱,当单个芯片上继集成了多个处理器核时,这个主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章书就直接进入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工作过程,这是令我始料未及的。这章书已经涉及到硬件的工作原理,根本就不是简单地介绍硬件。我花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它看完。看完以后,我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前我是从来不知道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的。这一章书用了一个例子——一个名为“hello”的程序来向我们系统地剖析了一个程序是如何被硬件执行的、各种信息是如何被硬件处理的。此外,本章书还讲了一些硬件的基础知识。

所以,要想做好一名程序员,必须要先了解硬件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编写程序。

参考文献:R. E. Bryant D. R. O’Hallaron [著]《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第二篇:计算机教程读后感

计算机教程读后感

2010,10,5通过这些教学资料,我们可以初步的了解信息技术课堂在我们中国是一个如何发展的过程。在这当中,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活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xx年国家选择在部分中学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的试点开始,直到现在,信息技术课堂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算机文化论阶段,在课堂内主要教学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比如BASIC语言;第二阶段是计算机工具论阶段,在课堂内主要教学一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比如WPS;第三个阶段是信息素养论阶段,目的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想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发展历程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也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比较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2010,12,24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在未来将是一个不需要鼠标,不需要电脑实物,完全虚拟的世界。学生们走进这个课堂,只要轻轻的动动手指,就可以体验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自从人们意识到用手指只能从一数到十,即便算上脚丫子也无济于事的时候,就开始寻找能快速计算的方式。尽管像算盘这样的珠算工具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有了,但此后的4500多年里进展及其缓慢……在这长长的4500年里,一些发明家造出了一些计算工具,但这些东西不是计算缓慢——计算六位数乘法需要几个小时,就是老容易出故障。在这些发明家中最著名的就是查尔斯·巴比奇了(1791-1871),他设计了两台十分完善的计算机器,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把它们造完。尽管他没能使他的想法付诸实践,但是他的很多想法肌肤创造性和超前性,

2011,5,8在今天的电脑设计中,仍能看到巴比奇的想法和痕迹。

??19xx年后,第一台电子化数字型计算器出现了,在这之后随之出现了许多电子计算机,这些机器大部分被军队使用,用来破解密码等军事行动。但这些计算机体积庞大,操作很不便。第一台可以根据储存的程序进行运转的机器——“婴儿”长达4.5米,高2.5米。厚0.75米,你想想它该有多重。19xx年后“恐龙”型的计算机就要成为昨日黄花了,有人发明了一种叫晶体管的装置,它比电子管小的多。19xx年,随着硅片与微芯片的发明,晶体管电脑又过时了,这是小型电脑的开始,这也说明计算机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19xx年后,计算机开始飞速发展,以至于仅仅5年时间,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个人电脑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此后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到底有多小呢?这样想象——19xx年的计算机“婴儿”如果要和现在的主流PC机的内存一样大,它必须要有90千米宽,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4倍,甚至更大。??

室内设计资料集读后感

2010.9.11

学习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不断鼓励自己接触新事物和不断上升与前进的动力,很多人买过火鸟的教程,我感激这些人,但是对一些朋友的行为却不敢苟同,希望大家都可以学到东西,而不是直接买去就收藏了,很多人买了教程基本上没有看;

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很感动,希望大家都有这样的精神,这些不是为别人,是为你自己!

2010.11.23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时间中也形成了现在自己的一种工作方式或是说一种做的设计方法。总体来说我喜欢自由式的一种设计方式,我不喜欢按照图纸的标准还有什么规定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当我接到设计任务时,我总是在几案上放一沓草纸。静静的想与客户来往交流的过程,在记忆甲方要求的同时来搜集自己脑海深处的元素符号。要发现客户内心深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在通过带有不同视觉信息量“碎片”的组合,去营造另外一种有文化韵味的视觉信息感受。让客户感觉到他所想的正是你所表现的,这才是真正的合格的设计作品。而并非一组模拟现实的电脑效果图展现给客户,再让客户去作修改与组合。

室内设计艺术有很大的“变性”与“定性”这是不矛盾的。设计的灵魂是文化,室内设计也不离外,大的方面它包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是它的定性所在。但它不同的表现手法与所表现出来的感受是不相雷同的,光线的明暗、颜色的深浅、材质的糙与精、形体的方与圆等等都可以有着相同的文化但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它的变性之因。

2011,8.7作为室内设计工作者之一,我们在考虑设计的人体工程学、结构力学、美学、用材等等的同时,更应以突出某一种文化为基础,给人一种理想中的空间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所谓的设计师,绝大部分只会一味的追求画面上一种自足的美感。图纸画的如何的好看、颜色如何的丰富,施工图线条是多么的标准……根本不顾对方的需求与感受。

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的艺术,它需要设计师博学多见,而又要善于归纳总结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一种元素、找对一种符号,组合得出一种文化给设计对象一种感觉。总而言之,室内设计艺术最终的目的不是一幅漂亮的图纸,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间感觉,是视觉上所表述的一种“语言”。

3D电影观后感

《爱丽丝漫游仙境》是一部严重被高估的电影,而之所以被高估,主要是因为本片的导演蒂姆伯顿。这是一位在全世界影迷心中都很有人缘的鬼才导演,他的电影素来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奇诡曼妙的造型而著称,人们似乎有太多的理由希望蒂姆伯顿能够在将自己的影像风格融入这部在西方流传100多年的床头故事中时,能够奉献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仙境王国。但从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至少我是失望了。

《爱丽丝》的故事是原著的后传,但基本上与原著中的情节和人物是对应的,也没有成人化的企图,正邪双方的较量仅停留在一个过家家的水平上,因此所谓奇幻大片的宣传策略基本上在忽悠人了。本片在北美市场上票房连续三周夺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应该是本片能够吸引大量的对爱丽丝这个童话人物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成人偕同对故事有特定要求的儿童一起观看。应该说蒂姆伯顿在造型上还是

保持了一贯水准的,如红皇后、孪生肥仔、柴郡猫等人物形象都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城堡和园林的黑色哥特造型都让人想起他的早期经典作品《剪刀手爱德华》的辉煌。问题在于这本来是很简单的姐妹情仇的故事,但情节线的推动极其繁琐冗长,掺杂了大量的无关人物的互动,正邪力量的交锋反而被淡化了,以至于影片的前一半我们对人物行为动机还一直处在蒙昧状态,以至于到最后层层包装的故事内核终于显现出来时,观众在走神与困倦的折磨下已经疲态尽现了。

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出在3D特效上,作为一部普通的缺乏动作性的绿幕电影,《爱丽丝》在3D效果的呈现上很牵强也很多余,只停留在景深的层次营造上。而且我看的是普通3D,画面很暗,字幕也有点飘忽,很长时间进入不了状态。因此这里建议观众,如果要看3D请选择IMAX或双机3D,或者就干脆看2D的,对于《爱丽丝》这部电影来说,放弃3D效果没什么损失。普通的单机3D现在确实已经成了鸡肋,希望3D电影的热拍能更快地带动3D放映设备的更新换代吧。

《爱丽丝》可以算作借《阿凡达》的余威霸王硬上弓的3D电影,借势捞钱的意图很明显,如果观众还带着《阿凡达》的回味和感受进入这部电影的话,失望是难免的。其实在特效上的失败不仅是在3D上,很多的细节处理都很粗糙,比如爱丽丝刚进入兔子洞后身体几次变化的一场戏,身材和周围环境的参照比例失衡,该有的画面冲击力根本就没出来。因此,尽管用了很多的包装手段,但是由于本质上的肤浅和粗糙,无论是从故事还是技术层面,《爱丽丝》都是一部失败的电影。蒂姆伯顿最后一部让我感动的电影是《大鱼》,从《僵尸新娘》之后,他的创作一直深陷在技术的泥淖之中。

如果说有谁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挽救了《爱丽丝》,那就是红皇后的扮演者、伯顿的妻子海伦娜·伯翰·卡特,尽管被造型成了一个畸形的大头娃娃形象,她的表现力仍然很抢眼,看过后影片中唯一记住的一句台词就是红皇后重复了几次的“把他砍头”,实在是太可爱了。影片另外一个强大的号召力来自蒂姆伯顿的黄金搭档约翰尼德普,德普扮演的疯帽子在这里不算绝对的主要人物,出场也比较晚,然而最后的那一段舞蹈秀还是挺让我惊艳的。但是我觉得德普《爱丽丝》的演出还是不太在状态,以他目前如日中天的地位,出演这样一个毫无挑战性的小丑形象,友情的成分应该更大一些吧。还有就是,安妮海瑟薇在这里太丑了。。。

6

风景写生

12月26日上午在广州市美术中学展览厅举行了《广州市美术教师首届小型风景

写生画展》,展出了近百幅广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风景写生作品,风格各异、题材多样,有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速写、国画,琳琅满目。我在那里一直观摩到下午很晚才回去,既惊叹与很多教师同行精湛的技艺,也产生了很多感叹。

首先我相信很多美术教师为广州市举办这样的展览而由衷的高兴,它很好的提升了广州美术教师间的艺术氛围以及同行之间的学习机会,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美术教师的创作欲望。由于教学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琐碎,我们美术教师中许多人创作的激情也在慢慢消退,我想没有浓烈的艺术氛围恐怕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当你走在画展中间的时候,也许你比任何时候都想画画。

现在美术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决定着美术教育质量的优劣;美术教师的艺术修养制约着学生能否接受真正的艺术熏陶。一个精通业务的美术工作者是成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前提,教师是美术教育的灵魂。我想市里推出本次活动,也是旨在鼓励长期在美术教育战线上注重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优秀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育界中掀起美术教师重视加强专业修养的热潮,并把本次展览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交流的平台。

另外,在展厅里我还看到了,有很多同行都在交流和探讨,或是争论,我认为无论是探讨还是争论,这都是一件极好的事,它都使我们对绘画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平时我们在各自的学校,这种对绘画专业知识方面的探讨和交流大多只限与同校老师或者熟人之间,范围不大。我们较大范围的探讨基本都是教学方面的,所以,我感觉对绘画方面的探讨和学习也是本次展出的一大成果。

最后,我提一点个人建议,能否在递交参赛作品的时间上做出调整呢?虽然这次给大家准备的时间很长,可由于要兼顾教学,所以还是稍显仓促,能否在长假前(例如暑假)公布比赛消息,假期后开学再递交作品,给大家充足的思考和创作时间呢?

管理学

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是一本比较经典的管理学著作,从它的版数就

能看得出来,一直经久不衰。这么好得一本书,如果读完之后不写点什么岂不是跟没读一样。虽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读后感,但更确切的说是读书笔记,因为书里不仅有理论,而是还有很多案例,一边读总会想到些什么其他的东西,理解之后有的问题更是可以扩展的很远,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仅限于管理学的范围了。但在这篇文章里不会有扯得很远的东西,首先要说一些书中的理论,然后理论要联系实际,针对中国现在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说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第一,书的结构。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篇,绪论,主要是讲管理和管理者及迄今为止的管理理论;第二篇,没有题目,因为主要讲现今环境下管理的一些影响要素,包括组织文化,全球化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后四篇,按照管理过程论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顺序,分别讲解。每一篇后面都要插入一个创业单元,也按照职能顺序分析;每一章后面的习题部分都有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这样一个思考单元。书里讲了很多理论,但让读者思考的东西更多,比如道德和责任的问题,就像小标签一样,时不时出现提醒你,电子商务也是,现在的新趋势嘛,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而创业单元,就像一步步手把手教你创业一样,循序渐进,这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的名字,《从优秀到卓越》,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学到了点东西。书的结构安排合理,写的好不枯燥,让人有兴趣读下去。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案例,无论是对教的还是对学的,都是不完整的。

说到这里,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扯的有些远,但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十分重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介绍书的结构?为什么我们的大

学教材没有这么好的?为什么在很多领域,比如计算机还有这个管理学,经典的教材都是外国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文化的影响问题。中国的管理学学术方面一直没什么成果,一来是因为天生的劣势,二来,最重要的是,一缺态度,二没方法。缺乏做学问的基本态度,据说有一个中国某大学的教授一年出了13本书,乐得不得了,觉得自己很行,可在外国呢,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教授可能13年才出一本书,人家出的书里有多少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吧。现在中国的社会整体都处在一种十分浮躁的心态下,有写手枪手,计算机的书最好看外国原版的,翻译的有的说的根本不是人话,不如不看,国内的书都是互相抄,抄点字,截个图就出书了,没有半点自己经验的总结。大学里也是如此,实在不应该,论文互相抄袭,而教材竟也是这样,某大学的管理学教材,以为还不错,是自己学校编的出版的,翻开看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照这本《管理学》扒下来的,当然话是讲的更本土一点,但实质内容没有什么差别,这样怎么教书育人啊!你可能水平差一点,但你能研究出什么就写多少,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才能慢慢的构建起来,中国现在确实没有管理实践很好的企业,但毕竟都在慢慢探索改进,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管理理论。二是没方法,中国企业的实践在不断的印证这些经典理论,但缺乏足够的论据,有太多说不清的东西,关系了,人情了,这些在中国社会远比法和理更好使,没有法制观念,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不是几本书几个人就能改变的,可这种文化及其严重的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学术领域就是没有使用定性定量研究的习惯,还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总是在读别人的书,学别人的经验,没有创新。所以,结论就是——我们写不出这样的书来。很难看的一个答案,但事实就

是如此,以上的话可能说的重了点,也夸张了点,但,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对于管理学这样一个实践性学科,没有态度没有方法,你研究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