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一本黄绿色的书吸引了我,封面如此淡雅清新,书名更是引人深思——《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利用空闲时间,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书中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将我从弯路中慢慢拉回。 如何才是“聪明”的老师?论坛中,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心中仍存有疑虑,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很多问题比较棘手,但却没有标准答案。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 “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这是初次接触班主任这一岗位时的最大困惑,我焦头烂额地处理着各种琐事。偶有疏忽,不到位之处,失落感油然而生。乌云在头顶飘荡,久久不忍离开。看到书中的案例,感同身受,当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只有一个——管理,班委的选举,座位安排,卫生值日,如此等等。但是,管理是否就是班主任的终极目标呢?在很多学校,班主任工作已经被简化为一个问题:不要出事。但是班主任不是管理者,而是教育者。教育是慢功,管理是急活,

教育和管理可以相互映衬,但不能互相替代。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两套本领,而且善于灵活选用。 “从严格走向放纵”。对待学生该严,还是该松?刚开学,我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循循善诱的温柔老师,跟学生走近一些。看到孩子们每天幸福的笑脸,觉得自己做得还不赖。好景不长,许多陋习显现出来,作业不认真,上课不听

讲......打得我措手不及,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镇压。于是,迅速转变措施,板起面孔,小惩大诫,效果达到了,可他们也不快乐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呢?王老师提议,先稳住大部分学生,大局不乱,再慢慢做差生的工作,也是先捡容易的做,不要首先攻破最难的学生。别希望奇迹出现,能有一点进步就好。请注意不要同时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段时间重点抓某个问题。就如我们班一个差生,他身上问题多多,不讲卫生,不做作业,上课不听讲。一下子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就让他先把卫生弄好,作业本干净了,及时鼓励表扬,渐渐的,他上课也能坐正听讲了。虽然仍有不少问题,不过,他知道自己也是能做好一件事的,相信会有所进步。凡事欲速则不达。放纵的意思,并非放任不管,而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让自己管自己。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培养自觉性,过分严格的管理是无法培养出自觉性的。 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一个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

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

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正如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不准学生外出活动、在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如何让安全与德育并行并重。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篇: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真本书是王晓春老师的作品,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每一次品读,感受都不样,在做老师的这两个月里,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书上受到启发,真是缺乏经验老师的良师益友!

书中一章节提到如何控制纪律,对我启发颇多。书中王老师写到,“要控制课堂纪律,不但要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而且要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教师可以分为“强势老师,“弱势老师”,和“混合型老师”三种。强势教师伶牙俐齿,反应迅速,论辩能力强,三言两语就可以把学生闷回去,这种教师适合用先发制人和下马威的策略。弱势教师,语言能力一般较弱,对付学生的招数也不多,这种教师要注意尽量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如果学生课堂上捣乱,当时步伐脾气,然而课下要和他没完没了,但是也要掌握火候,目的就在于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老师还是不好惹,他有后劲。而混合型的老师我很赞成这种老师,就是该软就软,该硬就硬,但是这堆老师素质要求很高。” 这些话引起了我对自己课堂的无限思考!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工作的2个月时间里,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我来说也曾一直困扰着我。课堂的纪律该怎么来控制呢?如果是一个班风淳朴或者踏实的集体,纪律就没什么问题,上课很轻松,学习气氛就很好,如果是班风浮躁散漫的集体,有时候控制纪律就比较难,有时会被那些捣蛋的学生扰乱课堂。我也时常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纪律散漫的班级而有些老师能控制住呢?原来这就牵涉到不同类型的老师应该用不同策略来处理课堂的纪律问题。

看了王老师对老师的分类,我也明白了自己属于那一类,在以后的课堂上遇到纪律问题大概该从哪个大的方向解决了。自己发现了问题,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发现适合解决它得办法,我想只要有颗想不断进步的心,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解决的,这也是每个年轻老师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范清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