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的感想

莫言获奖的感想

李腾双

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刚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感到的是激动,毕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籍作家获奖。随即也把这个消息告知了我的学生。

一时间,中国最热的新闻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时间,大街小巷,男女老幼,都在谈论此事,言语中掩藏不住一种民族自豪感。一时间,各大书店和图书馆的有关莫言的书被抢空了。一时间,大家又谈论起张艺谋的那部电影——《红高粱》,各大电视的新闻里可见记者在市民中做调查,好多人以前都不知道莫言,更不知道它有哪些作品,通过媒体的报道,大家知道了原来《红高粱》就是莫言写的。

莫言获奖,为中国人增了光。他仅仅上了5年的小学,后来辍学在家务农。透过现象看本质,莫言没有完整地接受小学直至大学的教育,但并不等于没有受过文学的熏陶,一个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人很难写出文章,特别是好的文章。他在务农期间,连躲雨的时间都要看书,经常跑到街上去听说书人讲故事,回来就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没有如痴如醉的看书,听故事的经验积累,他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吗?我们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下,成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少了很多读课外书的时间。还有当今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痴迷于电视,那些好书的诱惑力远远比不上电脑和游戏,不是老师布置,家长要求,能自发主动看书的有好多呢?再看看莫言的读书精神,没有书就去借,连周围十几个村的书都借完了,没有书看,连新华字典都看。而我们的学生,有几个有这样的精神?又有多少家长为孩子买了好书呢?

再说莫言的成功,并不能说是教育的成功。反之,我们要反思当前的教育,孩子们成天在教室里学习,回家有做不完的各科作业,生活简单而枯燥。而文学来源于生活,莫言在领奖演讲词中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生活的缩影,就是讲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莫言曾说到,“我的童年是黑暗的,恐怖、饥饿伴随着我成长。这样的童年也许是我成为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我们的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写作文都是些闭门造车,说假话,编空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阅一个年级期末考试的作文,多半学生都写自己生病了,妈妈晚上背着自己去医院,好像只有自己病了,父母才关心自己。

当前我们教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强调要让他们多读书,还要积累好词好句。从莫言的成功,我们是否应重视让学生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生活单调,这就是造成学生作文无话可说、随意编造的重要原因之一。让他们的作文是一种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仅靠语文教师很难做到,只要考试制度不变。

 

第二篇:有关莫言的感想

有关莫言的感想

人这一辈子总会有些暖暖的感动会久住心里。它就犹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入土时悄无声息,然后又在不知不觉中,破壳,萌发,钻出土面,在最后长成一棵大树时就会焕发出无尽的活力,给你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我把这颗种子叫做--希望!

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他的成功给我带来无尽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也让我收到了莫大的鼓励。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他打破了有史以来无一个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噩梦。鲁迅也说过,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做到的也的确没有几个。因此,你一旦要是有了什么梦想,拼了命也要去实现它!尽管成功对你来说,充满了了无尽的未知数,你可能从中看不到丝毫的希望,你也不要放弃。因为,几乎所有成功的机会初看起来都是灰头土脸的,只要你坚持到最后,那你就是真正的王者。我敢打赌,在莫言没有获诺贝尔奖之前,我们人那种可能十有八九不知道莫言为何许人也。我看看能会知道三毛,知道王蒙,知道余秋雨,周国平......可我们不知道莫言,他的成功来自他的坚持,因为他看到了前进路上的希望,并且朝着它不断前行。一个人要是想做成一件事情,必然会对所做之事充满着希望与勇气!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依然能鼓起勇气去穿越无尽的大沙漠;在所有人都选择放弃的时候,毅然决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所有人都迷茫的时候,依然可以以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去寻求一场属于自己的旅行。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有着着太多的感动。从邓亚萍到郎平,从邓稼先到杨利伟,从姚明到刘翔,从老舍,鲁迅再到今天的莫言。“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前列,作为国家的主力军的我们更加不能落伍。人有希望,方能处事不惊;人有希望,方能持之以恒;人有希望,方能有所作为。

总之,有希望,总是会好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