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敬畏生命》有感

读《敬畏生命》有感

杨红 物电2010级3班 2010070364

阿尔贝特·史怀泽是一位法国学者,更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19xx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假如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四周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他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去强调世界和平、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 《敬畏生命》读后,给人一种震撼,一种对生命的震撼!世界给予我们无限生机,塑造了生命的高贵、美丽和富饶。人类自诩为自然之最,更应该理解和尊重生命,感受自然之趣,感受生命之美。

书中写到: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与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生出,并且成为他此后所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这也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边境边景》中写到的:我与朋友(名字记不得了)在岛上过夜,水漫过了帐篷,我无心睡眠,起身看见海蟹游走,林中蝉鸣不停,偶尔鸟下觅食??只是静静看着,便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想必,村上当时的心境正同于史怀泽吧。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即使相隔不同时空,可是人对生命的敬畏却是相同的。也许,感受生命并不需要你有太多在意;也许,那只是瞬间,生命的奇迹便能浸入人心??看花开,看叶落,听蝉鸣,听鸟语,点点滴滴??我庆幸,我也曾有过看鱼而神游的心境,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你只是单单看着,就有种与鱼同游的感受,灵动而清晰。

感受生命,是一种心境。没有谁可以教会你,只能靠自己在生活中去慢慢摸索、探寻。直到有一天,你能读懂一花一叶中的情语,能欣赏到虫鱼鸟兽的抚媚。倾听生命的美好,感受自然的神奇。想起高中时的一篇文章,也叫《敬畏生命》,作者是张晓风,文章讲述作者在印第安纳州夏天下午河畔看柳絮飘飞时对生命的感叹。或许我们都只是大自然的匆匆过客,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生命却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世界,充盈着色彩,也正是生命缔造世界的神奇。

其实,也只有我们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游的鱼儿??这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内涵。正因为这些,我们才能在时时处处的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所以每每听到有关生命的故事,无论温馨或者惊心,我们都会有丝丝触动。

以前看过一个报道:一辆车以很快的速度撞到了正飞快过马路的一只

狗,狗被撞飞到了很远的距离,但又立刻爬了起来,嘴里衔着的骨头还没掉落,然后继续跑着。它在一个墙角停了下来,那里是一只母狗和几只小狗。那只被撞的狗把骨头放下,用头蹭了蹭母狗的头就倒下,就这样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无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我选择相信它是真的!不需任何多余的话语去解释,它以足以证明生命的可贵、坚强,还有些许无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逝去,因为爱而赞美;离别,因为情而感动。有太多未知我们无法揣测,唯一可做的,只是珍惜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里不断找寻我们需要的东西,找寻我们追求的东西。可是结果与我们预期的总会有偏差,我们会迷茫,会无所适从??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却不断追寻。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我们始终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诠释。蚊子无时无刻都在找寻目标,好让自己饱餐一顿,这也许就是它生命的意义。但是一个巴掌拍过去,短暂的生命就此完结。飞蛾也许不知道自己飞向烛光便是终结,它飞向了自己编造的梦。也许生命的意义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时的饱腹或者一瞬间的辉煌。这些我们都无法理解,或许有朝一日我们可以直接与它们沟通,那时我们也许会理解生命对于它们的意义。

“不论何时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于另外一个生命贡献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识都经过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里生命是一个整体。”奉献对于任何生命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另外的生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有的人会觉得愚蠢,可是有的人则会毫不犹豫,为什么?对于生命的看重难道不一样吗?答案是对于自己生命价值的看待不同。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有人能挺身而出,可是在我们看到其他生命有危险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看到桌上的鱼翅,看到跳动的猴脑,看到满桌的野味??我们到底作何感想!也许我们会理所当然的吃下去。可是我们难道就没有反思,假如自己是那一盘端上餐桌的美味会怎么样?也许我们永远就笑不出来了。同样是生命,为何不能平等对待,心生敬畏?自然所赋予的本应称赞,绝非屠戮。

史怀泽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就是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其他生命。”可是我们如何在整个世界中找到一个平衡呢?佛教戒杀生,主食素;还有什么众生平等。难道这就是对于生命的关怀吗?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难道花花草草就不是生命吗?吃荤与吃素有本质的区别吗?其实我们每一种生命为了活下去,都会去夺取其他生命,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对生命抱有敬畏的态度。我们一直都希望能和谐共处,希望爱在人间。可是这份爱怎么才能传递出去?这是一个问题。

自然已经在向人类施加惩戒!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生态多样性丧失??难道这些种种教训还不够,难道非得等到面临自己的绝灭才会想到治理!是该清醒的时候了,沉睡只会灭亡。 “危及我们休戚与共的能力和意志的是日益强加于人的这种考虑:这无济于事!你为防止或减缓痛苦、保存生命所做的和能做的一切,和那些发生在世界上和你周围,你又对之无能为力的一切比较起来,是无足轻重

的。的确,在许多方面,我们是多么的软弱无力,我们本身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多少伤害,而不能停止。想到这一点,真是令人害怕。”亦如书中所说,我们对大局可能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尊重生命,凝聚的力量是巨大的。打鱼投放小鱼苗,伐木注意再生产的能力,不要随意抛弃猫狗等宠物??这些都是举手之劳。

每次看《动物世界》,无论听多少次,心灵都会受到震撼:“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段传奇,每一段传奇都有动人的故事。尊重生命就是珍惜身边的他人。”

敬畏生命,也是珍惜。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之心以后扩大开来。

心生怜悯,心存感激。所以,敬畏生命吧!

 

第二篇:读《敬畏生命》有感

读《敬畏生命》有感

10级经济一班成炎炎 学号: 101090013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史怀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而我,一个芸芸众生中的平凡如一颗小草的我,依然决定在平凡的生命中尽情释放精彩,生命从来就不卑微。

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就肩负着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我们的生命可以不辉煌,可以不精彩,但是不能卑微。我们要怀着敬畏的情感对待生命,即使柔弱如芦苇,也可以坚强。我们的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和我说,社会太复杂,你远远不能承受;不要和我说,人太渺小,你对一切无能为力;不要和我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只能听天由命……如果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那么上天安排你的诞生是不是个绝对的错误!?为什么我们总要找那么多的借口去亵渎生命,伤害身边爱我们的人呢?我们总是有选择的啊,也许生活常常会开玩笑,但是人生的方向盘从来没有滑落到别人手中啊。“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一个不懂得敬畏自己生命的人,活着也是悲哀。

我想到了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抗癌记录中的一句话:“很多人所谓的再大的痛苦都会过去。失恋也好,事业失败也好,婚姻破裂也好,哪怕得绝症也好,神马都是浮云。我不太喜欢尼采,

但是我喜欢他那句:凡事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变得更强。”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不论命运多舛,依旧笑看生活。也许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遇到急转弯,措手不及,惊惶失措,可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必须奔跑,必须跑得比厄运还快,这样即使落败,我们依然可以无悔地说,我尽力了。我不仅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了,我们还可以笑着和爱我们的人说再见了。不要在乎结果,我们已经是自己的胜者了。

之前我们南大物理学院的杨雨亭学长罹患白血病多年,最近生命告急,他的事例得到了社会的广大关注,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斗志也感动了我的心。他咬牙挺住25次化疗,却依旧坚持学习。我已经觉得我的任何话都无法形容他的顽强了。“ 妈!我知道您不容易,我一定努力学习考出个好成绩,将来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你就不用这么累了,就可以享点儿福了,等我病好了,咱们就都好了,我不想麻烦别人,也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有什么困难咱们先自己解决吧”这是杨雨亭经常对妈妈说的话。这不是对生命的敬畏最好的诠释吗?他的心里有大爱,对妈妈,对同学,对社会。

相比之下,我们每个人都要汗颜。自此,你还会失恋了而闹死闹活搞失踪玩自杀吗?你还会因为找工作不顺心而要跳楼或者沦为啃老族吗?你还要因为一次考试失意闷闷不乐对家人乱发脾气吗?你还要沉湎于网络在大学里虚度光阴吗?你还要为

了面子挥金如土却不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吗?真的,先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吧,然后你才有资格对别人负责。

《哈姆雷特》里面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就该是——生存。活着才是王道,活好就是境界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