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读书笔记

文章一开始便引出了两种阶级——“长衫”和“短衣帮”。“长衫”是指读书人,他们是受人尊敬的而是当时社会中所谓的上等人,他们是能坐着喝酒的;“短衣帮”则是干力气活生存的,虽不富裕,却也是靠自己而生活。然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确立了孔乙己身份的尴尬:他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而且他好吃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来生存。这样尴尬的身份定会遭受人们的哂笑和打击,不光“长衫”瞧不起他,连“短衣帮”也嘲笑他。他不被社会所融合。这也注定了他今后的悲惨命运。

当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孔乙己也是很喜欢小孩的,他教“我”写字,给孩子们茴香豆吃,这体现了孔乙己内心的善良。然而作为孩子的“我”却对他爱理不理,瞧不起他,这也为孔乙己这个人物增添了一丝悲凉气息。

随着故事的推进,达到了整个故事的高潮——丁举人残害孔乙己。作者借此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批判。

丁举人之所以敢胡作非为,残害百姓,正是他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成为“丁举人”的结果。孔乙己遭受了那么大的冤屈和欺侮,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和同情,受到的仍是讥笑;而对于丁举人的凶残行径,却也没有谁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颤栗的地步!这是小说的高潮所在,作者向读者提出了一个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改变他们的精神”的迫切任务。

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大约”是表估计的,“的确”是表肯定的。一般来说,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然而,这个句子却让人觉得有一种味道,有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从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的命运来看,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腿未打折,他的生计以很艰难,何况折腿以后,除了穷死,别无生路。“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那为什么用“大约”呢?因为谁也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死了,谁也没有听到过孔乙己死了的音讯,人们本来就没有关心过他,所以用了一个“大约”,表示一种推测。

总而言之,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份子。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便于表达作者冷

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我”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孔乙己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喜剧人物,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第二篇:孔乙己读后感100字

孔乙己读后感100字

让历史退回去,让我们仔细想想,新中国没有成立之前,谁不想弄个官来当,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也就对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考个文状元;武工出采,能拼能打的赢个武状元,这样也就对得起自己,像朱自清所说“不在这世上白走一遭”。看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有些才气,但始终没有落个举人。可怜他被社会所吞噬。

孔乙己好说也是个知识分子,说起话来也是满口“之乎者也” 之类的,他将精力全部投入书本之中,使得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一个“痴书人”标准模范。但他选择的这条“知识之路”并非完全正确,我想他应该不曾想过有多少人能通过科举而登上仕途,他不应该不屑于从事体力劳动。他没过于就是个被文学所残害的低层社会中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