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读后感

西方哲学读后感

有人说,大学本科根本不需要设立哲学课程,因为哲学是门深奥的学科,本科生所经历的太少,根本无法理解哲学的真正含义。曾经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但是现在,我却有了新的看法。

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必须明白哲学是什么。虽说这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答案,但是就如同佛教中问“佛是什么”一样,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我觉得哲学是一门关系每个人的生存的学科,它从人类一产生就开始存在,而且渗入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它关系着人类的未来,探讨着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这个世界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法则、一个普遍的真理?我们如何去寻求这个真理,又如何判断这个真理就是那个所谓的普遍真理?如果知道了这个真理,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再找到之前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诸如此类。这些问题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好像不存在任何意义,我们更关心明天吃什么,要考试了该怎么复习,关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挣更多的钱,找个什么好工作保证我下半辈子的衣食无忧。。。。。。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一份子,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我们关注着脚下的每一步路,保证自己能拾到最好的果实,同时不会摔倒。

但是,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人,抬着头慢慢往前走,不紧不慢,也不管脚下踩在粪坑里还是草地上。他们就那么看着天空,眉头紧蹙,总是在思索着什么严肃的问题。就如康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很喜欢鲍鹏山老师写庄子的一段话;“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我觉得这不仅是对庄子的评价,也可以当做对哲学家这一特殊群体的评价。是的,哲学家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所关心的和诧异的往往是普通人所习以为常的事物。这种诧异所表现的好奇心是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就如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中所说:“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最早的哲学家就是出于这种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很普通的现象,如刮风下雨、日月星辰都感到诧异。就是因为他们关注人们所不以为然的事物,加上他们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实用目的,而是为了获取心灵的满足,所以,他们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甚至遭受嘲讽。据说,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斯只顾关注天象,没有注意脚下,跌入坑中。一个女仆嘲笑说,他只想知道天上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身边的和地上的事情。柏拉图反其意而用之,说这句话对所有哲学家都适用。正因为这样,所以早期希腊哲学家都是贵族,他们有足够的实践和金钱,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 但是,在物质社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尽管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但是我们也不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只要工作比较稳定生活有计划有条理,心灵够闲适,就会有时间思考。当然,前提是你愿意。而且现在也不同于希腊社会时的时代背景,那时候只有贵族才会有资格接受好的教育,而现在几乎人人都能接收到教育。所以,有了这些物质基础,我们的哲学家应该越来越多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尽管哲学课越开越多,学哲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讲哲学的人也很多,还

不乏有讲得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哲学家却越来越少?

也许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前提下,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渐渐的在追求利益的流里丢失了自我。在都市的车水马龙里,人们的瞳孔沾染了灰尘,充满了疲倦,天空也被霓虹所照亮,而失去了星空的璀璨。我们只有关注脚下和左右,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抛在人流之后。所以,我们很少自己去思考那么世界所根本的问题,即使是学习哲学、讲授哲学,也只是将前人的东西拿来温习一遍,最多加上一点读后感而已。读完《西方哲学智慧》这本书,我知道了原来以前的哲学并不是这样在一个大教室中,一个老师在上面讲,一群人在下面听,然后再提几个问题回答一下。真正的哲学是无处不在的,是看到周围一个事物,受到启发,然后和周围的人讨论。可以和任何人讨论,不管是学者、商人还是农民。当然,我们无法复制当时的情形,但是至少那是一个崇尚学习的时代,是一个学术交流异常频繁、自由的时代。那时候是“学以至思”,是一个很纯粹的为学习而学习的时代,虽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也是对的,但是这是在我们深深地思考了自身的哲学之后所达到的一个境界。而且,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了其纯粹性和特殊性,就会自然而然走向衰败,一如文学,也是从最初的贵族阶层慢慢走向士族,最后变成元曲、小说,要求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但是这就为现代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一门学问的身份摆的很低很低了,我们还能如何再放低?“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的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学问一旦低的不能再低时,就会万劫不复,我们只能寻求新的思路。所以,在此时此刻,我们多么需要那些仰望星空的人,为我们探寻出启明星的方向。

所以,学完哲学课程,我的感觉就是体会到了先贤的那种为哲学、为人类奉献一生的大无畏精神。尽管他们自己并不觉得、也不在意,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伟大,所以才能在他们未尽的道路上继续奋斗!

 

第二篇:《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读后感

维特根斯坦——现代西方哲学的集成者

——读《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所感

怀着高度的敬仰之情,我拜读了张汝伦教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通读全篇,对西方哲学的历史、派系、演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各大哲学家的思想却是似懂非懂。他们的思想各有特点,不全相同,又不是完全的对立;既是晚辈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对前辈勇敢的批判,其中,我对于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观点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因此,对于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上的地位也是众说纷纭。

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着英美的经验论传统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传统的对立,前者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蜜尔、皮尔土、詹姆斯等人为代表,后者以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等人为代表。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在经验论与唯理论这两种哲学思潮的对立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英美的科学主义思潮与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对立,前者以英美的分析哲学为代表,后者以欧洲大陆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流派为代表。诚然,这种划分只是粗略的、相对的。

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对立情绪比较强烈,不同传统的哲学家往往彼此轻视、互不来往,从卡尔纳普和海德格尔的相互评论中可以看出这种对立情绪。到20世纪下半叶,这种对立情绪逐渐有所缓和,开始相互交往,甚至吸取对方的部分观点。有一些哲学家,如罗蒂、阿佩尔、福莱斯达尔等人,十分强调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共同之处,力求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这种形势下,维特根斯坦被一些西方哲学家看做这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认为他的哲学思想中既含有科学主义的观点,又含有人本主义的观点。他们把维特根斯担的观点与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力图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以论证他们关于维特根斯坦是这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的论点。

由于维特根斯担在分析哲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他的前期著作对逻辑实证主义发生了深刻影响,他的后期著作对日常语言学派发生了深刻影响,因此过去国内外许多哲学家都把他看做分析哲学的创建者之一,或者看做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诚然,维特根斯担在分析哲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这种看法忽视了他的思想中也有许多观点不属于科学主义而属于人本主义这个客观事实。目前国内外许多哲学家把他看做西方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之一,这种看法纠正了他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

粗略说来,他在语言哲学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在《逻辑哲学论》中表述的观点,基本上属于以弗雷德、罗素等人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传统。他在《哲学研究》等后期著作中表述的观点虽然背弃了罗素等人主张的传统观点,而与日常学派的观点相一致,但仍然属于科学主义传统。与此相对立,他在文化哲学方面的观点则基本上属于人本主义传统。例如,他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斯宾格勒的观点相一致,他对宗教的看法显然受到克尔凯郭托尔斯泰等人的影响,他对义务论的看法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如此等等。在心理学哲学和数学哲学这两个方面,他的某些观点倾向于科学主义,另一些观点又倾向于人本主义。例如,在心理学哲学中,他关于感觉的某些观点与詹姆斯

的观点相接近;他对理解和解释的看法又与某些释义学家的看法相似。在数学哲学中,在数学的问题上,他对于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三个流派,既没有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而是在某些观点上赞同其中某个流派的观点,在另一些观点上又赞同另一个流派的观点。总之,从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中,可以看出他的某些观点属于或是倾向于人本主义传统。

从他的个人经历看来,维特根斯担一生六十余年中,有四十年左右生活在欧洲大陆,有二十年左右生活在英国。具体说来,从1889年诞生之日起到19xx年共有四十年左右生活在奥地利和德国,期间有5年在英国求学。从19xx年至19xx年去世,绝大部分生活在英国,共约二十年左右,期间他到奥地利、挪威、爱尔兰和美国等地住过短暂时期。这就是说,在他一生中,几乎各有一半时间生活于欧洲大陆文化传统和英美文化传统之中,这种经历为他接受这两个文化传统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就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渊源而言,据他的友人冯赖特介绍,在古典哲学家中间,维特根斯坦对柏拉图甚为看重,他对其友人鲁里说过:“柏拉图的《泰阿泰德》这篇对话中所讨论的问题相同于我目前所论述的问题。”

在现代科学主义传统的哲学家中间,他在青年时期接受弗雷格和罗素的深刻影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弗雷格和罗素是两位对现代逻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在弗雷格的概念实在论的影响下抛弃他早年所持的某些唯心论的观点。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前方中明确声明:“我只想提到,对我的思想的激励大多得之于弗雷格的伟著和我的朋友罗素先生的著作。”

除弗雷格和罗素之外,维特根斯坦也在较小程度上接受他的导师和朋友摩尔的影响,比如对日常语言和常识的强调,对概念分析方法的应用等等。此外,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石里克、魏斯曼、卡尔纳普等人交往密切,与日常语言党派的代表人物威斯顿、赖尔等人相识,尽管这些人大多比维特根斯坦年轻,有的还是他的晚辈,主要是他们接受他的影响,但维特根斯坦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也可能受到他们的某些观点的启发和影响。总之,在维也纳和剑桥的数十年间,特根斯坦一直生活在科学主义哲学传统的氛围中,自然而然会接受这个传统的影响。

在属于或者倾向于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中,对维特根斯坦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叔本华了。叔本华在19世纪中叶已成为德国哲学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初,也就是在他青少年时期,认真阅读了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深受启发。他曾对其友人赖特表示,他最初的哲学思想正是来源于叔本华的这本著作。维特根斯坦之所以接受叔本华的影响,除了在某些哲学问题上持相同的观点外,也与他们二人在出身、经历、性格、生活方式、成长道路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关。两人都出身于富商家庭,继承了一大毛遗产;两人都个性孤僻,喜欢到异乡旅游,过离群索居的生活上 两人都有怀有强烈的悲观情绪,多次想到自杀。他们都崇拜柏拉图,叔本华把柏拉图的“理念”概念引入他的哲学体系之中;维特根斯坦拉家常柏拉图的对话方式文体,并把这种文体引入他的写作方式之中。他们两人都赞赏歌德对颜色理论的研究。叔本华与歌德交往甚多,写了《论视觉和颜色》一书;维特根斯坦写了大量的关于颜色的评论。他们两人在青年时期都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了,叔本华在30岁时就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

表象的世界》一书;维特根斯坦也在30岁时就写出他的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一书;他们两人在学术上都过分自负,不易接受不同的意见。叔本华在写出上述这部代表作后声称:“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也就是说,我活在世上,所企求和所奉献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已完成了,其余的只是些将要的东西,我的生命和命运也是如此。”他不接受贝内特对此书的善意批评,并以粗暴的方式进行驳斥。与此相似,维特根斯坦在完成《逻辑哲学论》后也非常自负,自以为此书已解决了传统的哲学问题,不愿意继续从事哲学研究。总之,他们二人在上述这些方面的各种相似促使维特根斯坦易于接受叔本华的影响。

此外,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正如维特根斯坦在出身、经历、性格、生活方式、成长过程等方面与叔本华有许多相似之处那样,维特根斯坦在这些方面也与尼采、克尔凯郭尔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维特斯坦的友人赖特认为,维特根斯坦从哲学、宗教、诗歌的边缘领域的作家那里受到的影响,较之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那里受到的影响更为深些,这其中有圣〃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从上面的论述和比较中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既有40年左右的时间生活于欧洲大陆的文化氛围之中,又有20年左右的时间生活于英国的文化氛围之中,既有弗雷格、罗素等人的科学主义传统的影响,又接受叔本华、克尔凯郭尔、托尔斯泰等人的人本主义传统的影响,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既含有科学主义的成分,又含有人本主义的成分,因此,把他称为现代西方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是当之无愧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