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家的羁绊

——读《傅雷家书》所感

古人云:家书抵万金。显然,家书,从来都是与家最深的羁绊。傅聪远赴波兰留学,固然触及不到家,但那一纸家书,成了心中最深的羁绊,因为家书的彼端,有深爱他的父母。傅雷的爱子情深洋洋万言,字字涌动,其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问候和关心……它包含了一个父亲深沉炙烈,简单朴素,同时又渴望育子成才的内心世界。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傅雷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子情深,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我一样感动。读到此处,我便不期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的大学距离家乡也有些远,每每在异乡接到母亲的电话,她也是这般说辞,其中的情感何其相似,而我却很久才想得透彻。思及此,想必当时的傅聪也可以看到此中真意,体会到家书的重要意义。而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也不外如是,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欲将其哺育成人,希望其才有所用,而成才之际,

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亲,既为他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

毕竟是骨肉之情,血浓于水。

不仅仅是对儿子的关心及爱护,鼓励他成人之后成才,还有他对

艺术甚深的造诣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其对于乐曲的风格及其作者的见

解皆令我心折。

“他把他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决不让人生

的考验印上一个烙印,决不让眼泪把它沾湿。”这是傅雷在向儿子谈

及莫扎特与安魂曲时所说的话,这个父亲多么伟大,多么用心良苦。

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

美的人。他的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循循善诱,以自身的文学底蕴和

艺术修养教导着儿子,通过家书很好的诠释了这羁绊中的爱。 他对傅聪说:“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做音乐家,最

后才是做钢琴家。”傅聪朝着父亲的意愿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他的身

上,有着中国文人的傲骨和音乐家的悲情。

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是永久的羁绊。傅雷所

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

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

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

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整本家书,是对家、国及民

族情怀的诠释。

 

第二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傅雷家书》是对孩子教育的文字篇本,也是一部艺术修养读物。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其间的谆谆教导,爱子情深,管教有方。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着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

读《傅雷家书》你会发现傅雷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白字,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你还会发现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简要地说明用意就好了。在他的绝笔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单一项一项的,一点也不凌乱,一点也不像出自面临死亡的人。还可以看出他不但治学严谨,而且富有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情。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为激励儿子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傅雷劝戒孩子要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跌宕。父亲和孩子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傅雷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比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

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毕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师,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儿子教育成才,让人赞口不绝。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适当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反叛。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欣赏这本《傅雷家书》。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其实,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有必要看看,因为它可以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谢父母,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尽管这札家信的作者和最初的阅者都与我们有世纪之遥,尽管不同时代社会制度下,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实有迥异,尽管如今的出版业为其缀加了更多的商业炒作,但是今天的读者应该做到的是摒弃这些外在的隔阂和枷锁,静读字里行间的文字深情,一定会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