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观后感

话剧《雷雨》观后感

说到话剧我就会不自觉的想起不久之前才看过的《雷雨》,它可以说是中国话剧史上不落的太阳。其中跌宕起伏的剧情,人物性格的完美刻画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无一不让我拍案叫绝。同时,它也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悲剧,其中的骨肉分离却以仇人的身份相见,兄妹手足却迸发了爱情的火花,对伦理纲常的悖逆,对人情冷暖的无视却又让我悲到无从流泪。

《雷雨》讲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一天的时间里牵扯出了三十年的恩恩怨怨,剧中纠缠着周朴园与繁漪,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三对主要矛盾,最后悲剧爆发在一场倾盆的大雨之中。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了花园,碰到了漏电的电线而死。而周冲为了救他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了,两个妇人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悲剧的结局反映了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摧残与虐杀,痛斥了资本家的虚伪与凶残,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一个国家的悲剧。

在这个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周冲,他是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冲动、热情、天真善良、富于幻想,生性浪漫,对爱情憧憬,对未来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在他明亮的眼睛中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上的波涛汹涌。他看上去只是一个孩子,没有周萍的成熟,没有周朴园的罪恶,有的只是他在这个年纪该有的思想,憨厚,甚至在知道四凤已心有所属之后,也没像繁漪那样妒火中烧,依旧对四凤

一心一意,在四凤冲出去之后,他义无反顾的去救她,致使自己落了个触电而亡的结局。在当时如此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他就如傲立的青莲,然而他的优点也是也是他致命的弱点,从认识到父亲的权威笼罩到大海的鸿沟,再到母亲撕裂的面具既而爱的人又不是真正的伴侣,接踵而来的失望把这个干净的灵魂逼至了绝境,一种幻灭的悲哀占据了他年轻的心,所有的一切最终埋葬了这个圣洁的灵魂,他最终也没有冲破这个丑恶的世界。

与此同时,周朴园是这个剧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他是那个年代中最典型的标本,在人类无节制的欲望中,他的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是一个残酷的资本家,为了私吞工人的工钱不惜放水淹死修江桥的三千小工,他的双手沾满了贫苦劳动者的鲜血和泪水。在矿上,他是盘剥镇压工人的吸血鬼,对工厂实行封建把头式的管理,欺压鱼肉工人。他也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思想的控制欲极强的家长,在家庭中他是封建“老爷”,独断专权,他极力控制自己的妻儿,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的自由。他还是一个自私伪善的人。表面怀旧,把家具都按侍萍“生前”的样子排列,但当她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恐惧了,害怕有损他的利益。他似乎很疼爱自己的妻子,给他请医生来看病,实际上从不愿意理解她,爱她。总之,无论是对待工人,还是对待情人、妻子还是子女,他的一切皆为了他自己。

《雷雨》里的人物的命运是黑暗的,他们对命运没有一丝丝的反抗就已经被征服了。假如四凤和周冲没有死,也许他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周萍假如再冷静一些,也许就不会自杀,两位母亲也就不会

因此而疯掉。它描述的不在是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时代所铸造的暴风骤雨。风雨之下,世间一切的罪恶丑陋原形毕露,无处藏身。没有什么爱能穿越这无限修长的时间,没有什么事能真正的达到永恒。人生如梦,梦里泪雨滂沱,梦醒之后,我们就要想想我们的人生该怎样去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在我们通向自己所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的过程中,总会历经坎坷,历尽艰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抱怨,也许想要放弃,但我们要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达到梦想彼岸。我们要相信自己命运应该由自己去掌握,虽然命运有时是黑暗的,但在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命运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对命运低头,而命运中的黑暗就犹如剧场的幕一样,我们知道会有闭幕的时候,当我们在黑暗中等待时,我们应该清楚,在瞬间漆黑之后会有更精彩的剧目。而不应该让黑暗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理智,甚至于心灵。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相信风雨之后就会有彩虹,梦想就在前方。

 

第二篇:雷雨观后感

巨雷一声惊风雨

――《雷雨》观后感

或许是与曹禺先生同姓的缘故吧,我很早就拜读了他的名作《雷雨》。当时剧中人物或尖锐或深藏的语言所营造的矛盾冲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观看电影《雷雨》后,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便蕴含着深刻的矛盾。周朴园与繁漪仇人般的夫妻关系,与自己的儿子鲁大海激烈斗争时的矿主与矿工的关系,他与周萍、周冲虽有血缘但没有多少亲情的关系……由此便多角度地揭示了这个人物冷漠扭曲的心灵。周萍似乎处于斗争的中心,作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私生子,他的身世如同一个炸药包随时可以把貎似平静的周家炸得一塌糊涂。他先后与后母、四凤发生了不伦的恋情,这个人的人生很混乱也很失败,他痛苦地要摆脱后母,赢得新的幸福,可是,错误的开始与错误的结束连成了一个圆圈,他永远也绕不出来,只能困死在里面。四凤被纠缠在这张错杂的网中,无奈地要承受太太的妒忌,周萍爱情的煎熬与周冲的追求,她是一个最无辜的受害者。

剧中的矛盾环环相扣,不断升级。先是太太与周萍的乱伦被鲁贵发现,使冲突初露端倪。周萍与四凤在花园幽会使周萍与周朴园的矛盾、繁漪与四凤的矛盾又掺进了繁漪与四凤的矛盾。由这个矛盾导致繁漪叫鲁侍萍来领四凤回去,进而又翻出了新的矛盾――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前的恩怨,顺带也写出了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至此,全剧的矛盾已基本揭示了出来。接下来便是表面的矛盾日益激化,暗藏的矛盾更加明朗化。繁渏与周朴园在治病等一系列问题上关系逐渐决裂,周萍欲带四凤走更使他们的矛盾公开化,周萍与四凤的关系使三十年丧的噩梦无法再掩盖……最终,这一切矛盾都在周家客厅里达到高潮,一切或明显或隐含的丑恶都暴露无遗,所有矛盾的碰撞如屋外的雷电一样击中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心都被击碎了,这就是矛盾冲突的力量。

剧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是一个极有魅力之处,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但人物却更显丰满,呼之欲出。这一点在周朴园身上表现颇为突出。虽然他残酷、虚伪,对侍萍的感情也是为了弥补自身的罪过,但他却没有让我有一种恨得咬牙切齿、骂得狗血淋头的冲动,或许是因为他残存的良心,或许是因为他少有的一点点温情。鲁侍萍出场时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妇人,但是,她的善良和刚烈却让我们还能依稀想像出当年的侍萍是怎样的女子。当然,侍萍这个刚烈的度是把握得很好的,没有让她变成一个尤三姐式的人物。她的忍辱含悲,她的一再逃避,又无不说明她毕竟是一个社会底层的穷苦传统妇女。周萍是让人最难评说的一个,有人说他引诱了后母,玩弄了四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虽然我承认他有放纵的一面,但我却更相信他对感情是比较认真的,至少我相信他对四凤是真心的。如果他毫无真情可言,只是一个浪荡的话,他便不会因当年犯下的错误而陷入近乎崩溃的地步,他也不会在得知四凤是自己的亲妹妹时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与自己的后母所发生的关系确实是荒唐、不负责任的,那是他生于长于这样一个家庭的必然结果。父亲的伪善使他

无法受到好的熏陶,缺乏爱的家庭让他渴望爱却无法使用正确的方式。畸形的环境必然导致畸形的心灵,他不可能像亲弟弟鲁大海那样奋起抗争,他无法成为一个敢作敢当的男人。繁漪则用自己的“唇枪”清清楚楚地控诉出了这个家庭的罪恶,她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牵连到四凤甚至自己的儿子,这些虽让人不齿,但在更大程度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与周朴园的结合,把她带入了坟墓一样的周家,周朴园的绝情通过喝药这一情节可见一斑。她是一个向往美好与激情的人,但她的人生却在周朴园紧闭的窗户内慢慢发霉、腐烂。她的一举一动都透着虚无与绝望。最后,她唯一的希望――周萍要弃她而去,终于使她发了狂,在长期窒息之后,奋力的挣扎是令人震撼的,可是,这个过程消耗了她的眼泪和她的生命。四凤似乎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悲剧人物,如周冲所说,她美丽、善良、勤劳、热爱生活,这样好的一个女孩子,却无福得到上天的眷顾。她自始至终真的没有做错什么,但周围的一切却总是让每一件事都以错误而告终。她受到的伤害,除了雷电毙命恐怕再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解脱了。

周公馆气派的外观与阴暗幽森的内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性的交锋就在这天差地中毫无预兆的开始,又死寂一般的结束。阅尽了一个在挣扎中糜烂的家族,漫漫长夜中伴着雷雨,不知会否有人在哭。

《雷雨读后感》

《雷雨》,对于这个陌生的书名,我并未产生任何兴趣,然而在老师的一步步引领下,这部作品吸引了我,并在我眼前展现了独特的雷雨之夜.

《雷雨》的题目并非多么吸引读者,的确这一题目也许仅是用于点明了时间,可令我吃惊的是,仅仅在这24小时之内,作者构思了如此精致,耐人寻味的作品,仅是以时间为题作者曹禺创造了这部白话佳作,作者文学功底之深厚,剧情之丰富,复杂,人物矛盾之尖锐之类是无法估计出的。在这部作品面前,我感到了自己如此渺小,而只能将自己化身为作者的一位崇拜者,去细读它!

出身于旧军官家庭的作者,专制,鸦片的烟雾并没有吞噬作者,而使他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无限压抑情绪的爆发,并淋漓地挥洒出这部《雷雨》,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也许帮助他塑造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昏了心可魅惑的女人,痛悔这罪行却又不自知地犯下巨大罪孽的公子哥,这些看作复杂的关系,在作者笔下如此条条有理,细细地酝酿,不觉间将事件推向了高潮。如伪善,贪图和金钱,不惜间接残害生命,假装对鲁侍萍有情有义,却又说鲁侍萍终究是找来了,可以说,任何亲情,在周朴园这里都成了他玩弄的对象,来丰富他虚伪,做作的内心世界,如此反衬除了旧社会,专制下,人性的畸形,丑陋,黑暗,无法见人。同样的,作者也塑造了最独特的人物繁漪,她的美丽的心灵被环境里窒息变成了乖戾,在这样环境下,她有了一颗强悍的心,尽情展现她的辛辣尖锐和魅惑。同时她雷雨般的性格也推动剧情的发展,层层叠叠,

逐渐登上了高潮一幕,在旧社会下,女人心中的黑暗被淋漓地展现出来.

《雷雨》对旧社会毫无保留地披露,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一代代在中国文学中占据了不可小视的作用!首先,戏剧即为冲突,《雷雨》的冲突及叠在其中的特色中起承转合到极致。《雷雨》的戏剧中的冲突时具有夏日的雷雨特点,开始是郁闷燥热,乌云密集,继而有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渐趋紧张的空气,忽地,天地间万物止息,纹丝不动,静极了,静极了,就在人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未来得及思忖,当头。响起了一声炸雷,电闪雷鸣。达到这种效果也凭剧作家牵动剧中人物之间的危险关系!

几十年来,《雷雨》比一代一代人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但不失华彩,这与它复杂的人物关系,独特的背景,等因素有关,同时,对这样一部文学佳作,它还具有了不可估量的诗意!作者用词优美,独到,而又贴切,许多段落则是被别人反复吟诵,得益于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许也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舞台提示,为人物塑造更加球极致,每当分析,使人物形象深深印于读者脑中,汇总而后开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