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学系张毓民 1211710

一. 国有企业的由来和形成原因

中国在19xx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都被纳入了国有经济部分,大量的国有企业在中国涌现出来。

国有企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条:

一. 在仍保留国家形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践中要求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利益的代表者(国家)来代表全体劳动者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二.劳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具有旧的社会分工性质。虽然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完全平等的,但行使权力的具体方式即劳动方式是有差异的。专门有一部分劳动者行使对生产的领导、控制和管理等职能,他们就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

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民族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是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进行改造的,所以国有企业的诞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四.建国初期,为推行“赶超战略”,我国实施了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即宏观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制度和微观经营机制。其中微观经营机制要求国家完全掌握企业的经营权,而最直接也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企业产权一律归国家所有。

二.国有企业的内在矛盾导致非国有经济出现

国有企业的产权形式是公有产权,即多人对同一财产对象享有同等权利。

公有产权量的规定性决定了公有权主体的一个基本职能,保证现有劳动人口和新增劳动人口的充分就业,并相应的合理安排社会总劳动的利用。于是,国家一方面利用国有企业推动工业化,另一方面又利用国有企业实现保障全民就业的职责。大量劳动力进入国有企业,造成了很严重的隐形失业问题

公有产权质的规定性决定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公有权主体获得的公共收入和个人获得的劳动收入,公有权主体进行积累和投资,个人单纯进行消费。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放权让利”,导致收入分配迅速向居民个人倾斜,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并超出了现期消费需求,资本化的需求开始形成,这打破了国有经济在资本来源上的垄断,这种融资体制上的缺口为非国有经济进行资本积累排除了一个体制上的障碍。

三.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一段时期内,由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都实现了同步持续增长。但在与非国有经济的对比中,国有企业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一. 政府干预过度

国家作为企业的股东,对国有企业往往干预过多,不仅没有充分地“放权让利”,反而强加了很多行政性指标。因此,国有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根本无法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下生存。

二.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无限责任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与国有银行间的交易获得大量的优惠贷款,但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债务债权关系。所以,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资金一旦到手,风险就被外部化了,甚至可以赖账。因

此,资金的注入引起的往往是更大的资金需求。而由于“人质”问题,国有银行难以拒绝这一要求。

三.国有资产流失

在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对照下,国有企业职工要求相同的工资待遇,劳动力成本上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如果员工收入相对与效率过快地增长,可能造成对国有资产的变相私分和直接侵吞。

四.国有垄断企业

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是国家,而由于这种特殊纽带,国有企业会得到一些特殊政策扶持。特别是随着政府对某些行业的控制加强,国有企业具有了垄断力量,干扰了市场秩序,抑制了市场竞争,而这些行业中并不全是国家必须控制的关系国家安全的命脉部门。另一方面,垄断利润被不少企业高管私分,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不满。

四.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阶段(1978—1984)。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导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弊端,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放权让利开始的。所谓“放权让利”,就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这一阶段改革主要是调节和规范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阶段:以两权分离为主的改革阶段(1984—1992)。“两权分离”就是在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图以此实现政企责任分开和促进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第三阶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改革阶段(1992—2002)。国家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第四阶段: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为主的改革阶段(20xx年至今)。国家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任务,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重心转向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五.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弊端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思路就是国家成立一个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面成立若干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充当代理股东,由这些股东持有那些经营性企业的股票,然后派董事、监事,在股票市场上进行操作。

第一个问题是不能保证将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择到经营者岗位。因为国有资产公司的经营者只有控制权,却没有剩余索取权,即股权;所以控制权变成了一种“廉价投票权”,经营者并不需要对投票的结果负责。

第二个问题是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虽然拥有剩余索取权(股权),却不能、也不愿支付对股票的监督成本。这就对企业产生了一种激励——隐瞒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国有企业报告都宣称亏损。

第三个问题是不能解决政府干预过度的现状。所有公司和企业在股东、董事会、经理之间都面临一个权力划分的问题,这要靠是三者间的默契来解决。而政府官员代理国家行使股东的权力,却不承担风险,于是国家(或者说是政府官员)对企业的干涉也就没什么界限可言。

六.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

在所有制方面,“股转债”是前些年兴起的一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具体来讲,就是国

家将大部分股权转为债权,一方面,实现股权多元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大力发展具有长期投资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另一方面,债权的界限比股权明晰,风险也小得多,国家只用作一个固定收入的索取者即可,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也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

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择经理人员,并试行员工持股制度,特别是针对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制度,从而实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统一。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只负责少数垄断性的、特大型的企业的股权管理即可,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债权应该委托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经营,既有利于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又不会造成过度干预。

七.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反思

①如何把握政府干预的尺度?

目前政府是国有企业的股东,也就是国有企业的所有人,作为所有人,政府不应当像经营者一样,对企业的日常管理进行干涉,也不应当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但这不代表政府要与企业完全分开。

不过从很多国有企业私营化后的表现来看,它们大多不能在市场环境下生存,因此,限制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是一个现实问题。

鉴于即使“股转债”后,国家很可能仍保留很大一部分股权,因此有必要从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上更深一步地思考政企分开问题。

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再由董事会选拔经营者。经营者实行董事会聘任制,不是上级任命制,只对董事会负责,从而减少了政府对经营的干预。监事会作为企业的监督机构,由股东和职工代表按一定比例组成,对股东大会负责,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样,股东、经营者、职工三者制约,就能保证政企在一定程度上分开。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思路,对国有企业的性质进行改变,划入财政部门。国有企业一方面是市场上的微观经营主体,另一方面又隶属于财政部,执行政府职能。以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规模来看,可以对少数大型、垄断性国有企业进行这样的改革,但不应全面推广。

②“股转债”会不会造成大规模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将自己的股权转为债权,民间资本买入股权,股价可能由于国有企业的历史问题被压得很低,这就形成了一种隐形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③国有资产负债率

“股转债”改革后,国家将掌握近一半债权,而股权基本属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由于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普遍较高,如果企业最终破产,国家或者更进一步国有银行,是否救助国有企业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救助,“人质”问题就不可避免,而且政府在相机治理机制中又处于主导,又可能过度干预;如果不救,企业重组势必能对经营者进行可置信的惩罚,但如果企业只能偿还债权,那么股东就会受损,民间资本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信心将大受打击。 参考文献:

【1】陈国富:《所有制结构变迁与经济转轨——一个内生性制度分析框架》

【2】钱颖一:《激励与约束》

【3】张维迎:《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

【4】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思路的选择》

【5】林毅夫:《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6】刘树成,吴树青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核心提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a.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理论来源: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空想社会主义。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科学上的两个伟大发现:

a.创立了唯物史观;

b.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3、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列宁:建立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变化规律。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

①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其中: ①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作用;

②分配、交换、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包括:

①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②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生产物质内容 m

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 g 社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4、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新增)

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生产的社会条件包括多方面内容,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但最基本、

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符合社会生产为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符合和推动拉力的发展。

5、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新增)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有两个层次:

①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

我们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的条件下,必须对其具体形式(经济体制),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改革、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a.以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b.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创造、消灭和改造规律; c.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又有自身特点:

a.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自然规律-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

b.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

自然规律-可以不依赖于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c.经济规律-带有阶级背景,即与一定的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规律-无阶级背景。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 ①使用价值;②价值。

二者的关系:

①二者统一,缺少任何一个都将不能成为商品

②二者矛盾:

a..同一商品的生产消费者,二者不可兼得;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 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

103f

与人的关系,是历史的范畴。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①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

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②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

③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

④生产管理的效能;

⑤生产的适度规模;

⑥自然资源的丰度。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经济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

②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为主;

③是资本家(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即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东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使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需要。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个阶段: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价值形式;

④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决 |

定 |====>职能: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

④世界货币;⑤世界体货币

3、货币的流通规律

货币的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的

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间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4、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可用于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如:银行券、支票、汇票、期票等。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现象。

通货紧缩:与前者相反。

它们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价值规律

1、价值与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

基 础 影响

价值<===> 价格 <---供求关系

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是商品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

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主要作用:

①自发调节社会经济资源;

②刺激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优胜劣汰。

4、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具有客观性、有效性,但也有局限性(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时间滞后性),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必须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

(新增)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a.科学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斯大林都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期的特点、任务,建立和运用、发展劳动价值论,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c.今天我们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同样要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现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任务,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又是时代发展、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的要求。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a.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①“总体工人”创造价值。②“总体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要求我们对劳动的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劳动上面。

b.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创造精神财物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要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前 提

价值创造 <--- 财富生产

\ /

生产活动的结果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又不完全等同:

1、①财富(使用价值)-生产物质内容(人类劳动和自然物质);②价值-人类劳动的结晶(不饱含任何自然物质)

2、二者并不是同比例增长的:①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正比;②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的总公式

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一般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的区别

①流通形式不同

W-商品 ;G-货币

商品流通形式:W-G-W

资本流通形式:G-W-G

②流通目的不同

商品流通的目的:为买而卖

资本流通的目的:为卖而买

③流通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中:交换

103f

的是等价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中:起点与终点的货币量不等,终点大于起点。

G-W-G+Δg

资本总公式:G-W-G'(G+Δg)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矛盾: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在流通领域价值不能增殖;但是资本经过这个流通过程,却产生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

原因: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另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特点: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①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

①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②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

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

①必要劳动时间;

②剩余劳动时间。

3、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意义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V

意义: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源泉-可变资本;

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等奠定了基础。

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土地没有价值,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是劳动产品,有价值。它们与劳动力结合将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以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的保存或转移,都是劳动的结果。

6、剩余价值率

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m'=m/v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它们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两种方法常常是被同时被用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

是指个别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

于社会价值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具有暂时性。

9、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

劳动力: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商品。 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能成为商品。

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者劳动的剥削。

原因:①它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②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③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过程。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再生产既是产品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饱含两方面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分为:

①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②扩大再生产-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和劳动力。其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有机构成

物质形式-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力

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4、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资本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区别:

①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②资本积聚-其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数额的限制从而增大比较缓慢; 资本集中-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

联系:

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

103f

时炯械慕梗?

②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个别资本总额越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5、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据点比重缩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或绝对减少。-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资本循环的周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一、资本循环和周转

1、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的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①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②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3、资本的周转

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循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揭示价值增殖;

资本周转-从资本周转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速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和辅助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区别:

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周转速度不同:固-慢;流-快;

③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分批;流-一次全部回收;

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短期内不需更新;流-不断更新。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之间的关系

①划分依据不同:

不变可变-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固定流动-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②划分目的不同:

不变可变-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固定流动-揭示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本按其磨损原因不同分为:

①有形磨损(物质磨损):使用时间、自然力作用引起;

②无形磨损(精神磨损):生产率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

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累积补偿的办法。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折旧费。

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

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7、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8、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①加快资本周转可节省预付资本;

②加快资本周转可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社会总资本运动

单个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点:

①运动内容相同:包括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消费;

②运动形式相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运动过程相同:三个阶段;

④运动目的相同:为了价值的增殖。

区别:

①单个资本运动只包含生产消费,而不包含个人消费;

总资本运动二者都包含。

②单个资本运动只包含资本流通,而不包含一般商品的流通;

总资本运动二者都包含。

3、社会总产品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替换)问题。

5、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①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I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II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 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构成。

6、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I(v+m)=IIc

②I(c+v+m)=Ic+IIc

③II(c+v+m)=I(v+m)+II(v+m)

7、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①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场所;

②内涵扩大再生产: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及生产要素质量。

8、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前提条件:

①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②第I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折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定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I?

103f

坷嘣械目杀渥时炯壑担由献芳拥目杀渥时炯壑担偌颖静坷嘧时炯矣糜诟鋈讼训氖S嗉壑担咧陀Φ扔诘贗I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9、资本运动和再生产包含着适用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撇开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适用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此,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率

利润率=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

②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成反比

③资本周转速度;与利润率成正比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其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各部门利润率水平;

②利润率不同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

4、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规律也发生作用。

5、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①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②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③从整体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要解放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

6、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

其实质是这些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及其职能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职能: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按平均利润的要求,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

3、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

①批发商业;

②期货市场;

③零售商业;

④消费信贷;

另外还有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

特征:

①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②它是一种所有权资本;

③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

2、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一般情况下: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职能:①借贷中介②支付中介

银行资本的构成:①银行家自有资本②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存款利息(低)-银行业务费用;来自于职能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所以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股分资本和股息

股分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雉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 股息:股票持有者按股票数额从企业盈利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它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形式及其本质

形式:

①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

②绝对地租

本质: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同农业地租

3、土地价格

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其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地租量大小;

②存款利息率的高低。

五、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国民收入

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总和。

2、决定国民收入量及其增长因素

主要有: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资料的消耗情况。

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社会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个阶级之间进行的分配。 再分配:通过国家财政和收付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来源于税收和发行政府债

券,用于军事、行政、公共工程、社会福利、及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开支。

第六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①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②垄断资本主义

2、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 生产集中 ->垄断

3、二战后生产集中、垄断程度提高

二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生产集中 ->跨部门集中。

从生产集中看:

①兼并的对象:从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甚至中国兼并;

②兼并的方式:从横向、纵向->混合兼并。

4、垄断和竞争并存

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5、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在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公凭借其在生

103f

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走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

①垄断企业内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7、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

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分为:①垄断高价②垄断低价

垄断价格的形成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8、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根据列宁的分析,作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产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1914-一战前:形成时期;

②一战-二战结束初期:不稳定发展期;

③二战后-现在: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具体表现:

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要相对狭小的矛盾;

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酱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矛盾;

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方式

内容:

①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

②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

③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充分利用;

方式:

①国家财政政策的调节;

②国家货币政策的调节;

③计划调节;

④社会福利政策;

⑤立法、行政措施。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实质: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双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其局限性。

促进: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缓和经济危机;③推动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④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矛盾;⑤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历史局限性:

①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②国家调节不能克服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③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的问题,不能消除大量贫困问题,不能消除阶级对立;④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1、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二战后,国际分工达到新阶段。

生产国际化: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发展的表现。

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入。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

3、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三种:

①商业资本国际化;②借贷资本国际化;③产业资本国际化。

4、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作用

形成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它的数量、规模都有很大变化,在全球经济生活中具有巨大影响。

作用: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臵;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推动了国际技术交流;④扩大了国际贸易;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相关国家金融市场的冲击,操纵国际市场价格造成市场垄断,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扭曲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等。

5、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

①世界经济的信息化;②形成世界经济体系;③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④跨国公司日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6、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①加强了各国协调合作机制的发展;

②为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导致南北差距、贫富扩大等。

7、经济全球化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

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矛盾

贸易:顺差->减少矛盾;逆差->激化矛盾。

投资:发达国家对外资输入既鼓励又限制限制、既利用又排斥。使之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磨擦更加复杂。

金融: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处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②围绕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纠纷不断。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

6de

玫鹘?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国际协调为本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外进行经济扩张服务。

形式有: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实质: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

特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2、发展中国家力争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主要表现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

①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实质与根源

表现: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产一片混乱。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危机的周期性

周期性一: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①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即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和锻炼了完成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加深和激化,在现实运动的形式是复杂的,时而激化,时而缓和,起伏交错。运动中有多种因素作用,科技革命、资本占有形式的调整、政策变化、革命条件成熟状况等都使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复杂性和曲折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具有长期性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