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论
(一)管理活动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时,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安排、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是组织的载体。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所谓“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而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之所以把信息也列为管理的职能之一,是因为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5)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1)管理者的角色:A 人际角色 代表人角色 领导者角色 联络人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
B 信息角色: 监督角色 传播信息角色 发言人角色。
C 决策角色: 企业家角色 冲突管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角色
(2)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
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
(二)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1、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周礼》最主要的两本著作。还有《墨子》 《老子》 《庄子》 《管子》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等都有古代管理学思想的体现。
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前期:古埃及古 巴比伦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活动上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的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革命性发展阶段:工厂制度产生之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A 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纪人观点
B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C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D 欧文人事管理
E 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F 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G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三)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住址管理理论
A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a泰罗的贡献(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壹 工作定额
贰 标准化
叁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肆 差别计件工资制
伍 计划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b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B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a 法约尔的贡献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xx年发表,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b韦伯的贡献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c巴纳德的贡献 《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行为管理理论
A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写的著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的新的管理学说观点人际关系学所观点。
B 行为科学
3、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数量管理理论包括的内容:A 运筹学
B 系统分析
C 决策科学化
4、系统管理理论: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5、权变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6、全面管理理论 戴明和朱兰被称为“质量管理之父”
7、20世纪7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A 学习型组织
B 精益思想
C 业务流程再造
D 核心能力理论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构件,具有特殊的管理意义和文明意义。
一、伦理道德的真谛:“本性上的普遍东西”。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1、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
2、企业组织
3、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4、企业及其产品的的价值观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1、功利主义道德观
2、权力至上道德观
3、公正共平道德观
4、社会契约道德观
5、推己及人道德观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管理的特征1、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 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的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去看问题。
3、 合乎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和利益相
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合乎道德的管理者知道,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存的。
4、 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做手段,跟把人看做目的。
5、 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 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7、 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道德发展的阶段
2、个性特征
3、组织结构(影响巨大)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设定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与现代社会
二、企业的价值观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决策
一、决策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把我机会的过程。
二、决策的原则:满意的原则。
三、抉择的依据:管理者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四、决策的理论:1、古典决策理论,盛行20世纪50年代以前
2、行为决策理论,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
五、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2、明确目标
3、拟定方案
4、筛选方案
5、执行方案
6、评估效果
六、决策的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
1、集体决策方法:第一 头脑风暴法
第二 名义小组计划
第三 德尔菲技术
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第一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第二 政策指导矩阵
二、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一 分析与建模
第二 模型求解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第一 小中取大
第二 大中取大
第三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3、风险型决策方法:第一 最大期望收益准则
第二 最大期望效用准则
第三 面对小概率事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 多阶段决策问题与决策树
三、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第一 输入基本参数
第二 模拟第一次投资
第三 模拟多次投资
第四 利用“模拟运算表”进行分析
四、决策模拟演练:企业竞争模拟
计划
一、计划的概念:计划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二、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时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要追求效率
三、计划的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3、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4、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5、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计划
四、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五、战略性计划的分析:1、外部一般环境
2、行业环境
3、竞争对手
4、企业自身
5、顾客(目标市场)
六、战略性计划选择:1、基本战略姿态
2、企业核心能力和成长战略
3、防御性战略
七、计划的组织实施:1、目标管理
2、滚动计划法
组织
一、组织的概念: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1、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2、统一指挥的原则
3、控制幅度的原则
4、权责对等的原则
5、柔韧经济原则
三、组织部门化的原则: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3、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四、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1、职能部门化
2、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3、地域部门化
4、顾客部门化
5、流程部门化
6、矩阵型结构
7、动态网络型结构
五、组织层级化: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权与分权
六、职权的3种形式: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七、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1、组织规模的大小
2、政策的统一性
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
4、组织的可控性
5、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
八、授权的含义:1、分派任务 2、授予权力或职权 3、明确责任
九、有效授权的要素:1、信息共享 2、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 3、充分放权 4、奖励绩效
十、授权的原则:1、重要性原则 2、适度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4、级差授权原则
十一、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2、装配合适的人员
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十二、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1、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
2、评估未来人力资源状况
3、制定一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
十三、人力资源计划编制原则:1、既要保证企业短期自下而上的需要,也要能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2、既要能促进员工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 十四、员工招聘的标准:1、管理的愿望 2、良好的品德 3、勇于创新的精神 4、较高的决策能力
十五、员工招聘的来源:1、公告应聘者 2、员工或相关人员的推荐 3、职业介绍机构推荐 4、其他来源 十六、员工招聘的程序与方法:1、制定并落实招聘计划 2、对应聘者进行初选 3、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4、选定录取员工 5、评价与反馈招聘效果
十七、员工的培训:1、补充知识 2、发展能力 3、转变观念 4、交流信息
十八、培训员工的方法:1、导入培训 2、在职培训 3、离职培训
十九、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1、工作轮换 2、设置助理职务 3、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
二十、绩效评估的作用:1、绩效评估时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的支持
3、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4、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5、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二十一、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1、确定待定的绩效评估目标
2、确定考评责任者
3、评价业绩
4、公布考评结果,交流考评意见
5、根据考评结论,将绩效评估的结论备案
二十二、组织变革的类型:1、战略性变革 2、结构性变革 3、流程主导性变革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二十三、组织变革的目标:1、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性
2、提高管理者的环境适应性
3、提高员工的环境适应性
二十四、组织变革的内容:1、人员变革 2、结构变革 3、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二十五、组织变革的过程:1、解冻阶段 2、变革阶段 3、在冻结阶段
二十六、组织变革的程序:1、诊断组织现状,发现变革征兆
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
3、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4、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二十七、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1、超个体的独特性 2、相对稳定性 3、融合继承性 4、发展性 二十八、组织文化的结构:1、潜层次的精神层 2、表层的制度系统 3、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二十九、组织文化的内容:1、组织的价值观 2、组织精神 3、伦理规范
三十、组织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 2、适应功能 3、导向功能 4、发展功能 5、持续功能 三十一、组织文化的形成:1、管理者的倡导2、组织成员的接受:“社会化”与“预社会化”
三十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1、确立正确的组织价值观 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3、提炼定格 4、巩固落实 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领导
一、领导的内涵: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二、领导的作用: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三、领导权力的来源:1、法定性权力 2、奖赏性权力 3、惩罚性权力 4、感召性权力 5、专长性权力
四、领导风格类型:1、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A、集权式领导
B、民主式领导
2、按创新方式划分:A、魅力型领导
B、变革型领导
3、按思维方式划分:A、事务性领导
B、战略性领导
五、领导理论:1、领导特性论:A、努力进取,渴望成功
B、强烈的权力欲望
C、正直诚信,言行一致
D、充满自信
E、追求知识和信息
2、领导行为论:A、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第一、工作(生产)导向型的领导行为 第二、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
B、管理方格论
3、领导情景论:A、菲德勒权变理论
B、路径——目标理论
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六、激励的概念: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七、激励的对象: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准确的说,是组织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对象
八、激励与行为: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时人实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九、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结构,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
十、激励需要的理论:1、需要层次的理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和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因素论:也叫“保健—激励理论”
3、成就理论
4、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消极 Y理论积极
十一、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 2、期望理论 3、激励的强化理论
十二、激励实务:1、薪酬管理 2、员工持股计划 3、灵活的工作日程 4、目标管理
十三、沟通的概念:沟通是借组一定的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者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十四、沟通的类别:1、按照功能的划分,可以分为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2、按照行为主体的划分,可分为个体间沟通与群体间(或团体间)沟通
3、按照借助的中介或手段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体态语言沟通、语调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
十五、组织内冲突的原因:1、沟通差异 2、结构差异 3、个体差异
十六、冲突的管理:1、谨慎地选择想处理的冲突
2、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
3、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
4、妥善的选择处理的办法
十七、谈判的两种基本方法:1、零和谈判:有输有赢的谈判
2、双赢的谈判:找到一种双赢方案的谈判
十八、谈判遵循的原则:1、理性分析谈判的事件
2、理解你的谈判对手
3、抱着诚意开始谈判
4、坚定与灵活相结合
控制
一、控制的必要性: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二、控制的类型:第一: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类:1、程序控制 2、跟踪控制 3、自适应控制
4、最佳控制
第二: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分类:1、前馈控制 2、同期控制 3、反馈控制
三、控制过程:1、确定标准:A、确定控制目标 B、选择控制的重点 C、制定标准的方法
2、衡量绩效:A、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B、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C、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3、 纠正偏差:A、找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B、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C、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四、有效控制:1、适时控制 2、适度控制 3、客观控制 4、弹性控制
五、预算的种类:1、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 3、现金预算 4、预算资金支出预算 5、资产负债
六、生产控制:1、对供应商的控制 2、库存控制 3、质量控制
七、财务控制方法:1、比率分析:A、财务比率 B、经营比率
2、经营审计:A、外部审计 B、内部审计 C、管理审计
3、其他方法
八、综合控制方法:1、标杆控制 2、平衡积分卡控制
创新
一、创新职能的基本活动:1、目标创新 2、技术创新 3、制度创新 4、组织结构和结构的创新 5、环境的创新
二、创新活动的过程:1、寻找机会 2、提出构想 3、迅速行动 4、坚持不懈
三、创新管理的技能: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四、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3、过程改进的需要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5、人口结构的变化
6、观念的改变
7、新知识的产生
五、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型:1、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
2、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
3、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
4、综合逻辑的企业制度
六、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特征:1、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2、分工细致,权责明确
3、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背过后考90分问题不大第一节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这是管理的基本矛盾。第二节管理的含义管理是…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②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何为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
第一章档案概论第一节档案的历史沿革一、档案的起源: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原始图画(理解)。二、我国档案的演变: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
知识点总结(按照课件章节顺序)6题简述题,回答知识点即可(2题选1题做)2题案例分析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论述题中判断管理者的层次类型…
20xx年雷山县交通运输局春运工作总结按照“科学组织、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服务”的春运指导方针,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现将我县2…
工作总结一、保教工作1、教师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列入一日活动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每天认真做好晨午检记录、病因跟踪记录、安全记录、备课…
“三江时事论坛”活动总结马克思主义研习会主办的“三江时事论坛”于11月17号晚在三江楼举办。本次活动,促使、鼓励了大家积极关心时政…
工作总结我于X月XX日开始到XXXX工作,从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们XXXX的这个团队中,不知不觉已经两个多月了,…
在xxx市支行的领导下、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XX年度本人遵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经营性分支机构合规经理派驻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