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大义》有感

读《春秋大义》有感

通过《春秋大义》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方面来认识一下自己所继承的文化。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又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判。

其中有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稚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

“总之,它是心灵与理智的和谐。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

其实能够让心灵与理智达到完美和谐状态的,就是文化的力量。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可以造就这样的人群。也许我们与这个文化相距太远,但是现在我们从新回头看,也许并不晚。今天,一个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已经可以从新掌握自己的文化,也是我们从新审视自己的文化的时候了。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从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他的话给了我们对中国精神的一种深刻认识,形象的揭示了了中国文化的力量。

尽管是在仓促间粗略的看了这本书,但是经过这本书的洗礼也让我对中国精神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虽然有一些言论我还不能理解,但等到以后有机会还是会拿起这本书细读。

 

第二篇:115春秋大义

读《春秋大义》后看东西民族差异

《春秋》是孔子整理的一本儒家著作,它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 2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也正是有了这本《春秋》,才有了美髯公立刀秉烛读《春秋》的典故,也有了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非凡气度,可见《春秋》中记载的是何等的大义,是何等大气的精神。这本《春秋大义》是我最喜爱的历史学家熊逸隐士的著作,他以一个非常独特且有深度的视角让我们对一个古代的中国、一个春秋时期的中国、一个身份社会的中国有深刻的认识。

这本《春秋大义》并不是孔子《春秋》的另一个解释版本,只是借用了这个大义来说明,按熊逸先生的话说,是?本是想详细讲解‘《春秋》三传’的,讲解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于是在正式开讲之前需要写上一个小序,谈谈春秋的小国民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国、秦、汉的大国寡头乃至大国专制的,谈谈《春秋》及其相关的经典是如何在秦、汉以来的两千年专制社会里发挥实际作用的,谈谈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这些‘迂腐的书斋学问’在当初是如何地在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呼风唤雨的,谈谈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东西,谈谈道家的思想是否真的是我们一般认为的‘清静无为’,谈谈一统天下的儒学究竟在怎样培养出忠臣孝子,谈谈我们对那段历史有着多少的误解和想当然……但是,一不小心,这个序言就写长了,长到了现在这个足以支撑起一本厚书的篇幅。?

其实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去挖掘,之后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比如书中第一篇?诋岳飞而推崇秦桧也?。

岳飞是我敬爱的民族英雄,和熊逸一样,小的时候是听着岳飞的各种故事中长大的。现在突然有人对我说,岳飞并不完全对,秦桧也不完全错,?夫夷狄者,不战而未可与和者也,犬系项而后驯,蛇去齿而后柔者也。以战先之,所以和也;以和縻之,所以战也;惜乎唐之能用战以和,而不用和以战耳。知此,则秦桧之谋,与岳飞可相辅以制女直,而激为两不相协以偏重于和,飞亦过矣。抗必不可和之说,而和者之言益固,然后堕其所以战而一恃于和,宋乃以不振而迄于亡。非飞之战,桧亦安能和也;然则有桧之和,亦何妨于飞之战哉?战与和,两用则成,偏用则败,此中国制夷之上算也。夫夷狄者,诈之而不为不信,乘之而不为不义者也,期于远其害而已矣。?大意是:应战便战、该和则和,没有岳飞前线拼杀,谈和也不容易,刚柔并济,才是制夷之道。

岳飞不明其里,只顾冲杀,而导致和谈失败?……岳飞之能取中原与否,非所敢知也;其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心,正恐其不能胜任之在此也。受命秉钺,以躯命与劲敌争死生,枢机之制,岂谈笑慰藉、苞苴牍竿之小智,以得悠悠之欢慕者所可任哉。?([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如此看来,秦桧也自有苦衷,只是在岳飞的光芒下,不为人说了解罢了。所以不同的事情在立场不同的人眼里,结论不同。谁成就了谁,谁又说的清。

国学大师辜鸿铭说过?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这三大特征,我个人认为,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理念还是非常不同的,例如,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从他们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更多的是提倡个人英雄主义,中国更多的是提倡中庸之道。

中国的中庸思想的确是根深蒂固的,就像中国人的数字观,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是5,比如,世上虽万物仅用五行便可概括;世间百十种粮食即为?五谷?;世间千般金属即为?五金?;人体数枚脏器亦称?五官?;刑罚从?墨、劓、剕、宫、大辟?到?笞、杖、徒、流、死?一直到现在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都是五刑,就连头上的东西加到一起还叫?五官?,我个人认为,中国最大的

数字是9,5便是正中间的数字,承上启下,皇帝又称九五至尊,既体现了最大,有体现了中庸。中国人的中庸主要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白马非马便是很好的例子。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

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历史的发展造就了社会制度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我认为这是欧洲国家的发展规律,并非中国,中国应该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封建社会,即封邦建国,欧洲城邦国家建立初期,人口较少,国家商议些大事就是在一片山坡上,国王坐最高,全国的有身份的男人坐在下面,在各种意见中,旺旺声音越大就越容易被采纳,这就是早期议会的雏形,民主制度的萌芽。而在中国,周天子封邦建国时期,统治超过160万平方公里,以当时的统治技术,周天子只能分封,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早了欧洲2000多年,而清朝的中国满族却还有家奴,这能说中国是回到奴隶社会了么?可见不同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思维方式。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

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铳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 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二者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这一观点

在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不是处处相同的,亚洲人的思维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维特性截然不同。

所以从以上的原因,造就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

方人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但是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世界,不管是怎样的不同,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愿,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希望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加美好,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