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享受读书的乐趣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从幼儿园时的看图识字,到小学时的儿童文学、科学动漫,再到初中时读的世界文学、古典名著,无不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带给了我们知识、快乐、宁静与和谐……

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读《西游记》,现在还经常想起书中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尤其想到孙悟空那摇身一变的本领和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神奇,我真佩服吴承恩如此巨大的想象力,这寄托着人类生活的进步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当然,孙悟空那不畏艰难的执著精神,和对他师傅的忠心耿耿,也都成了我们学习的对象。有书为伴,孩提的生活变得更加浪漫多彩。

去年暑假时,我早早完成了暑假作业,闲暇的时间,我随手翻出来一本《三国演义》,书中的那些精彩的故事攫取住了我的目光,书中那简洁流畅的语言,让我们见识了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的宏图伟略;那犀利的笔锋,让我们领略到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那诚恳的《前后出师表》,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通过读书,我看到了诸葛亮这千载文人的翩翩风采。有书相伴,整个暑假的闲暇变得格外地充实、富有情趣。

夜深了,我独坐窗前,一缕清淡的月光泻在我的床前;半躺在床头,手捧培根的《谈读书》,读着他那略微拗口的“古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我一边欣赏着他那优美的语言,一边细细品味着他的哲理,真正感受到了他思想精髓的深刻和内涵的悠远。有书为伴,孤独却并不孤单,也是一种享受。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很多。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有书为伴,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有书为伴,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开卷有益,让我们利用书本来扩大我们的视野,让书来陪伴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吧!

 

第二篇:说话的艺术读后感

《说话的艺术》读后感

梁仕茵

说话。这是一个动宾短语。说,是一个动词。话,是一个宾语,也是一个名词。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与社会上的人有千丝万缕的沟通和联系,而这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说话来维持这项沟通与联系的活动。无论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充当什么样的身份,语言一直是维持人际关系良好互动的工具之一。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

古往今来,但凡不通说话之道者,都难成大事,而能成事者,一定在语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能力。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把握说话的场合和时机,领略说话精髓,悟透说话之道,顺利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说话的艺术。这本书告诉我怎样修炼说话能力,怎样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我可以获得大量关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说话之道,其中,不仅包括说话中要注意的礼节及中庸平和之道,同时也有幽默解困的诙谐式说话之道。

沟通交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话是人们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也是一门艺术,自然也有一定的讲究。古往今来,但凡不通说话之道者,都难成大事;而能成事者,一定在语言方面有其独特的精髓和真谛。中国人在追寻为人之道时,也十分讲究语言的艺术。我国著名散文学家朱自清就说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说话里。”
  所谓“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使人跳”。说话能力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素质。一个说话讲究艺术的人说出的话,常常理切、辞精、褒贬有节、进退有余地,可陶冶他人之情操,可以体现个人的雄才大略,更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不得体的话,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能否把握说话的技巧,对其人生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职场上,每人每天和同事、领导难免有话要说;家庭中,每人每天要和妻子、丈夫、父母、孩子进行交流,一句话牢牢记在孩子心里,影响他的一生,成就课他的人生;社交时,必须要和朋友、客户联络感情,一句话赢取了客户的信任,几百万的生意便大笔一挥地签下了……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时候说都是有大学问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掌握的说话技巧。在注重人际沟通的现代社会,说话的艺术也就是成功的艺术。古有晏子使楚巧妙回击楚国君臣,保住齐国尊严;蔺相如秦廷据理力争,力保和氏璧;诸葛亮舌战群儒,促使孙刘联盟形成,保住刘备江山。今有周总理妙答外国记者,中国人低头走路是因为在走上坡路;安徒生妙答有钱人,将路人讥笑他的话里的“帽子”和“脑袋”互易,变成了对愚昧贵族的犀利的讽刺;诗人歌德对给傻瓜让路的妙答。这一切一切,都说明了说话艺术的重要性。当然,这些其实都不难,最难的是这些东西没有一套现成的标准可以参考,更没有人会把这些经验全盘相授,而是要自己去领悟,而这本书,正是教会了我如何让说话,甚至于如何做人。
  要想提升自己的口才,我们就要学习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不同的谈话场合,能够随机应变的语言技巧。在与人交谈中,掌握得体的词汇用语,不仅能够用话语攻心,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还要能够四两拨千斤的拒绝他人的要求,或者在不动声色中给予别人无声的还击。
  除了培养说的能力以外,还要掌握跟说密切相关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说话时机的把握、听出言外之意、学会倾听等等。观察还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个人的接受程度来注意说话的分寸。玩笑不能随便开。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两个人的熟悉程度,要看他们聊天的猥琐程度。”比喻可能有点不太恰当,但是的确朋友之间越熟悉聊天就越放得开。实际上,看看我们周围那些伶牙俐齿者,你不难发现她们大多都是知识丰富、了解人情世故的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俗不媚、宽容随和、通情达理的谈话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广受欢迎的。即便是批评,由于他们采取了有效的谈话技巧,也因此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在日常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书中所传授的方法,并且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将自己的真知灼见用种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发出来。

“称谓是开启交流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这段话给了我深深地启示,感同身受的是,有一次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在一个较为正式的校级活动上大叫我朋友的名字:“肥鸡!”这时在场的老师也听到了,吓了一跳。我瞬间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当时真想找个洞钻进去。事后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由于意识的冲动而失去了说话的艺术。真的很不应该。

说话的艺术,还有很多很多,例子也不能一一举出,但是,这本书除了教会我说话的艺术,说中国话的艺术,而且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相关推荐